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

梁山聚義堂前,劉唐伏在兄弟屍首上嚎啕大哭,四周衆將默然,這是梁山義軍成立以來最慘重的一次損失,竟折了一員統制,晁蓋更是暴跳如雷,要立刻率軍下山攻打須城,活剮了殺人兇手,宋江大驚失色,死死拉住他不放。

“大哥冷靜,我們不能意氣用事,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晁蓋氣昏了頭,回頭對宋江大吼,“死的不是你兄弟,你當然不在意!”

宋江默然,這時吳用連忙上前勸道:“大哥不要激動,此仇我們一定要報,但要查清仇人是誰,否則誤殺了一干百姓,仇人卻逍遙在外,豈不讓人心寒!”

晁蓋也意識到剛纔自己說錯話了,他長嘆一聲,轉身向內堂憤懣而去。

吳用對宋江道:“剛纔大哥是一時氣話,二哥不要放在心上!”

宋江苦笑一聲說:“我能理解他的痛苦,畢竟劉高跟了他多年,這件事我們必須要查清。”

“其實要查清這件事也不是很難。”

“你有線索?”

吳用點點頭,“我們去內堂說吧!”

內堂上,晁蓋悶悶不樂地喝着茶,宋江和吳用正在詢問楊虎,楊虎跪在堂上道:“劉統制知道晁上將軍想要一匹好馬,便吩咐我們留意,昨天中午一個年輕士子騎着一匹駿馬出現,此人很是機警,識破了我們的計策,險些傷了我,我回去向劉統制彙報了此事,劉統制認爲此人一定會北上,便率兄弟在路上埋伏,果然截住了這廝,不料這廝箭法高強,反而把劉統制傷了,我們攔不住他,還折了九個兄弟。”

“聽他口音是哪裡人?”

“好像是京城口音,但又不太像,此人長有異相,黑麪白眉,很是少見。”

吳用和宋江對望一眼,心中同時生出一個念頭,‘莫非是他!’

“他叫什麼名字?”吳用又追問道。

“他沒說,只是口口聲聲自稱本衙內,他還說我們抓了他的隨從,讓我們把人交出來!”

宋江眉頭一皺,回頭問晁蓋道:“大哥,我們最近有抓人嗎?”

晁蓋搖了搖頭,“今年以來就沒有抓過一個人,要麼是別的山寨乾的?”

這時,戴宗快步走進來,將兩支箭呈給宋江,“郎中把箭取出來了,請寨主過目。”

宋江接過箭細看,只見這兩支箭打造得極爲精緻,一看便是出自名匠之手,而且箭頭鍍金,一般御箭纔會鍍金,這時,宋江忽然發現箭尾刻了一行小小的字,他凝神細看,竟然刻着‘御賜楊太傅’。

宋江大吃一驚,“這竟然是楊戩之箭!”

“二弟說什麼?”晁蓋連忙湊身上前。

“我當然不是說劉高被楊戩射殺,只是黑麪白眉讓我想起一人。”

“誰?”

“楊戩九個義子中的老九楊璡,他就是黑麪白眉,生有異相,一向心黑手狠。”

“那就對了!這既然是楊戩的箭,楊戩又把箭給了義子,這個狗雜種竟射死了我的兄弟。”

宋江向吳用望去,見吳用沉吟不語,便問道:“軍師怎麼看?”

吳用緩緩道:“我總覺得這裡面有點蹊蹺。”

“有什麼蹊蹺之處?”

“第一,如果真是楊戩的義子,他怎麼可能單槍匹馬,隨從到哪裡去了?”

“剛纔不是說了嗎?他們隨從被我們抓走了,他們還問我們要人,這很好解釋,爲什麼軍師還說它蹊蹺?”晁蓋語氣中有些不悅了。

“話雖這樣說,可所有的隨從都被抓走,這種情況不合情理,最多部分隨從被抓,其次,一般射人都不會用刻名字的箭......”

不等吳用說完,晁蓋立刻打斷了他的話,“只有偷襲纔會使用不刻名之箭,如果是光明正大對壘,用刻名之箭揚萬很正常,我就會用刻名字之箭射殺敵人,軍師的解釋太牽強了,恕我直言,如果軍師懼怕楊戩,找各種理由推脫,軍師大可不必如此,直說就是了。”

吳用的臉色變得很尷尬,旁邊宋江連忙解圍道:“吳軍師沒有這個意思,吳軍師只是想說最好能調查清楚,然後從長計議。”

晁蓋冷笑一聲,“恐怕這是賢弟的意思吧!第二次說從長計議了,拖到最後不了了之,所以剛纔我就說了,死的不是你的兄弟,你當然無所謂!”

說完晁蓋站起身便快步走了,宋江臉色一變,半天一句話說不出來,他當然知道晁蓋指的是什麼?

梁山義軍有兩大派系,兗州派和鄆州派,這是根據兩個首領晁蓋和宋江的籍貫而分,宋江是鄆州人,他的一批手下便被稱爲鄆州系,晁蓋是兗州鄆城人,他的一批手下就被稱爲兗州系。

在梁山割據時代,晁蓋曾是梁山最大的一股勢力,要遠遠超過宋江的勢力,無論他的資歷和在梁山的時間都要比宋江久,但晁蓋總覺得自己目光狹隘,見識淺薄,在江湖上的號召力遠不如宋江,爲了成就一番大業,他主動率領部將和宋江合併,並甘願坐第二把交椅。

但隨着時間推移,兩人的理念開始有了分歧,他們最大的分歧就是在對待手下上,晁蓋待人以誠,把所有手下都視爲自己的親兄弟,以心交心,分給他們兵力和財物,這也是他威望極高的原因。

但宋江卻很不贊同這種待人方式,他認爲這樣會尾大不掉,會讓部將坐大,尤其部將擁有自己的軍隊,將來會形成割據,所以宋江希望收回軍權,並建立等級森嚴的制度,用制度來管理三軍。

雖然理念不同,但晁蓋還是支持宋江收權,宋江也儘量用心機和手腕來籠絡晁蓋手下大將,所以梁山內部還是比較和睦,至少表面如此。

但年初在招攬盧俊義和扈誠上山這件事上,晁蓋第一次對宋江心生不滿。

原因是宋江不擇手段,雖然成功將盧俊義和扈誠招攬上山,卻害得兩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儘管宋江最後爲此道歉,但晁蓋心中卻留下了不滿的種子。

今晚爲劉高之死,兩人的矛盾再一次出現了。

宋江不由長長嘆息一聲,“顧全大局,何其之難也!”

吳用當然明白宋江的心思,不管劉高是不是楊璡所殺,宋江都不想和官兵開戰,現在起義的時機還不成熟,他們還需要時間繼續壯大力量,現在他們必須忍,偏偏晁蓋就不理解宋江的良苦用心。

吳用沉吟一下道:“確實疑點重重,比如楊璡既然知道北上有危險,他爲什麼不在中都縣找幾個手下北上,或許等他父親派軍隊南下接應,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故意惹事。”

“他倒不是故意要惹事,這件事的起因是我們要謀他的馬,楊璡正常北上,我們的人卻把他攔截,他不殺人怎麼辦?”

宋江滿臉無奈道:“他是不是楊璡倒無所謂,現在的關鍵怎麼善後這件事,怎麼說服大哥和劉唐,還有兗州系的其他弟兄。”

“要不公明再去和大哥談一談,把利害關係講給他聽,讓大哥理解公明的苦衷,現在不是動兵之時,同時也承諾將來一定給劉高報仇。

“現在他正在氣頭上,等他稍微冷靜下來,我再去和他談。”

宋江搖了搖頭,心情鬱悶地走了,這時,吳用招手把戴宗叫上前,低聲對他道:“你去一趟京城,打聽一下楊璡的情況,看看他在不在京城?”

“軍師還是覺得這個楊璡有問題?”

吳用點點頭,“他的疑點很多,但每一個疑點都可以解釋,我也說服不了大哥和公明,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看楊璡還在不在京城,找到直接證據。”

“好!我這就下山去京城。”

戴宗快步走了,吳用負手走了幾步,自言自語道:“這個所謂的楊璡到底想做什麼?”

入夜,宋江正坐在房間裡燙腳,忽然,一名親兵跌跌撞撞奔來,急聲道:“寨主,晁上將軍帶兵下山了。”

宋江大吃一驚,騰地站了起來。

........

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