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被遺忘的寶藏

張四維和他的老鄉在這坐了片刻就回去了,雖說翰林院比較清閒,喝喝茶看看邸報時間就過去了,但是長時間離崗還是不行的。

在兩人走後又有數人過來拜訪,畢竟朱平安的官職在那擺着呢,從六品呢,在這偌大的翰林院也就只有九人品級比朱平安高,也就是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以及正六品的侍讀、侍講,其他的編修、檢討等等都是比朱平安的品級要低。

這些人拜訪歸拜訪,尊敬也尊敬,但是眼神裡的同情或者幸災樂禍還是少不了的。這些人也都是和張博一樣,對於翰林院瞭如指掌,對於朱平安負責的這份“翰林院之最”的差事也是瞭如指掌。

不過朱平安心態一直很平靜,讓他們有些失望,他們還想看看朱平安憂桑的表情呢。

在這些人離開後,朱平安又重新給自己泡了一壺茶,起身再次去藏書閣一樓二樓三樓每層又都轉了轉。藏書閣因爲有差役負責打掃,地面還有書櫃都很乾淨,不過就是圖書典籍擺放有些亂。

在三樓朱平安看到了後世所看不到的《永樂大典》,後世的《永樂大典》經過了歷史和戰火的洗禮,到現代只有七百多卷留存。可是在這個三樓卻是有一整套的《永樂大典》,整整22,937卷,分裝成了10,095冊,滿滿佔了整整六間大小的三樓。

朱平安記得以前在起點看過一些小說,什麼隨身自帶圖書館啊,我腦子裡有套百科全書啦之類的金手指小說,現在看到這套《永樂大典》,朱平安覺的自己好像發現了一個寶藏,這可是全世界最全最大的百科全書啊。大明永樂前的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都在這套書中。這套書幾乎可以說是滿載中國千年文明、文化的寶船,現在這艘船就在自己眼前了。

剛纔張博他們都認爲這是翰林院最差沒有之一的差事,可是看到看到這整樓的圖書典籍。尤其是這永樂大典,朱平安卻覺得這是翰林院最好的差事了。

與現代圖書館排序不同的是。永樂大典並非是用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方式,而是用《洪武正韻》作爲排序依據,因爲當時沒有拼音這一說。依據《洪武正韻》按圖索驥,可以很容易的從這一萬冊《永樂大典》中檢索到自己需要的書冊。

朱平安從第一個書櫃中取了第一冊《永樂大典》細看,發現這套只是副本而外面是一層黃絹,黃絹下是厚而精緻的宣紙封面。黃絹上有一個長方形的書籤,書籤上寫着“永樂大典”。下面還有兩行小字列明瞭這冊書的卷數。

入手後,朱平安發現這本書上竟然有灰塵,可見這本書,確切說應該是這套《永樂大典》應該是有相當的念頭沒有被人翻看了。

這本永樂大典大約是第一冊,朱平安打開後發現了這大約是記載永樂大典編撰背景的,其中第一頁便是永樂大帝的一封詔書:

“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記載在各種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檢索。朕想廣泛採集各書中所載事物,用韻來統攝,以便考索。這樣檢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希望你們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來歷代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還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僧道、技藝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匯在一書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看完詔書,朱平安不由的嘆息了一聲,據說這套《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用了數年時間,共有兩萬多朝臣文書儒學大佬參與編撰。據說完成後,一百多位書法家用了六年時間才抄完一套副本!

這麼耗費心血的《永樂大典》竟然蒙塵了!《永樂大典》,一個被遺忘的寶藏。

將這冊書重新放回原位,朱平安又沿着過道走了數排。選了一個書架再次選了一冊書,打開來看。

這是一冊軍事類型的。朱平安翻開的這一頁是帶有插曲的,畫的是一張弩的式樣。能看出使用毛筆畫的,可是形態逼真,非常精緻,弓弩上的箭矢幾乎破卷而出。

好奇之下,朱平安又往前翻了數頁,赫然發現卷名爲:神臂弓!

“神臂弓,實弩也。以山桑爲身,檀爲弰,鐵爲槍膛,鋼爲機,麻索系札,絲爲弦。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矢發而遠達三百四十多步,弓成可立地上,扣動扳機,可透300步之鐵甲”

這卷將神臂弓描述的極爲詳細,從選材到製作到使用到排兵佈陣描述的極爲詳細,卷內插圖將神臂弓的每一個細微的結構都分開單獨畫了出來,每一個細微末節都畫的極爲細緻,朱平安可以肯定通過這卷書冊,便可以複製出標準的神臂弓出來。

真是好書啊!極爲實用。

朱平安將這卷神臂弓看完,便將這卷書放回了原位,然後又走了數排選了一冊書打開。

這冊書是地理方面的,插圖極爲豐富,山川、河流、城廓等畫的很詳細,當然跟現在的地圖是沒法比,在朱平安眼中看來,這冊描述山東地理的書冊誤差出錯也有不少,不過不能要求太高,總體上來說還是很標準的。

如果是皇帝看完整套地理的話,坐在書房就可以將自己的江山收入腦海。

如果不是午飯時間到了,張四維在樓下叫自己下樓一同出去吃飯,朱平安肯定會沉浸在《永樂大典》中廢寢忘食。

“午飯咱倆去找下文生一起吃,估計到了晚上就沒機會了,他們大理寺也會給他們新晉觀政進士接風洗塵。”張四維在朱平安下樓後便拉着朱平安出門去找王世貞。

“你是說晚上咱們翰林院也要給咱們接風洗塵?”朱平安皺着眉問道,怎麼又要有酒宴,這些天喝了不少酒了,可是不想再喝了。

“是啊,這都是慣例啊。不過說是給咱們接風洗塵,其實到時候都是咱們付錢”張四維說着撇了撇嘴。

這不是重點好吧。

眼皮有些跳,怎麼總感覺晚宴要有事的感覺呢,朱平安揉了揉眼睛隨着張四維出了翰林院一路往大理寺衙門而去。

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捷報背後的故事(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雙贏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教育教育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塘報驚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錢袋之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做作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安破案(二)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慶幸不已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六十五章 新生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希君生羽翼,一伐北冥魚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因爲他是朱平安啊第二百章 這寫的是什麼玩意兒第七百五十二章 溫茶作文第九百一十九章 沒心沒肺朱平安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富商犒軍第一千二十一章 你兒子想你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四章 平安讓蛋第四十九章 智商是硬傷第一百九十章 姑娘請便第七百六十三章 晚歸第二百九十七章 檢查功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你覺的!你覺的!你覺的個屁!第二百一十章 有打臉的衝動第四十四章 丫鬟畫兒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一起來罵朱平安第九百四十七章 天子兒尚且金我第八百一十二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詩第四百零九章 平安破案第四十四章 丫鬟畫兒第一百四十四章 體短微胖,面憨無須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看來還得再來蘇州一趟第八百七十三章 深思恐極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戰或守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打探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殿試(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誤再誤第九百四十九章 內情第二百九十九章 文淵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封奏摺,命運異否第六百一十四章 趙府門前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有特別的聊天技巧第一千九十二章 名動一時第七百零五章 值夜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在後府養傷的日子(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嘉興陷落,禍起平安第七百二十五章 太倉的深夜食堂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不甘的倭寇第九百七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四十五章 實力化解尷尬第八百八十八章 童言無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陰險明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五百三十八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八十九章 驚仙詩會(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裕王之憂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倭寇蛇陣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鬧鬼嗎第六百八十二章 抄家第一千二十四章 定罪第九百六十六章 所謂美女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三寨歸順第九百四十八章 嚴嵩的憤怒第三百三十章 人贓俱獲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倭寇攻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着手查賬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謙公公出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借汝一樣東西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催促出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你還做了什麼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你是魔鬼嗎第九百七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零二章 縣衙來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出來吧,火炮倍徑技術第九百九十四章 起風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朱平安你欺人太甚第四百二十一章 廷辯李默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盡在呵呵中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在後府養傷的日子(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賞賜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糧食隱患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豬蹄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草人借箭第五百二十四章 明日落紅應滿徑第五百三十六章 刑部催函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幫姐分憂好妹妹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金套現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紅妝第四十一章 吃驚的朱家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鈔能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下河村的喜事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天使將至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煮成名(中)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我種下一顆種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七十四章 被嚇壞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