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

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

章越一言之後,殿內氣氛一下子凝固了。

崇政殿後殿是個極廣闊的所在,兩名小黃門本在殿側香爐添香。

忽覺得殿上語氣一滯,這便稍稍擡起頭來,卻見殿側的老宦官朝二人遞來了一個嚴厲的眼神。

能進崇政殿作事的小黃門最懂得察言觀色,二人知機立即停了手中的事,面向案几後的官家磕了個頭,趨步後退離開了大殿。

老宦官面色凝重,揚了揚手中的拂塵然後尖着嗓子長長地揚了一句:“大臣告退!”

官家的臉色有些蒼白,似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他此刻有幾分不可置信,一旁內侍雖提醒兩位官員可以退下了,但官家卻一擺手對章越問道:“方纔甚言?”

一旁的呂誨輕咳了一聲,對章越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立即請罪。

章越言語爲之一滯。

見章越猶豫不敢回答,官家盯着章越,聲音微微調高几句,居高臨下地質問道:“章卿,你將方纔話與朕再道一次?”

一旁內宦輕嘆了口氣,後退三步看向殿內的情況。

章越方纔出言後,確實涌起一股後怕的情緒,甚至身子有些微顫,一顆心跳得飛快。

“怎麼不敢?”官家輕笑。

當我不敢?

章越此刻氣血上涌,不由脫口而出道:“臣方纔所言,陛下可是覺得臣不勝任三司之職,若是如此,臣可以一一詳稟於君前。”

呂誨搖了搖頭,一名太常丞居然敢嗆聲皇帝?

沒錯,在仁宗朝時臺諫們常常有此舉。

仁宗時臺諫地位本不高,但仁宗朝卻無限拔高臺諫。不過仁宗本意是用臺諫制約相權,但那知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如今臺諫中真正的核心是司馬光。

因爲司馬光代表着天下的公議輿論,皇帝懼怕的是公議輿論,而不是司馬光本人。

那章越又代表着什麼?

他是諫官嗎?敢如此嗆聲皇帝?

官家臉沉下來,若方纔章越肯服軟,此事還有挽回的餘地,但如今他竟是把話說直,那麼君臣二人間就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了。

方纔官家與章越,呂誨說話時,臉上還有笑意,但此刻臉已是沉下來,一股憤怒的情緒在他心底醞釀。

官家取了案上一封劄子,又重新放下,冷着聲道:“聽聞章卿在交引監用人多是……往好的說是舉賢不避親,往不好的說是任人爲親。”

“選拔用人乃朝廷公器,交引監是朝廷的衙門,不是章卿的節度使衙!”

宋朝凡帥臣,監司,郡守都可以自行銓選官吏,奏請朝廷授職,這被稱爲闢差。不過章越卻不在此列。

官家此刻心底雖是大怒,但面上仍是保持克制。

章越道:“回稟陛下,臣於交引監授職一一皆經流內銓,取旨於朝廷,臣是不知任人爲親之言從何而來?”

官家道:“是麼?章卿爲何只用太學生?將昔日同窗充塞要職?”

章越道:“回稟陛下,太學生是四方賢俊,經州縣薦舉送至國子監,他們各個飽讀詩書,皆是百里之才。臣爲朝廷招攬人才,便藉着同窗舊誼不惜厚顏三請五請,他們這纔不嫌吏員之卑,肯屈身於交引監作事。臣不知這般有何不是?”

官家道:“這……太學生爲寒俊,確是人才。卿招太學生,朕可以省得。那麼除了太學生麼?朕聽聞你受了不少大臣請託,將他們子侄安置於交引監,安排差遣。那些這些人又有什麼才幹?”

章越道:“陛下既言人才,那臣敢問陛下何爲人才?”

“在臣看來,那些寒門出身,卻纔幹卓著,各個能獨擔一面的太學生確是人才。但還有一等,他們出身官宦人家,久行走於官場之間,人情熟絡。他們身上有臣稱之爲資源之物,這也是一等人才。”

官家聞言吃了一驚,章越分明是拿交引監的差事,拿去交換大臣們所謂的資源,這等賣官鬻爵之舉,居然也能說的如此清新脫俗。

“人情熟絡也是人才?”官家反問道。

章越道:“正是如此,交引監也是衙門,而且在洛陽,陝西,汴京三地,如此便要與官員往來,在地在京的各個衙門打交道。”

“若臣盡是用些能辦事卻情面不熟的官吏辦事,那麼他們縱有再大的本事,卻連衙門的門都進不了,更不用提與衙門打交道了。”

“還有……”

呂誨在旁看得是目瞪口呆。

但見章越說得義正嚴詞,好一頓搶白竟將官家說得啞口無言。而且這一番長篇大論竟還沒有停下的意思,但見章越越說越是激動,一時不慎口中噴出白色唾沫,竟飛濺在官家的面前的案几上。

呂誨聽着章越越說越理直氣壯,竟然是一時忘了出言提醒,他先前是又驚訝,如今竟是覺得好笑起來。

竟有臣子如此搶白天子的?

這還是說得沒完了嗎?這口中唾沫亂飛,都要噴到官家的臉上去了。

呂誨在旁重重咳了一聲,章越聽呂誨提醒這才緩了下來道:“其餘的容臣以後再說……”

居然還沒說完?難道是話癆不成?

呂誨心道自己真是小看了章越,平日看他如此謙退有禮,哪知竟是如此較真的性子,連官家面前也不留一點餘地。

官家不由怒了,縱使章越說的有道理,但他畢竟是臣子哪有這般的道理。

你章越是不是打心眼裡,瞧不起我這官家?

官家畢竟剛當皇帝,權威未立這刻也不知如何,此刻惱羞成怒地道:“用人的事不說,那麼交引監賬目不清總是真吧!”

這天下衙門的賬目就沒有一個清楚的。

官家長出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終於扳回了一程,正要斥責章越對交引監賬目隱報的責任時,卻見章越將白簡夾在腋下,蹲下身子從靴頁裡取了一本薄薄的類似帳薄一般的東西奉上道:“啓稟陛下,這交引監帳本臣一直隨身帶着,還請陛下查賬,若有一絲不清楚的地方,臣便……便一頭撞死在這金殿上!”

章越朝殿角的三人合抱粗的立柱一指,然後毅然決然地遞上了帳本到君前。

官家也是驚呆,他沒料到章越居然隨身帶着帳本,此刻他也拿章越沒轍,此刻爲了挽回顏面不由重重拂袖對章越斥道:“狂妄!”

說完官家驚怒交加地便要離殿而去,但袖子一揮卻發現一動不動,轉頭一看原來是章越拽住了他的龍袖。

章越將帳本奉上,彷彿如一頭倔牛般道:“請陛下過目!”

見此一幕,呂誨老官宦同聲驚呼。

“大膽!”

“放肆!”

(本章完)

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500章 山居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374章 執經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638章 出身第414章 入股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780章 下岷州第327章 奏對第348章 朝會第784章 復仇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895章 鬥爭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244章 王安石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請假第905章 事因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173章 傳頌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327章 奏對第50章 行卷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202章 給他第732章 師兄弟第646章 閒居第986章 交鋒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708章 成事第773章 異化第349章 學到了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206章 成功第415章 暴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472章 轉對之制明日更新第832章 質疑與肯定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911章 故鄉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18章 打壓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851章 抵京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215章 夏雨第867章 補鍋第318章 打壓第190章 再辭第181章 楊氏第773章 異化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385章 說辭第334章 二事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519章 民望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159章 上奏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252章 風雪第33章 篆書第118章 真先生第741章 叔侄第90章 策問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220章 開掛第87章 星河第395章 更替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732章 師兄弟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173章 傳頌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24章 婚姻第1034章 重開天章閣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535章 韓琦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