第114章 吾皇萬歲

第114章 吾皇萬歲

與此同時,皇宮,嘉德殿旁的大司馬府。

皇甫嵩看着劉辯送來的消息,神情沉凝。

豫州的情況,他比劉辯瞭解的更深一點,知曉其中的複雜。

除了黃巾軍等作亂外,各種世家交錯其中,人心浮動,與朝廷十分疏離。

思考一陣,他離開大司馬府,轉向尚書檯。

尚書檯已經忙的腳不沾地,因爲劉辯突然降旨,明日到京,各種準備工作須要提前一天,自楊彪、王允而下,各尚書、侍郎,九卿等全部都動了起來。

從皇宮到城門口,一路緊急佈置,一些人專門在城門口守衛,已經開始靜候着劉辯的御駕。

這會兒,趙雲帶領着御駕,已經離洛陽城不遠,他見無事,順手剿了個匪。

在更遠處的幷州,左慄‘護衛’着董卓,正從雁門轉向太原郡。

董卓騎着馬,與邊上的左慄一臉親近模樣,笑呵呵的道:“天使,此番回京,還請天使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他們的身後,有着十幾輛馬車,滿滿當當,裝的都是收繳的貴重之物。

左慄雪白的臉上掛着慣常的虛假笑容,道:“太尉放心,小人省的。”

兩人四目相對,眼神裡是溫笑,心底是森然冷笑。

在他們身後,除了左慄帶着的禁軍外,還有牛輔,華雄,郭汜等董卓的親信。

浩浩蕩蕩,足足有百餘人。

太原城內,孫堅正在與盧植辭行。

他帶着三千人出漢中,現在居然有了近六千人。

盧植送走了孫堅,坐在官衙之內,批示着身前的公文,神色不動,雙眉緊鎖。

幷州經過一番清肅後,其中依舊複雜,想要推行劉辯的改革計劃,困難重重,非要大力氣不可。

重要的是,還得有足夠的錢糧支撐,也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從北到南……”

盧植審踱半晌,輕聲自語。

北方,就是朔方,五原,雲中等郡,這些是從匈奴手裡奪過來的,歷來是戰亂之地,最是複雜。

盧植決意,由難向易。

這時,公孫瓚大步進來,甲冑鏗鏘,殺氣騰騰,道:“老師,再給我一點時間,我就能平了黑山軍!”

盧植擡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得不償失。”

黑山軍盤踞在崇山峻嶺中,想要儘速平定,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他們走出來,要麼他們徹底歸附。

шωш ★тт kдn ★¢ ○

否則,朝廷的征討,將是極其漫長,耗費無數人力物力。

現在的大漢朝廷,折騰不起。

公孫瓚滿是溝壑的臉上,充滿了陰鶩色,欲言又止。

盧植目光在公文上,頭也不擡,道:“你想回幽州?”

“是。”公孫瓚沒有掩飾。

他在幽州稱霸一方,州牧,刺史都拿他沒辦法,完全是個土皇帝。要不是盧植給他寫信,他必然不會挪窩。

在河東、幷州這幾個月,公孫瓚束手束腳,過的十分不如意。

盧植坐直,神情平淡,道:“這次敘功,我已經奏稟陛下,加你爲奮武將軍。”

公孫瓚一怔,心中又驚又喜,嘴角動了動,沒有說出話來。

盧植又低迴頭,道:“我知道你不自在。陛下已經在物色幷州牧人選,最多明年,伱是隨我入京,還是鎮守一方,到時你自選。”

公孫瓚還是很敬畏盧植的,見他說的這麼明白,繃直臉,道:“我聽老師的!”

盧植沒有說話。

……

第二天,天色還沒有亮,劉辯出了禁軍大營,穿過洛陽城,回到他的御駕。

趙雲一身白甲,跟在他旁,英姿勃發,氣勢炯銳。

他看向身旁,比他還高一個頭的大漢典韋。

典韋迎着他的目光,咧嘴一笑。

趙雲神情一頓,擡手道:“常山趙子龍。”

典韋連忙擡手,甕聲道:“陳留典韋。”

這時,劉辯忽然轉過頭,看着典韋道:“你沒有字?”

典韋道:“俺們村裡沒有人有字。”

劉辯微微點頭,貧苦之人取名字都得花錢,取字的就少之又少了。

劉辯剛想說給典韋取一個,張遼走過來,道:“陛下,已整肅嚴整!”

“好。”

劉辯轉頭,見天色微亮,估算了下時間,道:“差不多了,啓程。”

“遵旨。”

護衛劉辯御駕的禁軍迅速動起來,劉辯上了御駕後,三千禁軍開拔,直奔洛陽。

這會兒,在雍門之外,文武百官早已林立。

以楊彪爲首,尚書檯,御史臺,九卿以及一些皇親國戚,侯爵等,列隊齊整。

足足上百人,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絕大部分人都滿懷期待,眺望着西方。

大漢皇帝,只有兩個皇帝御駕親征過,也就是開國的那兩位,哪怕是威名顯赫的武帝、宣帝,都不曾有。

劉辯,是第三位!

wωω⊕TTkan⊕C〇

在朝廷闇弱,漢室頹危,天下大亂之時,劉辯御駕親征並大獲全勝,斬滅匈奴單于而歸,足以振奮大漢士氣,鼓舞人心,滌盪洛陽上空的陰霾。

楊彪肥潤圓臉不動聲色,抱着手,直直看着前方。

王允漠然着臉,心裡在想着怎麼單獨面聖,怎麼將楊彪等人的無能闡述上去。

荀攸,鍾繇,何顒等人湊在一起,低聲議論着。

按照規劃,這一天都是盛典,有各種祭禮,需要確保萬無一失。

一直等到天色大亮,劉辯的御駕纔出現在衆人的視野裡。

不知道多少人踮起腳尖,甚至有百姓聚集在城頭,遙遙的等待着。

又過了足足半個時辰,禁軍先一步抵達,兩邊侍立,警戒。

劉辯的御駕,緩緩近前,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擡着手,屏住呼吸,靜靜恭候。

直到近前,楊彪高擡着手,朗聲道:“丞相楊彪,率領百官,恭賀陛下大勝匈奴,凱旋而歸,大漢威武,吾皇萬歲!”

“大漢威武,吾皇萬歲!”

“大漢威武,吾皇萬歲!”

“大漢威武,吾皇萬歲!”

他身後的百官,跟着深深拜下,聲音齊整,如雷如鳴。

劉辯坐在御駕上,微笑不動,道:“衆卿免禮!”

“謝陛下!”一衆人聲音朗朗,直入雲霄。

劉辯坐在御駕上,緩慢進城,目光將這些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心頭震動,雙眼幽靜。

他想了很多事情。

歷史上董卓入京、李儒逼他自盡、曹操迎劉協歸許、曹丕代漢。

‘有朕在,我大漢,永不滅!’

劉辯雙眼灼灼,心志堅定如鐵。

“陛下萬歲!”

一進城門,兩邊圍滿了百姓,紛紛喊叫起來。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有耄耋老(lao)者(zhe),有青壯男女,也有孩提兒童。

劉辯一眼掃過就知道不是事先安排,忍不住的坐直,走了一陣,他從御駕上站起來,與兩邊的百姓揮着手。

他的這個舉動,令兩邊的百姓更爲震動,吶喊聲如雷鳴般響起,冠蓋洛陽城。

更有百姓振奮不已,要衝過來。

兩邊禁軍嚇了一跳,橫起長槍阻擋。

“陛下!”

“陛下!”

有個五六歲左右的孩童,雙手被架在長槍上,還在揮動小手,稚嫩的叫喊,異常突出。

劉辯看着他,想了想,從腰間解下玉佩,扔給他,大聲道:“送給你,將來做將軍,代朕出征,封侯拜相!”

小孩一把接住,反而愣住了,回頭看向身後的父母。

年輕的父母也是大驚失色,哪裡想到皇帝陛下會送他們家小孩玉佩這樣的特殊之物!

兩人驚慌失措,連忙按住孩子,跟着跪下,大聲道:“謝陛下!謝陛下!”

劉辯擺了擺手,隨着御駕繼續向前。

但百姓們更加激動了,呼喊聲不絕,後面尾隨,前面堵路,若不是禁軍極力開道,簡直寸步難行。

御駕行駛的十分緩慢,劉辯將能送的東西都送了出去。

一處茶樓的二樓,王朗站在窗口,默默看着,心裡對於不出仕,產生了動搖。

斜對面不遠處一個酒館,有個披頭散髮的酒鬼,搖搖晃晃的出來,望着御駕,聽着百姓呼喊,怔在原地出神。

而在百姓的人羣中,周家父子見着這一幕,忍不住的對視一眼,想要說什麼,卻淹沒在山呼海嘯中,只能住嘴,專心觀望着御駕上的劉辯。

御駕邊上,分別是人高馬大,重甲罩身,黑着臉的典韋、一身銀甲,英姿勃勃,俊逸從容的趙雲。

劉辯站在御駕上,保持着微笑,心頭震盪不休。

好不容易到了朱雀門,百姓仍舊在尾隨,高聲呼喊不斷。

劉辯轉過身,揮了揮手,朗聲道:“都回吧。”

簡簡單單三個字,引發了更大的聲潮,幾乎所有人都神情激切,語氣高昂,不肯離開。

劉辯又擺了擺手,隨着御駕進宮。

而身後的楊彪,王允等人,哪怕再有心思,此刻也是滿懷激動,久久難以平息。

劉辯進了宮,來到卻非殿,就有中黃門、宮女捧着冕服在等着了。

現在要開始各種祭典了。

“哎。”

劉辯忍不住的嘆了口氣,想起了登基大典的那一天的可怕折磨,差點沒把他累死。

“辯兒,辯兒……”

劉辯剛換好衣服,何太后與唐姬就來了。

何太后衝過來,一把抱住劉辯雙臂,語無倫次的道:“好好好,我辯兒果然會是個好皇帝,比你父皇還好,好好好……”

劉辯微笑,心裡在想,他那便宜父皇好在哪?

唐姬俏臉緋紅,抿着嘴,雙眸如水的注視着劉辯。

荀攸急匆匆趕過來,行禮後道:“陛下,先開始祭祀先帝廟。”

因爲董太后欲回京,又引得有心人回憶起了先帝要廢嫡立幼一事,是以,荀攸安排很多盛大的祭禮,以沖淡謠言,熄滅某些人的妄念。

劉辯點點頭,與何太后道:“母后,等祭禮結束,朕再去看你。”

“嗯嗯,你快去快去。”何太后連忙揮手道,雙眼既是欣慰又是驕傲。

第二更到,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34章 沖淡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180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388章 帝心第5章 還是不可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128章 荀彧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38章 袁家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319章 會盟第93章 朕開始生氣了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330章 諸葛氏第101章 匈奴入塞487.第487章 突然遭遇495.第495章 大喜第135章 踏雪尋梅417.第417章 許攸第109章 斬盡殺絕第180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76章 不可做曹賊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259章 齷齪事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58章 不動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286章 變局第270章 不是鍾繇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502.第502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52章 年號光熹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502.第502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377章 不問東西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259章 齷齪事483.第483章 遇阻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314章 劉焉病危490.第490章 潰敗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139章 義父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第90章 自投羅網第22章 皇甫嵩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26章 禍國之人第255章 遊說476.第476章 平復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29章 爛攤子第350章 賈詡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500.第500章 拼圖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451.第451章 風暴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107章 瞬息萬變第357章 分兵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142章 蔡侯紙第49章 廷議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503.第503章 陰謀第353章 前狼後虎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299章 橫推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第183章 郭嘉奇計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291章 絕筆信474.第474章 醒悟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233章 無處不在488.第488章 以少勝多第390章 毒計第58章 不動第173章 天降橫財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第142章 蔡侯紙第59章 世家風骨466.第466章 舊事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45章 眼睛與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