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

戴義非常爲難,帶着朱厚照的話回到永壽宮。

當着張太后和張氏兄弟的面,他把朱厚照的話原封不動進行傳達。

張太后聽完非常着急:“皇上怎麼能這麼說?壽寧侯和建昌侯到底是他親舅舅啊!”

張延齡委屈地道:“太后,皇上竟然不肯幫我們,不相信案子不是我做的……可是我真的什麼都沒做啊。”

張鶴齡顯得很生氣:“你沒做?那你城外莊園裡藏匿的那些女人是怎麼回事?還有,今日大興縣衙發生的事情你又怎麼解釋?”

“大哥,你這是什麼意思?這些話你也能當着姐姐的面說?”張延齡非常氣惱,覺得自己的兄長是在拆他的臺。

張太后道:“怎麼,你們有事隱瞞哀家?你們……到現在還執迷不悟?之前哀家怎麼跟你們說的?如果真的侵佔民田,或者御史言官參奏的事情屬實,你們只管把土地還回去,那些蠅頭小利根本不用不意,以後會少了你們的田宅嗎?你們還有什麼事沒說?”

張鶴齡回道:“太后明鑑,二弟的確做了錯事,他強佔田宅,姦淫民女,甚至污人爲賊,致數十無辜百姓喪命!”

張太后伸手阻止張鶴齡說話,對戴義道:“戴公公,你先退下,這裡沒你的事情了!”

戴義巴不得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忙不迭躬身退了出去。

戴義出了永壽宮門口,驚魂未定,這時張太后憤怒的咆哮聲已然傳出:“……讓你們體念先皇恩德,謹言慎行,你們是怎麼做的?純心想要讓我張氏一門斷子絕孫嗎?”

戴義心道:“壞了壞了,這回真出大事了……現在說沈大人被刺殺一事跟兩位國舅無關也沒人會相信,怪不得陛下不來向太后請安,這個時候豈能爲私情而斷公義?”

“哎呀,不好,陛下母子交惡,這宮裡必定鬧得不可開交,我得趕緊躲開,最好不要跟這件事扯上干係。”

……

……

朱厚照沒有離開沈府,直接在沈家中院正堂坐了下來,這裡成爲了他斷案的臨時公堂。

朱厚照對旁邊站着的何鑑,還有之前剛趕過來不久的刑部尚書張子麟道:“你二人對刑獄之事在行,看過沈尚書上奏後,你們有何感想?”

一刻鐘前朱厚照把沈溪呈奏的關於張氏兄弟犯罪的證據交給何鑑和張子麟過目。

何鑑之前就已知道內容,瞟了幾眼就放下,張子麟卻是第一遍看,看得非常仔細。兩人不時用眼神交流,揣測朱厚照這是不想就此善罷甘休,準備在沈溪家裡就把案子審結。

張子麟雖然是刑部尚書,朝中地位卻不高,不會僭越說話。何鑑主動道:“回陛下,以沈尚書奏疏看,證據齊備,幾乎坐實兩位侯爺強買強賣,動用官府之力誣良爲賊,以達到霸佔田宅和婦女的目的。不過城外關押的女子,似乎沒送進城來……”

朱厚照黑着臉道:“朕沒想到,兩個舅舅會如此胡作非爲,甚至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來人啊,把壽寧侯和建昌侯抓起來,押解到這裡受審!”

“陛下且慢!”何鑑趕緊叫止。

朱厚照打量何鑑,問道:“怎麼,你覺得這案子還有轉圜的餘地?現在人證、物證沈尚書都已找到,還有什麼好說的?朕剛纔讓戴公公轉告太后,讓他們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朕一直知道兩位國舅行爲不端,但念在他們是母后的親弟弟,所以一直沒有采取行動,可謂仁至義盡,如今他們居然連沈先生都敢刺殺,何其猖狂……朕不殺他們,不足以平民憤!”

何鑑遲疑不決,心中矛盾非常,一邊想讓朱厚照嚴厲懲處張氏兄弟,一邊又覺得這麼做太過草率。

何鑑道:“陛下,案子尚未過堂,未真正有定論,焉能將兩位國舅投入牢籠?何不在天明後,於宮中御審?到時候讓大臣於朝堂公議,以最後結果作爲懲治依據……”

朱厚照一擺手:“不必了,朕覺得有這些證據已足夠……朕的話就是聖旨,就是法度!朕不想那麼麻煩,還要到朝堂上審案……夜長夢多,誰知道兩個國舅是否會想方設法消滅證據?”

張子麟趕緊道:“陛下,人證和物證都已送到刑部,一定不會出什麼狀況。”

就在張子麟打包票的時候,小擰子突然從外面一路小跑進來,急衝衝地道:“陛下,剛有刑部吏員前來傳話,說是刑部大牢失火!”

“什麼!?”

這下不但朱厚照目瞪口呆,連何鑑和張子麟也都面面相覷,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厚照呆滯片刻,終於反應過來,咬牙切齒地吼道:“張尚書,你怎麼說來着?不會出狀況?這就是你的保證?”

“微臣該死,微臣該死!”

張子麟趕緊跪下來磕頭認錯。

何鑑有些懵了,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他的預料,怎麼都想不到張氏兄弟“狼子野心”,事情居然做得這麼絕。

朱厚照怒不可遏:“朕看有些人不是想要毀滅證據,而是要造反哪!他們手上掌握着京營兵馬,知道朕要懲處他們,是想把朕的皇位給奪了,從此之後大明就改姓張了,是嗎?”

何鑑跪下來磕頭:“陛下,請三思而後行。”

“不必了!”

朱厚照大喝道:“小擰子,傳朕旨意,立即派兵把壽寧侯府和建昌侯府給抄了,即刻將二人下獄,如遇反抗,格殺勿論!”

“陛……陛下……務必慎重行事啊!”

何鑑知道事關重大,事情涉及張太后,就算事情真的是張氏兄弟所爲,也不能這麼大張旗鼓抓人。

做事總要留一定餘地。

但顯然這位皇帝可不這麼想,只知隨興辦事。

朱厚照不理會何鑑和張子麟的勸阻,大步離開正堂,到了前面院子。

院子裡,馬九巍然佇立,雖然朱厚照下令查抄張氏兄弟府宅,但命令是對侍衛上直軍將校所下,跟他無關。

“陛下!”

馬九見到朱厚照出來,趕緊行禮。

朱厚照左右看看,有些擔心地問道:“馬將軍,如果有人領兵犯上作亂,沈府安全吧?”

馬九這才明白朱厚照的擔憂,趕緊回道:“小人誓死保護陛下的周全!”

朱厚照聽到後點點頭,隨即在馬九陪同下來到沈府門前,此時小擰子已把朱厚照口諭傳給領軍趕到沈府候命的御林軍值日都督、將軍,查抄壽寧侯府和建昌侯府的人馬正在出發。

就在朱厚照心裡隱隱有些後悔自己行事太過沖動時,沈府內宅出來兩人,小擰子與其交談後來到皇帝身邊,小聲道:“陛下,沈大人醒過來了。”

“沈先生醒了嗎?他……沒大礙吧?”

朱厚照言語間顯得很關切。

小擰子抹了一把眼淚,道:“陛下,情況不太好……沈大人醒來後聽說陛下在這裡,說要見陛下,交待些事情。”

朱厚照嘆了口氣,道:“他傷成這樣,還不忘朝事,天下間哪裡有這般忠心耿耿的大臣?在前引路,朕要去探望沈尚書。”

說完,朱厚照在小擰子引領下,再次來到沈溪暫居的病房,此時宋太醫已爲沈溪包紮完傷口,正在牀頭旁的鹽水裡洗手。

沈溪身體虛弱地倚在靠枕上,雙脣慘白,面如金紙,眼神渙散無光。

“陛下……”

沈溪見到朱厚照,用微弱的聲音說了一句。

朱厚照趕緊上前:“沈先生不必多禮,快拿張椅子過來,朕坐在牀邊便可。”

小擰子把椅子搬過來,朱厚照貼着牀頭坐下,這時何鑑和張子麟也聞訊趕來,站在牀尾旁聽。

沈溪道:“陛下,微臣被人刺傷,未能完成陛下交託……”

“沈先生別說了,朕知道你的辛苦……放心吧,你是爲朕受傷,朕一定會用最好的藥爲你治療……你放寬心,無論怎樣,你的家人都會得到最好的照顧。”朱厚照關切地說道,絲毫未覺這話不吉利。

沈溪微微搖頭:“陛下,聽聞您派人去查抄兩位國舅府宅?”

朱厚照聽到這話,頓時來氣:“朕知道,刺客一定是兩位國舅委派,無論如何都要替沈先生討回公道……就算他們是皇親國戚,朕也不會寬赦!”

沈溪嘆道:“微臣不覺得是兩位國舅指使,請陛下收回成命,不要傷了和氣。”

朱厚照有些氣惱:“沈先生,不是他們做的,又是誰做的?你不知道,你被刺傷後,朕到了這裡,結果刑部大牢那邊有人縱火,分明是想消滅證據,真是無法無天……朕已派御林軍去抓人了……”

“那陛下也該查清楚纔是……”

沈溪道,“如果陛下貿然將兩位國舅府宅查抄,京城定會陷入動盪。這次微臣被刺傷,看似國舅所爲,但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國舅就算再不知好歹,也是陛下可依賴的肱骨之臣,怎會知法犯法下此毒手?”

朱厚照皺眉:“都這個時候了,沈先生怎麼還替他們說話?”

沈溪搖頭:“這只是按照常理推測……目前所有情況都出自臆測,即便微臣真是國舅派人刺傷,陛下也不該直接派人查抄他們的府宅……現在京城局勢太過複雜,一切都應從長計議,莽撞行事只會適得其反。”

朱厚照感動地說道:“朕萬萬沒想到,沈先生竟然主動爲朕那兩個不爭氣舅舅說話,這……”

何鑑趁機過來勸說:“陛下,沈尚書所言極是,事情尚未調查清楚前,陛下當以維護京師安穩爲先,不能草率查抄兩位侯爺的府宅。”

“張尚書,你也是這麼認爲的嗎?”朱厚照現在急需找個臺階下,所以又詢問張子麟的意見。

張子麟道:“回陛下,臣也認爲當如此。”

朱厚照又有些遲疑了:“可是……君無戲言,朕已派人去查抄兩位國舅的府宅,現在怕是官兵已經進了兩個國舅的家門。”

沈溪語氣微弱,帶着顫音道:“陛下,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若陛下繼續不管不問,事情就會鬧大,這並非微臣希望看到的結果,一切當以京師安穩爲先。”

朱厚照稍微一琢磨,便明白沈溪的意思,心想:“原來沈先生不是可憐兩個國舅,而是替朕考慮……畢竟兩個國舅掌握京營大權,若他們鋌而走險,朕的皇位就將不穩!沈先生受了這麼大的罪,居然還替朕那兩個混蛋舅舅開脫,心中委屈可想而知……真是忠心可嘉啊!”

何鑑見朱厚照沉默不語,趕緊拱手請示:“陛下,早些定奪爲好。”

“那行吧……”

朱厚照不耐煩地揮揮手,“着人去把派出的御林軍叫止,不過只是暫時不查抄,府宅該圍起來還是要圍,等朕下一步安排。”

“是,陛下。”

何鑑顧不上別的,趕緊出去傳令。

何鑑生怕因朱厚照的旨意導致京城大亂。

朱厚照回過頭看着沈溪道:“沈先生不用太擔心,朕已下令暫不查抄兩位國舅的府宅,先把案子問清楚再說……沈先生一定要把傷養好,接下來朝中事務無需掛懷,朕會讓旁人代勞。”

……

……

張鶴齡和張延齡在宮裡被張太后痛罵一番,心中無比窩火。

恰在此時,戴義又出現在殿門前,縮頭縮腦的,行跡鬼祟。

“戴公公,哀家不是讓你迴避嗎?”張太后見到戴義有些不快。

戴義站在門檻外,探頭進來稟報:“太后娘娘莫怪罪,老奴剛聽到宮外傳來消息……說是陛下去探望沈尚書的病情後,下令把兩位侯爺的府宅給抄了,現在御林軍已在路上!”

“什麼?”

張太后霍然站起,臉上帶着難以置信的神色。

張延齡反應激烈:“皇上一定是被姓沈的小子挑唆……咱那外甥是豬油蒙了腦子吧?”

“混賬!”

張太后罵道,“你個不爭氣的東西,想找死嗎?那可是當今天子,連哀家都不敢對他有所冒犯,你算什麼東西?”

張延齡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答,用茫然的目光望着自家姐姐,似乎在問,你爲什麼不支持我?

張太后道:“你們的事情,哀家不管了,只能按照大明律法辦,有一件查一件!也該讓你們知道教訓了!”

“父親過世後,看看你們兩個把張家禍害成什麼模樣了?本指望你們好好繼承家業,怎麼說張家一門雙侯,只要謹小慎微,便可世代傳承,與國同休,但現在看來……哀家在世都保不住你們,若哀家走了,更不知會是何等悲慘下場……不如干脆由哀家親自來懲治你們。”

“姐姐,你心長偏了?”

張延齡不知進退,在他心裡,家裡人就應該站到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渾然不覺此舉多麼蠻橫無禮。

張鶴齡趕緊拉住弟弟:“二弟,莫再惹太后生氣,既然府上出事,我們趕緊回去看看,不要再煩擾太后!”

“走吧走吧!”

張太后下了逐客令,“以後莫要有事沒事便進宮來煩哀家,哀家沒你們這兩個不爭氣的弟弟!”

張延齡還要上前爭辯,卻被兄長強拉着出了殿門。

兩人到外面後,戴義提着燈籠在前面引路,有意無意加快步伐,足足距離兩人有上百步的距離,好像在竭力避免跟張氏兄弟有所接觸。

“大哥,你說姐姐是怎麼回事?把我們罵得那麼重,又說不幫我們,一點姐弟情誼都不顧……”張延齡問道。

“也不看看你都做了什麼!”張鶴齡黑着臉道,“你強佔民田,***女都已經是大罪了,結果你還草菅人命,現在爲遮掩罪行,更是派人刺殺沈之厚……陛下都被驚動了,你說太后能幫你說什麼?”

張延齡扁嘴道:“姓沈的小子遇刺,是不是我派人乾的還說不定呢!”

張鶴齡無奈道:“是不是你派人做的都不清楚,你說你都昏聵到什麼地步了?陛下親自去探望過沈之厚的傷情,你覺得陛下會放過你?”

張延齡有些心虛,但嘴裡依然強硬:“咱們是皇親國戚,憑什麼外甥要幫沈之厚出頭?他算什麼東西?”

張鶴齡喝道:“你跟我急有什麼用?你又算什麼東西?你姓朱嗎?莫說你只是舅舅,自古以來爲了皇位穩固,就算是父兄子女都照殺不誤,陛下要利用沈之厚明年平定草原,除了沈之厚外誰能幫他這忙?你倒好,居然敢招惹到沈之厚頭上,你說陛下是否要拿你殺一儆百?”

“我?”

張延齡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被顛覆了。

倒也不是張延齡不知分寸,而是他的邏輯跟旁人不同,在他心目中,自己享有特權,可以爲所欲爲,做錯事也會有人替自己擔着。當年弘治皇帝也的確是這麼做的,讓他更加肆無忌憚,後來劉瑾擅權也給了他一種錯覺……憑什麼劉瑾行事可以肆無忌憚,而我就不能?

現在在做錯事後,他仍舊發自內心地覺得這只是小事,一羣屁民還有一個根本不值一提的沈之厚,完全沒必要擔心。

結果卻面臨衆叛親離的境地!

張鶴齡再道:“陛下已要查抄你我府宅,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去陛下那裡認錯,該承認的就承認,不該承認的打死都不能鬆口,之前沈之厚不是查了大興縣衙嗎?你就說是下面地方官主動迎合,擅自做出的決定,你可以跟陛下說自己有過錯,但不能承認這件事你知情,甚至說是出自你指使!”

張延齡鬱悶地說不出話來。

他整個人處於一種迷糊狀態,對於兄長的話充耳不聞。

“跟你說話,聽到吱一聲!”張鶴齡怒道。

“大哥,這次……咱真的在劫難逃嗎?皇上……會不會殺了我們?”張延齡臉色慘白,有些擔心地問道。

張鶴齡氣得吹鬍子瞪眼:“到這會兒了你還有心思想這個?有太后在,你怎麼都不會死!只要你不承認殺人,陛下看在血親的份兒上,會想辦法輕判,朝中大臣也不會趕盡殺絕……之前謝於喬便主動彈壓朝中輿論,相信跟他有同樣心思的大臣不在少數,只要把事情拿到朝堂上去說,你絕對會平安無事!”

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三二二章 同屆考生(求贊)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