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面君

第516章 面君

聽說要宣詔,一旁的藍縣令慌忙上前要給章越脫下鐵鏈。

“章太常,還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

章越看了對方一眼,最後讓藍縣令解開鐵鏈。

藍縣令不由大喜,心想章越真是好肚量。

當場所有人都拜倒,包括流民們。

李憲宣讀聖旨。

聖旨很簡單,着令太常丞章越立即赴京面聖。

沒有說官復原職,因爲本來就沒有革去章越的官職,不過李憲卻捧過緋袍與銀魚袋給章越道:“這是當初太常落在宮門前的,如今是完璧歸趙了,還請章太常穿了這身去面見官家吧!”

章越看此緋袍與銀魚袋想起當初毆打韓贄之事,如今往事已過。

章越接過袍袋道:“臣奉詔。”

李憲道:“章太常,還請隨咱家入宮面聖吧!”

章越道:“還請公公稍等。”

說完章越站起身來,然後對藍縣令言道:“藍縣令……”

“下官在……”藍縣令渾身顫慄。

章越道:“這鏈子易解,但餘事難辦。你隨我入宮走一趟,將此地荒政之事稟告陛下吧!”

藍縣令冷汗滲出。

李憲板着臉道:“還不快立即拿下!”

藍縣令跪下道:“章太常下官方纔有眼不識泰山,這粥場如何整改還請你說句話吧。”

章越想了想走到兩個粥鍋之間道:“那本官提出一個法子,兩鍋一併放米,粥要稠。”

“如何個稠法?”方纔管施粥的官吏問道。

“不能浮起筷子。換句話說,筷子浮起,人頭落地!”

說完章越抓起一把筷子擲入粥中,但見筷子直接浮起。

官吏們皆是大呼:“放米!放米!”

陸提刑亦上前對藍縣令道:“藍縣令,聽好了章太常的吩咐嗎?若是再讓我聽到粥場餓死一個百姓,你就等着流放嶺南吧!”

“是!下官立即照辦,”當即藍縣令對着四面吆喝道,“支鍋煮粥放米!”

一旁的流民聞此都是向章越磕頭道:“謝章太常活命之恩!”

眼見當前一名垂垂老矣的老者帶着一家老小向自己的磕頭,章越扶起了對方言道:“老人家,本官能辦的事很少很少。”

“再說這施粥賑濟,這是官家的恩典纔是,你們要謝便謝官家。”

章越心底感慨,不絕於史書上的都是哪裡哪裡餓死多少多少人,但這一家老小讓章越看到了人死掉的不僅僅只是數字而已。

老者垂淚道:“是,是,謝過官家,也謝過章太常。”

章越轉頭看向老者身旁餓得脫形的家人,其中還有一個二三歲的孩童,也是餓得皮包骨頭。

章越心疼地撫了撫這名孩童的腦袋,這一刻他明白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百姓疾苦至此,我於心何忍,若有那麼一日,我要讓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飽飯,再也不受飢寒之苦!”

想到這裡,章越振作起精神對李憲:“你我啓程吧!”

李憲稱是一聲。

二人上馬後進京,李憲不由向章越問道:“章太常爲何不押此奸官入京,請陛下發落。”

章越道:“天下官員不少都是如此,處置了一個濟不了事,再說這天下之病不在這裡,而是在廟堂之上。”

李憲道:“官家如此器重章太常,還請章太常能進言,爲天下蒼生盡一份力。”

章越看了李憲一眼心道對方倒有些意思。

“那是當然。”章越點點頭,當即策馬揚鞭。

此刻官家正在資政殿中踱步,一連派去了好幾個宦官去探望,當得知章越終於抵至宮殿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對一旁的韓維道:“朕就知道章卿不會推脫。”

天子親政後也起復大臣,譬如司馬光,王安石等都是推三阻四,要天子三請五請,令人覺得好生不利索。但官家召章越後,對方二話不說即入宮面聖了。

章越一身緋袍和銀魚袋再度入宮,不過兩年光陰,但此刻已覺得今非昔比,宮裡頗多地方都有所修建。

路過一殿時,章越停步向李憲問道:“此處是福寧殿?”

李憲點點頭。

福寧殿乃仁宗皇帝與先帝病逝之地。

章越到這裡鄭重地遙遙對殿行拜禮。

仁宗皇帝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至於先帝則……

李憲見此一幕再度感慨,對章越評價更高。

作完這套規矩,章越隨李憲入殿面聖。

見禮後,官家起身降階親迎道:“章太常,你總算是來了。”

章越道:“蒙陛下宣召,臣不敢怠慢。”

官家親自彎下腰動手扶起章越,以往天子對大臣看重偶爾會虛扶,但對章越倒是真扶。

“臣不敢!”

章越估摸着新君剛登基,以往王府那套禮儀估計還改不過來。

官家對章越言道:“若不是三司給朕報上的賬,朕不意國家到了如今這個田地,朕甚至這一次連給先帝下葬的錢幾乎都難以籌措,身爲人子竟不孝至如此,朕內心有愧。”

“朕知道當初章卿曾受了委屈,但先帝卻與朕道,責章太常是朝廷法紀,不得已而罰之,讓朕登基之後立即啓用章卿。朕今日遵從於先帝遺命,總算是將章卿請回來了。”

章越聞言出乎意料,他沒料到官家將自己起復竟是先帝的遺命。

想到這些年來,他對先帝一直不滿之詞,如今看來莫非是自己錯怪他了。

無論真相如何都不重要了,章越正要回答,一旁李憲卻道:“陛下,方纔章太常一見臣,還未宣詔便問先帝,臨末還與百姓們一併朝北下拜呢。”

“如此啊!”

官家想到先帝,亦是泣道:“朕也想先帝。”

章越,韓維皆一併勸道:“陛下節哀。”

官家收了眼淚對章越道:“章卿很好,先帝沒有看錯你。”

李憲笑道:“陛下,章太常是厚道人,這一次咱家見章太常,他還與地方官爭執粥場施粥之事,還被昏官用鐵鏈扣起,幸虧咱家早到一步。”

“竟有此事?”

章越道:“臣無事,已是命京東路提刑處置此事了。”

官家點點頭道:“如今國庫雖是不裕,但朕不許天子腳下有百姓餓死之事。”

官家對章越再度高看三分,對方是一個老百姓都敢與貪官爭執,爲民請命,若是爲官必爲社稷竭盡全力。

這樣一身正氣的臣子到哪裡去找啊?

想到這裡,官家道:“朕急宣章卿至此,是向卿請教當今天下治國之道。”

(本章完)

第133章 託付第163章 恩惠第874章 抱負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139章第505章 安排第355章 夫妻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865章 會食第236章 如何辦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60章 上架感言請假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172章 成例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812章 大略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1051章 王半山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1012章 投機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314章 六論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212章 照料第882章 政事堂第744章 左右第52章 牧笛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明日更新第686章 燈火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649章 辭君第99章 李學正明日更新第631章 不易第307章 月影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469章 青衣第710章 幕下第728章 推恩第192章 賠罪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696章 出戰第784章 復仇第52章 牧笛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798章 紀念第1051章 王半山第732章 師兄弟第97章 翻山越嶺第369章 路線第409章 貪婪第343章 下聘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281章 等次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348章 朝會第173章 傳頌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246章 殘信第663章 底氣第8章 三字經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269章 媒人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422章 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