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

鍾夫人失蹤一事,就好像憑空出現的一塊巨石,將京城官場那一潭死水給激盪出巨大的波瀾。

錢寧和張苑都是事件當事人,找到鍾夫人之前不敢回宮,但心態卻有所不同。

本身張苑就是始作俑者,正是他的不作爲才讓鍾夫人逃走,他還奉了外戚張氏兄弟的命令,如果能讓鍾夫人就此“失蹤”的話,便會得到張氏兄弟的重用,如此一來,他的目的不再是找尋鍾夫人,而是拖拖拉拉,隔岸觀火。

錢寧爲了找尋鍾夫人,可說費盡心機,因爲這關係到他的前程,如果找不到鍾夫人,他晉升錦衣衛指揮使的事情將會就此擱置,甚至可能因此問罪,爲朱厚照冷落。

至於朱厚照所說的讓錢寧和張苑提腦袋去見,二人都不太相信。當時聽到這話確實膽戰心驚,但仔細一想,這件事總歸不全是他二人的責任,朱厚照再霸道,也不可能爲了一個女人失蹤而殺人。

這件事最鬱悶的要數劉瑾。

“我好不容易取得戰功,以爲回到京城後便可把持朝政,滿朝文武只能聽從我號令,就此爲所欲爲。誰知道突然冒出個不相干的鐘夫人失蹤之事,這不是給我找麻煩嗎?這下可好,我不但要幫陛下找尋鍾夫人,還要承擔找不到人帶來的附帶懲罰,就怕那些政敵會拿這個來做文章……”

劉瑾離開皇宮後,沒去找錢寧或者張苑問話,而是先趕回自己府宅。

他要找孫聰和張文冕議事。

孫聰和張文冕此時可謂春風得意,劉瑾回朝後二人地位急劇提升,似乎又恢復以往的榮光,朝廷大小事情幾乎都被二人掌控。

“……公公,按照您的要求,就算陛下吩咐將地方奏本歸內閣處置,但由於公公掌管京畿六部,地方所有上京奏本一律以謄本先送到公公您這裡,而且還得將孝敬銀子送上,如此地方有什麼事務,公公都會先於內閣知曉……”

“有些事若公公覺得不適合送到內閣,可由公公直接批閱,不過過通政使司衙門,事情就當沒發生過……”

張文冕很奸詐,他的小聰明用在了朝廷的方方面面,成爲劉瑾身邊最得力的助手。

劉瑾黑着臉道:“就算可以截留部分奏本,甚至先內閣一步知曉題奏內容,但始終陛下將這部分政務處置權交由內閣,這是陛下對咱家不信任的體現……不過咱家暫不計較這些,既然內閣增加人手,又有焦大學士代爲謀劃,先讓謝於喬那老兒得意幾天,咱家現在頭痛的是要幫陛下找到逃走的鐘夫人……”

隨後劉瑾將鍾夫人失蹤之事大致一說,孫聰和張文冕聽了都皺起眉頭。

孫聰道:“看來外間傳聞是真的。”

“外間有傳聞了?”

劉瑾有些意外,道,“沒想到民間也有風聞……這些個賤民,陛下宅心仁厚,澤被天下,他們居然敢妄議天子家事?若讓咱家知曉是哪些人嚼舌根,非將其大卸八塊不可!”

張文冕問道:“公公,既然鍾夫人已逃走,其家人現在何處?”

劉瑾臉色陰沉,道:“咱家出宮時才得悉,鍾夫人夫家和孃家人均下落不明,似乎被人送出城,跟鍾夫人會合,一起逃跑了!”

孫聰和張文冕對視一眼,都感覺這件事的嚴重性。

“公公,這事兒不簡單啊!”

張文冕分析道,“明知道陛下對鍾夫人一往情深,甚至費盡心機才從齊魯之地將鍾夫人接到京城來,這纔沒幾天,就有人出頭幫鍾家老小逃走,這事兒說起來……簡直就是欺君罔上,甚至可說是蓄意謀反啊!”

劉瑾打量張文冕,問道:“炎光,你覺得誰有這膽量,竟敢把鍾夫人接走?”

張文冕臉色稍微有些遲疑,思索一下,甚至將措辭都整理好後才道:“以在下看來,兵部沈之厚,還有內閣首輔謝於喬嫌疑最大!”

沒等劉瑾回話,孫聰率先搖頭:“若說是這二人,斷不可能,文臣素來把忠君放在操守之首,有何道理跟陛下爲敵?”

“反倒是外戚黨,一心跟公公爭奪朝廷權力,有可能做出此等事來……尤其是張苑張公公作爲看守者,在鍾夫人失蹤一事上責無旁貸,如果不是他蓄意縱容私放,就算鍾夫人有再大本事,怕也無法離開京城!”

兩個答案被拋了出來,交由劉瑾從中做出選擇。

最終,劉瑾看着張文冕道:“炎光,把你的想法講來聽聽,咱家想知道,這麼做對謝老兒和姓沈的小子有何好處!”

光是從劉瑾詢問張文冕,孫聰便知道,劉瑾在這件事上更願意針對謝遷和沈溪,而不想跟外戚黨交惡。

張文冕分析:“謝於喬和沈之厚素以忠臣自居,若知道陛下強搶民女,豈能坐視不理?陛下所作所爲本就違背道義禮法,之前謝於喬和沈之厚反應太過平淡,暗中將人救走非常符合這兩位卑鄙無恥的性格!”

孫聰皺眉:“炎光,你說他們這麼做是維護道義禮法,但此舉無異於得罪陛下,與儒家忠君主旨相違背……你覺得他們敢這麼做?”

劉瑾一聽有道理,這纔看着孫聰,問道:“克明,你覺得呢?”

“回公公,以我看來,在京城只有外戚黨才擁有如此大的勢力,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將人送走……兵部沈尚書再有權勢,也無法控制九城防備,要送人出京城,還是一次送兩家老小出城,甚至要藏匿行蹤,談何容易?”

孫聰顯得很自信,覺得自己的判斷纔是正確的。可是張文冕毫不相讓,也堅信自己的判斷,劉瑾一時間無法下定論。

劉瑾思考了一會兒,搖搖頭道:“不管誰做的,陛下都要求先把人找回來,之前陛下已派張苑和錢寧二人去調查,錢寧手上人手不足,張苑掌控了東廠和錦衣衛,甚至連團營兵馬都會配合他……”

孫聰搖搖頭:“無論這件事是否跟壽寧侯和建昌侯有關,外戚勢力都不會派人幫忙找尋鍾夫人。事關錢千戶是否能拔擢爲錦衣衛指揮使的大事,外戚黨再怎麼無能,也不會在這種原則性問題上妥協!”

“如今,還是要靠公公和錢千戶來找尋……若公公覺得錢千戶不值得收攏,大可將這件事置之不理,讓錢千戶自行解決問題!”

張文冕不樂意了:“克明兄,你這麼做,有點太過輕視謝於喬和沈之厚了吧?他二人憑何不能針對陛下,將鍾夫人送走?”

孫聰搖搖頭:“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想跟炎光你爭吵,還是交由公公定奪!”

劉瑾發現空氣中火藥味濃重,當即一擺手:“你二人無需爭吵,現在先不論誰做的事情,咱家都得把人找回來。克明有一點說得對,無論誰幹的,壽寧侯一定不會幫咱家,因爲他巴不得看到錢寧被罷官革職,看着咱家自斷一臂……”

“咱家現在正值用人之際,急需宮裡宮外都需要人幫襯,朝中固然有焦大學士和吏部劉尚書,宮中卻無人相助!幫助錢寧就是幫助咱家自己,若可以趁此機會將東西廠和錦衣衛,甚至團營的督軍大權拿回來,當前惡劣的局面頓時可改寫!”

“現如今咱家急於想知道,這鐘家人從何處逃走,是南下,還是北上?”

這次孫聰沒有回答,張文冕則迫不及待道:“回公公的話,以在下看來,鍾家人以大運河南下的可能性最高,若說北上,他們怎可能會去蠻荒苦寒之地?”

孫聰搖頭:“就怕你我能想到的事情,背後策劃此事之人也能知曉,若這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呢?”

“無論是正道,還是反其道,總歸要找下去!”

張文冕道,“克明兄不如多派人去城外找尋,總好過於在這裡吹毛求疵來找在下言語中的毛病!”

雖然是孫聰舉薦張文冕到了劉瑾跟前做事,但現在張文冕爲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想把孫聰踩到腳下。

劉瑾惱火地道:“咱家剛回朝,就發生這檔子事,若非陛下只是臨時找咱家解決問題,恐怕還以爲乃專門針對咱家而爲。不過即便如此,咱家很可能就此失去對廠衛的控制,咱家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這樣吧,克明你負責處置此事,至於炎光……你先將題奏過目,接下來幾日,咱家和克明都沒時間看題奏,這部分差事全部交由你負責!”

劉瑾選擇讓孫聰辦差,意味着劉瑾最終還是覺得孫聰說得有道理。

也就是說,劉瑾權衡之後覺得張氏外戚做這件事的可能性比較大,沈溪和謝遷在這事上得益太少,根本就沒必要摻和進來。

張文冕最初有些不滿,但劉瑾安排他批閱奏本,甚至有行宰相之權的指示後,張文冕內心不由激動起來。

手上有了權力,意味着財源滾滾,飛黃騰達可期。

……

……

朱厚照一直在宮內等候消息,但一直到日落時分,都未曾有關於鍾夫人的隻字片語傳到宮裡。

“這兩個狗奴才,實在不可理喻,把人給朕看丟了也就罷了,讓他們出去找人,現在連點消息都沒送回,是篤定朕不會砍他們的腦袋是吧?”

朱厚照很惱火,但他有氣沒處撒,只能在那兒乾瞪眼。

不多時,小擰子從外面進來。

朱厚照厲聲喝問:“小擰子,說,那兩個狗東西有帶回消息來麼?”

小擰子戰戰兢兢回道:“陛下,張公公派人回來傳話,鍾家人已舉家逃走,跟鍾夫人一樣,目前下落不明!”

“這……這怎麼可能!” wωw •ttkan •c○

朱厚照怒火中燒,但凡被他看到的東西,全被他丟到地上去了。

此時朱厚照世界觀徹底崩塌了,他一直以爲自己是個“勤政愛民的聖明君主”,但他從鍾夫人身上看到,原來自己已成爲被人厭棄的昏君,甚至爲了逃避他,鍾夫人能舉家遷徙兩次,而且這次還是在他嚴密監控下逃走的,無異於給了他一個狠狠的耳光。

小擰子不敢回話,只能站在那兒低下頭,反正所有事情都跟他無關,他也不怕朱厚照派他去找人,因爲誰都知道他不過是個沒用的近侍罷了。

朱厚照發了一會兒火,最後看着小擰子問道:“現在鍾家人跟着一起逃了,這是不是意味着……他們逃避的人,就是朕?”

小擰子瞪大眼,回答不出朱厚照的問題。

“也罷!”

朱厚照一甩袖,“朕現在就想把鍾家人找回來,朕要問個清楚,朕不相信鍾夫人和鍾家人都已知道朕的身份,他們必然有什麼苦衷纔會如此,朕在這件事上沒有做錯!”

小擰子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怎會做錯事?”

朱厚照生氣地道:“就算是九五之尊也會做錯事,歷史上這種例子不是比比皆是?只是朕不知自己有沒有做錯事,你先搞清楚主次關係……朕現在命令你出去等候消息,朕就不信了,那麼多人去找,連一點線索都找不到!”

……

……

入夜之後,宮內不是很太平。

很多人進進出出,主要是劉瑾、張苑和錢寧派回傳遞消息的人。

壽寧侯府內,張鶴齡纔剛得到消息,知道鍾夫人一家成功逃走,這讓張鶴齡非常得意,因爲這意味着錢寧將無法掌控錦衣衛,而他跟劉瑾關於權力的第一輪較量,看起來是他得勝了。

“大哥,這件事張苑做得不錯,這老小子一看就有些頭腦……你說他是怎麼把人送出城去的?”

張延齡在旁坐着,也顯得洋洋得意,彷彿打了一場勝仗。

張鶴齡道:“之前只是吩咐他辦事,具體是怎麼操作的,他沒回稟!”

張延齡冷笑道:“這老小子真有造化,本以爲他就是一個不入流的混混,沒想到居然是姓沈的小子的親伯父,這件事說出來恐怕都沒人信,咱們可是一早就將他送進宮去,那時姓沈的小子還沒到京城來參加科舉呢!”

“誰知道會是這樣?”張鶴齡道,“或許是沈家的祖墳風水好吧!”

張延齡哈哈大笑:“是我們張家的祖墳冒青煙吧?張苑已當了閹人,根本算不上爲祖上爭光,而姓沈的小子也就現在得意,將來指不定會有怎樣下場,沈家這祖墳算是廢了,或許是狀元冢呢!”

張鶴齡聽到這話,沒發表評論,皺眉想事情。

“大哥,這件事看來已經結束了,我就不信劉瑾和錢寧能把逃走的人給找回來,你該找機會把張苑叫來問問,到底是怎麼把人送走的。或者,讓他告訴我們,姓沈那小子是如何做到的,我等務必控制他二人把柄纔可,如此將來也可要挾他們,不怕他們不就範!”張延齡道。

張鶴齡嘆道:“現在張苑還在外面幫陛下找尋鍾夫人,要叫他來問話也不是現在,而且我們要表現出這件事跟我們無關的樣子,你回去後切莫跟人提及此事,尤其不要到外面亂說……這兩天先安份一些,日子過檢點些,等這幾天風頭過了再說!”

張延齡笑呵呵道:“大哥憑白無故擔心,誰會覺得這件事跟我們有關?我行我素即可,如此旁人才不會懷疑……大哥,你把心安回肚子裡吧!”

“唉!”

張鶴齡一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最後幽幽一嘆,“就怕一些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或許這會兒早就有人盯上咱兄弟二人了!”

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