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離別

由於大禹治水成功,所以其疏導之法被後世奉爲經典,古代的治河都是以排泄洪水爲最基本的方法,沒有對泥沙作任何的關注。

束水衝沙法是一種比較冒險,但是對付河水淤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說白了,束水衝沙法,就是收緊河道,利用水的衝力,衝擊河牀底部泥沙,從而達到清淤防洪的目的,一般適用於流量較大的河流,如黃河。

而這種方法雖然行之有效,但是卻也要冒着一定的風險,因爲想要衝擊堵塞的淤泥,就必須收緊河道,增加河水的衝擊力,這種方法就和現在的做法相反,因爲現在整個縣的做法,都是在加寬河道,加固河堤。

而且,一旦用這種方法,黃河水就有氾濫的可能,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想要加大河水的流量,必然會太高河牀,到時候湍流的河水自然會溢出,這是必然,甚至都沒有什麼好解釋的,可這種方法,在張傑的記憶中,卻是目前來說,最保險,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但是,此刻的張傑所要面對的,並不是這種方法到底行不行,而是如何說服縣衙一羣老頑固同意自己的方法,要知道,在這些人眼裡,張傑這種方法無異於自毀長城,是屬於年輕人的異想天開的範疇。

在和主薄在內的一衆大小官員商議半天無果後,張傑這位縣太爺終於忍無可忍,決定不再和一羣愚昧的老古董講道理了,所以,縣太爺的獨斷此刻被張傑發揮了出來,繞過了縣衙一衆大小官員,在將下游幾個村子的百姓全部遷離後,張傑便實施了自己的方法。

收緊河道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事情,那湍急的河水能夠把丟進河水裡的任何東西衝走,張傑也是費了好大的勁,用了不少方法,這才成功的用砂石收緊了河牀。

而隨後,自然就是因爲河牀收緊,河水變得更加湍急,如同預料中的那般,最後,黃河水到底還是溢出來了,不過因爲事先已經有了預料,河水下游的百姓都事先進行了遷移,除了房屋泡在了水裡外,倒也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損失。

自然,因爲不知道效果如何,張傑全程都是泡在了河堤上,眼看河水越來越猛烈,下游已經水患成災,如果在任由這般下去的話,肯定就會有更多的村子受災,而這般,張傑便命人將堵塞的河道掘開,隨後再次加固河堤,直到半天后,河水再次回覆了平穩,而那段原本淤泥的地方,終於被湍急的河水衝開,整個河面不在如同之前那般需要不斷加固加寬了。

隨後的兩天裡,大雨依舊,而當大雨持續了第二十天的時候,上游的幾個縣,終於發生了決堤的事情,恐怖的洪水一連吞併了數個村莊,甚至有個別的縣整個縣都被洪水淹沒,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因爲即使疏通了淤泥,黃河水在經過張傑所在的縣時,水流一直很平穩,在加上最後動員了全縣百姓加固河堤,終於算是成功的守住了洪水。

而經過了近一個月的連續降雨後,天上的窟窿似乎終於被堵住了,這天傍晚,雨水終於開始減夜裡的時候,原本的大雨傾盆已經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當第二天一大早,已經一個月沒有見到陽光的百姓終於看到了頭頂的太陽,至此,經歷了一個月的陰雨天氣終於轉晴,河岸上連續奮鬥了近半月的百姓全部都發出了歡呼聲。

讓人欣喜的是,除了開始的時候收緊河道讓黃河水淹沒了幾個村子外,在後來,河岸再也沒有出現什麼決堤的事情,至此,整個汛期算是徹底結束了。

張傑重回到縣衙的時候,已經是天氣放晴後的第三天以後的事情了,衙門裡頭包括老主薄在內的不少官員在這次的抗災中都病倒了,張傑也就是憑着年輕才生生抗了過來,整個縣再次回覆了正常。

自然,那幾個在洪水中受災的村子,縣衙肯定要給出補償,朝廷發放的各種補償不算,張傑親自做主,那幾個受災的村子,想要種植大棚的,每畝地一兩銀子的費用直接就免去了,而僅僅只是這一項優惠,就爲那些受災的百姓至少免去了三五兩銀子的費用。

因爲這場大雨耽擱的太多的時間,所以,剩下的時間裡,大棚自然就要更加緊鑼密鼓的實行起來,家家戶戶在經過之前的抗洪後,甚至沒有喘口氣的時間,便再次把精力放在了田地裡。

在縣衙忙了兩天,這天早上,一個突兀的消息傳入耳中,卻再次讓張傑不免長嘆一聲。

“備車,回家!”

將手裡頭一大堆文案往案頭一扔,張傑便直接出了縣衙,後頭跟着的李虎不在猶豫,飛快的套好了馬車,然後載着張傑,快速朝着村子而去。

“什麼時候的事情?”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的張傑低聲詢問道。

“大老爺您走後的地三天,距離現在,已經半月有餘了!”前頭的李虎一邊趕車,一邊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那,老夫子怎麼樣了?”

輕輕問了一句後,張傑卻是閉上了嘴,其實根本就不用問,張傑也能猜出來,既然老太太走了,那老夫子自然不可能會好受。

“具體我也不是太清楚,只是聽劉胖說,老夫子不願意讓你分神,所以一直不讓人通知大老爺你,聽劉胖說,這些日子,老夫子顯得很是消沉的樣子。”

李虎正說着話,卻突然勒緊了馬繩,隨後,馬車的速度卻是慢慢降了下來,等馬車開始靠邊前行的時候,似乎心有所感,張傑掀開了一旁的車簾,只見從村子裡的方向,迎面駛來一輛馬車。

在看到那馬車的時候,張傑心裡頭一緊,隨後,一雙眼睛卻是死死的盯着那馬車,再也沒有轉移分毫。

兩車擦肩而過的瞬間,那馬車同樣掀開了車簾,然後,漏出了車廂裡女子絕美的俏顏,四目相對時,張傑似乎看到,那女子對自己似有似無的點了點頭,隨後,兩輛馬車便這般錯開。

“大老爺,要停下嗎?”

前頭的李虎再次減慢了速度,小聲的詢問了一句。

“不用了,走吧!”

第六十四章 制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所見!所見!第一百四十章 莫急第七十一章 縣衙大院第二十二章 關於學堂的構想第十九章 想家的人第九章 這就變成負心漢了?第一百零六章 歸家第十六章 沒飯吃的大老爺第三十四章 急報第九章 洋槐花第二十八章 那一天的開局第六十章 詩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砸第六十六章 心無雜念第一百二十六章 砸第一百二十六章 砸第七十四章 李飛的願望第一百零五章 投河的人第三十七章 王氏的準備第十六章 沒飯吃的大老爺第三十三章 勇往直前的勁頭第六十四章 抵賬(一)第十九章 想家的人第四十九章 大老爺的辛苦第七十八章 肩頭的擔子第十四章 被屁崩死的大聖第十六章 小姑姑的棋藝第二十一章 推廣第一百四十六章 所見!所見!第十章 摔泥屋子第六十二章 張傑的態度第七十一章 養兒防老第七十八章 張傑的親事第十六章 小姑姑的棋藝第一百二十七章 買賣第三十章 殺雞儆猴第六章 縣太爺來了第二十四章 王氏第九十二章 雨於她第七十五章 小姑姑的堅持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進家門第九十六章 那些花兒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四十三章 再見亦厚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七十八章 肩頭的擔子第二章 翡翠鐲子第九十章 心動第四十三章 老天爺選中的人第二十三章 紅糖水第六十四章 抵賬(一)第三十九章 我真是大聖第八十一章 關於本心的教導第九章 這就變成負心漢了?第一百零五章 投河的人第八章 張傑的情書第五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三章 四個銅板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能觸碰的地方第一百零六章 歸家第十二章 上任前夕第一百五十二章 錦衣返鄉第三十五章 洪水無情第八十五章 執念(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悔的選擇第九章 這就變成負心漢了?第五十三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叔於夫子第九十七章 小弟弟和大姐姐第三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一章 老夫子和小頑童第一百二十七章 買賣第三十五章 小嬸子的不平第一百零七章 趙五第十三章 那一眼的風情第一百二十章 圍堵第四十二章 圖於丫鬟第十章 寂寞少女的歌聲第七十三章 朝氣第二十六章 香餑餑的李虎第一百章 又是細雨朦朧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家於張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買賣第七十二章 張小相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七章 張縣令的承諾第六十八章 王氏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聆聽第五十八章 貪婪第七十二章 張小相公第十章 摔泥屋子第五十四章 錢生錢第五十五章 張浩的請求第五十七章 來人第十四章 縣衙大院第十六章 小姑姑的棋藝第九十二章 雨於她第二十九章 講不完的大聖第八章 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