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

冬月底,沈溪準備打道回京。

沈溪是兵部派來公幹的,如今炮已送到,包括張老五在內的炮術教官正在盡職盡責地訓練炮手,他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該回京城繼續當他清貴的翰林官了。

論功行賞在沈溪看來無異於一個笑話,至少他知道劉大夏沒把他的功勞如實上報,至於最終能得到怎樣的獎賞,就看劉大夏或者朝廷是否“良心發現”。

這年頭做事不容易,功勞太小則不值一提,功勞太大卻會被人抹殺。

沈溪並不是非要爭取什麼,而是覺得自己拼了命獲得功勞,卻沒收穫相應的報酬,感覺有些窩火。

不過還好,劉大夏通情達理,知道沈溪沒有留在延綏鎮任職的興趣,爽快地答應沈溪回京的請求,同時派一千兵馬沿途護送。

當然,護送他只是順帶,主要還是護送榆林鎮運往京城的“戰利品”,以及請賞的花名冊。

“沈溪,你來時擔的是兵部的公差,這趟回去,權幫老夫一個忙……”劉大夏說這話時,神情跟謝遷求着沈溪辦事時一模一樣。

沈溪腹誹不已,不爲我請賞還指使我辦這辦那,儘想佔便宜的好事。但爲了能儘早回京,沈溪只能虛以委蛇,表示願意接受差遣。

“劉尚書,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可否讓林恆一起護送?”

“林恆?”

劉大夏想了半晌,才記起來這個人是誰,“既是你特別提出,那老夫也就準允了,讓他做你的副官。”

沈溪想把大舅子帶回去見林黛,兄妹失散多年,讓他們相認算是功德一樁,至少林黛不會再跟個深閨怨婦一樣只知道算計身邊人,能讓小妮子心胸開闊點兒。

但此時,沈溪仍舊沒把林黛是自己妾侍的事情告之林恆。

從延綏巡撫衙門出來,沈溪到城中大營找到林恆。林恆所中箭傷都是皮外傷,沒傷到骨頭,在拔除箭頭並敷藥後,人已經能夠正常活動。此時他已經在延綏軍鎮補了實缺,麾下有了四百多號兵,正是他夢寐以求的職位。

以前擔任保國公朱暉的侍衛頭領的時候,雖然掛了個把總銜,但指使虛銜,實際上也就指揮十幾個弟兄。如今他擔任副千總,實際上領的卻是把總的差事,手下有了四個總旗,這原本是祖蔭才能得到的實缺,一般人要在戰場上打拼個幾十年才能獲得這個正七品的武職。

如果按照劉大夏授予的昭信校尉的官銜,如今的林恆已經有正六品的官身。

“沈大人,您讓小的護送您回京,小的自然是萬死不辭……小的這就去張羅弟兄……”

當了軍官的林恆跟以前大不一樣,一個原本混日子的邊軍小軍頭,終於有了出路,跟着沈溪才兩天時間就誤打誤撞完成幾十年才能實現的奮鬥目標,前途一片光明。

之前林恆在沈溪面前還自稱“在下”,但現在直接改口自稱“小人”。

沈溪越來越發覺,林恆的情況跟張老五類似,以前擔着沒有前途的差事,純粹是在混日子,在立下功勞後被成功激發活力,人生有了奔頭。

林恆去延綏巡撫衙門領了任務,然後回營調集人手,並做好出發準備,只待第二天跟隨沈溪進京。

沈溪臨行前去看過張老五等兵部的教官。朝廷後續不斷有火炮送到邊關,張老五作爲兵部派來的總教官,需要在九邊重鎮之間來回跑,他官位不高,但日後前途光明,而且作爲技術官員,在邊關也受到禮遇。

張老五對沈溪十分恭敬,這是個懂得感恩的人,知道眼下他的前途全是沈溪給的。

只是他請求沈溪回京後幫忙照顧妻子和母親,這是張老五在邊關最不放心的事情。

沈溪爽快地答應下來。

……

……

沈溪此番到延綏鎮可以說是歷經磨難,不過回去時則輕鬆許多。

榆溪之戰結束後,韃靼人往北撤了幾百裡,河套地區的各遊牧部落,幾乎悉數撤過黃河。一方面韃靼人是怕大明軍隊趁勢反撲,另外在之前的行動中韃靼人搶劫了大量糧草,尤其是從高明城手裡搶的那批軍糧至關重要,可以幫助韃靼人渡過嚴寒的冬季。

此時臨近臘月,天寒地凍,就連榆溪河也在連續幾場大雪後封凍。劉大夏爲人謹慎,絕對不會在糧草不繼的情況下冒險。

見好就收,這是劉大夏和邊關將領普遍的想法。

連沈溪也覺得,既然已經立了威,再深入草原作戰沒什麼實際意義,佔了地方又不能實施管理,最後還得狼狽地撤回來,那出擊也就沒了實際意義。

這是一個尷尬的時代,由於缺乏足夠的工業產能,也就失去“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的動因和契機,中原王朝不可能深入不毛之地的草原進行經營,導致邊陲形勢不會因爲幾個勝仗而徹底扭轉。

沈溪坐在馬車裡,翹着二郎腿聽着閩西小調,美貌如花的雲柳給一邊哼唱,一邊爲他捏腰捶腿。

沈溪打開車窗,看看左右兵強馬壯的護衛隊伍,優哉遊哉地踏上了回程。

一行未到大同府,就跟京城過來迎接的隊伍遇上。

京城更加迫切地想知道邊關戰事的結果,沈溪這邊本來有上千兵馬護送,朝廷又派了兩千多京營兵馬接應,同時送了一批糧草到三邊,以解燃眉之急。

“這位是翰林院沈大人嗎?這裡有兵部馬尚書給您的一封信。”

沈溪對於前來迎接的京營隊伍並不怎麼感冒,不過倒是馬文升專門給他寫信,讓他有幾分意外。

沈溪把信打開,卻是馬文升爲安撫他特意寫的,主要還是擔心沈溪因爲朝廷賞罰不明鬧情緒,說是他願意的話,準備拔擢三級到兵部敘用。

馬文升之前提到過請沈溪到兵部任職,但被沈溪給拒絕了,這次馬文升舊事重提,還特意提出官升三級,也就是沈溪到兵部後至少都會擔任郎中,再進一步就是兵部侍郎,這是許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沈溪心想:“莫非是劉大夏把實際情況告之馬文升,馬文升以此來安撫我?”

沈溪無奈地搖了搖頭,對去兵部當差,哪怕是連升三級他也不感興趣。

接受兵部差事來一趟邊關,就把自己累得夠嗆,差點兒連小命都丟了。這還只是一次簡單的送炮任務,若是到兵部擔任郎中,馬文升覺得他是一塊做事的材料,編排他做這做那,豈不是得把他累死?

當官的都希望上官能賞識自己,多給自己安排差事好好掙表現,沈溪則想的是如何才能偷懶。

倒不是說沈溪天生懶惰,是因爲他知道如今那麼快冒頭不是好事。連升三級調到兵部表面看升官了,其實不然,這些職司衙門最講究資歷,說不一定在郎中位置上一坐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那還不如留在翰林院,輕輕鬆鬆熬資歷,只要到了正五品,就有入閣的機會,鯉魚跳龍門莫過於此。

況且,與兵部的官員不同,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禮部的官員出京,那都是要越級使用的,比如六科給事中出京,那就是直接從正七品跳到從三品,連升七級,擔任一地知府和布政使司衙門的參政毫無問題。

假如沈溪到地方,以他目前從五品的官職,到地方當個四品知府毫無問題,何必把自己折騰得那麼累,到兵部累死累活的幹,也不過就是如此。

再說了,在六部任職,想要出京就困難了,算算時間,如果歷史沒有變化,弘治皇帝四年以後去世,太子朱厚照登基,劉瑾當權,朝政混亂,除非他可以在京城呼風喚雨,不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躲開京城的政治漩渦。

謝遷、馬文升、劉大夏這些人都是涉及到核心權力層鬥爭的“危險人物”。

沈溪跟劉瑾之間本來就不對付,劉瑾若掌權,肯定會想方設法找他的麻煩。

一路走沈溪一路想,要是歷史改變了會怎樣?

比如說弘治皇帝晚死個幾年,等朱厚照年長些性格定型後再登基,那時候可能就不會輕信八虎,任用一批賢能之臣,勵精圖治,開創個不遜色他父親的盛世。

不過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沈溪已經做好順應歷史潮流的準備,若劉瑾真的當權了,能爭取到外放的機會一定不容錯過。

……

……

跟來時一樣,歸途時玉娘依然沿途護送,快到京城時,玉娘突然通知沈溪,說是福州城某個他牽掛之人,已經平安抵達京城。

“沈大人進城後,是先回府嗎?”玉娘美眸打量沈溪,好似在問,是家裡的女人重要,還是外面的女人重要?

沈溪一陣無語……我先去見誰,跟你有什麼關係?此前沈溪已經通過玉娘之口,得知他爹孃和惠娘母女也到了京城。

沈溪沒好氣地回道:“難道我不應該先回家拜會父母高堂嗎?”

玉娘恍然,點頭道:“那奴家知道如何安排了。”

等轉過頭,沈溪又不得不帶着些許無奈說道:“那丫頭……玉娘安頓在何處?”

玉娘抿嘴一笑:“沈大人放心,人安然無恙,只是聽說她這一路上總是哭哭啼啼,或許身邊沒有親人……把護送她的人當作是壞人了吧。”

“那玉娘派去的人,是否有爲難她?”沈溪臉上多了幾分緊張。

這份關切讓玉娘看了多少有些不舒服,她笑着回道:“沈大人覺得奴家會虧待一個小姑娘嗎?奴家特別安排了使女貼身照顧她,保證把人毫髮無損地送到沈大人手上。”

沈溪點頭道:“多謝玉娘,不過她家人……”

“奴家正在找人搭救,這會兒應該已經有眉目了,只是消息尚未傳到京城。”

對沈溪來說,玉娘能遣人把尹文平安護送到京,已算是對得起他,再要求玉娘去營救尹掌櫃等人,實在過於苛責。

不過再想到此番劉大夏抹去了他的功勞,沈溪又覺得這是應得的回報。再說了,要不是當初劉大夏縱容訾倩和地方官,也不至於會鬧成這般田地。

臘月二十六,沈溪經過半個多月的趕路,終於回到京城。

本來能提前兩天趕到,可惜京城以及周邊地區連降暴雪,道路被積雪阻礙,隊伍在八達嶺關外耽擱了時間。

沈溪沒有按照之前跟玉娘所說那樣一進城就去見沈明鈞夫婦,他更擔心的是家人蒙難的尹文,至於家裡他相信謝韻兒能把一切處置好,這算是夫妻間的信任吧!

玉娘似乎早就料到沈溪會如此,當沈溪從兵部述職出來,提前安排好了車駕送沈溪去尹文的住所。

房子在崇文門內的明時坊,是個位於衚衕底的小院,獨門獨戶,非常清靜。

“大人,還等什麼?您想見之人就在裡面,奴家就不進去打攪了。”玉娘臉上帶着一點玩味的笑容,好似沈溪進去後就要採摘尹文這朵小解語花一樣。

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