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衆臣的疑惑

第8章 衆臣的疑惑

董重愣了下,旋即明白,噗通跪地,道:“臣對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鑑!”

劉辯坐正身體,接過潘隱遞過來的茶杯,吹着茶水,道:“朕記得,祖母出身番籍,不適合留在宮裡,你去見祖母,請她移居河間。”

董重臉色驟變,他是董太后的侄子,有今天,全是依賴董太后,若是董太后被髮配去了河間,他就沒了靠山!

劉辯喝了口茶,也不看他,語氣寡淡無奇的道:“怎麼不說話了?有困難?”

“沒有困難!陛下,臣這就去!”

劉辯話音一落,董重就急聲道。然後就起身,快步往外走。

他清楚的明白,要是不去,或者不能勸說董太后去河間,他的驃騎將軍就沒了!

劉辯送走了這董重,終於可以安靜一陣子了。

他躺在椅子上,閉着眼,有節奏的呼吸,慢慢的放鬆。

此時,大將軍府。

後堂之內,何進坐北朝南,雙手放在雙膝上,臉上的橫肉堆積,雙眼瞪的奇大,直視着身前的衆人,兇相十足。

三公,尚書王允,主簿陳琳等人在這裡。

因爲這次‘正君除賊’,很多人還在各種麻煩中,是以比往日稍顯冷清。

太尉劉虞有些喪氣,嘆道:“除惡務盡,今日留下那蹇碩,怕是日後還要多生事端。”

司空劉弘搖頭,不贊同的道:“十二常侍基本已除去,想必那蹇碩也不敢再爲非作歹了。”

司徒丁宮卻更加悲觀,道:“自桓帝以來,黨錮之後,郎官干政幾十年,即便這次殺了那十二常侍,還會有新的十二常侍,殺不盡,趕不絕,奈何奈何……”

王允神色沉思,沒有插話。

倒是陳琳道:“大將軍與諸君今日行雷霆手段,最重要的目的是正君,今太子已登極,便是最大的功成!雖然逃脫了一個蹇碩,可陛下是大將軍的外甥,太后是大將軍的親妹,宮內宮外皆須仰仗大將軍,區區一個蹇碩,反手可滅之,三公切勿憂慮。”

一直沉着臉的何進聽着陳琳的話,稍稍緩和。

何進看向劉虞,道:“伯安,你怎麼說?”

伯安,劉虞的字。

劉虞長嘆一聲,道:“不瞞大將軍,經此一事,我想掛印歸鄉。”

自從黨錮之後,三公換的是愈發頻繁,尤其是黃巾軍之亂爆發後,三公走馬觀燈,換了不知道多少。

何進哼了聲,不滿的道:“此事再議。老夫說的是陛下,今日之事,你怎麼看?”

劉虞好像瞬間來了精神,沉吟着道:“陛下……向來怯弱,德陽殿的種種,似是有人教唆又好似不是,行事分明,條理清晰,好像早有算計,不像事急反應。”

別說是十幾歲剛剛正位的太子,哪怕換做是靈帝,也不可能處置的這般乾脆利落,不見慌亂。

丁宮看向劉虞,道:“我之前也有此想法,可宮裡的人我們都清楚,誰人能教唆陛下做到這般?若是不是,這……莫不是陛下一直在韜光養晦,以避禍事?”

丁宮說到這裡,突然住口,看向何進。

何進對劉辯這個大外甥太過了解,可想着之前劉辯的表現,也不由得懷疑起來,道:“先帝一直喜歡皇子協,廢嫡立幼之言不是一次兩次,若陛下因此而蟄伏,倒也不是不可能……”

一時間,後堂之內陷入了怪異的眼神交流中。

他們對於今天,這位新陛下的意外反應,深感疑惑,雖然勉強找到了這個理由,一時半會兒還是難以接受。

不知道過了多久,王允忽然開口道:“大將軍,陛下之事暫且可不放置,眼下最爲重要的,還是救出袁紹。”

提到袁紹,衆人的神色齊齊變成了凝色,各自思索,沒人開口。

袁紹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原本隸屬於蹇碩,靈帝死後,在何進的命令下,率兵殺入進宮,從北向南,將北宮殺穿,一直殺到禁宮最深處,劉辯的跟前。

這種行爲,哪個皇帝不害怕,尤其是剛剛繼位的第一天!

但袁紹是奉了何進的命令,當時除了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曹操,淳于瓊等人外,三公,還有王允等諸多朝廷高官都在場,可以說,‘誅殺十二常侍’是以外戚爲首的文官集團的集體意志。

一旦袁紹被定罪,他們這些人也撇不開!

黨錮之禍並沒有多遠,要是再來一次,沒人能接受!

抓捕數百朝廷大小官員,上千人被禁止入仕,大部分還都是名門世家,高官顯貴,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在場的,沒人能容許黨錮發生第三次!

何進看看身前的衆人,大眼一瞪,落在陳琳身上,道:“孔璋,有何說法?”

孔璋,陳琳的字。

陳琳早有腹稿,直言道:“大將軍,以下官來看,陛下並無加罪袁紹之意。”

何進臉上橫肉一抽,道:“是何說法?”

三公以及王允都看向陳琳,畢竟劉辯已經明旨下獄,嚴厲問罪。

陳琳自信一笑,道:“若陛下真要問罪本初,那爲何命其叔袁公錄尚書事?袁紹之罪,禍糾三族,袁公必在其中,陛下豈能不知?”

何進神情大振,臉上橫肉抽動,顯得十分兇狠,笑道:“孔璋之言,甚合老夫之意!那,接下來,該如何處置?”

陳琳卻沒有說話,轉頭看向三公。

丁宮,劉弘,劉虞見他看過來,不由得一怔,相互對視,卻滿臉疑惑。

王允若有所思,開口道:“兵入禁宮,大逆之舉,陛下驚恐之下,怕是一時間也沒想過怎麼妥善處理,只是慌亂中,先將袁紹收監。”

何進,丁宮等人覺得有理,可到底該怎麼將袁紹救出來?或者是,將他們給摘出來!?

何進的目光在一羣人臉上轉來轉去,最後還是落到陳琳身上,道:“孔璋。”

陳琳擡手道:“大將軍,此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第一,當是羣臣上奏賀表,恭賀陛下登極。第二,袁家四世三公,在世就有二人,乃世家典範,朝廷當予以彰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陛下已年滿十四,當選妃了,袁家小娘不最合適不過?三件喜事,應當足以沖淡陛下心裡的驚懼,那時,大將軍說通太后,再以舅甥之情,正君之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豈能難解?”

何進臉上橫肉動了動,他覺得這麼做,太費功夫,彎彎繞繞太多了。

但在這麼多人面前,他也不好多說,便笑道:“孔璋之言,甚合老夫心意。這件事就這麼辦!”

(本章完)

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466.第466章 舊事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280章 曹操的自立之說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255章 遊說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61章 曹賊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334章 上將潘鳳第86章 抗拒第270章 不是鍾繇第56章 以快打慢第221章 夷三族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321章 單槍匹馬第72章 朋黨論第24章 誅心第249章 虎癡488.第488章 以少勝多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127章 寶劍鋒利否?442.第442章 弔詭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97章 大圖謀第249章 虎癡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40章 匕見451.第451章 風暴第374章 真相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32章 圍城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02章 鍾繇教子483.第483章 遇阻第301章 曹 董第212章 大敗第33章 細思極恐第219章 其心可誅411.第411章 隨手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415.第415章 太一第232章 圍城第127章 寶劍鋒利否?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430.第430章 恐怖猜測第60章 袁家之基第123章 邀名第5章 還是不可第164章 郭嘉的猜測 洛陽的沸騰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167章 離間第366章 郭嘉死第111章 古之惡來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2章 殺入禁宮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290章 戰前拉扯484.第484章 獻計472.第472章 防備第123章 邀名第87章 終究是錯了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330章 諸葛氏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255章 遊說第5章 還是不可第111章 古之惡來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280章 曹操的自立之說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第26章 禍國之人第58章 不動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第24章 誅心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104章 出征423.第423章 兄長第304章 董卓的圖謀 曹操遇伏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349章 闖袁營第49章 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