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

劉健面色深沉,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李東陽神色陰晴不定,最後選擇了沉默。

質疑沈溪,其實就是質疑謝遷,就算李東陽爲了內閣的和諧,也不能公然質疑同僚,所以他選擇不說話,但心中一時難以釋懷。

馬文升道:“諸位臣僚,如今正陽門大捷,北寇撤兵,是否該馬上進奏陛下?”

劉健抱着謹慎的態度:“此事先求證過,再行定奪!”

即便到了這地步,劉健還是不信韃靼人只是因爲一時失利便全線撤退,這讓謝遷有些羞惱成怒。

謝遷心想:“我都說得那麼詳細了,居然還不相信,分明是看不起人!再則,質疑我也就罷了,居然還懷疑沈溪的功績……沈溪小兒雖然平時行事偏激,鋒芒畢露,但終歸爲大明建功立業,你們這些人如此質疑一個功臣,莫非是要讓我大明將士寒心?”

熊繡道:“那就派兵部要員前往正陽門,調查詳細情況。”

“可!”

劉健思慮半晌,點頭答應:“那我等便移步文華殿等候!”

等兵部幾名官員先行離開前往正陽門調查,一行從文淵閣出來,尚未過文華門,便遇到一行人行色匆匆進宮,卻是朱厚照帶着近侍和侍衛從正陽門回來,見到劉健等一衆大臣,頓時眼睛放光。

一個孩子剛剛做了一件表現優異的事情,最需要旁人讚揚,即便貴爲太子也不能免俗,所以朱厚照纔會特地繞道文淵閣。

急匆匆上前,朱厚照美滋滋地招呼:“諸位大人可好?本宮正要前往乾清宮,你們這是去何處?”

劉健和李東陽對視一眼,劉健回道:“往文華殿待詔!”

朱厚照道:“不用待詔了,直接跟本宮去見父皇就是,相信父皇聽到大捷的消息,一定會很高興,說不定會當場賞賜諸位大人!”

在場大臣對於賞賜沒半點兒興趣,正所謂食君之碌擔君之憂,何況幾位頂級大臣在這次京師保衛戰中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哪裡有什麼值得賞賜的功勞?

謝遷與太子關係最好,上前說道:“太子殿下儘管先行去見陛下,臣等暫且在文華殿等候!”

朱厚照笑了笑,便帶着人興沖沖往乾清宮而去。

等太子身影消失在宮殿盡頭,在場大臣臉上的神色或多或少有幾分凝重。進入文華殿,當班太監送上椅子,幾位重臣屁股還沒焐熱,蕭敬急匆匆而來:“諸位大人,正陽門戰事如何了?陛下那邊急着知曉!”

內閣首輔劉健迎上前,謹慎說道:“或取得大捷!”

“嗯?”

蕭敬沒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細細琢磨後才道,“劉少傅,您這話,咱家有些不太明白,大捷就大捷,怎是或許?莫非戰事尚未結束?”

劉健難以作答,訥訥無言,謝遷連忙代爲解釋:“正陽門戰事已結束,沈溪正帶兵對狄夷兵馬展開追擊,相信很快便有戰報傳來!”

謝遷本以爲蕭敬會眉開眼笑,卻見蕭敬連連擺手:“別介,難得將北寇兵馬殺退,作何沒事生事?守着京城九門,確保京師無恙,這纔是陛下期盼的!”

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說話極有分量,馬文升不解地問道:“這是陛下吩咐?”

蕭敬閃爍其詞:“諸位大人請示過陛下後再做決斷吧,請跟我前往乾清宮見駕!”

……

……

乾清宮正殿。

龍椅上,朱祐樘一邊咳嗽,一邊聽兒子滔滔不絕講述今日正陽門戰事。對於兒子的話,弘治皇帝基本是左耳進右耳出,因爲他對自己的兒子不信任,很多話聽起來感覺像是胡扯。

什麼主動自崇文門出擊的大明騎兵與蒙古鐵騎正面碰撞而不落於下風,什麼大明騎兵統領有萬夫不當之勇,什麼步兵以軍陣加入戰場後韃子狼狽撤退等等,這些都像是評書中的內容,只不過被兒子口述出來,未必真實可信。

“咳咳,太子……你且慢些說!”

朱祐樘聽兒子說話好似連珠炮,有些不耐煩了,“你便說,正陽門戰事是勝是敗?如今正陽門可在我大明掌握中?”

朱厚照滿腔興奮被潑了冷水,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冷靜下來,琢磨後說道:“父皇,這場戰事自然是大獲全勝,但正陽門情況可不那麼好,兵部一個叫王守仁的郎中,我讓他暫時接管正陽門防務,您猜怎麼着?他一把火把正陽門給燒了!”

朱祐樘聽說打了勝仗正寬慰,繼而聽到有人把正陽門燒了,好似還是自己人,一時顧不得想王守仁是誰,喝問:“誰?誰人敢燒正陽門?”

朱厚照聽出老爹語氣不善,連忙解釋:“父皇,您不必着急,這個王守仁跟沈先生是同一年的進士,王翰林的兒子。”

“這王守仁啊,不是故意要縱火燒正陽門……不對,他是故意的,但目的是爲了令韃子退卻,只是他這一把火下去,不但燒死很多韃靼人,也燒死不少大明官兵,好在沒把門樓引燃,不然維修起來恐怕是項大工程。”

“至於縱火的效果嘛……應該湊合吧,不過如果不是沈先生在城外領兵將韃子主力拖住,其實這把火作用不是很大,反倒是我被這把火嗆得不輕,當時難受極了!”

朱祐樘得知放火只是爲了阻斷韃靼人攻城,稍感寬慰,對旁邊服侍的太監道:“蕭公公呢?爲何不見諸位臣工?”

朱厚照興沖沖道:“父皇傳見那些大臣嗎?嘿,我剛纔見到他們來着,他們說去文華殿待詔,父皇,孩兒覺得這回延綏巡撫沈溪立下首功,其次是謝先生……也就是謝閣老。再就是那個王守仁的功勞也不小……”

話匣子打開,朱厚照的嘴巴完全停不下來了。

以他的年歲,全無執政經驗,卻在戰後爲他人請封,殊不知他越是爲誰說話,朱祐樘越不滿。

雖然是父子,但朱祐樘難免會想,你這小子才幾歲,翅膀沒長硬,就學會收買人心,你看看你請功的是些什麼人?

一個是領兵的朝中二品大員,一個是內閣次輔,還有個兵部郎中王守仁,但這個王守仁卻有個即將入閣的老爹……你栽培黨羽的用意也太明顯了吧?我這還沒過世呢,難道就要搶班奪權!

即便是論功行賞,也應該是由我一言而決纔是!

另外,如果朕按照你的請求給這幾位請了首功,那劉健、李東陽、馬文升和劉大夏會怎麼想?

朱厚照還想說什麼,弘治皇帝一擺手:“皇兒,你不必說了,先去見你母后,這幾日她牽腸掛肚,每日都爲你燒香祈福,你平安回來便該過去請安!”

朱厚照興奮地說:“父皇說的是,兒臣這就去坤寧宮給母后請安,但兒臣很快就會回來,因爲兒臣想聽聽那些大臣說什麼!”

……

……

朱厚照這年歲,最需要人表揚,所以當他建功立業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得到別人的肯定,最好是人人稱頌,拍他的馬屁,那才過癮。可他的父親,弘治皇帝朱祐樘,心中的想法卻跟兒子截然不同。

朱祐樘不希望兒子狂妄自大,另外他非常在意朝局穩定,不想因爲一兩個不穩定因素導致君臣離心離德,而沈溪就是他心目中的不穩定因素。

朱祐樘身體不好,強撐着身體等候消息,劇烈咳嗽中,他突然感覺一雙細膩的手輕撫自己後背,頓感一陣溫馨,即便沒回頭看是誰,弘治也知道此人是自己的妻子,與自己相濡以沫近二十年的張皇后。

“皇后?”

朱祐樘閉目享受一會兒,纔回起頭,用溫柔的目光打量妻子。

張皇后埋怨:“皇上,龍體不適,爲何要強撐着出來接見大臣?留在寢宮不好嗎?皇兒跟臣妾說了,京師戰事已結束,那些流寇都撤兵了!”

朱祐樘輕嘆:“不是流寇,而是蒙元餘孽韃靼人。如果只是一羣流寇,情況就沒這麼危急了……皇后,你身子不適,先回去歇着吧!”

夫妻正敘話,蕭敬匆忙進來。

蕭敬弓着腰上前,見到張皇后在場,頓時訥訥不語。

朱祐樘道:“蕭公公,何事啓奏?”

蕭敬這纔回道:“回陛下,劉少傅、馬尚書等人,已在殿外等候,可傳見?”

朱祐樘連忙道:“傳見,快些去,正陽門戰事勝利結束,韃子也終於撤離,這段時間朕身體不適,如果沒有這些大臣撐着,或許朕的江山已然不保!”

張皇后埋怨:“皇上,您言過其實了,那些大臣,本來就該爲您分憂。再者說了,京師穩固,莫說是韃靼人,就算天兵天將來了,也殺不進城來!”

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