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

繡花也就是刺繡,又名針繡,以繡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

至大明年間,繡花空前繁榮,蘇繡、粵繡、湘繡、蜀繡號稱“四大名繡”,此外尚有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等,各具風格,而寧縣縣城的繡花則屬於閩秀範疇。

等兩家人在一起吃過晚飯回到家中,周氏把從繡坊那裡進來的繡花全都擺開來細細查看,沈溪隨便瞥了一眼,確實都是上好的料子,花也繡得很漂亮,但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很難有市場。

最明顯的問題,周氏的這些繡花都是從繡坊那裡進的貨,說是價格不高,但實際上已被繡坊盤剝了一層,就算真有人需要,那些人大可去繡坊買就是了,何必讓商販從中截取一節利潤?

更何況這年頭女人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女紅,真有需要出來買繡花的人並不多,繡花這東西,如果沒有大規模訂單的話,光靠散賣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不過沈溪並沒有對周氏言明。

生意人都要先吃過虧才知道買賣難做,周氏正在興頭上,他貿然反駁,周氏不信不說,可能還會揍他。

果然,頭兩天周氏都是興高采烈出門而去,可在經歷兩天只賣出去一件賺回兩文錢的慘淡後,周氏開始正視這門生意是否出了差錯。

“真是奇了怪了,我看繡坊的生意做得挺好的啊,爲什麼咱把攤子擺開,就沒人來買呢?”

周氏在房間裡,看着攤開後五彩繽紛的繡花有些發愁,這番話似乎是在問人,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沈溪這會兒正襟危坐,俯首在院子中央擺着的小木桌上練毛筆字,他聞言擡起頭道:“娘,您也說了,繡坊的生意好,可娘做的到底不是繡坊的買賣啊。”

“你個小屁孩懂什麼,明天娘便宜點兒賣,應該能多賣出去幾件……嗯,就這麼定了。”

沈溪吐吐舌頭,一臉的不以爲然。本來一件繡着花鳥魚蟲的手帕才賺兩文錢,再便宜點兒,那就徹底是賠本賺吆喝。

寧化縣城瘟疫剛剛過去,這時候百姓缺的是日常所需,柴米油鹽醬醋茶,甚至是布帛、煤炭、棉花這些生活必需品,至於繡花,沈溪實在想不到會有什麼人有心思買。

第二天沈溪放學回家,周氏老早就收攤子回來了,原來就算上午她把刺繡的價格降到平價,也根本無人問津。她在街路上等了兩個多時辰,反而被集頭要去了四文錢的稅,周氏一氣之下乾脆收了攤子回來,嘴裡不斷地咒罵那吃人不吐骨頭的集頭以及官牙。

“……你說說他們,什麼事都不幹,在街上走走就要收我四文錢,我都說了賣不出去,給他們塊手帕抵錢他們都不允,可真氣死我了。”

惠娘聽聞周氏生意不順,特意關了藥鋪過來安慰:“姐姐做慣了買賣就知道了,城裡做生意,不但要應付官府,還要應付集頭。集頭每過幾天就會帶着人到街上收錢,若遇上逢年過節,還要有獻禮相贈。正因爲這樣,那些賊人才不敢在街上鬧事。”

周氏這才知道原來集頭不是故意針對她,只是恰好被她趕上了,這次真是出師不利,賺了兩文錢虧了四文錢,白白賠了兩文,這還不算她購繡花的本錢。

本來興沖沖出來做小買賣,這才幾天下來,就快把周氏的熱情給磨沒了。

“要不,姐姐也別出去拋頭露面,做那沿街擺攤的買賣了?”惠娘突然道:“妹妹獨自經營這藥鋪,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妹妹沒了丈夫,請外人只怕招惹閒話,倒不若姐姐過來幫忙……姐姐要工錢也好,或者是當半個東家分薄利也好,總之有姐姐幫忙打理藥鋪,妹妹也好抽出時間來多陪陪曦兒。”

周氏臉上滿是震驚之色!雖說惠娘藥鋪的規模不大,可在瘟疫爆發之後,藥鋪早就聲名在外,城裡的百姓似乎都認準了惠娘藥鋪售賣的藥材才最正宗資格,每天都顧客盈門。另外,連縣令大人都賜了匾額的藥鋪,誰都不敢開罪,這就避免了同行的傾軋。

這正是藥鋪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惠娘卻願意把生意分出來讓周氏一起做,讓她有些受寵若驚。

“妹妹,這不太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孫惠娘笑道,“要不是妹妹有福氣能遇上姐姐一家人,別說做這買賣了,就連鋪子和院子都保不住。”

“現在妹妹實在太忙了,時常有心力交瘁不堪重負之感。姐姐就當是體諒一下妹妹,過來幫幫忙吧!妹妹也不虧待姐姐,以後藥鋪所得之利,我們五五分成可好?”

“不行不行,那我可真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周氏一聽五五分成,她就算再想入股藥鋪也知道不合適。本來就是白送的買賣,現在惠娘還要把一半收益給她,她可不願接受。

最後兩個女人你推我讓,終於商定惠娘把藥鋪利潤的三成給周氏。如此一來,沈家成爲了藥鋪的股東,周氏也終於有了正當營生,不用再去做女紅或者沿街擺攤叫賣了。

經過南方這場瘟疫之後,藥鋪裡的藥材庫存已經嚴重不足,以目前生意興隆的狀況,支撐不了幾天就要斷貨。因此,必須從別的地方購進藥材補貨,這就需要本錢。

周氏有紅利分,但也要拿出之前惠娘給她的銀子來作爲藥鋪的流動資金,對於周氏來說,這本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自然樂意之至。

幾天之後,新一批藥材運來了。

這批藥材價格比之半年前要貴上一倍有餘。在藥材進到藥鋪後,惠娘很發愁,她不想漲價令鄉親難以承受,但這批藥材進價就很高,她纔剛讓周氏入股作爲藥鋪的老闆,並不想讓周氏賠錢。

“要不咱就以進價把藥材賣出去如何?外面藥鋪的藥材價格基本上翻了兩倍,咱們保本賣雖然有些對不起百姓,但好在咱也不虧本。”

惠娘找周氏商量,其實是想徵得周氏的同意。畢竟開門做生意,還需要算上人工和雜稅,不賺錢其實就已經虧了。

周氏沒多少主意,在經營藥鋪上惠娘遠比她有經驗,她什麼看法都沒有就表態同意下來。

如此周氏作爲藥鋪的二當家,也開始出來經營鋪子,她不識字,記賬的事需要惠娘負責,她首先要學的記住藥材的名字,要把什麼藥放在哪裡記清楚,這就需要周氏能認識盛着藥材的抽屜外面的字。

打理藥鋪生意的頭幾天,周氏天天都在學認字,這對目不識丁的她來說無異於一場巨大的挑戰。

沈溪放學回來到藥鋪幫忙的時候,周氏通常也會拉着他問抽屜外面的字是什麼,要是認混了,抓錯一味藥,不僅會耽誤病人的病情,甚至可能因爲藥性相沖導致出現嚴重後果。

周氏知道這事情不能怠慢,所以學習起來非常用功。

**********

ps:今天會再次爆發三章!

昨天有三十多個人打賞,對此天子衷心地表示感謝,謝謝大家的擡愛!天子無以爲報,只能用爆更來酬謝!

感謝名單在下一章送上,天子繼續求收藏和推薦票支持!

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見客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