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

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

劉辯走後,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尚書檯再次召集衆人開會。

宮裡的陛下近乎直接的告訴尚書檯,他對尚書檯很不滿意,並且開始採取手段了。

這對尚書檯來說,形如‘噩耗’。

待等主理御史臺的劉協,廷尉府廷尉王朗趕過來,尚書檯內,‘二府’一臺便是聚齊了。

這是大漢朝,文官集團的最高管理層了。

在鍾繇轉瞬了劉辯在嘉德殿前的話,所有人神情都不太好。

宮裡那位陛下,向來溫和,極少與朝臣厲色相對,這麼赤裸裸的表達態度,還是第一次!

王朗作爲廷尉,還是第一次被拉入尚書檯,作爲前任丞相的人,被‘潁川黨’警惕與排斥,絲毫不奇怪。

直到廷尉鍾繇的轉述,這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陛下,對潁川黨起疑了嗎?’王朗心裡默默想着,轉而思考着大局。

加袁紹爲後將軍,統領南方各路兵馬征剿董卓,是不是意味着,宮裡對曹操徹底失望,同時對大司馬府的能力不那麼信任?

而坐在荀彧左下首,身份特別、顯耀的劉協,想的則更多。

在他看來,大漢江山一分爲二,除了曹操外,在座的,都罪責難逃!

他心裡藏着憤怒,面上不露。

在一片沉默,劉協有些忍不住了,開口道:“袁紹,劉表,孫堅之輩,皆藏有異心,他們即便剿滅董卓,還會有下一個董卓出現,本王建議,還是要朝廷爲主。”

衆人看了他一眼,荀攸道:“殿下,南方各路中,除了曹操還有三萬兵馬外,劉備手裡有一萬,而兗州的黃忠有三萬,如何主導?”

兗州可以說是司隸的門戶、戰略要地,劉辯在剿滅袁遺、橋冒等叛亂後,對兗州進行傾力打造,在朝廷控制的各州中,唯獨兗州駐紮了三萬以上的大軍!

是以,兗州的兵馬,不能輕動。

在荀攸的話裡,能代表朝廷征討董卓的,也就只有劉備與曹操二人。

曹操新敗,士氣大墮,不能指望。而劉備出師不利,被呂布打敗,退出了琅琊郡,

除開這兩人,在座的思來想去,彷彿,除了大司馬劉虞親自領兵外,沒了其他人選?

大漢朝廷,在將領這一塊,出現了斷層!

劉協不自禁的皺了皺眉,這纔有所警覺,不止是武將,在文官方面,自前任丞相楊彪致仕後,尚書檯都是一些沒有資歷的‘年輕人’?

荀彧坐在主位,將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沉吟良久,與劉虞道:“劉公,以袁紹爲主,協同劉表,公孫瓚,孫堅。而北方,以兗州虎賁中郎將黃忠爲主,協同曹操、劉備,如何?”

劉虞聞言,想了想,道:“劉備,曹操沒什麼問題,但想要調動黃忠,須得兵曹附屬,或是陛下旨意。”

鍾繇看着劉虞,心裡突然有些明悟。

這位大司馬的兵權,好像受到了宮裡嚴重的制約!

與前任大司馬皇甫嵩完全不同!

要知道,皇甫嵩在位時,宮裡將兵權盡數交付給了大司馬府。

司馬俊見他們還在想着‘完善旨意’,不得不出聲道:“諸公,陛下的意思十分明白,北方暫且不動,朝廷以‘新政’爲重,莫要橫生枝節。”

這是司馬俊第二次提醒‘莫要橫生枝節’了,其中的警告意味再明顯不過。

這‘枝節’並不在‘一臺二府’,而在宮裡。

如果‘一臺二府’還是不能體悟宮裡的意思,那便不是‘內監督察’、‘京察’這些了,或將是雷霆之怒!

荀攸看了他一眼,怒氣忍不住了,沉聲道:“司馬公,那袁紹,孫堅之流與董卓爲一丘之貉,狼子野心,天下昭然,朝廷豈能坐視?”

司馬俊見荀攸這般固執,輕輕搖頭,嘆道:“老朽天不假年,恐無力繼續爲陛下分憂,爲朝廷出力了。”

荀攸大怒,忍不住的喝道:“你這老……”

“司馬公!”

眼見荀攸要爆出口,撕破臉,鍾繇立即高聲打斷,沉着臉與司馬俊道:“司馬公,正值國事艱難之時,司馬公怎可言退?凡事都可商量,切莫損朝廷威儀。”

司馬俊沒再說話,他已經看出來了,這‘潁川黨’內部也有分歧,而且還頗爲嚴重。

劉協,王朗,劉虞三人見他們吵起來,悄悄互看,眼神裡都有複雜的凝重之色。

朝廷的大權,基本上爲‘潁川黨’所把持,如果他們無法決斷,必然貽誤大事!

王朗是廷尉,又是前任丞相的人,略顯尷尬。

而劉協身份超然,又是主管御史臺,並不好開口乾預。

劉虞思索再三,道:“雖然不能動用,但名義上,可以做些文章。”

荀彧瞬間明白了劉虞的意思,道:“只說不動?”

劉虞點頭,道:“這樣一來,既不違背旨意,也能給足聲勢。這樣一來,或許能加速剿滅董卓,也給那些異心之輩震懾。”

荀攸,鍾繇,司馬俊,劉協,王朗等人對這個提議有些不自在,但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荀彧沉默一陣,突然道:“事後,豫州、徐州要在朝廷手裡!”

劉虞與荀彧對視,微微一怔,旋即正色道:“丞相說的是。”

豫州,徐州,現在是南北的分界線,如果豫州、徐州落入野心家之手,將直接威脅司隸,威脅洛陽!

這是大漢朝野決不能接受的事情!

雖然有些波折,在針對‘討董’一事上,‘一臺二府’總算有了共識。

旋即,尚書檯的會議室內,便逐漸安靜了下來。

‘討董’的事定下了,接下來,就是劉辯在嘉德殿前,長篇大論的‘新政’事宜了。

宮裡那位陛下,將當今朝廷的‘諸公’堵在嘉德殿,說出了‘改元’、‘補缺’、‘京察’、‘內監督察’等一系列明擺着對尚書檯不信任的話。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事情,哪怕是前任那個‘無爲’丞相,宮裡那位陛下可都未曾公開的發出這麼嚴厲的警告!

鍾繇感覺着僵凝的氣氛,微笑着道:“‘新政’停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並非是尚書檯不用心,這一點,陛下也是知曉的。陛下提及的諸多事情,也是尚書檯解決問題的方向,尚書檯自楊公以來便早有規劃。現在夏收即將結束,有些政策,正合適頒佈出來。”

鍾繇的話,是給尚書檯一個臺階,也是給在座的一個解釋,緩和宮內宮外以及朝廷裡的矛盾。

有了鍾繇的話,衆人臉色稍霽。

劉協輕吐一口氣,道:“諸公,本王會遵旨行事,鋪開‘京察’,對所有官員進行嚴格考覈,還請諸公明白。”

御史臺一旦動用‘監察’的權力,受到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尚書檯,也就是‘潁川黨’了。

劉協說的堂堂正正,坦坦蕩蕩,荀彧,荀攸,鍾繇等人只能點頭,表示明白。

荀攸作爲右僕射兼任吏曹尚書,擡手道:“殿下儘管施爲,吏曹會全力配合。”

劉協對於荀攸的配合,淡淡微笑,並不會當真。

真到了動真格的時候,荀攸便不會這麼好說話了。

荀彧對此不可置否,心裡漸漸有了計劃,道:“今天便到這裡吧,明日尚書檯會召集六曹九寺議事,還請殿下,王廷尉,大司馬列席旁聽。”

劉協,王朗,劉虞自然沒有二話,擡手道:“自然。”

這場看似嚴重、壓抑的會議,到這裡,便算結束了。 可在場都十分清楚,諸多問題隱而未發,遲早還會出大問題!

尤其是宮裡的態度。

‘潁川黨’的危機,猝不及防的到來了。

等王朗,司馬俊,劉虞,劉協走後,僅剩下的荀彧,荀攸,鍾繇三人沉默一陣,荀彧起身道:“來我書房說話。”

鍾繇,荀攸點頭,跟着起身。

有些話,不能公然宣之於口,但他們不能不理清楚,是以,大會之後,他們要開小會了。

崇德殿內。

劉辯處理完手裡的積務後,心裡也在盤算着宮內宮外的事情。

曹操兵敗是突發事件,可也令劉辯清醒的認識到,所有事情,都不會按照他的預想,按部就班的發展。

他得與時間賽跑!

“陛下。”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聲輕喚,使得劉辯回過神。

劉辯擡頭看了眼不遠處的徐衍,嗯的一聲,順手拿過茶杯,道:“他們討論好了?”

“是。”

徐衍上前,將尚書檯剛纔的討論過程以及結果,儘可能轉述給劉辯。

對於劉虞這種‘折中’之法,皺了皺眉,不置可否的喝茶。

徐衍等了一會兒,會意般的連忙道:“陛下,太皇太后近來身體不太好。”

董太后。

劉辯嗯了一聲,沒有在意。

徐衍等了一會兒,道:“陛下,兵曹的皇甫尚書,似乎與大司馬有些爭執,近來有些吵鬧。”

這些是爲了爭奪兵權。

劉辯早就知道,沉吟一陣,道:“先不要管,讓他們吵鬧一陣。劉備那邊有什麼消息?”

徐衍頓了下,轉頭看向不遠處的潘隱。

在宮裡的幾位管事內監,左慄負責方向是監察百官,潘隱則通過皇城府也就是皇甫嵩監察天下軍情。

而徐衍,逐漸負責了監控洛陽城裡百官的一舉一動。

劉備這種在外領兵的州牧,屬於皇城府管轄範圍。

潘隱會意,上前道:“回陛下,按照旨意,青州牧司馬防劃撥給了劉備一萬禁軍,目前劉備手裡有兩萬兵馬,一直在琅琊郡與呂布廝殺,暫且沒有分出勝負。”

劉辯心裡想了又想,道:“他手裡有什麼武將與謀士?”

潘隱道:“武將主要是兩個結義兄弟,關羽與張飛。謀士……聽說是一些行腳的商人,還有些是前任徐州牧陶謙留下的一些人,如趙昱等人。”

劉辯搖了搖頭,道:“他終究比曹操還是差一些。”

早在幾年前,曹操就清楚他的短肋,放下身段,四處渴求智謀之士。而劉備這幾年,卻有些虛度,沒有招攬到什麼人才。

潘隱,徐衍沒敢接話,曹操新敗,劉備雖然不能成事,也迎來了朝野諸多目光注視。

劉辯喝着茶,沉吟不語。

潘隱等了片刻,繼續道:“陛下,大司馬府那邊,正在計劃調兵遣將,對洛陽附近的重要關口進行佈置,增加兵力。”

劉辯下意識點點頭,道:“這一點他們要是也用朕來教,朕喝點毒酒死了算了。”

潘隱,徐衍聽着劉辯隨口的話,嚇的臉色發白,噗通跪地,道:“小人有罪。”

劉辯皺了皺,有些煩躁的擺手道:“行了,沒事就退下吧。”

潘隱,徐衍有些心驚膽戰,低聲應着慢慢退出去。

潘隱退出去,劉辯剛想拿起奏本批閱,又見潘隱急匆匆進來,急聲道:“陛下,不好了,二殿下爬到了樹頂,怎麼勸都不下來。”

劉辯臉色微變,扔下奏本就向外走,道:“怎麼回事,爲什麼爬上樹頂,在哪裡?”

劉辯腳步飛快,潘隱緊跟慢趕,道:“在長樂宮,不知道爲什麼,宮女說是爲了玩,太后娘娘嚇壞了,唐娘娘急哭了。不敢大聲喊,小聲勸,二殿下根本不聽。”

劉辯腳步更快了。

等他趕到長樂宮的時候,只見所有人都擡頭望着樹頂。

劉辯擡頭看去,只見大樹頂端,劉愈拉着兩根小手臂的熟知,腳下踩着還細一點,在那晃晃悠悠。

劉辯瞬間心驚膽戰,疾步跑過去,大聲道:“劉愈,給朕下來!”

這一聲,令所有人都看過來。

何太后急了,一巴掌拍在他胸口,道:“小聲點,別嚇着他。”

劉辯哪裡管,擡頭盯着,太陽穴不斷鼓動。

樹頂的劉愈回過頭,見到劉辯,嬉笑着就要轉身。

劉辯看那晃晃悠悠的樹枝,呼吸都感覺停了,不由得大聲喊道:“你慢一點,小心一點。”

在多大樹下,一羣太監抱來棉被之類,高高舉着,迎着劉愈走來走去。

那樹枝太細了,不斷的晃,幅度還很大,劉愈一踩一抓,都令下面的揪心,心驚膽戰。

蔡文姬,劉紹,劉旌以及衆多的內監,宮女,逐一的全來了。

望着樹頂的劉愈,蔡文姬臉色發白,連忙拉住哭泣不止的唐姬。

“父皇,沒事的。”

這時,劉紹在劉辯身旁小聲道:“二皇弟之前上去過,平安的下來了。”

(本章完)

第213章 程昱第90章 自投羅網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06章 殺意第158章 郭嘉失算 賈詡得計第107章 瞬息萬變第6章 旨意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131章 大漢蠡賊第76章 雨中人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17章 糾結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400章 慎言慎言!473.第473章 狼狽440.第440章 和尚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39章 圖窮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120章 應聲栽倒第224章 大忌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363章 賈詡的投名狀第301章 曹 董第15章 陣線486.第486章 進兵489.第489章 戰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477.第477章 抱負第282章 善始善終466.第466章 舊事第363章 賈詡的投名狀第339章 毒計第95章 王佐之才第301章 曹 董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323章 一統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11章 君臣嫌隙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9章 緊張局勢第299章 橫推489.第489章 戰第109章 斬盡殺絕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62章 輪到朕了第100章 復設丞相第26章 禍國之人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151章 大戰起第399章 未雨綢繆第273章 嚴峻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25章 曹操第34章 沖淡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404章 拳打腳踢第197章 兵鋒所向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224章 大忌第184章 曹操威名第129章 陰謀味道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314章 劉焉病危467.第467章 生分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194章 皇甫堅長與趙雲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第379章 詐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0章 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