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

張延齡最終還是說服兄長,亦或者說,張鶴齡並不覺得朱厚照和沈溪早點兒回京對自己有好處。

如今京城防務基本爲二人操持,可以說是張氏兄弟最是春風得意的光景,只要張延齡不再用一些詭詐的手段跑去刺殺沈溪,又或者做一些太出格的事情,張鶴齡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張延齡的想法,卻沒那麼簡單,他此時不但想阻撓朱厚照回京,更想操縱二十四司衙門最重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人選。

回到建昌侯府,張延齡的心腹黃玉已等候多時。

最近一段時間,隨着黃玉把城內主要商鋪、貨棧給一鍋端,城內物價呈現快速上漲的趨勢,張延齡查扣大批了貨物,甚至不需要從城外調運物資就可以滿足市場供給,這種強取豪奪的事情,正是張延齡所長。

“侯爺,李興李公公來信,說是願意聽從侯爺調遣,以後全心全意爲侯爺辦事。”黃玉見到張延齡後,迫不及待把好消息轉告張延齡。

張延齡沉吟道:“這老小子知道誰才能幫得上他的忙……不過到現在,皇上都還沒敲定挑選司禮監掌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又從什麼範圍挑選,他就算再表達忠誠,也要本侯有辦法幫到他忙纔是。”

黃玉問道:“侯爺,您沒辦法幫李公公登上司禮監掌印之位?”

張延齡的話讓黃玉瞠目結舌,費了半天力氣,最終做的卻是無用功,說得好像多有本事,國舅爺興師動衆跑去幹涉司禮監掌印的任命,結果到最後卻說自己愛莫能助,既然沒本事你湊那熱鬧作何?

張延齡罵道:“你敢輕視本侯?”

“小人不敢。”

黃玉趕緊低下頭認錯。

張延齡怒道:“李興信上就沒說,現在陛下對於司禮監掌印人選持何態度?戴義和高鳳那邊沒來信嗎?還有之前本侯遣人送太后娘娘的懿旨去宣府,那邊的人怎麼說的?”

“呃。”

這些問題,黃玉一個都回答不出來。

黃玉最大的本事便是倚靠張延齡的權勢,巧取豪奪,把別人的東西轉入國舅府,至於動腦子,或者跟朝堂有關的事情,就不是黃玉擅長的了。

張延齡道:“沒消息嗎?”

黃玉苦着臉回道:“是啊,侯爺,現在連高公公都少有來信,張家口那邊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到現在都沒個確切的說法,現在只是說沈大人即將從草原撤兵,回師張家口堡,之後陛下就要班師回朝……咱們市面上哪些買賣,是不是該停了?”

張延齡不耐煩地揮揮手:“你們這羣人,尸位素餐,本侯養你們何用?看來高鳳跟張苑一樣,腦袋後面也長了反骨,他不會是自己想當司禮監掌印,故意壓着消息不往這邊傳吧?姐姐還說他忠心,可以託付重任,原來卻是個狼子野心的混蛋!”

黃玉道:“侯爺,那現在……”

“再派人去,告訴高鳳,若他不好好跟李興合作,把李興推上司禮監掌印之位,那他回來後就要倒大黴……本侯或許不能把他怎麼着,但若太后要讓他死,他還有命活着?”張延齡威脅道。

黃玉趕緊應聲:“那小的這就派人去,把侯爺的意思告訴高公公……侯爺,您消消氣,如今京師大局還得由侯爺您來掌控。”

……

……

張延齡這邊把黃玉趕走,纔想起來沒有說生意方面的事情。

“這小子,走那麼快乾嘛?就不知道先聽我把話說完?”

張延齡忽然發現自己在謀劃方面確實存在問題,做事沒有條理性,連一個能爲他出謀獻策的軍師都沒有。

他本想等黃玉回來,結果到了下午,依然沒影子。

不過他倒是等來從張家口風塵僕僕趕來的特殊客人,乃是由麗妃派回京城做私活的錦衣衛副千戶廖晗。

最初張延齡得知是個錦衣衛副千戶,以爲是跟高鳳或者皇帝有關,結果等見到人,大概問了一下對方的意思,才知道自己弄錯了。

“侯爺,小人奉娘娘之命,給您送一些張家口堡的土特產過來。”廖晗道。

張延齡皺眉:“哪個娘娘?本侯哪裡認識什麼娘娘?把話說清楚,是太后娘娘,還是皇后娘娘?”

其實張延齡明白是麗妃讓廖晗來的,只是他不肯承認麗妃的身份,畢竟他跟花妃纔是一夥的,之前花妃可是他的女人,現在他跟花妃還藕斷絲連,既然花妃跟麗妃在豹房鬥得不可開交,他自然不會往麗妃那邊湊。

廖晗有些詫異,連忙道:“是麗妃娘娘,還有哪位娘娘長伴聖駕於張家口堡呢?”

張延齡本已想翻臉,但對方到底是個錦衣衛副千戶,多少要給些面子。張延齡對錦衣衛的人雖然很不屑,卻也不會直接發飆開罪,便在於他在經歷宦海浮沉後,知道有些宵小得罪了遺禍無窮。

“她讓你來送什麼?土特產?本侯跟她素來沒有來往,她送的東西,本侯不稀罕。”張延齡搖頭道。

廖晗笑道:“其實……麗妃娘娘的意思,是想跟侯爺您交換一些東西……侯爺不也想送一些禮物到陛下身邊?”

張延齡先是惱火對方胡說八道,但隨即一怔,想到之前跟張鶴齡的對話,還有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便覺得自己的心思被人看透了一般。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張延齡皺眉問道。

廖晗回答:“其實娘娘是讓小的來跟侯爺說,現在娘娘也不想陛下早些回京城,侯爺要有什麼吩咐的話,完全可以讓麗妃娘娘代勞,麗妃娘娘一向對侯爺非常敬重。”

這邊廖晗說的話非常客氣,不過張延齡卻感到對方來者不善,便在於張延齡並不覺得麗妃有必要跟他示好。

就算旁人不知道花妃跟他的關係,大概也知道花妃是他送到豹房去的,現在麗妃居然主動湊過來,擺明了吃定他,就算張延齡再糊塗,也知道對方不懷好意,就算合作,對方也佔據主導地位。

張延齡厲聲喝道:“本侯不明白你說什麼……本侯要做事情,需要一個豹房沒名沒分的女人幫忙?”

“總歸會有需要的地方,侯爺不覺得,跟麗妃娘娘合作,對侯爺有百利而無一害嗎?侯爺應該摒棄前嫌纔是……娘娘其實很願意跟侯爺合作,可以讓侯爺賺到更多的銀子,侯爺也能通過娘娘把更多的女人送到陛下身邊,讓陛下對侯爺高看一眼,不是嗎?”

說到最後,廖晗已不再遮掩,直接把利益關係說明白。

張延齡很少冷靜下來權衡利弊,做事一向喜歡感情用事,既然覺得麗妃跟自己不是一條心,就絕不會輕言跟對方合作。

張延齡冷笑道:“回去告訴她,本侯要做事根本就不需要利用一個女人……送女人?哼哼,想把本侯送去的女人控制在手上,讓她去爭寵,門兒都沒有!”

在張延齡想來,自己既然能送一個得寵的花妃到朱厚照身邊,出現第二個花妃也不是難事。

他覺得,麗妃要跟他合作,其實是要防止他送更多有本事的女人到朱厚照跟前,想通過這種方式鉗制他。

因爲張延齡的態度太過強硬,廖晗知道無法完成任務,只能先把麗妃安排送給張延齡的禮物擡進來,本以爲會拒收,但卻未料到張延齡竟然照單全收。

張延齡道:“本侯先謝過麗妃好意,但她說的事情,本侯不可能同意,讓她死了這條心吧!來人,送客!”

此時的張延齡,既殘忍又貪婪,莫說是麗妃送來的價值幾百兩銀子的禮物,就算只是幾十兩乃至幾兩,他也不會拒之門外,在經歷宦海沉浮後,他對於金錢更加看重,似乎只有銀子才值得信任,而且他還學會了把存銀分開儲藏,交給不同的人私藏,免得又犯事被朝廷抄沒。

廖晗雖然感覺建昌侯不識時務,但他畢竟只是個小人物,這次回京的主要任務也不是這個,等辦完事情還要馬不停蹄趕回張家口堡跟麗妃會面,所以急匆匆離開建昌侯府。

廖晗走後不久,黃玉趕了回來。

黃玉得知廖晗來過後,趕緊前來看看是怎麼回事,見張延齡面色不善,便大概知道侯爺沒給麗妃的人好臉色。

黃玉試探地問道:“侯爺,聽說麗妃娘娘派人來過了?”

“嗯。”

張延齡微微頷首。

黃玉急切地道:“侯爺,您之前不是纔派人跟花妃說,趕緊誕下太子,免得被別的女人捷足先登,現在麗妃派人來,是否跟這件事有關?”

張延齡板着臉喝道:“你打聽的事情倒不少,麗妃派人來見本侯,不過是跟本侯商議合作的事情……但她是什麼人,有資格跟本侯合作?豹房裡的女人,沒有一朵花能紅上百日千日而不凋零,她現在居然蹬鼻子上臉,給點兒顏色就敢開染坊……”

這邊張延齡罵得很痛快,但黃玉根本沒聽出重點。

最後黃玉道:“是否派人去查查那個信使,還有提防一下麗妃?這個女人不簡單,聽說她最近在陛下跟前很得寵,就連陛高公公、檸公公和錢寧都要給她面子。”

“不用了,這種女人本侯怎麼可能放在眼裡?等她失寵後,或許本侯會把她弄來,讓她跟本侯當妾侍,哈哈……豹房裡的事情誰說得清楚?當初本侯給陛下送女人,回頭陛下也可以把女人送給本侯,到時候看她怎麼在本侯面前耍橫!”

張延齡說話時臉上的笑容無比得意,好像真的已把麗妃控制在手上一樣。

他還不知道,其實這個女人跟他有淵源,當初江櫟唯正是把高寧氏帶到京城送給他,只不過半路上跑了,而張延齡也不知其實高寧氏跟麗妃是同一個人,若是明白其中訣竅的話,他一定會更加氣憤,更沒有與麗妃合作的可能。

……

……

西北,延綏鎮,三邊總督衙門。

時間進入八月,天氣轉涼。

王瓊得知沈溪歸期後,第一時間去見謝遷,把詳情相告,同時稟明張家口堡那邊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凱旋儀式。

本來王瓊以爲謝遷會對如此操辦慶典持反對態度,但謝遷似乎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只是對慶祝地點不贊同。

“……既要彰顯龍威,應該將凱旋慶典放在京師纔是,如今皇帝不臨朝,政務荒廢,閉目塞聽,長久在外必生禍端……陛下沒說幾時回京?”謝遷問道。

王瓊想了一下,微微搖頭:“具體時間尚未傳來,不過以在下猜想,或許在沈尚書抵達張家口堡後,陛下便會即刻班師回朝了吧?”

謝遷輕哼一聲,對時間安排似乎有些不滿意,但態度卻平和許多。

因爲對韃靼作戰連續勝利,西北各處軍政大員的擔心一掃而空,根本就不怕大明會吃敗仗,只是對功勞的劃分多或少有些不滿,但其實沒什麼可爭的,功勞歸誰早就有了定數,旁人想跟沈溪搶首功基本不可能。

王瓊又道:“張公公卸職司禮監掌印後,陛下遲遲未找人頂替,如今看來戴公公和高公公頂替的機會較大。”

謝遷對這個話題全然不感興趣,問道:“朝廷可有發來詔書,涉及老夫?”

這問題,讓王瓊不好回答,心想:“來之前便想到謝閣老會問這件事,很想跟他說有,但其實卻是沒有,朝廷到底要如何安排存在疑問,謝閣老莫非已被朝廷遺忘?”

王瓊遲疑地回答:“沒有跟謝閣老有關的御旨到三邊,或許陛下召您回朝的詔書已在路上了吧。”

謝遷聽到這話後臉色馬上變得不好看了,板着臉,不耐煩地揮揮手:“老夫在三邊,至少兢兢業業把本職工作做好了,就算沒功勞也有苦勞,現如今司禮監掌印空缺,連老夫這個首輔也不能回朝處置政務嗎?朝堂盡是小事還好說,若遇到大事的話,該如何處置?”

王瓊一聽便知道謝遷是在抱怨,作爲三邊總督他自認沒資格參與這種涉及朝廷核心權力層的事情,所以識相地不予評價。

半天后,謝遷嘆了口氣:“不過也是,現在朝廷最大的事情,便是西北這場戰事,且還被之厚給打贏了,下一步就是論功請賞……似乎除了禮部和兵部之外,其餘的人也摻和不進去。”

王瓊問道:“謝閣老,是否由在下跟陛下上疏,提及謝閣老在三邊的功勞,請求調您回朝?”

謝遷一聽急了:“德華,你把老夫當成什麼人了?老夫是那種爲自己請功的人嗎?這次的事情,老夫除了添亂,哪裡有什麼功勞可言,你以爲老夫連這點自知之明都沒有?陛下不待見老夫,這是老夫出京前便知道的事情,既然陛下不提,那老夫就暫且留在三邊,正好能幫幫你。”

王瓊心裡不由打鼓,顯然並不覺得謝遷留下來會幫到他,反而處處指手畫腳,做的很多安排都讓王瓊難以接受。

但問題便在這裡,朝廷不着急召謝遷回去,而謝遷也不會主動請調,那最後謝遷還是要留在三邊之地膈應人。

“倒是之厚那邊,若是能聯繫上,要跟他說,讓他儘量早些回來,草原上豺狼虎豹盤踞,既然他打算以王化思想治理草原人,就別在草原上多逗留,回來後老夫也正好有些事跟他說說。”謝遷補充道。

王瓊心想:“沈之厚人還在草原,您有什麼話急着對他說?莫不是涉及到接班人的問題?”

這難免讓王瓊有些不舒服,畢竟沈溪是翰林出身,這次又獲得這麼大的功勞,謝遷很有可能會舉薦沈溪入閣。

以王瓊的認知,若沈溪入閣,就算不是首輔,至少能掛着個六部尚書的頭銜,要麼是兵部,要麼是禮部或者吏部,到那時,沈溪可就徹底權傾朝野了。

王瓊道:“是否先跟沈尚書說清楚一些,到底是何事?”

謝遷神色平淡:“等他回來後再說吧,老夫這些年在朝中也累了,既然他有能耐,那老夫就退位讓賢,由得他去闖……只要老夫一天不死,就會一直盯着他,讓他不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來。”

王瓊心裡又開始腹誹:“您老說能控制得了沈之厚,但在出兵問題上,您的話有誰聽?最後還不是陛下跟沈之厚攜手將你發配在外?您這把老骨頭,以首輔之身到三邊來打雜,要不是我處處容讓,你何至於有現在這般愜意的日子?”

就算王瓊心胸開闊,但想到未來朝廷由沈溪發號施令,始終有些不爽,任誰看到年齡可以做自己兒子的人執掌大權高高在上,跟不靠譜的皇帝沆瀣一氣,都會對未來感到迷茫。

但這到底是朝廷規矩使然,沈溪本已無可爭議坐上兵部尚書的位子,這回又取得這麼大的功勞,就算不進內閣,那至少也該往吏部尚書位置上靠攏,而吏部尚書何鑑也多次表示要從朝中退下。

這是個契機,似乎戰爭開始前,朱厚照沒有安排何鑑退休就是爲今日之事做鋪墊,若是換旁人去做吏部尚書,而沈溪又立下這麼大的功勞,皇帝拿怎麼去提拔?

“卑職明白了。”

王瓊心裡很失望,不過卻沒有表現出來,恭敬行禮。

謝遷彷彿有一雙慧眼,看着王瓊笑了笑,說道:“德華,你在三邊做事勤勤懇懇,老夫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回頭會跟朝廷舉薦,讓你回朝擔任部堂,這也算是老夫唯一能爲你做的事情吧!”

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九一五章 選拔考試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