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

周氏執意要走,謝韻兒儘管很爲難,但還是四處張羅。

揚州知府和江都縣令對沈家這一大家子恭維有加,知道這是皇親國戚,家中出了沈溪這樣功勳赫赫的當朝名臣,送了不少慰問品來。

只是涉及出城前往南京的問題上,揚州地方卻不太配合,一切便源於此時朱厚照已兵困安慶府城,在戰事沒有明朗前,江南各處風聲鶴唳,揚州城作爲南北水陸要衝,自然要加強戒備。

城內城外正集結兵馬和船隻,南京那邊要調兵馳援安慶府城,揚州府也被抽調了不少兵馬。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府不敢隨便讓沈家人出城,不管是去南京還是去新城,出了事他們承擔不起嚴重後果。

好在這個時候,馬九風塵僕僕趕到揚州。

馬九回了一趟新城,便由沈溪派來接應家人,隨同他一起到揚州城的還有八條載重兩三百噸的中型船隻,以及五百名親衛。

可是就算馬九是軍中將領,級別還很高,但戰時進城也不是什麼容易事,好在沈溪以兵部尚書的名義開具公文,命令揚州守將接應,揚州知府聽聞情況後也主動幫忙疏通,馬九才順利帶着人通過關卡進城。

馬九進城後第一時間去官驛拜見謝韻兒,謝韻兒得知馬九到來,趕緊把周氏也叫來一起商議南下之事。

驛館大廳。

馬九風塵僕僕而來,站在謝韻兒身後的小玉見到丈夫也很高興,畢竟有近一年時間未曾相見,見到丈夫一切安好,她也終於可以鬆口氣,畢竟除了書信外平時她能聽到馬九的消息實在有限。

“……老九,這是怎麼回事?你到這裡來作何?你家老爺呢?不會是又被皇帝調去打仗了吧?”

周氏見到馬九之後,劈頭蓋臉問道。

平時周氏表現出一副對沈溪漠不關心的樣子,但她是聰明人,知道沈家現在的榮華富貴都是沈溪一手賺來的,甚至包括女兒的皇后之位。

在這節骨眼兒上,周氏首先想了解的還是不聽話的大兒子的情況。

馬九恭敬行禮:“回老夫人的話,陛下御駕親征,興師動衆,老爺並未隨行……現在老爺還在新城那邊,特派小人來接老夫人和諸位主母一起去新城。”

“他沒去?稀奇了,真是稀奇了。”

周氏對兒子沒領軍出征這件事非常意外,在她想來,自己兒子戰場上的本事無人能敵,遇到戰事理所當然應該是沈溪統兵才合理。

嘴上一直數落沈溪天天打仗,沒把家人放在心上,但心裡卻巴望着所有勝仗都是兒子打出來的,周氏自己也非常矛盾。

謝韻兒道:“那老爺可有說,我們如何出城?現在揚州地方官府不許任何人出城,說是外邊很危險,沿江城塞和關卡都戒嚴了。”

馬九道:“以小人所知,陛下現在暫時被困安慶府城,寧王兵馬已出江西,從安慶府到九江府一段水路都被封鎖,但暫時不會影響下游的揚州周邊水域安全,只是可能遭遇敵人派出的斥候,只是過江的話不會有多大風險。”

周氏老謀深算:“那可就未必了……寧王造反,肯定早有準備,知道咱沈家在朝中是什麼地位,萬一專門派出兵馬來劫持咱呢?還是小心點兒好!”

謝韻兒沒有理會周氏的話,繼續問道:“那老爺吩咐的是……九哥你帶兵護送我們南下?”

“嗯。”

馬九肯定地點了點頭,“直接去新城,老爺會派人接應我們,不會讓諸位主子出事。”

謝韻兒聽到這話,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顯然她也不想留在揚州這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等消息,還是希望能早些跟沈溪團聚。

周氏卻皺眉:“去南京吧……怎麼能去海邊那個什麼新城?作爲故都,南京這邊多安穩?”

“娘……”

謝韻兒趕緊勸說周氏。

馬九卻道:“老夫人有所不知,此番寧王叛亂,首要目標就是要拿下南京城,自立爲帝,與朝廷劃江而治……老爺說了,現在南京並不安穩,若南京失守的話,整個江南可能都要落到寧王手裡,現在陛下已被困在安慶府城……”

“安慶府城位於江北,若出什麼狀況,陛下必定會選擇直接北上返回京城,江南各處城塞或許都會放棄……南京城也很有可能被寧王攻佔。”

馬九說的話,直接命中周氏要害,乃是由沈溪專門爲周氏量身打造的理由。

周氏聽到後果然變得緊張起來,連連搖頭:“那咱就不去南京,也別過江了,他那座城池不也在江南地界嗎?咱就暫時留在揚州城,順便把皇后接來,若時機不對就北上……早幾天、晚幾天見到不打緊……他總不能坑娘吧?”

這次馬九沒答話,謝韻兒趕緊勸道:“娘,我們還是趕緊去跟老爺匯合纔是……有老爺在,就算寧王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如您所言,萬一寧王叛亂蔓延到南京,揚州城被圍困,那時我們可能要淪爲人質。”

這次謝韻兒學精明瞭,不管怎樣先把周氏嚇唬一番,你周氏不是正享受位高權重帶來的榮耀嗎?讓你知道自己身處高位的風險,爬得越高,越容易摔下來,寧王會把你當成目標,用你來脅迫你兒子甚至是皇帝女婿。

周氏一時間不知該作何回答,馬九也道:“老爺有吩咐,讓小人務必儘快護送諸位主子出揚州,小人進城後已跟地方官府打過招呼,入夜前會派人護送我們出城,有老爺開具的通關文牒,這一行不會有任何阻礙,出了揚州城後一路順江而下,不出兩天時間就能到新城。”

周氏臉色不好看,卻沒有再反對。

謝韻兒站起來:“既然老爺安排好了,那還等什麼?趕緊進去傳話讓妹妹們收拾妥當,能帶的家當一概帶上,這次有船隻送我們,不需要捨棄什麼,不過若實在太過沉重的話也可以留在揚州這邊,找個院子放好,等戰事結束再來取也來得及。”

周氏問道:“這就走了?”

謝韻兒點頭:“娘,咱不能在揚州城裡停留太久,這裡是大運河上最重要的城池,屬於是非之地……就算寧王兵馬沒殺過來,城內也可能出現亂臣賊子,萬一咱成了這些叛賊挾持的人質,老爺真不知該如何取捨了。”

……

……

朱厚照撤兵安慶府城後,整個江南最安穩的地方就只有沈溪所在新城了。

一來是因爲新城距離安慶較遠,二來是有沈溪這樣的名將坐鎮,哪怕寧王派出的斥候都不敢往新城靠近。

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商賈前往新城做買賣,新城越發興旺,但這其中也夾雜有寧王的說客。

但沒人能見到沈溪,沈溪已經有意識地在新城加強管控,禁止有人趁着戰亂鬨擡物價,同時防止寧王細作進城。

沈家一大家子沒到新城,沈溪仍舊屬於“無家可歸”,基本上是到惠娘處落腳,只有偶爾纔會去馬憐處散散心。

隨着時間推移,惠娘多了幾分危機意識,過去幾日沈溪專注於戰事留宿官衙沒回去,這天沈溪剛進門,就發現惠孃的態度有些怪異。

“還以爲老爺又不來了呢……”

惠娘看似態度平和地說出這番話,但其實滿含牢騷。

沈溪清楚惠娘對現狀不滿,不過他暫且沒辦法化解,只能是任由惠娘用陰陽怪氣的腔調發泄一二。

進了飯廳,沈溪將外衣脫下,李衿趕緊上前接過。

李衿道:“這幾天氣溫陡降,寒風刺骨,這邊跟北方的天氣還是有所不同。”

李衿是北方人,雖然她以前在閩粵、湖廣等地生活過一兩年,但對於江南的天氣依然有些不太適應。

作爲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李衿不太適應江南這種刺骨的溼冷環境。

沈溪在桌子邊坐下,東喜馬上將熱茶奉上。

沈溪接過熱茶,輕輕抿了一口,不無感慨地說道:“我在北方几年,突然間也不太適應這江南的氣候……”

說話間,惠娘在沈溪右手邊坐下,李衿則在左手邊坐下,一羣丫鬟在東喜的招呼下往桌子上上菜……雖然惠娘語氣不善,但其實天色已晚她跟李衿依然還沒吃晚飯,一直在等候沈溪過來。

惠娘問道:“老爺不留在衙門準備行軍打仗的事情?外間不是盛傳,老爺又要帶兵出征了嗎?”

“沒有的事。”

沈溪搖頭否認,“陛下沒傳聖旨來,我就要一直待在這邊。以我估計,不到萬不得已,陛下一定不會差遣我出馬……現在看起來前線情況不妙,但尚不到危急的地步……安慶府那邊只是氣氛緊張了些,但實際上沒正式開打,能緊張到什麼地步?”

惠娘想了想,微微搖頭未再說話。

旁邊李衿卻很感興趣,問道:“陛下這是忌憚老爺的本事,不想讓老爺帶兵嗎?”

惠娘白了李衿一眼:“這種混賬話,別在老爺面前說。爲人臣子,怎能有如此想法?”

沈溪笑了笑:“衿兒所說雖然不那麼中聽,卻是那麼個理兒……本來陛下南下目的,就是想跟我一起領兵平倭寇,我不想讓陛下涉身險地,才設計將倭寇問題提前解決,陛下心懷不滿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惠娘道:“陛下怎會是普通人?”

沈溪笑道:“皇帝一樣吃喝拉撒,怎就不是普通人……陛下到現在都還是小孩子心性,爭強好勝,崇尚用武力解決問題……再者也有我功高蓋主的因素在內。”

當沈溪最後一句話出口,不但惠娘,連李衿都不再言語。

誰都知道的道理,哪怕是市井婦孺,也知道沈溪功勞太大,想不遭皇帝猜忌太過困難。

本來朱厚照一直按照師禮對待沈溪,給予絕對的信任,可一旦矛盾滋生,再有佞臣成天在皇帝面前吹耳邊風,君臣間的信任其實並非是牢不可破。

沈溪臉色倒還算輕鬆,笑了笑道:“其實不領兵也好,能留下來陪你們……希望前線一切順利,陛下能取得他想要的軍功,到那時我們留在這裡兩三年不回京城,不也是好事一樁?”

惠娘道:“老爺乃朝廷柱樑,陛下跟前可以缺別人,唯獨少不了老爺……老爺不回朝怎麼可以?這江南到底非久留之地。”

說話間,桌上的飯菜上齊。

每次惠娘準備的飯菜都是沈溪喜歡吃的,她非常清楚沈溪的口味,許多時候甚至親自下廚房烹飪。

嗅着飯菜的香氣,沈溪嚥了口口水,拿起筷子道:“我不想回京城,別人總不能拿繩子綁着我回去吧?留在這裡同樣可以爲朝廷效命,那回去的意義又是什麼?”

……

……

惠娘和李衿理解不了沈溪灑脫的心態。

在她們看來,沈溪位高權重,不可能輕易放不下手頭的權力,應該早一步回京,享受兩部尚書位極人臣的榮光,把持朝政,讓世人瞻仰崇拜。

但沈溪卻很清楚,自己能爲大明做的事,其實已經做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主持一場改革!

但在封建守舊的思維模式中,他要行變革之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畢竟他進行的並非是普通的政策轉變,而是引發工業革命,這在小農經濟的大明非常可怕,傳統勢力的強烈反撲,會讓沈溪舉步維艱。

飯桌上,惠娘和李衿都不說話。

被準允一同上桌吃飯的隨安和東喜相對活潑些,眼珠子骨碌碌的,視線不停地在沈溪和惠娘、李衿身上轉動,卻不敢隨便言語。

吃過晚飯,沈溪來到書房,躺到搖椅上,逍遙自在,不自覺地開始閉目養神。

李衿先去沐浴更衣,惠娘暫且留下,隨手把隨安和東喜打發出去……好像她有什麼話要單獨跟沈溪說。

“老爺,您實話實說,這場仗您打還是不打?也好讓妾身有個心理準備。”惠娘目光灼熱地望着沈溪,想得到一句準話。

沈溪微微搖頭:“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不是我不想回答你,而是真要等陛下的旨意……你覺得陛下現在還像一年前那麼信任我嗎?”

惠娘頷首:“老爺取得那麼多功績,卻屢屢被朝中文武攻訐……最可怕的是陛下身邊全都是蠅營狗苟之輩,老爺想要完成匡扶大明的宏願談何容易?老爺應該想辦法將陛下身邊這幫小人剷除纔是。”

沈溪嘆息道:“一個胡鬧的皇帝,就意味着有源源不斷的佞臣產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古往今來莫不如此……哪怕我剷除一批,陛下依然會扶持新人。你說現在陛下跟前這幫人就比以前的劉瑾、錢寧等人更好嗎?”

惠娘爲難道:“那老爺也不能任由這些人胡作非爲吧?”

沈溪苦笑道:“若陛下只是一個普通學生,我肯定能教好他,引導他向善,但他是皇帝,擁有的權力幾乎不受控制,我也不過只是他的臣子而已。我做了很多嘗試,想將他帶回正道,現在依然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可結果呢?我越是試圖改變他,他的逆反心理愈強,這次的事情其實也算是給我敲響了警鐘吧。”

惠娘想了想,無奈地搖了搖頭。

沈溪繼續道:“此番陛下出徵太過冒失,軍中真正能頂上的人不多,有能力主導這場戰事的加繆更少了。一些關鍵人物都沒有參與這次戰事,陛下和魏國公這一正一副兩個統帥都不是領兵上佳人選,現在撤兵安慶府沒鬧出大亂子已屬萬幸……以寧王的能力暫且無法攻打安慶府城,所以你也不用太過擔心。”

惠娘點點頭:“那沈家人幾時過來?”

沈溪望着惠娘:“怎麼,你是在爲他們擔心還是爲自己擔心?”

惠娘明白沈溪的意思,這涉及到她妒忌與否的問題,故意將目光避開,低頭道:“妾身想見見泓兒。”

沈溪道:“之前我已派出馬九去迎接,相信用不了幾日他們就會到來,到時我就可以讓他回來跟你一起生活。”

“還是別了。”

惠娘連連搖頭,“只要能遠遠看到他健康快樂成長,妾身沒什麼奢求。”

沈溪輕輕嘆息:“當孃的,何必那麼殘忍呢?這不是對孩子殘忍,而是對自己殘忍,讓我這個做父親的都不知該如何面對……孩子本來可以過幸福的生活,爲何一定要爲了出身和地位爭那麼多?難道他留在你身邊,將來就註定沒成就嗎?”

惠娘沒回答,顯然不想就這個問題跟沈溪繼續談論,而是要就此揭過。

沈溪再道:“等沈家人來了,可能我再來就不那麼方便了,每次過來我都會提前派人來通知,也可能臨時前來。你跟衿兒做的事不變,所有賬目仍舊過你們的手,會有專人負責傳遞。”

惠娘突然擡起頭,用熱切目光凝視沈溪:“老爺真不打算回京城了?”

沈溪見李衿已換好衣服出來,不由站起身:“不回去了,這裡什麼都好,我會盡量請旨留在新城,以穩定海疆爲由,留他個三年兩載……到那時是回京城,還是別有安排,就看時機如何了。”

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