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

戰鬥依舊在進行。

多鐸和博洛都認爲,按現在的戰場態勢和雙方的消耗戰損,最多三天後,明軍將無人可用於防守作戰。

但今天,雙方搏殺的激勵程度,已經明顯降低。

往日幾乎天天都在千人以上的戰損,第四日戰鬥結束,明軍的傷亡僅二百餘人。

這種異常,讓多鐸、博洛有了警覺。

但因爲是第一次出現,二人的理解是連續三天惡戰之後,雙方士兵有了厭戰心理。

所以,二人並沒有往手下降軍已經開始在密謀起事那方面想。

他們做出的決定是,第五天的攻城,調上麾下八旗軍,一來加強一下戰場節奏,二來安撫一下降軍的士氣。

畢竟,到現在爲止,降軍傷亡已經一萬多人了,而八旗軍一直在觀戰。

多鐸的這個決定,直接爲降軍的反戈提供了便利條件。

降軍確實需要一個空隙,去串連和調動。

而吳爭此時,正在謀劃如何將勝利的果實擴大。

甚至已經有了將多鐸留下的野望。

人嘛,站的高度不同,想法就會不同。

當吳爭發現,降軍反正之後,多鐸麾下僅有那一萬韃子的時候,不可遏制地起了這種雄心。

“周大虎,你率三千人,潛至清泰門。厲如海,你率三千人潛至艮山門。等明日城外降軍發動,你們兩部即從兩門,對清軍進行南北夾擊。”

“屬下遵命。”

“池二憨,你率三千人在慶春門內靜候,待炮聲停歇之後,打開城門衝鋒。記住,不管潰逃的韃子,直取韃子中軍。”

說到這,吳爭用手指敲擊着案上的地圖,嘆息道:“早知如此,就不把錢肅典的騎兵營派出去了,這要是騎兵營在,或許真能把多鐸留下。”

宋安道:“少爺不必擔心,城外降軍一發動,自然會去尋多鐸的麻煩,這麼一大功,誰肯輕易放棄?”

吳爭等人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可吳爭心中依舊有些遺憾,他其實很清楚,沒有騎兵追擊,以多鐸的老練,加上中軍的一萬韃子,想留下多鐸,太難了。

不過吳爭沒有糾結於此,局勢突然演變成這樣,不管怎麼說都是好事。

望着城外遠處的韃子營帳,吳爭吶吶道:“錢肅典,你小子可別真把本官的騎兵營整了沒。”

……。

以六百騎兵加上這羣連武器都沒齊全的烏合之衆,攻打現代戰爭有三千多守軍的嘉興城。

這就是錢肅典正在做的事。

確實夠瘋狂的。

先不說攻防雙方的戰力比,就說守軍真把城門一關,任由你在城外折騰,你能做到哪一步?

簡單地說,那就是找死。

可錢肅典偏偏相信了夏完淳的話。

年輕人嘛,總是能打到相同的興趣和愛好,對於錢肅典和夏完淳而言,那就是冒險。

不可否認,冒險是一種樂趣。

這世間事往往也是如此,越不可能的事,真要去做了,說不定奇蹟就會出現。

嘉興城,對於清軍來說,遠比杭州城重要。

杭州城最多隻能算是前沿,但嘉興城已經算是清廷在江南的腹地。

東控松江府,南攝杭州,西接寧國府。

從江寧府的補給和援軍都得進過嘉興府。

說它是戰略要地,一點都不過份。

可誰會想到,一支六百人的明軍騎兵,會從海路北上,生生地直插腹地?

偏偏這支騎兵遇到了另一支人數衆多的義軍。

而且兩支部隊,兩個主將又一拍即合,進行了一次關乎戰局的大冒險。

嘉興城,一戰而下……不,準確地說,是傳檄而定。

當錢肅典和夏完淳在桐鄉那個叫平橋頭的地方相遇,奇蹟就已經顯露出它的魅力。

而當錢肅典採納夏完淳的建議,攻打嘉興城的那一刻意,奇蹟就已經註定。

當嘉興城守軍得知九百韃子已經被全殲,看到明軍抵達嘉興城門之後,他們所做的,就是反戈一擊,誅盡城中三百韃子,然後打開城門,向錢肅典投誠。

一下子,錢肅樂身邊有了六千多人的軍隊。

這個數字對於野戰,真的不多,韃子只需要最多三千騎兵,就能完勝這羣雜牌軍。

可錢肅典手中有嘉興城,防禦能力完好的嘉興城。

那麼,不出意外的話,韃子沒有上萬人、耗上十天半月,就無法攻下嘉興城。

嘉興城光復!

這代表着江寧府無法派援軍直抵杭州增援,也代表着松江府與江寧的聯繫中斷。

這是這幾年以來,老天爺對明人最大的恩惠和賞賜。

歷史從這一刻真正改變了。

當然,這還不能改變整個中原大地的格局。

但很顯然,清廷對江南的影響和控制力,由此大大削弱。

……。

劇變。

多鐸是沒有預料和掌控的,杭州戰局會如此演變。

吳爭從頭至尾只堅守了四天。

可這四天對人心的影響力太大了。

四天的堅守,讓人心站到了吳爭這邊。

能擋住,這很重要。

漢人從這四天時間裡看到了希望,擋住清軍進攻的希望。

而城中的那些鄉紳,更是從這四天中,品嚐到一個新興勢力對於他們潛在的利益,浙江以南,人口上千萬。杭州守住,這意味着清軍不能南下,那麼新興勢力將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之所以爲新興,那就是利益還未分配,只要佔據其一隅之地,那麼回報是巨大的。

wWW •ttκΛ n •℃O

商人習慣逐利,有五成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爲了一倍的利潤,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三倍以上的利潤,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殺頭的危險。

他們再也不在乎韃子是否還有可能攻入杭州城。

在他們看來,一旦城外降軍反正,那麼勝利如同探囊取物。

這些人活了大半輩子,哪個不是人精?

杭州府如果從擁五萬大軍,然後進行固守。

那麼清廷必須派八萬、十萬的大軍前來進攻,能否攻下還是未知之數。

關鍵之處在於,湖廣、陝甘隆武朝和大順、大西軍餘部還在與清軍激烈地交戰,清廷派得出這麼龐大的軍隊嗎?

如果派明軍降軍來攻,那就有信心去說服他們投誠。

所以,他們堅定地站在吳爭這邊,去說服、誘導、甚至逼迫城外降軍臨陣倒戈。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