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佈置

第731章 佈置

熙州經略府中置酒宴飲。

知道章越要入京面聖,經略府中大小官員都來踐行。

蔡延慶,張詵,章越三人排了首座,王韶,高遵裕,景思立,王君萬,苗授,王厚,智緣等人皆在左右。

至於蕃將則是以結吳延徵(木徵弟),包順,包約爲首,他們大多都要隨章越入京面聖受賞。

至於董裕,結吳叱臘也在其中。

這二人本是要被章越拿去給木徵借刀殺人,哪知那日安疆寨大火拼,他們居然沒有被木徵殺了,反而逃了出來。

不過因爲內訌,反而讓宋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下了安疆寨。

至於董裕,結吳叱臘這回可是鐵了心地降宋,屬於忠心耿耿到怎麼趕都趕不走的那等,這可把章越給噁心壞了。

一番宴飲之後。

席間章越將景思立引至王韶面前,讓對方向王韶敬酒。

王韶見了章越一臉恭敬,待看到景思立後神色有些冷淡。

王韶與景思立有過節,或者說王韶的性子也確實難以與同僚們和睦相處。

王韶攻河州,掃蕩全境時,章越坐鎮香子城,景思立爲王韶副將,二人之間鬧得很不愉快。

景思立當時屢立戰功,但王韶卻更偏厚於王君萬,在兵馬補給,戰功分配上景思立所部都不如王君萬,二人爭執了數次。

章越如今在熙河的時候可以壓住二人之間的矛盾,但自己這一走景思立與王韶的矛盾必會爆發。

章越當即攜景思立向王韶敬酒。

王韶淡淡地迴應了。

章越道:“身爲帥者必包容屬下,上下一心,方可以成事。我此去赴京,希望你們二人可以放下前嫌,同舟共濟。”

王韶則道:“經略使,我與景將軍並無過節,相反對他十分賞識才是。就算有一些爭執,也只是公事上的。”

王韶的話一點誠懇的意思也沒有,章越與景思立哪聽不出。王韶等章越走後,完全可以給景思立好看。

景思立壓住怒火,只是礙於章越面上勉強道:“確實如王副經略所言。”

景思立說得這般牽強,王韶哪聽不出。

章越卻將王韶,景思立二人笑着拉過,將二人的手放在一起道:“這般便好,你們能和睦相處,如此我去汴京也是放心了。”

說到這裡,章越將王厚叫了過來。

章越對王韶道:“此番我就不帶令郎進京受賞了,而是保舉令郎爲衛尉寺丞,知抱罕縣。”

王韶,王厚都嚇了一跳,居然一口氣授了京職?

王厚原先是會州軍事推官,按照宋朝官職初等幕職官要升任京官,有出身的則爲大理寺丞,無出身的初任衛尉寺丞。

王厚是選人,沒有五削如何出任京職?

章越會不知道這點?

章越道:“上一次熙州戰功,官家還多賜我一個蔭封。這王厚的我的門生,我沒有理由不向陛下推舉他,故而將此蔭封轉給他。”

王韶知道這件事。

章越因熙州之功,受到官家推恩他的侄兒章直加官,長子章亙蔭官。

之後官家又嫌太少,王安石等便拿了‘章越官已高,難以加官’來搪塞。

最後章越又多得一個蔭官的名額。

當時王韶還以爲這個名額章越要給自己剛出生不久的次子。

沒料到章越竟給了王厚。

蔭官即便再低微,也都是京官起步。章越此舉等於讓王厚免去了五削。

此事不太合乎常規,但官家對章越確實沒話說。

至於抱罕縣是河州的縣治。

京官出爲知縣,選人出則爲縣令。

王韶對王厚道:“還不快謝過老師。”

章越對王韶笑道:“言重了。”

章越對王厚道:“處道,你便以抱罕縣知縣的身份,駐踏白城,作爲景將軍的副手如何?”

王韶聞言臉皮一跳心道,章越這一手玩得高明。

章越擔心自己與景思立不和,所以便將自己的兒子派爲景思立的副手。

日後萬一景思立有了過失,王厚也要跟着被處罰。同時景思立立了戰功,自己的兒子也會跟着得到封賞。

當然自己爲副經略使若針對景思立,自己的兒子也必然被他穿小鞋,這一手的權謀……

王韶對章越還沒二話,誰叫讓他把蔭官的名額給了王厚,自己還要承他的情纔是。

王韶尋思片刻,已知道章越的安排。

他是一個聰明人,懂得時時刻刻從利益出發考慮問題,而不是被自己一時的意氣和情緒所攪動。

如今形勢如此,王韶不得不拿出誠意對王厚道:“景將軍乃當世名將,兵法謀略,臨陣廝殺勝過爲父十倍,伱需好好請益纔是。”

說完王韶又對景思立道:“犬子不成器,蒙經略相公不棄,讓他在景將軍身邊做事,以後多承指點了。”

景思立聞言亦是抱拳道:“不敢當,以後還是王副經略多吩咐。”

章越大笑道:“那就一言爲定,拿酒來。”

章越親自把盞給二人斟酒,王韶與景思立對飲一杯,二人相視一笑。

解決了王韶,景思立的問題後,章越稍稍放心,這時候一個年輕官員走到自己面前,對方舉盞道:“見過經略相公。”

章越看了一眼,對方是种師道。

种師道爲張載舉薦至章越幕下在熙州爲官兩個月,但章越都在河州前線,熙州回得少了,與他沒有怎麼長談過。

見种師道欲言又止的樣子,章越笑道:“有什麼話不妨直言。”

种師道道:“經略相公,我是種家子弟,雖如今身爲文官,但仍懷尚武之心,還懇請經略相公讓鍾某到河州去立下一番軍功。

章越道:“彝叔,你是種家子弟我知道,可如今你是文資,如何想着立軍功的事,我之前看了你替人斷田畝官司的案子,此案懸了兩年,你居然一到任便查了水落石出,可知你是有治理之才的。”

种師道道:“下官昨日見姚兕爲將,調至涇原,如今竟拜爲路都監不由不服,我種家與姚家皆是陝西將門,我與姚兕自幼相識,但家父卻不肯我習武偏要我從文。”

“而陝西身爲邊州,武臣容易立功受賞,自是比文臣有出息,故下官想轉爲武資。”

章越道:“豈有爾如此兒戲,今日文資明日武資,讓你這般跳來跳去?”

种師道道:“還請經略相公成全,下官知道來得有些晚,但這些都肺腑之言。”

章越見對方如此有誠意便點了點頭。

(本章完)

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586章 籌碼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421章 故交第377章 宮中第673章 大戰第244章 王安石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333章 人情第922章 鎖院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890章 國是第286章 東華門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523章 言事第987章 盜書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10章 暢談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23章 圈子第905章 事因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710章 幕下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104章 醉漢第391章 仁君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21章 故交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216章 靠自己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881章 共識第565章 朕不允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155章 意思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135章 答案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89章 看榜第434章 演講第153章 茶香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839章 變局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272章 逛逛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303章 三元第376章 好朋友第925章 問政第21章 師兄弟第11章 孺子可教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150章 相贈第377章 宮中第701章 章黨第909章 後來者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852章 面君第848章 問話第771章 改變第898章 提條件第862章 登門道賀請假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84章 招攬人才第1052章 山頭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137章 府元第951章 自誠明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882章 政事堂第240章 吳充第369章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