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

在朱厚照看來,欺負一下小妹妹,是件非常新奇有趣的事情,老孃剛回內帷去作出發準備,他又轉過身去捏妹妹柔嫩光滑的小臉蛋。

剛纔小公主哭得“哇哇”叫,但這會兒小傢伙已經躲進奶孃懷中,有了奶孃作爲憑靠,超級小蘿莉不再只是對這個讓她感到討厭的大哥一味忍讓,開始揮舞起“花拳繡腿”,試圖阻擋那雙伸向她面頰的魔爪。

“呀呀呀……”

小蘿莉口齒不清,張着小嘴直接朝朱厚照大喊大叫。

朱厚照朝着妹妹的胳膊和臉蛋捏了幾下,這才滿意地笑了笑:“你這個小傢伙,還想跟我鬥,你行嗎?等你長大一點,力氣變大了再說!”

“呀呀呀……”

小蘿莉還在揮舞拳頭,小小年歲的她,似乎已經學會錙銖必較那一套,誰得罪她,她就要跟誰死掐到底。

就在朱厚照準備繼續對妹妹施加一些“暴力”手段時,突然有太監匆匆忙忙跑過來,朱厚照側目看去,發現是乾清宮那邊的值守太監,他正要過去問話,但見那太監根本不理他,如同一陣風一般從他身邊跑過,就好像沒看到他一樣。

那太監神色驚慌地來到馬合安跟前,附耳小聲說了一句,馬合安的臉色頓時變了,神色帶着幾分驚恐不安,小快步往內帷去了,朱厚照站在那兒傻愣愣看着……怎麼都不把我放在眼裡,莫非宮中發生了什麼大事?

張皇后很快從寢殿裡側出來,原本端莊秀麗的臉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母后,發生什麼事?”

張皇后臉色悲切,道:“太皇太后薨!”

朱厚照一怔,整個人有些發懵……之前老孃還在說自己的曾祖母生病,結果還沒過多久,突然便告訴自己太皇太后薨了,這是他怎麼都想不到的。

朱厚照張了張嘴,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張皇后行色匆匆:“你父皇已往慈慶宮去了,我們也趕緊過去,太皇太后病故我們不在身邊,是爲不孝!”

朱厚照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什麼孝不孝的,他根本不在乎,論出身,他的確很高,但論修養,他就談不上了,主要是他生在皇家,小小年紀就成爲太子,又沒有兄弟跟他競爭皇位,任性妄爲慣了,一個連先生都敢毆打的熊孩子,想讓他遵從孝義禮法那一套,不太現實。

……

……

朱祐樘本來在乾清宮會見衆多日講官、東宮講官,問及太子學業,確定秋高氣爽天氣轉涼後開日講事宜。

會見尚未結束,朱佑樘便從驚慌失措進來報訊的蕭敬口中得知太皇太后薨的消息。

因爲蕭敬沒敢當着衆朝臣的面說出來,只是在朱祐樘耳邊竊竊私語,旁人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睿智如李東陽,也猜不到其實是內苑出了事情,都以爲是大明境內哪個地區出了緊急狀況。

朱祐樘二話不說,起身便直接往大殿後廡而去,等皇帝一走,殿內一片議論紛紛。

首輔劉健並未出席此次會見,剩下兩位輔政大臣,翰苑出身的李東陽和謝遷倒是在列,皇帝這一走,他二人自然成爲被衆多大臣追問的對象。

樑儲走過來,問道:“李大學士,不知發生何事,陛下行止如此匆忙?竟不做任何交待,便先離去?”

李東陽下意識看了謝遷一眼,好像覺得自己不知,謝遷可能會知曉,但在確定謝遷也是一臉茫然後,他纔對樑儲道:“多半是突發事件,現如今尚且不知究竟,樑學士先讓衆同僚安心等待,我且先往內閣那邊問一聲……”

說完,李東陽匆忙離開乾清宮,往文淵閣而去。

謝遷打量自己老友的背影,心裡多少有些無奈,在這種問題上,他被當成透明人,李東陽離開時,竟然不跟他打招呼。

在場這麼多人中,除了李東陽外,也就是他謝遷可以自由進出乾清宮,二人的身份擺在那兒。

而那些翰苑出身的學士或者東宮講官,這會兒沒人敢擅自離開,畢竟皇帝都沒說讓人走,至少也要等蕭敬回來傳個話,或者是等到日落黃昏後由比較有威信的大臣出來張羅一下,而謝遷就是有資格吩咐讓衆翰林院講官回去的那個人。

謝遷沒急着離開,他也沒打算讓在場的人走,心想:“難道是沈溪小兒在西南出了事,以至於陛下匆忙離開?”

“賓之這麼着急到內閣,多半也是想到這一層,不想跟我有過多商議,免得我插手。現在縱觀整個大明,有戰事發生之地,就只有西南。”

“陛下如此行色匆匆,要麼是桂林府失守,要麼是西北邊境韃靼人捲土重來,除此之外,還真是讓人難以猜測。

這邊謝遷正在胡思亂想,另一邊衆翰林出身的經筵官、東宮講官、日講官也在議論紛紛,謝遷不想過去湊熱鬧,樑儲看了謝遷一眼,也加入了說話的圈子。

謝遷本想躲個清靜,不想在白費腦筋,之前躲獨自沉思的靳貴面帶憂色過來,對謝遷道:“閣老,可是內帷有事發生?”

謝遷打量靳貴。

在沈溪託靳貴送武俠說本給朱厚照,被其捅了出來後,靳貴便不好意思覥着臉見謝遷,因爲他覺得自己出賣了沈溪,有失信義。

如今的靳貴除了是東宮講官外,也是日講官,同時兼任翰林院侍講學士,這幾年靳貴可說是晉升得很快,這與他能跟朱厚照融洽相處有關。

朱厚照對於跟沈溪關係不錯的東宮講官,大致能保持個和睦狀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靳貴,畢竟以前靳貴替沈溪轉呈過武俠小說給他。

謝遷問道:“老夫都不知何事,你居然說是內帷有事,你可是有所耳聞?”他並沒有馬上否認靳貴的話,他自己不知,並不意味着靳貴也不知曉。

以如今皇帝對翰林院出身官員的寵信,尤其是一些翰苑之官掛着講官的名頭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偶爾還會到乾清宮去跟皇帝討論政務,其實這些清閒的講官平時在皇宮中自由活動的空間更大。

反而謝遷作爲閣臣,即便被劉健和李東陽疏遠,公務依然繁忙,沒時間和精力到處走動,甚至調查皇宮中情況。

靳貴道:“以學生所知,年前太皇太后便身患重疾,年初時陛下曾下詔着太醫院全力救治,又得高立國敬獻的千年人蔘相助,方纔未有變故,但近日舊患復發,或許……”

謝遷眉頭皺了起來,對靳貴平添了幾分重視。

之前謝遷的確是不喜歡膽小怕事的靳貴,尤其是靳貴把自己的孫女婿擺在不仁不義的位置上,謝遷是個喜歡記仇的人……雖然當初靳貴把武俠說本的事情捅出來,是先見過他這邊,得到他的授意這個前提,讓他選擇性遺忘了。

謝遷神色謹慎:“經你這麼一說,老夫倒是想起來了,年初時確實有這麼回事,當時陛下還召京城道士和僧侶爲太皇太后祈福。但後來隨着太醫院醫治,太皇太后病情逐漸好轉,此事便沒人再提過。”

“但咱們私底下說這種事,有些大逆不道,臣子豈能在背後議論皇帝家事?充遂,這件事你可別對旁人說及!”

靳貴做出一臉受教的表情,拱手道:“學生謹記!”

謝遷再看靳貴一眼,覺得這個後輩越發順眼了,完全不像以前那般,看到他那張臉就令人心煩。

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三二二章 同屆考生(求贊)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