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唾面自乾

殺一儆百,砍幾顆哄擡物價的糧商腦袋震懾衆糧商,抑制糧食漲價嗎?!

聽了一衆胥吏的建議,朱平安微微眯了眯眼睛,如此手段固然可以抑制糧食漲價,但是真能有益於渡過洪災嗎?!不可否認,有,肯定是有的,但在朱平安看來,作用也很有限,而且在洪災這個特殊時期,甚至殺敵一千自損三千。

糧商之所以哄擡物價,牟取暴利自不必說,但是糧食供應不足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原因。江南是大明的糧倉,現在大半個江南洪災,江南的存糧基本都被這場洪災給泡湯了,糧倉也變糧荒了。糧商手裡面也沒有多少存糧,整個大明江南糧倉都鬧糧荒,糧商也很難搞到糧食,而從北方、川蜀等外地運糧,路途遙遠、成本巨大不說,以他們的實力和規模,運來的糧食也有限。糧商主觀上牟取暴利,客觀上糧食又不足,哄擡物價,限量銷售......這一系列的操作,也就是可以理解了。

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這些現代經濟學原理,朱平安再清楚不過了。

雖然以雷霆行政手段,確實可以抑制控制糧食價格,但是糧食呢,無利可圖,除了朝廷官府外(朝廷現在一時間無力救援),誰會費時費力費錢去外地運糧?!

雖然糧食價格控制住了,但是無糧可賣,控制糧價又有什麼用呢?!

在這個特殊時期,糧食是救災的基礎,沒有糧食,一切都無從談起。

我靖南在這次洪災中,一人未損,可是若沒有糧食,那靖南可就哀鴻遍野了,天災也很可能變成人禍,人禍的破壞性可是要比天災可怕多了。

我華夏的老百姓很老實,真的很老實,只要有一口吃的,只要有一條活路,老百姓就不會亂,可若是無糧,沒有吃的,沒有活路,朱平安就不敢想象了。

糧食!

這纔是最重要的!

洪災是特殊時期,江南的這場洪災又很特殊,朝廷一時間也無力救援,特殊時期當行特殊之事。朱平安心中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可以解決靖南糧荒,只是......

特殊時期,哪有那麼多“只是”!雖千萬人吾往矣!朱平安目光堅定了,掃向衆胥吏,緩緩開口道,“糧價我自有主張。另外,目前我縣糧食供應有限,我們縣衙就不要去跟城內百姓爭搶糧食了,暫時不要採購糧食了。等到縣城糧食供應稍充足後,再行採購。諸位可還有其他想法?”

接下來小半個時辰,朱平安聽取了衆胥吏關於此次洪災的一些建議,採納了很多建議,比如加強對避洪區的管控,比如徵調大夫進駐避洪區等。

“縣尊,鑑於倉房存糧有限,卑職建議適當降低避洪區災民的伙食標準。從三頓降爲兩頓,從兩個窩窩、稀飯管夠,降爲一個窩窩稀飯一碗。”

倉房錢典吏提議道。

“不妥,不妥。從三頓降爲兩頓,從兩個窩窩、稀飯管夠,降爲一個窩窩稀飯一碗,錢典吏這降的也太多了吧,災民怎麼吃得飽啊?恐引起民憤,招致罵聲一片啊。”

戶房劉夫子聞言,頓時便起身表示反對,唾沫星子都快噴到錢典吏臉上了。

“劉典吏,這可是非常時期啊,如果不節省一些的話,二十天後別說一個窩窩一碗稀飯了,就是連一粒米都沒了,大家只能喝西北風了。”

倉房錢典吏也不甘示弱,起身駁斥劉典吏。

“不能降啊,這樣降低伙食的話,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們。”

“糧食本就有限,不降低標準,二十天後倉房就沒糧食了。到時候怎麼辦?!還吃飽?!有的吃就不錯了,其他郡縣又有哪個如我靖南這般?!在這個大災時期,能有一個窩頭一碗稀飯,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

很快,在場的其他典吏也都分別站隊,有的表態支持錢典吏,有的表態支持劉夫子,雙方圍繞是否降低災民的伙食標準,激烈的爭論了起來。

“好了。在糧食問題未解決前,就按錢典吏說的先降低伙食標準吧。”

朱平安不是迂腐的人,拍了下桌子,打斷了衆典吏的爭論,採納了錢典吏的提議。

一方面,誠如錢典吏他們所言,縣衙倉房存糧有限,必須要長遠考慮。一天兩頓飯,每頓飯供應一碗稀飯一個窩窩,在這個大災時期,已經很難得了,足以解決災民的生存問題了,其他的郡縣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呢。

另一方面,朱平安也有其他考量,朱平安準備再過兩三日,等洪水再退一些的時候,推出“以工代賑”這個劃時代的政策,將賑災救災與災後重建結合起來,組織災民開展災後重建系列工程,如重建村落、挖掘水利設施、修繕修補城牆、建造烽火臺等防倭抗倭工程等等,供他們飯食和必要工錢,而非像現在這樣直接救濟,這樣太浪費資源和勞動力了。

錢典吏的提議正好可以提前佈局。

什麼?!你嫌一日兩頓,嫌一個窩頭一碗稀飯吃不飽,想要吃的飽吃的好,好啊,來參加以工代賑工程啊。參加以工代賑,你不僅可以吃飽吃好還有工錢呢。

如此,通過以工代賑,既可以使廣大災民滿足溫飽、有必要的收入,達到賑濟的目的,還可以加快靖南災後重建速度,給靖南留下一系列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助力于靖南經濟社會發展,另外還可以發泄災民多餘的精力,省的他們精力多的惹是生非,有利於避洪區的穩定。

朱平安當初之所以廣納各郡縣逃難災民,就有出於“以工代賑”的想法。

“縣尊,還請三思啊。要知道鬥米恩,升米仇啊,一旦如此降低標準,必定會招致罵聲一片。我們倒還罷了,主要是縣尊您啊,你之前積攢的好名聲,恐會毀於一旦啊。”戶房劉夫子等人見朱平安採納了錢典吏的提議,不由再三勸阻道。

“罵就罵吧,這個罵名我擔了,只能老百姓能平安度過此次洪災,平安願唾面自乾。”朱平安微微笑了笑,絲毫不擔心自己名聲毀於一旦。

只要老百姓能平安度過此次洪災,平安願唾面自乾......

這是什麼情懷和胸襟!

劉夫子等人瞬間大受震動,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充滿了敬意,古代讀書人對於名節的追求和重視程度,遠超朱平安這個現代人的想象,他們紛紛起身道,“縣尊胸懷如此......我等不若也!是啊,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是我們迂腐了。”

呃......至於嗎?!看着衆人充滿敬意的目光,朱平安忍不住怔了一下。我之所以不擔心

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天不亡我第七百八十章 滿朝震動第九百六十九章 內幕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爲你家將來而來第七百六十二章 慣例動人心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薅羊毛計劃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說不過你們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李姝送喜第二百三十二章 有車一族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開始發力第九百六十八章 獵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朱平安你欺人太甚第四百零三章 以目代耳第六百八十二章 抄家第四百一十三章 嘉靖又傳紙條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凶之兆,千鈞一髮target=_blank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媒第二百四十六章 書呆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纔沒那麼小心眼呢第四百六十四章 驚濤駭浪,命懸一線第七百五十五章 御賜仙丹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崩盤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這個叛徒第二百八十三章 若得一人老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秋雨連綿,隱患滋生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調令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你這是什麼鬼才邏輯啊第二百零六章 小姐好奇怪(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嚴的幸福生活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糟心的嘉靖帝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公然索賄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卸磨殺驢乎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秋收第九百五十七章 楊繼盛造訪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府尊微服私訪第三十八章 夫子的好奇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火器之爭第六百一十四章 趙府門前第一千三十一章 硬漢第三十七章 鄰村爭水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火器化練兵第一千四十一章 廷杖二十第九百七十一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用了第九百八十章 未來太后眼中的朱平安第三百四十九章 評閱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彈劾朱平安第五百五十一章 浸豬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臭弟弟,你想要的什麼第一千二十三章 交鋒第五百五十九章 訪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戰事一觸即發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肥羊朱平安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鐵炮裝填慢,優勢在我第五百七十一章 偶遇馮保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聖上都被氣笑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我想上臺,來一場表演第三百一十一章 自信的騷年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大雨又起第二百零八章 朱門酒肉臭第七百五十四章 吃貨力max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眼前一黑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子厚,好久不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腸子都被扯出來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你要給他朱平安做小嗎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本官豈貪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甚得朕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再次衝陣第六百七十六章 悠悠夏日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才子,看出我寫的什麼嗎第三十一章 農家論魚第三百二十七章 北虜南倭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宣旨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山陰布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權衡與考較第六百八十八章 十里香第三百八十五章 當大伯母遇到陳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朱貪之忠心舔狗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涉險過關第三百六十二章 你就是化成灰我也認的第六百一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五十八章 問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府有請第八百七十八章 少小離家老二回第六百三十二章 龍紋貫掌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羅龍文來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念歷史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糧荒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民心所向,勝之所往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虛左以待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嚴陣以待,飢寒交迫第三百六十四章 志高氣昂熊孩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隱字聯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府尊,不可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胖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登徒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青詞存檔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催促出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