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

阿爾梅達實在是沒辦法。

沈溪只給他一天時間考慮,如果不答應就會把他趕走。

當然他帶來的白銀和美洲的土特產也別想帶走,船上的白銀足足有五十萬兩,已算是一筆不錯的戰爭賠償。

阿爾梅達開始計算得失。

總歸沈溪只是開口討要五船白銀,差不多三百萬兩銀子就可以打發掉,相比於他們從南美掠奪的海量財富,這一點並不算什麼,關鍵是能重新打通跟大明的貿易線,再就是讓大明允諾暫時不出海擴張,他們可以繼續在亞洲尤其是印度掠奪財富。

不過沈溪索要的海外領地,讓阿爾梅達很頭疼。

沈溪討要的地方,除了三佛齊外,還有勃泥以及馬六甲海峽對岸的滿剌加。勃泥就是後世的加裡曼丹島,滿剌加則是馬來半島南部包括星洲,扼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異常重要。

這些小國原本就是大明的藩屬國,雖然只以納貢的形勢存在,但不可否認大明在這些地方有很強的影響力,大明商人足跡也遍及各地,從文化認同度來說,不用擔心大明的控制問題。

阿爾梅達一晚上都沒睡,跟手下商議,此番他帶來了自己的智囊團。

第二天一早,阿爾梅達求見沈溪,同意沈溪的提請。

“沈大人,您開出的條件雖然過分了些,但總歸可以接受……我們此番帶着誠意而來,希望能長久合作下去。”

阿爾梅達知道跟沈溪討價還價沒有任何意義,乾脆拿出公事公辦的外交辭令,以避免自己丟面子。

沈溪點頭嘉許:“這次貿易協定,至少可以保證未來十年貿易正常進行。”

阿爾梅達道:“領地我們可以劃撥給你們,但已經修建好的城塞卻不能給,人口方面我們會從美洲運一些印第安人過來,再加上較爲開化的西印度人,應該夠了,香料羣島這邊的人太過懶惰,不適合當勞力……還有就是你們大明可以自行組織向這邊移民。”

沈溪道:“印第安人和西印度人,你們都得負責教他們漢話,而且得保證他們到來後不能鬧事,我會妥善安置。”

“這個倒是不用太擔心。”

阿爾梅達道,“不過我們需要時間準備,大概得一年吧,畢竟教導一門語言,是非常繁瑣的事情……而且我們國王的正式回覆,也需要這麼長時間,繞道好望角回佛郎機,一來一回基本就是這麼長時間,所以在此期間……我希望能跟大明恢復正常的商貿來往。”

沈溪冷笑不已:“官方都沒蓋棺定論,就想做買賣?如果你沒有自行決定的權力,根本不必來。”

阿爾梅達妄圖拖延時間的目的破滅,只好道:“這樣吧,我先以亞洲總督的名義,確認這份協議的合法性,後續不過是走個程序罷了,我們的國王非常渴望得到東方的絲綢、茶葉和陶瓷,一定不會拒絕……這一船白銀和美洲的土特產,就當是我們的見面禮。”

“是賠償。”

沈溪糾正。

阿爾梅達沒有反駁,苦笑一聲,拿出紙筆來:“口說無憑,先簽署協議吧,我相信大明在這件事上的誠意。若大明違背……我們會讓所有人都知道,大明言而無信,到時不會再有人相信你們,你們的船隊走到哪裡都只有開戰的份兒。”

……

……

阿爾梅達最怕沈溪簽訂協議後又悍然撕毀。

但他又別無辦法,所說威脅之言,根本一點效力都沒有。

東南亞那些小國可沒有敢得罪大明的,反而以成爲大明藩屬爲榮。

這次協議簽訂,算是正式結束明朝跟佛郎機的戰爭狀態,雙方雖然沒有完全和解,但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再爆發大規模海戰,而佛郎機人也無意再派出艦隊到大明海域來,他們實在是被打怕了。

爲了慶祝這次貿易協定達成,沈溪邀請阿爾梅達到呂宋島參加宴會。

夜晚來臨,阿爾梅達趕赴宴會廳,看到巨大的水晶吊燈把室內照得一片透亮,通過巨大的落地窗,可以清楚地看到遠處的港口,船影憧憧,點綴街巷的路燈把海港渲染成了不夜城,對於大明的實力再次高看幾分。

宴會採取自助餐形式,餐具精美,菜品和飲料豐富,當阿爾梅達倒滿一杯紅茶,一飲而盡,不由發出愜意的嘖嘖聲,隨即感慨道:“沈大人,您如此有本事,其實到任何國家,都可以成爲大人物……如果你可以幫我們佛郎機國的話,我相信你會是下一任亞洲總督的最佳人選。”

沈溪笑了笑問道:“你這個亞洲總督很風光嗎?”

“當然風光,數不盡的財富和女人……不過她們都只能當我的情人,畢竟我要尊重留在家鄉的妻子……我們的國王把我當成大功臣,走到哪裡都能享受無上的榮耀。”阿爾梅達無比自豪地說道。

沈溪搖了搖頭:“你說的這些,我已擁有。大明地大物博,論享受的話,比起佛郎機國來好不知多少倍。”

阿爾梅達吃了幾片烤鴨片,又饒有興致地吃了口沈溪推薦的“麻婆豆腐”,頓時被麻得連連吐舌頭,趕緊喝了口大明特產的黃酒壓一壓,過了一會兒才喘過氣來嘆道:“你們大明的生活方式,太過迂腐陳舊……”

“我喜歡出海,尋求刺激,把一個個小國打趴下,讓他們臣服,把最好的寶貝和女人都送來,那是多麼榮耀的事情?可惜沈大人你享受不到這種榮光……或許將來,我們可以在戰場上並肩作戰!來,我敬沈大人一杯。”

……

……

沈溪送阿爾梅達離開呂宋島前,帶着他檢閱了一下大明水師。

一共八十條戰船,且都是大船,普遍帶有煙囪,說明這些船配有蒸汽機,每一條都比佛郎機人的船大上許多。

阿爾梅達站在甲板上看到這一切,突然有一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沈大人,你們國家爲什麼造這麼多船隻?可不太好養,我們佛郎機就從來就不造這麼多船,因爲沒用。”

阿爾梅達用過來人的經驗勸說沈溪,但他很明白這其實是虛言恐嚇。

沈溪笑道:“不怕,我們大明地大物博,能養得起這麼多船,爲何不造呢?如此也爲守護疆土做準備,再不怕海盜倭寇,還有不懷好意之人侵犯海疆。”

阿爾梅達面帶迴避之色:“聽沈大人這意思,好像是在防備我們佛郎機。”

沈溪冷聲道:“不然呢?難道等你們的船隻到來,我們束手無策時,才意識到要造船嗎?”

“呵呵。”

阿爾梅達瞬間沒了辯駁的興趣。

沈溪指了指遠處:“這些只是我們大明水師的一部分,南方那座島上還有差不多數量的船隻,而且我們還會繼續造,同時我們會訓練大批水軍。等你們把領地調撥過來後,我們會派出船隻去接收,到時這些船隻會駐守我們在海外的領地。”

阿爾梅達趕緊搖頭:“不行不行,大明連自己的海疆都不開放,怎麼可以派出兵馬去駐守外面的港口?”

沈溪道:“以前我們的國策是禁海,但現在新皇登基,很多事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不就在海邊建起一座宏偉的城市?下一步我們會再開闢新的城市,並會逐步對外開放,歡迎佛郎機商人前來經商……你放心吧,我們大明朝是恪守協定之人,若你們不主動撕毀協約,協約就有效。”

顯然沈溪的回答並不能讓阿爾梅達放心,因爲主動權不在佛郎機掌控中。不過阿爾梅達也看得開,畢竟他年歲大了,知道沒法再於海上漂泊,再幹幾年就可以體面退休,回到祖國後管他洪水滔天,也跟他沒關係。

阿爾梅達道:“現在協定只有十年,十年後不知會成什麼樣子。”

沈溪笑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

……

沈溪送走阿爾梅達,開始踏上回歸的航路。

從北方南下時,一路近乎摧枯拉朽,回程時軍心齊整,船上兵員不多,因爲收編的海盜以及部分私軍基本留在了呂宋。

“大人,其實我們完全沒必要跟佛郎機人和談。”雲柳道,“藉此機會,我們可以乘勝追擊。”

沈溪搖頭:“我失蹤不過幾個月,朝廷就鬧出這麼大的亂子……以後出征海外,時間更長,一定要保證後方穩定。”

雲柳道:“只要陛下支持就行。”

沈溪反問:“陛下真會支持我領兵到海外?”

這下雲柳不好回答了。

畢竟沈溪在大明境內很容易掌控,若是領兵走出大明國門,朝廷上下都會擔心沈溪的忠誠問題,而沈溪也完全可以通過在海外征戰建國,到那時大明最擔心的便是曾是大明臣子的沈溪反噬母國。

沈溪立在前甲板上,看着北方的天空,道:“估摸半個月時間,就能抵達新城,我準備先在新城停留幾日……給陛下的上奏,等上岸後便派人傳出。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試探一下京城各方的反應。”

……

……

沈溪抵達新城不久,奏疏便傳到京城,送到朱厚照手上。

蕭敬、張永、李興和小擰子都出現在朱厚照跟前,朱厚照這次臉上並不全都是喜悅,因爲沈溪做的事,許多都沒有經過他同意,比如說擅自南下南海,還有跟佛郎機人的和談,有關談判條件他完全不知情。

蕭敬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陛下未做出跟佛郎機人談判的具體指示,沈尚書這麼做是否有僭越之嫌?”

朱厚照沉默不語,但在場之人都能看得出朱厚照不悅。

但張永還是替沈溪說話:“但看起來,這次談判的結果很好,我們賺了幾百萬兩銀子,後續還能賺更多銀子。”

蕭敬搖頭:“這樣的協議,可說是沈尚書一人簽訂,很多地方沒推敲過,比如說十年的限期,定得是否太過草率?還有那些海外的領地,對我們來說根本沒有價值,至於那五萬人口,不過是一些番邦之民,未經教化,難道要用我們大明的稻米去養活他們不成?”

張永聽了蕭敬的話非但不生氣,反而暗自竊喜。

張永心想:“蕭公公年老持重,拿出他顧命大臣的派頭來質疑沈大人……他不知現在沈大人可以代表陛下做很多主,他這麼質疑純碎就是給自己找麻煩……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會退下。”

朱厚照一擡手,打斷蕭敬跟張永的爭論,道:“總體來說沒什麼,這份協約,很符合大明當前的利益。”

一直沒作聲的李興突然行禮:“陛下請三思。”

朱厚照道:“白得幾百萬兩銀子,換你們誰來可以?”

這下沒人能迴應了。

朱厚照又道,“不過是打了幾場勝仗,就能得到這麼優渥的條件,這等於是佛郎機人對我們的賠償……本來朕是有打算讓沈尚書派出一支兵馬去把佛郎機國給夷爲平地,但這其中的麻煩,你們能瞭解嗎?”

“現在幾戰就讓佛郎機人屈服,讓他們每年給我們進貢,還能跟他們做買賣得到白銀,解決大明的財政困難,有何不可?”

蕭敬皺眉:“陛下所做決定,關係東南沿海穩定,不得不慎。”

朱厚照道:“朕也知道,從太祖開始就一直執行嚴格的禁海制度,不過現在時代變了,誠如沈尚書所言,海上運輸有極大的便利性,比河運省時省力,你們看看現在大運河堵成什麼樣子了!還要每年花巨資疏浚河道,若是把運輸之事放到海上,何至於出現這種現象?”

在場四名太監面面相覷,他們都沒料到朱厚照會有如此“高瞻遠矚”的想法。

朱厚照再道:“不過開海之事,尚需商榷,朕的想法是暫時開放幾個港口,只讓官府的船隻出海,不然那麼多大船留着何用?總不能每條都拉去打仗嗎?拿來運輸貨物,還能賺不少銀子。”

說到這裡,朱厚照眼冒精光。

好像沈溪在江南大肆造船,就是爲了幫他斂財一樣。

而蕭敬完全理解不了小皇帝的想法,他總是拿以前對孝宗的態度來面對朱厚照,發現根本就行不通。

朱厚照道:“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讓沈尚書早些回京,他這次做得很好,朕重重有獎……另外,請佛郎機人的使節到京城來一趟,由朕親自簽訂協議。畢竟只是一份草簽協議,佛郎機人沒有把領地、人口和銀子送來,朕隨時都可以改變結果!”

“是,陛下!”

最後幾名太監只能一齊領命。

……

……

此事很快傳遍朝野。

之前都在爲沈溪失蹤之事而議論紛紛,現在突然就要談論沈溪功過是非的問題,而朝中對沈溪跟佛郎機人簽訂協約之事也是褒貶不一。

守舊派大臣自然不想同意,但可惜現在朝中這些人已非常少,就算是守舊派出身的楊一清、王瓊等人,思想都相對開明,並沒有說非要跟沈溪過意不去。

關鍵是之前沈溪跟佛郎機人做買賣,讓戶部庫房盆滿鉢滿,好處顯而易見。

謝遷當政時對此一直頗有微辭,但王瓊和楊一清都是外貿的得益者,一個打理戶部井井有條,手頭闊綽,另外一個則藉助此事而得到大批銀錢修繕西北邊防工事。

能賺錢的事,根本沒理由反對!

只有那些從來不知朝廷開銷,也不管民間疾苦的老臣,對這件事纔有意見。

但很可惜,他們的意見也沒法形成聲勢並造成阻礙,便在於皇帝公開支持,而朝中的主流聲音也對此保持容忍和接受,守舊臣子再反對,也不過是通過言官上奏談及沈溪在此貿易談判中所做的一些“僭越”舉動,這些奏疏都被君王那邊一一駁回。

“三百萬兩銀子,以前一年國庫收入所得,現在打幾場仗就得到了,這買賣不虧。”

李鐩跟楊一清見面時,笑呵呵提及。

工部也樂於見到跟佛郎機達成貿易協定,這意味着以後工部不用過捉襟見肘的日子。

楊一清則有些擔心:“佛郎機人巧取豪奪慣了,平時經商,亂時爲盜,朝廷如此容讓,不怕他們出爾反爾?”

李鐩笑道:“應寧你有所不知,過去一年多時間,江南造船開支巨大,造出大量船隻,最重要的用途便是拿來保證海疆穩定。”

“佛郎機人想得到我們的商品,靠船堅炮利進不來,只有跟我們和談。這點倒是之厚看得很透徹,只有自己強大了,纔不怕賊人玩陰的。”

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