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

吳爭出人意料地將戰場指揮權交給了施琅。

他對施琅說,“此戰敗局已定……所以,你別怕打輸,本王對你只有一個要求,打痛敵人,讓他們在此戰之後,想起今日之戰,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如此,本王便記你一功。”

施琅默默抱拳一禮,出艙接替了吳爭指揮。

……。

施琅的性格,其實不完全屬於莽撞,恰恰相反,他屬於悶騷型。

因爲他的投效,鄭森無法再象史書上那般殺他的父親和兄弟。

鄭森不敢,確實不敢。

連多爾袞都不敢輕易殺死沈致遠和錢翹恭,鄭森又怎麼敢殺施琅的父兄呢?

不是吳爭有多可怕,吳爭最多力敵三、五韃子,再多恐怕也是飲恨沙場的份。

但吳爭背後,二十萬北伐軍就是最大的後盾。

北伐軍的構成和編成,與此時的所有軍隊不同。

以營爲壑,營是基本單位,並非作戰單位。

營,可以是千人,也可以是萬人,甚至數萬人。

營,只是一個容器,裝盛兵員的容器,它的主將是都指揮使。

都指揮使的主要職能,是練兵,而非真正意義上的一軍統帥。

這不是吳爭的首創,事實上,歐洲,特別是英吉利人,首先開創的是團的概念,與北伐軍的營編制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也不盡相同,吳爭有了一定的改良。

北伐軍真正的掌軍者,是各衛指揮使,他們不參與練兵,卻掌握着真正的軍權。

曾經張國維、方國安等人提出過異議,認爲這種方法會受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從而使得戰力大減,非善戰者所不爲。

但事實證明,吳爭的改良是正確的。

之前的冷兵器戰爭,崇尚個人武勇,譬如古之無雙呂布、關二爺等,他們就是貴族戰爭的典型代表,尋常人不用說能不能吃成他們的體態,就是尋覓象他們一樣合適的兵器,恐怕傾家蕩產都得不到。

那裡的戰爭,就是有錢人的戰爭,普通民衆只是揮旗吆喝的本份。

可如今的北伐軍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就象是後世流水線生產出的產品。

一樣的思想文化教育,一樣的體能、戰技訓練,除了天生的體格,別的,沒有什麼不同。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這句話,被吳爭以鐵石勒碑,樹立在軍校大門處。

所以,北伐軍能做到兵不挑將,將不挑兵。

這徹底顛覆了之前兵隨將走,武將挾兵自重的天生缺陷。

這一路的北伐,證明了吳爭的正確,方國安所率軍校兵團,和陳勝所率原瀝海衛,他們的匯合可謂水乳交融,完全找不出一絲小山頭的味道來。

所以施琅雖然新附,可對舟山水師的掌控,卻是得心應手的,因爲士兵在乎的不是自己是不是施琅的嫡系,在乎的唯有施琅是不是舟山水師總兵(指揮使)。

施琅悶騷,說得是他的性格。

他喜歡標新立異,這在之前,受鄭森不喜而被壓制。

可現在,吳爭雖然不信任他(這是明面上的事),但吳爭確實給了他自主的權力。

當然,這權力吳爭可以隨時收回,也不象鄭森處,一旦授以一支軍隊,那這支軍隊從此姓施。

如果施琅敢於臨陣倒戈,那麼有一點可以肯定,他麾下將士,必定譁變。

北伐軍忠誠的對象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以吳爭爲代表的大漢族利益。

其實這句話並不準確,原話是,北伐軍忠誠的對象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家利益。

吳爭很賊,吳伯昌更“賊”,他偷樑換柱,加上一個的定義,那就是,以吳爭爲代表的大漢族利益,聽起來並無區別,此時的大漢族利益就是國家利益,但,誰能保證,未來的國家,還姓朱?

當然,民衆是分不清楚的,士兵們也分不清楚。

能分清楚的,是那些飽學鴻儒,但他們,從來不是吳爭所賞識、重用的人。

施琅不是飽學鴻儒,他其實是個二憨子,所以,在他的腦海裡,當兵吃糧、用命換功,天經地義,他要立功,就得拿命來換。

這種思想“覺悟”之下,施琅從根本上不認爲吳爭將戰場指揮權讓渡給他,是一種“賞賜”,他感到的更是一種責任……不,不全是責任,更多的,是一種考驗。

所以,施琅決定,拿命來回報吳爭的“信任”,這是一種熱血上頭的負氣?

施琅下達了命令,他在此戰中唯一的命令——進攻!

這與吳爭的思想,幾乎是一脈相承,但……更決絕!

施琅此時的瑞安號旗艦,衝在主力艦隊的最前沿。

這讓王一林非常惱怒,這個半路投效的二五仔,真他X的不知“禮儀”。

王一林的惱怒,與張名振的不甘落後有着天壤之別。

一個是針對施琅個人,另一個是考慮全局。

事實上,水師上下,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或者水兵,還期待出現奇蹟,得到這場海戰的勝利。

但也絕對沒有一個人,會去質疑吳王殿下的總攻令。

這就是新軍與舊軍的區別,區別在於兩個字——信仰!

沒有信仰的軍隊,是沒有靈魂的。

當然,此時北伐軍將士的這種信仰與後世不同,差別在於,後世的信仰是人主動的、可以選擇的,但此時,除了心中的敬畏,剩下的,恐怕只有盲從。

與時俱進,不如退而求其次。

吳爭絕不認爲,這時的民衆能和後世已經開啓的民智有一般的覺悟,在尚不能失去頭上一個皇帝、天子的時代,講究純粹的民權,那不過是個笑話,最多是一個實在不好笑的笑話。

種下一顆種子,給它的長成定一個框架,這是吳爭唯一可以爲這世做的一件事,因爲吳爭不是神,更沒將自己當成救世主,他爲自己定了個位——他就是一個想讓大漢族重顯輝煌的……過客,迷戀於世間情的過客。

施琅自然不明白吳爭爲何執意要打這一場沒有指望勝利的仗,如果換成他是主帥,施琅會毫不猶豫地下令撤退,正如他此時悍不畏死地衝在最前列。

這很矛盾,但很真實。

我要贏!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