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遊說

第255章 遊說

幾天之後,洛陽武庫。

劉辯手裡拿着一把連弩,想要用力的拉開。

他臉憋的通紅,卻只拉開一絲。

鍾毓在一旁見着,連忙道:“陛下,這種弓弩,是要三個壯漢才能拉動的,切勿傷了身體。”

劉辯緩緩鬆開,喘了口大氣,這才道:“不錯。”

鍾繇察覺到了氣氛的尷尬,笑着道:“陛下,這種弓弩,射程可達五十丈,威力巨大,攜帶方便,不論是攻城還是野戰,都是利器!”

劉辯接過左慄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手,餘光瞥向默不作聲的張溫,道:“曹操現在怎麼樣了?”

左慄聞言,立即就道:“陛下,曹操屯兵在譙縣,又從潁川、汝南、樑國籌糧調兵,現在,估算手裡至少有三萬兵馬。而且,沛國,尤其是許縣那邊,似乎與曹操多有聯絡。”

“許縣?”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繼而笑了起來,道:“原來,曹操突然進兵譙縣,是有這樣的打算。”

譙縣雖然地理特殊,又是曹操的老家,但曹操還是沒有充足的理由,但現在看來,似乎曹操有更大的野心!

左慄觀察着劉辯的側臉,低聲道:“陛下,是否用心手段?”

劉辯擺了擺手,道:“暫時用不着。”

董卓是餓狼,曹操是猛虎,到底誰更勝一籌,劉辯也很想看看。

左慄猜不透劉辯的心思,悄悄後退。

張溫這個時候不站出來也得站出來了,擡手道:“陛下,臣有把握勸說董卓。”

張溫是一個不溫不火的半百出頭老者,看上去並不圓滑,反而很老實。

劉辯不會被他表象所騙,從架子上抽出一把刀,差點拿不穩,用力的揮舞了一下,淡淡道:“朕原本是不同意的,不過丞相極力舉薦,朕也不好駁回。你到了沛國,不要跟董卓客氣,直接告訴他,記住臣子的本分,否則天兵驟至,滅他只在旦夕。”

張溫不動聲色的看着劉辯,道:“臣領旨。”

劉辯餘光掃了他一眼,道:“丞相還舉薦你爲揚州牧,你能壓得住孫堅嗎?”

張溫臉上完全看不出表情,古井無波,道:“孫堅已今非昔比,臣無能,不堪爲揚州牧。”

“朕也是這麼覺得的,”

不管張溫想什麼,揚州牧都輪不到張溫,劉辯轉向他,道:“你再去見一見孫堅,告訴他,剿滅了袁術,揚州牧就是他了。”

張溫臉角動了下,而後漠漠道:“臣領旨。”

劉辯嗯了一聲,繼續逛着武庫。

張溫擡着手,恭送劉辯,沒有跟上去。

又看了一些刀兵,甲冑,劉辯對武庫的研發還是比較滿意的,踱着步子,道:“禁軍大營那邊都配發了嗎?”

鍾毓現在兼任兵曹左郎中,武庫隸屬於兵曹,鍾毓對此自然十分清楚。

聽到劉辯反問,鍾毓猶豫了下,道:“回陛下,目前配發,不足五千。”

劉辯一怔,道:“爲什麼這麼少?”

鍾毓越發猶豫,還是道:“陛下,戶曹那邊,卡了兵曹八成的錢糧。”

劉辯挑了挑眉,道:“故意的?”

鍾毓躬着身,道:“臣不知。”

劉辯注視了鍾毓一陣,忽然道:“皇甫堅長在幹什麼?”

一直在後面的潘隱連忙上前,道:“回陛下,他應該在沛國,具體位置不知。”

劉辯笑了笑,道:“這個傢伙行事,向來出乎別人的預料,讓他玩吧。對了,將關羽,張繡都派給曹操,禁軍大營再撥給他兩萬人。”

鍾毓聞言心驚,上前道:“陛下,曹操轄地三郡,本就有三萬以上的兵馬,再給兩萬,臣恐……”

鍾毓沒有說話,卻將意思表達的十分清楚。

鍾毓是鍾繇的兒子,而鍾繇,荀攸等人,一直在試圖限制曹操,容不得曹操勢力太大!

劉辯對他們的想法心知肚明,道:“就這樣。”

“父皇……”

突然間,一個三四歲的小傢伙,從人羣后跑出來,直撲向劉辯。

劉辯轉頭,一把將劉愈給抱起來,拍了下他的屁股,滿臉笑容的道:“你是不是又逃學跑出來了?”

劉愈趴在劉辯懷裡,一臉認真的道:“父皇,我課業都做完了,先生同意了,我纔出來的。”

劉辯看着劉愈,伸手給他理了理有些亂的衣服,道:“其他人也都下課了?”

劉愈擡頭看屋樑,而後認真的看向劉辯,道:“除了皇兄,其他人都沒下課。”

劉辯笑着,道:“不錯,爭氣!走,父皇帶你吃點好的!”

“謝謝父皇。”小傢伙奶聲奶氣,不知道是一路跑的還是興奮,小臉蛋通紅。

劉愈自小體弱多病,尤其是冬天,簡直像是渡劫。反而到了夏天,生龍活虎,活蹦亂跳。

對於這個次子,劉辯心裡有些愧疚,是以很多事情由着他,並沒有太多管束。

倒是小傢伙十分聰明,也自律,課業次次第一,雖然喜歡亂跑,倒也不惹事,深得劉辯以及何太后的喜歡。

鍾毓等人跟在身後,看着不遠處的父慈子孝的父子倆,心裡默默搖頭。

相比於呆嫩寡言的大皇子,這位二殿下自小聰慧,誰見了都喜歡,偏偏是次子,身體又不好。

朝廷裡對於立太子的聲音一直有,只不過王允的事情在前,朝野的動作相對陰晦,也就是前幾天荀彧在劉辯身前夾帶了兩句,還被劉辯訓斥而回。

劉辯出了武庫,便帶着二兒子,在洛陽城走動,讓這個極少出宮的小傢伙,感受一下市井氣息。

另一邊,張溫得了旨意,吏曹,尚書檯,御史臺,大司馬府奔走,拿到了一系列公文,清點了護衛的禁軍,這纔出宮、離京,前往豫州。

更有命令出皇宮,直奔禁軍大營。

在張溫出了司隸,抵達兗州的時候,張繡帶着兩萬大軍,也在趕赴豫州,只是方向交叉,一個東南,一個西北。

一個向着沛國,一個直奔譙縣。

永漢三年,十月初,沛國,蕭縣。

張溫有些姍姍來遲,但終歸是到了蕭縣。 對於老上官,董卓親自出城迎接,沒有怠慢分毫。

甚至於,董卓還親自在馬車旁,扶着張溫下馬車。

落地之後,張溫圓潤漠然的臉角,忽然笑呵呵的道:“仲穎,別來無恙乎?”

仲穎,董卓的字。

董卓老臉上都是恭謹與忐忑,連忙擡手道:“有勞張公掛念,昨是人非,還請張公救我。”

張溫沒想到董卓這麼的開門見山,餘光掃過他的隨從,默默不出聲。

對於董卓,在征討黃巾軍之時,張溫就察覺此人有虎狼之心,不止是他,哪怕是孫堅都認爲,應當儘早誅滅,以免大禍。

但張溫有所顧忌,沒有動手。

不曾想,轉眼間多年過去,他們又在這裡,以這樣的身份相逢了。

在董卓身後,牛輔,郭汜,賈詡,李儒等人立着,都在觀察着張溫。

董卓見張溫不說話,面露驚慌之色,急聲道:“張公,你是知道董卓的,向來對朝廷忠心耿耿,朝廷,莫不是一定要誅我不成?”

張溫聽着董卓的話,盯着他,道:“仲穎真的別無想法?”

董卓老臉如鐵,立即便沉聲道:“董卓身爲漢臣,絕無不臣之意,還請張公明鑑!”

張溫自是不信,但董卓來這麼一手,他很多話反而不好說出口。

沉默良久,張溫索性也直接道:“對於譙縣,仲穎是怎麼打算的?”

董卓擡着手,面露憤然,道:“張公,事情我都知道了,是那曹操擅自用兵,欺君罔上,圖謀不軌,理當由朝廷治罪!”

張溫一直注視他,道:“你沒有發兵的打算?”

“沒有!”

董卓脫口而出,語氣堅定有力,道:“曹操之罪,當由朝廷決斷,非是我可以多言。若是我有意出兵,豈能會等到張公到來?”

從曹操佔領譙縣到現在,

張溫心裡多少鬆口氣,道:“仲穎既然這麼說,我也這麼奏報朝廷。曹操那邊,自有約束,你儘管放心。”

董卓老臉不動,越發有誠懇之色,道:“張公,朝廷真的會問罪曹操?”

曹操佔領譙縣到現在,不多不少差不多也一個月了。

張溫神色不變,道:“會的。”

董卓好像鬆了口大氣,連忙道:“哦,張公請進城。”

張溫擡腳向前走,餘光瞥了眼賈詡等人,道:“仲穎手下,倒是人才濟濟。”

董卓陪在張溫邊上,道:“董公,我聽說,朝廷在山陽郡又增兵了?”

張溫走在前面,彷彿沒聽到,道:“朝廷決意儘早剿滅袁術,仲穎可有意出兵?”

董卓同樣的充耳不聞,道:“琅琊郡那邊,也增兵了,朝廷,這是合圍我嗎?”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董卓、呂布已經被朝廷的大軍包圍了,只不過,北方的兵馬徹底控制在朝廷手裡,南方的則不那麼受控制,尤其是孫堅。

張溫道:“仲穎,還須體諒朝廷,多多出力纔是。”

董卓道:“張公,不知,朝廷是否會不缺我的錢糧?”

……

兩人驢頭不對馬嘴的交談着,明顯在是相互試探。

賈詡,李儒等人跟在後面,聽着對話,幾乎都沒有什麼表情。

待等進了城,董卓與張溫寒暄再三,安排張溫坐下,董卓立即將一干心腹召集到後堂。

董卓膀大腰圓,坐在主位,瞪着眼,一臉嚴肅色,道:“你們怎麼看?”

李儒第一時間搶話,道:“董公,朝廷派張溫過來,明顯是想要拖延時間,絕對不能等,應當儘快拿下徐州!”

牛輔跟着甕聲道:“義父,我也這麼覺得,不能再等了,我們要搶先下手!”

郭汜等人紛紛跟着,應當儘早出兵,不能給朝廷機會。

董卓聽了一陣,見賈詡一直不說話,瞪大眼,道:“文和,你怎麼說?”

賈詡今年的潔癖越來越嚴重,看着衣角的灰色污漬,心裡怎麼都不舒服,皺着眉道:“董公,我以爲,當南下先破袁紹,攻佔荊州。”

李儒不喜歡賈詡,頓時皺眉向着他道:“不說荊州劉表已經站穩,用兵十多萬,衆多世家支持。便說我們南下,曹操,公孫瓚,孫堅等人,豈會坐視?一旦南下,立時成衆矢之的,我不贊同。”

其他人聞言對視着,低聲議論起來。

自從李儒投奔董卓,確實出了很多良策,備受董卓信任,相反的,賈詡的在董卓幕府中的重要性,急劇下降。

賈詡面無表情,淡淡道:“想要吞併徐州,朝廷的大兵瞬至,又當如何?”

李儒心裡頓時嗤笑,原來這賈詡是黔驢技窮了。

“如果朝廷能出兵,爲什麼不出?”

李儒雙眼傲色一閃,沉色向董卓擡手道:“董公,朝廷派張溫來,便說明朝廷無力出手,只能拖延時間。現在,是董公的大好機會!”

董卓神色遲疑起來,故作沉吟,餘光都在下面這羣人身上搜尋。

他是知兵之人,不論是進佔徐州還是南下荊州,都會引來圍攻,除非,能與呂布、袁術一同出兵!

賈詡看着董卓,並沒有說話,手裡悄悄摩挲着有污漬的衣角。

後堂裡十分安靜,好像所有人都在想着對策,但餘光實則都在董卓臉上。

董卓等了好一陣子,好像會意了,點點頭,道:“文和言之有理,暫且不動。”

李儒一驚,道:“董公,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爲成大業,絕不可錯過!”

牛輔,郭汜等人有些意外,賈詡什麼時候說過‘暫且不動’了。

賈詡倒是清楚,只是他前年制定的策略,但在此時卻不相符合了。

強忍着衣角的難受,賈詡道:“董公,江東世家,慣常隨風倒,只要董公進佔荊州兩郡,必然從者雲集,又有袁術在側,其他人必不敢妄動!荊州,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廣糧豐,有荊州在手,坐觀天下風風雲變幻,大業可期!”

李儒立即就道:“董公,我們在荊州人生地不熟,一旦陷入,絕難脫身。而董公離開沛國,朝廷必然進兵,收復整個豫州。屆時,進退不得,董公還有何大業可期?”

賈詡向來不動的神色,少見的皺了皺眉,這李儒,是故意與他作對!

大家都知道七月的事情了吧,多保重身體,身體健康,纔是一切!

請祝大家保重身體,闔家安康!

(本章完)

第110章 黨團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29章 爛攤子第304章 董卓的圖謀 曹操遇伏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52章 年號光熹第61章 曹賊第353章 前狼後虎421.第421章 貴公子466.第466章 舊事第327章 分裂的聯軍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5章 還是不可第151章 大戰起第129章 陰謀味道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39章 圖窮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61章 曹賊第138章 奇襲485.第485章 人心叵測415.第415章 太一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3章 喝問440.第440章 和尚第17章 糾結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21章 給何進機會第99章 抄家事第42章 宮內宮外第23章 沆瀣一氣第16章 四世三公第247章 屍體第334章 上將潘鳳465.第465章 敏銳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180章 豐厚的戰利品435.第435章 暗潮第20章 揮劍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14章 籌碼第11章 君臣嫌隙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53章 偷雞不成第31章 安排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272章 劉虞回洛陽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2章 殺入禁宮第87章 終究是錯了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349章 闖袁營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240章 困境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107章 瞬息萬變477.第477章 抱負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14章 吾皇萬歲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380章 破局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79章 董卓的特殊性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330章 諸葛氏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94章 潛規則第325章 心思詭譎433.第433章 江東486.第486章 進兵第14章 籌碼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136章 亂始第259章 齷齪事第131章 大漢蠡賊435.第435章 暗潮第280章 曹操的自立之說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2章 殺入禁宮468.第468章 少年第247章 屍體第131章 大漢蠡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