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

沈溪的督撫衙門要選二十名書吏,前來報名的足足有上百人。

來參選的清一色都是秀才,並沒有舉人。

通常考取舉人後便擁有種種政治特權,不僅可以減免稅負,從朝廷領取一定的俸祿,還可以永久取得赴會試的資格,有了做學官、縣令的機會,根本就不屑於在督撫衙門當個不入流的小吏。

雖說背靠督撫衙門這棵大樹,未來有更好的機會做官,但始終沈溪不是六部九卿甚至內閣大學士這樣的高官,無法決定舉人的選官及任命。

總的來說,還是沈溪的號召力不行。

雖然通知下發到湖廣和江贛兩省各州府,但最終前來參選的都是武昌府周遭的秀才,從二十歲到三十歲都有,如果不是沈溪卡了必須三十歲以下這條線,估計前來報名的人會更多。

這年頭,能在三十歲以下中秀才都算是學問和見地不錯的“才子”。

選拔考試定在四月初二,沈溪把這些人的檔案詳細看過,總的來說乏善可陳,沒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經歷。

這年頭的秀才,除了會咬文嚼字做八股文外,別的什麼都不懂,他對這些人沒有抱太大期望,聘請回來就是幫自己處理公文。

如果不是督撫衙門原來的書吏跟布政使司方面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沈溪根本就沒必要招聘新的回來。

出考題的人是沈溪,閱卷和最終拍板的人也是他。沈溪所出的題目,全都是再簡單不過的官場應用文,主要是處理衙門裡的來往公文,但在選拔時沈溪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必須要明辨是非,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

沈溪出的題目沒有固定答案,而且一些考題相當新穎,比如說他在比試外增加了面試的內容,把事先準備好的幾份公文同時交給這些應考秀才,讓他們根據公文中的內容,分出優先處理的順序,然後說出他們的理由和看法。

不在於他們最終的選擇是否正確,重點在於看看應試者是否有主見。

沈溪用了一天時間編撰考題,至於最後選多少人,他心中沒個定數,雖然說能收滿或者是超額再好不過,但如果質量確實太差那就寧缺毋濫。其實督撫衙門有五六個書吏基本能應付平常事情,畢竟當下他手裡還有楊文招、沈永祺和馬九等人供調遣。

到了武昌府之後,由於環境寬鬆,身爲兩省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身邊沒有人監督,沈溪對於政事稍顯倦怠,整個人都處於連番領兵征戰以及長途奔波後的疲憊期,尚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調整。

……

……

四月初一,沈溪收到來自閩、粵兩省的信函。

李衿的回信,跟宋小城送出的書信於同一天抵達武昌府。

宋小城因爲人在福州城,比之廣州府的惠娘和李衿更早得到消息,所以宋小城會先行帶人出發。

這次宋小城將福州的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然後帶着車馬幫弟兄到武昌府來聽從沈溪安排,組建遍佈全省的商業網絡。

至於李衿的來信,則清楚無誤地表明她會跟惠娘轉道前往江贛,再從江贛逆江水而上,到達武昌府。

聽到惠娘和李衿轉道江贛前來武昌府的消息,沈溪的表情微微一變,因爲他和惠娘間始終有道邁不過去的坎,就是惠孃的過往。

沈溪心道:“我只是去信讓她和李衿到湖廣,並未給她規定路線。其實從廣州府北上,最好走韶州府進入湖廣,然後走郴州、衡州、長沙、嶽州府到武昌府,走江贛的話,會繞道贛州到南昌,又再從南昌到武昌府,路程要遠許多。”

“不過,惠孃的孃家是江贛九江,夫家曾在南昌府長期經商,哪裡有她許多回憶,既然她想回去看看,那就由得她吧!”

沈溪非常牽掛,情不自禁就想派人前去迎接和護送惠娘和李衿。但如今沈溪手下,無論是馬九還是雲柳、熙兒姐妹,都不太合適,無論是誰,都最好不要讓他們知道惠娘尚在人世的消息。

即便雲柳和熙兒已經得到沈溪承諾獲得妾侍的身份,可她們有個對她們影響深遠的東廠探子玉娘,沈溪實在無法相信姐妹二人完全投靠自己而無絲毫異心。退一步說就算姐妹倆真心真意,玉娘肯定有要挾她們的手段,這纔是沈溪覺得最可怕的。

派人不行,沈溪還不能讓地方官府沿途進行照顧,若引起有心人的調查,那就得不償失了,一時間沈溪竟然有束手無策之感。

“唉,怪只怪我手下這些人對我都知根知底……惠娘畢竟是我冒着被朝廷治罪的風險,違背大明律法,強行將人從天牢裡救出來的,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人知道惠孃的真實身份!”

沈溪對於惠孃的保護欲很強,不想讓惠娘有任何危險。

思來想去,沈溪只能將派人前去迎接和護送惠娘、李衿的事情作罷,但由此他也動了重新培養出一批完全效忠於他的人才的心思。

在沈溪看來,即將要到弘治和正德朝交接了,如果到現在他還只是隨波逐流、任由命運擺佈,那就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不負責任。

沈溪甚至希望能培養出一批死士,但他知道要培養這麼一批人,要花費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雖然此舉非常麻煩,但怎麼都得嘗試着去做,否則事情就永遠只停留在設想階段,將來不可有人爲他效死命。

……

……

四月初二清晨,沈溪正在府衙準備今日書吏選拔考試,布政使司左參政郭少恆前來求見沈溪。

郭少恆這次沒有帶禮物來,腳步匆匆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樣,好像有什麼大事發生。

“……中丞大人,馬藩臺到湖廣才幾日,便因水土不服病倒了,現在布政使司上下羣龍無首,請您過去主持一下!”

郭少恆一上來便以求助的口吻跟沈溪訴苦,說到馬中錫生病的消息。

沈溪皺了皺眉,他之前接見馬中錫時,就發現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似乎因旅途勞頓而染病在身,但他從未想過馬中錫居然會一病不起。

沈溪詫異地問道:“什麼病?”

郭少恆言辭閃爍:“布政使司衙門找大夫看過,並未查出具體是什麼病,但都說是因水土不服而起。”

馬中錫患病不起,照理怎麼都輪不到沈溪親自出面,按照官場禮數,他派人過去慰問一下便可。不管怎麼說沈溪纔是上官,這年頭感冒發燒都要死人,探望病人可是危險活,沈溪和馬中錫只能算是點頭之交,實在沒必要爲難自己。

退一步說,就算沈溪要去巡撫衙門探訪,也不該由郭少恆過來提點……這中間或許有什麼古怪!

沈溪琢磨了好一會兒,才道:“郭參政請回吧,今日本官有要事處置,等有閒暇後,自然會派人去馬藩臺府上探望!”

這話沈溪挑明瞭,他不會親自去布政使司衙門,要去也只是馬中錫的府邸。但實際上馬中錫抵達武昌府後,一直住在布政使司衙門內,這麼說好像是自相矛盾。

郭少恆想要提點沈溪,但最後來了個緘口不言,寒暄幾句便匆匆離開,這讓沈溪多了幾分對布政使司內部可能產生矛盾的揣測。

沈溪心想:“馬中錫雖然年老體邁,但怎麼說今年也只有五十九歲,歷史上他可是活到正德十一年,距離現在尚有十三年……難道是因爲我的出現,導致他南下履任湖廣左布政使,出現水土不服症狀而染病,而不是某些人的陰謀陷害?”

對於官場上的事情,沈溪從來都不認爲會多簡單,馬中錫染病其實給布政使司以及地方官紳帶來喘息的機會。

隨着新到任的藩臺大人一病不起,新官的三把火燒不起來,地方行政改革必須停滯不前,朝廷交待給馬中錫的任務也就無法推行,最高興的莫過於郭少恆以及地方官紳等地頭蛇。

沈溪不會想馬中錫是否被人下毒又或者怎樣,既然他決定暫時隔岸觀火,短時間內便不會去管布政使司和地方官府的事情。但暫時的蟄伏,並不意味着沈溪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只是他覺得時機尚不成熟而且聽從別人的擺佈上門拜訪找不到證據罷了。

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