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

看到從南面天邊傳來的昏紅光芒閃爍,王朝先確實得意地笑了。

因爲從這時候起,他就是滿清水師提督了。

只是他還需要等,等着那三十六門火炮及炮手返回。

接上他們,就可以返回駐地了。

然後,裹挾一批戰船和水兵北上。

誰能猜得到,炮擊軍工坊,這麼大的事,是他王朝先乾的?

吳爭就算得到急報,一時間恐怕也懷疑不到他的頭上。

等自己率艦隊安全到達大沽口時,吳爭就算會意過來,調派吳淞水師和陳錢山水師,恐怕也鞭長莫及了。

到時,已經被清廷加固的大沽口炮臺和自己戰船上的火炮,進攻不足,自保定是有餘的。

在王朝先看來,自己就算無法裹挾舟山水師全員、全艦北上,拉走一半,總還是可以的。

有了這一半水師根基,自己在滿清的日子就不會難過。

要對抗吳爭的水師兵臨大沽口,清廷就得寵着自己,事事仰仗自己。

想着多爾袞都要敬他三分,王朝先志得意滿地迎風哈哈大笑起來。

……。

調動吳淞水師確實需要時間。

特別是吳淞水師已經與王朝先的舟山水師臨時調防,駐泊於舟山,就算立時奉令北上,恐怕沒有一天的時間,也到不了長江入海口執行封鎖命令。

但陳錢山水師不一樣,它部署在金山衛東北方向。

也因這支水師在與鄭家水師激烈火拼之後,傷亡慘重,需要休整整訓,所以沒有參與這次各軍種的拉練。

但陳錢山水師的裝備,並沒有因之前一戰而折損下降。

得自與鄭家水師的近五十艘主力戰船,不但填補了陳錢山水師的折損,甚至戰船數量提升了二倍有餘,當時王一林率水師出戰時,也不過二十多艘戰船,其中還有大部分是中型炮船,主力艦不過十二艘。

而吳爭也因感動於王一林當時的“血拼”,下令集中力量,延緩了對吳淞水師舷炮的換裝,爲王一林提供了優先換裝。

也就是說,戰艦是鄭家水師的,但舷炮是松江軍工坊製造的新式火炮。

鄭家水師的戰船,有一個優點,它舷炮的預留洞,幾乎不需要改動。

因爲鄭家水師的火炮,還停留在最初仿製紅夷大炮的階段,炮管粗壯,不挑炮彈,以填藥量來決定射程的遠近。

這樣的舷炮預留洞很大,換裝的火炮口徑,遠小於預留洞,換裝火炮,其實就是將新式火炮搬上去,裝在炮車上,沿原先甲板上的炮車軌道,推至舷後炮位即可。

所以,陳錢山水師需要的,只是內部整合。

……。

王一林是最先接到命令的。

對王一林而言,他早就看不慣王朝先了。

在上任舟山水師副總兵的幾個月裡,王朝先時常給他小鞋穿。

這很正常,王朝先知道王一林與吳爭的關係,早就懷疑王一林是來搶班奪權的,哪會給好臉色?

自然是小心戒備着,時不時設個坑,只是不敢明着來罷了。

王一林的脾氣犟,在吳爭面前都是很囂張的。

所以,這二人能和睦相處,那才叫一個怪呢。

當然,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加上王一林自認爲,畢竟算不上吳爭的嫡系心腹,他還算是忍耐的,沒有與王朝先針尖對麥芒地直接幹起來。

但心裡,也就呵呵了。

所以,一接到吳爭的命令,王一林心頭那叫一個爽。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敢情,報的時候來到了。

況且,王一林還眼饞着舟山水師,心想只要將王朝先滅了,那自己很有可能一口吞下舟山水師,如此就可以與張名振,共駕齊驅了。

想到這,王一林立即下令,陳錢山水師提前結束整訓,以現有裝備,直接拉去長江入海口,執行封鎖。

王一林自己,沒等水師集結,便直接率身邊就近幾艘戰船,先行出發了。

這是搶時間啊,王一林生怕張名振先趕到目標戰場,那頭啖湯就沒自己啥事了。

只有搶在張名振之前,纔有吃肉的份。

西北向,前往入海口的路上,王一林大聲嘶吼着。

這是興奮!

……。

將領,只有嗜戰如命,方纔可以稱爲驍將。

這樣的將領,帶出來的兵,就如下山猛虎般,聞聽出戰,那是一個“嗷嗷”叫。

一些沉穩的將領,或者是文人出身的將領,相對不同,是爲儒將,這樣的軍隊,沉穩有餘,進取不足,缺乏氣勢,只可用來防禦。

吳爭喜歡狗日的王一林、池二憨這種將領,但這種將領也有缺陷或不足之處。

缺陷很明顯,所謂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驍將往往只能打順風仗,一旦遭受挫敗,便是傷亡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真正能做到攻守合一的,那就是一代名將了,可遇而不可求。

王一林、池二憨絕對稱不上名將,他們的缺陷太大。

評價爲有勇無謀,是誇張了些,但他們不善於用兵之詭。

他們喜歡直來直去,如同池二憨,戰必親自上陣,衝於最前面,直令人心驚。

但此次,或許是王之仁在天之靈保佑他,王一林算是撞上了大運了。

……。

火炮,就算有炮車,在當時的道路環境下,移動速度也是非常慢的。

畢竟都是重達千斤以上的鐵疙瘩,加上心虛,不敢走官道,速度就更慢了。

好在天公作美,沒有下雨,否則,怕是比蝸牛爬,也快不了多少。

王朝先顯然太不瞭解吳爭性格了。

這是個出身於市井的小人物,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命,看得比任何人重。

而且吳爭是個認準了一件事,就會孤注一擲的人。

前世的經歷也是如此。

加上真正的吳爭,更是個熱血的青少年,同樣不把自己的命,看作是多了不得的。

這二人整合在一起,得,這是個非常有閱歷的犟頭。

不是說不要命,而是認準了一個方向,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王朝先雖說從當年紹興府一戰後,已經追隨吳爭三年有餘,但他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在舟山駐地,除了每月的例行彙報,與吳爭的會面非常少。

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