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千奇百怪

第387章 千奇百怪

“你說,王朗去見曹操了?他怎麼去的?”

劉辯就站在嘉德殿前,根本沒見到王朗。

徐衍道:“本來王廷尉是要進宮的,陛下不在,是以直接直返去大司馬府了。”

劉辯有些意外的哦了一聲,目光閃動的看着昏暗的天色,道:“怎麼感覺,好像所有人都在蠢蠢欲動了……”

潘隱,徐衍等人低着頭,哪敢接話。

朝廷這些大人物心思誰能摸得清,在這種時候公然顯現,也不知道是藏了什麼用意!?

劉辯站在嘉德殿前看了許久的昏暗天色,直到一陣涼意襲來,他這才轉身,淡淡道:“明天叫皇甫堅長進宮。”

“是。”潘隱低着頭,小碎步的跟在劉辯身後。

劉辯並沒有回崇德殿,而是來到了永樂宮。

剛進院子,劉辯就看到一些宮女、內監顯得十分慌張,眼神閃躲。

劉辯面露古怪,還是大步直接走向何太后的寢殿方向。

“辯兒!”

還沒走幾步,何太后就從正宮出來,笑容有些僵硬的喊道。

劉辯隱約從何太后語氣裡聽出了什麼,回頭瞥了眼潘隱。

潘隱搖了搖頭,示意不清楚。

劉辯迎上何太后,笑着道:“今天天氣寒,朕來看看母后。”

何太后不像以往拉着劉辯往裡走,反而有些拘謹的立在門口,道:“這有什麼,馬上就開春了。你國事那麼忙,抓緊去忙吧,母后這裡沒什麼要緊。”

劉辯聽着她的話,又見她堵在門口,疑惑的道:“母后,是遇到什麼事情了?”

何太后笑容更僵了幾分,道:“母后能有什麼事情,你去忙伱的。”

說着,何太后還推着劉辯往外走。

劉辯立着不動,何太后便推不動。

“母后,有什麼事情與朕說就是,我們母子還用得着見外嗎?”劉辯說着就繞過何太后,向着裡面走去。

何太后嚇了一跳,連忙追上去,道:“沒有事沒有事,母后真沒有事……”

她話音未落,便見邁過門檻的劉辯停了下來,靜靜看着裡面。

裡面坐着一個人中年人,正在大快朵頤,滿手是油膩,看到劉辯進來,鼓着腮幫子與劉辯對視,楞在了那。

何太后緊張到了極點,拉着劉辯的手,嘴脣蠕動,有些慌張的解釋道:“辯兒,那個……”

“哈,是二舅啊……”

劉辯沒給何太后解釋的機會,大步走了進去。

楞在那的何苗,連忙爬起來,想要將嘴裡的東西嚥下去,但又怎麼都咽不下去,急急忙忙行禮,含糊的道:“臣參見陛下。”

劉辯走到近前,打量着何苗。

這位二舅家,要說也曾經是顯赫的人,位居車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封濟陽侯,榮耀一時。

在劉辯登基後,對靈帝時的各種污穢進行清理,這何苗被王允找了個藉口,褫奪官職、爵位,發放歸裡。

再後來,不甘心的何苗幾次三番跑到洛陽,暗戳戳的不知道搞些什麼事情,被劉辯下旨,勒令歸鄉,無旨不得擅離。

可是現在,何苗不但擅離了,還出現在宮裡!?

何苗頗有些狼狽,穿着的是內監服飾,顯然是冒充宮人混進來的。

而這會兒咽不下去,憋的滿臉通紅,渾身抖動不停。

何太后也緊張,站在劉辯邊上,僵笑着道:“辯兒,你舅舅在鄉下被人欺負了,不得不跑出來,你不要怪罪他……”

劉辯沒有在意何太后的話,坐到了何苗的對面,神情異樣,心裡念頭涌動。

宮外的那些朝臣,開始展露心思,這何苗又突然跑到洛陽……是因爲朝廷滅了董卓,所有人都意識到接下來有段和平時期,開始各自謀算起來了?

何苗見劉辯不吭聲,心裡慌到了極點,艱難的將嘴裡的東西嚥下,噗通一聲跪下,哭喊道:“陛下,那河南尹,不南陽太守欺辱於臣,還請陛下做主!”

劉辯對於他的話恍若未聽到,淡淡道:“是你自己跑出來的,還是有人指使?”

何苗沒想到何太后沒攔住劉辯,六神無主的道:“是臣,是臣,想念太后,所以,所以來洛陽見見太后……”

何太后連忙坐到劉辯邊上,添油加醋的道:“辯兒,那南陽,河南的那些人太過分了,剋扣你二舅的俸祿不說,還時不時去借錢,說是要賑災,不給就堵門,還驅趕府裡的傭人,弄的雞犬不寧,你二舅忍無可忍,這才進京的……”

劉辯對於這些根本不信,何苗再怎麼說也是他親舅舅,是何太后的二兄,何大將軍雖然已經是故事,但餘威尚在,斷然不會有人欺辱何苗到這種地步。

看了眼桌上狼藉的菜餚,劉辯目露一絲怪異,道:“你進京,想做什麼?”

何苗聞言心裡頓時一激動,脫口而出的道:“陛下,臣……”

“他就想多看看我,”

何太后突然打斷他,與劉辯笑呵呵的道:“畢竟就我這個一個妹妹了,他想我,陪在我身邊。辯兒,你看看,外面還有那麼多空缺的官職,你隨便賞他一個,就是那種不用管事,就要個名頭就行,就這樣,就……”

“是是是,臣就是這麼想的,就是多想看看太后……”何苗忙不迭的接話道。

劉辯右手輕輕摩挲着腰間的玉佩,雙眼微微眯起。

這何苗居然又想回來做官了。

真是他的想法,還是有人在背後攛掇?

這時,潘隱來到劉辯身後側,遞過一道奏本,低聲道:“陛下,楊公的奏本。”

劉辯眉頭一挑,回頭看向他,道:“楊彪?”

“是。”潘隱道。

劉辯接過來,打開看去。

仔仔細細看完,劉辯完全沒看出什麼東西,又重頭看了一遍,旋即案子皺眉。

楊彪這道奏本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大概就是爲劉辯歌功頌德一番,絲毫沒有提及其他事情,字裡行間一點若有所指都沒有。 劉辯盯着這道奏本,目露思忖。

楊彪這個人,或許是被袁家的事嚇到了,被劉辯硬按在丞相之位上,一心‘無爲’,幾乎毫無作爲,凡事不碰,遇事就躲。

在那幾年時間裡,除了給劉辯搞了一些錢外,其實沒有做什麼事情。

而致仕,是楊彪一直以來所渴求的,致仕回了弘農後,楊彪便再無一點消息,整日鎖在屋子裡,從沒有見過任何人。

偏偏在這個時候,上了這麼一道奏本,奏本還全是無病呻吟,一點實質內容都沒有。

劉辯看了好幾遍,眉頭緊皺,神情思忖不斷。

他看不透這道奏本的內容,不知道楊彪爲什麼突然上了這麼一道奏本。

劉辯見沒有尚書檯的批語,道:“尚書檯怎麼說?”

潘隱道:“盧毓說,這是給陛下的,並不是公事,就沒有給尚書檯,直接送到宮裡來了。”

劉辯嗯了一聲,還是想不透,但對楊彪,他又不能大意,擡眼便見到何苗還跪在那,不由得厭煩,道:“你去弘農見楊彪,問問他奏本的意思,然後就陪他待在弘農,再敢無旨踏出半步,朕流放你去遼東戍邊!”

何苗跪在地上,怔了又怔,蠕動着嘴,一句話說不出來。

何太后見劉辯要將何苗發配去弘農,急忙道:“辯兒,辯兒,不做官就不做官,就讓他待在京城裡吧,你外祖母過世了,母后就這麼一個親人了,你看在母后的面子上,就饒了你舅舅一次吧……”

劉辯盯着何苗,冷哼一聲,道:“看在母后的份上,這一次朕不追究,去弘農回來後,在洛陽老實呆着。”

“是是,臣領旨,臣領旨,謝陛下,謝陛下……”何苗磕頭如搗蒜,語調裡全是激動。

何太后見劉辯沒有爲難何苗,這才展露鬆了口氣的笑容,與劉辯道:“這就好了。晚上將幾個孩子都叫過來,我們一家好好吃頓飯,熱鬧熱鬧……”

劉辯隨口應着,心思卻還在楊彪的奏本上。

簡單應付兩句,劉辯拿着奏本走出永樂宮,邊走邊道:“派人去南陽查一查,看看何苗最近接觸過什麼人。這道奏本……留中吧,”

“是。”

潘隱應着,緊隨其後的道:“陛下,那諸葛玄又上書了,說是年事已高,不堪重用,不肯到京赴任。”

劉辯眉頭一挑,旋即忍不住的笑了,道:“好嘛,既然他不想來,就不要來了。他那兩個侄子,你留意一下。”

“是。”潘隱道。

劉辯直奔崇德殿,道:“東觀那邊也要留心,對於禮法的修訂,要儘可能謹慎小心,但不能走極端,有草本了,先拿給朕看。”

“是。”潘隱道。

“張遼到徐州了吧?讓駐兵廣陵,不得大意。”劉辯道。

“是。”潘隱道。

“京裡那些人質,也看好了,不要讓他們出事,更不能讓他們跑了。”劉辯道。

“是。”潘隱隨着劉辯腳步加快,有些小跑起來。

……

在劉辯返回崇德殿時,尚書檯裡,荀彧,鍾繇,荀攸還在對‘建安五年施政綱要’進行修訂,同時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其他人尚且好說,那王朗得多留心。”荀攸漫不經心的說道。

鍾繇筆頭不停,道:“嗯,是有些古怪,讓人盯着吧。”

荀攸也不擡頭,道:“不是盯着那麼簡單,我不信他與曹操之前沒有聯絡。這麼明晃晃的在我們眼前,是什麼意思?想幹什麼?我的想法是先發制人,先查一查廷尉府。”

鍾繇眉頭皺了下,作爲前任廷尉,他不喜歡有人去查廷尉。

不過他旋即就道:“不要那麼直接,朝廷還是以和爲貴,我找機會與他談一談。”

荀攸冷哼一聲,道:“之前還談的少嗎?他要是敢亂來,我就讓他在廷尉府待不下去!”

荀攸有說這個話的資格,廷尉府裡不知道有多少他安排的人,一旦他授意,廷尉府瞬間會政務停頓,亦或者暗中用點手段,王朗有一百張嘴也辯解不清。

荀彧這個時候擡起頭,淡淡道:“好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這個我明天呈送陛下,改元的事,公達你來負責。元常,你明天走一趟禮曹,確保各項儀程不出差錯。”

鍾繇,荀攸應着,有荀彧開口,兩人便收住話頭,埋頭做事。

但內心裡,他們二人對於王朗,有着各自的固執想法。

在尚書檯忙碌着的時候,王朗從廷尉府離開,回到府邸已經是深更半夜。

王朗也是一個十分勤勉的人,從不遲到早退,夙興夜寐是常事。

他回到後院,還來不及換衣服,楊修已經來了。

“老師。”楊修擡起手,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王朗看了他一眼,無聲的繼續脫衣服,換衣服,直到換好,在一旁坐下,這才淡淡道:“是因爲尚書檯的事?”

楊修坐到王朗對面,看着自從入仕後,越發不苟言笑、威嚴加身的老師,沒有了以往的親近,稍稍沉默,道:“是,學生有些不安。”

王朗自顧的喝了口茶,而後看着他的眼睛,平靜的道:“是擔心我被‘潁川黨’針對,還是害怕陛下猜忌我與曹操?”

楊修心裡一驚,連忙道:“老師既然清楚,何必做的那麼直接?”

王朗目不斜視,雙眼毫無波動,道:“我做的這般坦蕩,‘潁川黨’要是還針對我,那我做錯了什麼?曹操是陛下寵信之人,我與在尚書檯交談,與他在大司馬府暢聊,不避他人,陛下有何猜忌於我?”

楊修怔了又怔,一時間居然無法反駁王朗的話。

“你在尚書檯好好做事,”

王朗見楊修不說話了,收回目光,繼續喝茶,道:“無需管我說什麼,做什麼,你做你自己的事情。曹操那邊,你不要來往了,曹操的人,也不要聯絡。”

“老師,”

楊修回過神,猶豫着道:“你,到底要做什麼?是你一個人這麼做,還是……有什麼人一起?”

王朗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了,面帶一絲異色的道:“你說的是誰?你父親給你來信了?”

“沒有父親參與嗎?”

楊修心裡暗鬆一口氣,還是勸說道:“老師,還是莫要與他們爭了,‘潁川黨’勢大,陛下信賴有加,一時半會兒,沒人動得了他們的。”

(本章完)

417.第417章 許攸第191章 殺人不見血第24章 誅心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486.第486章 進兵第269章 科舉制第257章 賈詡毒計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307章 怒氣第273章 嚴峻第87章 終究是錯了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23章 沆瀣一氣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13章 放肆第101章 匈奴入塞481.第481章 難全第386章 重複的歷史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176章 不可做曹賊第50章 家國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380章 破局第65章 世家有別第164章 郭嘉的猜測 洛陽的沸騰第212章 大敗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360章 煮酒論英雄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18章 反轉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72章 朋黨論第14章 籌碼第239章 圍魏救趙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327章 分裂的聯軍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52章 年號光熹第71章 入京與入宮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94章 潛規則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73章 大漢風骨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184章 曹操威名436.第436章 野心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109章 斬盡殺絕第361章 雷雨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13章 放肆424.第424章 之外第68章 要壞第129章 陰謀味道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第295章 二分天下第330章 諸葛氏第269章 科舉制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29章 爛攤子第63章 算計第11章 君臣嫌隙第374章 真相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22章 皇甫嵩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80章 錯綜複雜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396章 大事在即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7章 大長秋第25章 曹操第1章 異世交換第247章 屍體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266章 換相第224章 大忌411.第411章 隨手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22章 皇甫嵩第2章 殺入禁宮第291章 絕筆信440.第440章 和尚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