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

早已越過老張臥地處的羅科鐸驚愕回頭,當他看到老張手中已經引燃的火繩,駭然急呼,“快……射死他……!”

已經越過、正在附近和將要到來的清兵們,無不彎弓搭箭。

百矢齊發,如蝗而至,老張的身軀頓時被射成了刺蝟狀,而他正喊出另一句,“殺韃子嘍……。”

嘎然而止!

緊接着,“轟”地一聲,距離老張處不足十步之處,最先爆炸,沖天的泥石,淹沒了數十步之內的一切事物。

然後是一連串的爆炸,數十道的泥柱,直接將追隨羅科鐸進攻的後軍隊伍給淹沒了。

驟然劇變,使得已經上山和正在山坡上的清軍,無不駭然。

而這時,山頂上的劉放,霍地起身,他回頭,慢慢地掃視了所有人一眼,拔出他那把剮刀,一聲不吭地躍出,撲向已經近在咫尺的清軍。

“殺韃子嘍。”

沒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誰繼老張之後喊出來的。

倖存者都一致認爲,是劉放撲向敵人時喊的,可劉放堅決否認,他說,他那時心裡只有一個念想,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可不管是誰喊出的,不管有沒有人喊出這句話,所有人都聽見了。

所有人都呼應了這句話,然後,所有人跟在了劉放身後,向清兵撲去。

這是一個奇蹟。

它成於老張的主動犧牲,吸引了所有清兵的注意。

會山上劉放和青壯們能成功躍出,創造了足夠的時間。

清兵來不及轉頭去射殺他們,甚至清兵在面對撲來的青壯時,先得棄弓抽刀。

青壯們有着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這一點點、一些些,最終匯聚成流。

人不畏死,以何畏之?

哪怕皇權,也忌憚十步之內。

近了身的雙方,一旦陷入混戰,那麼,敢死之人就佔了大便宜。

劉放和那些青壯們,此時,敢死了!

突然引發的激戰,實力相關懸殊的雙方,打了近一個時辰,居然打成了平手之局。

此戰,最終兩敗俱傷。

羅科鐸最後不得不下令撤退,因爲他突然發現,這羣“鄉巴佬”們已經完成了蛻變,從一羣羊變成了一羣狼。

羅科鐸不想將他的精銳過多地折損於此地,冷靜下來的他,選擇撤退重整旗鼓,再想法蕩平此地。

劉放他們也沒有追,因爲無力追,追不動。

暫時激發的血性,因戰鬥的殘酷而慢慢冷卻,剩下的只有後怕和傷痛。

五百多人出來,至此還活着的不足二百人。

可他們勝了,從羅科鐸率兵撤退之時,他們就勝了!

雖然他們只是暫時被激發出血性。

可已經蛻變的靈魂,再也不可能縮回過去。

他們具備了勇敢,需要有人爲他們安一個魂——軍魂。

劉放這個始作俑者,卻做不到這點,老張可以,但他死了。

他們,已經是一支精銳,只是,需要訓練和裝備。

需要有人告訴他們,他們爲何而戰!爲誰而戰!

……。

羅科鐸率兵退回渡口,這一夜他和他的軍隊也在舔舐傷口。

相對於衡陽民衆的傷亡數量,清兵傷亡要少一些,死傷加起來,僅一百四、五十人。

被老張引爆的“土雷”,看似威力巨大,可事實上,也就炸死炸傷數十人而已。

但它卻轉變了戰鬥結局。

清軍最大的傷亡數量,來自於山頂附近雙方的肉搏戰。

這樣的地勢,只要摔倒,非死即傷。

而青壯那時已經眼睛血紅,根本無懼死亡,這樣的形勢下,羅科鐸選擇撤退是明智的,因爲就算全殲這些鄉民,羅科鐸其實也是輸了,因爲他無法再完成截斷進攻泗州的北伐軍退路。

而最令羅科鐸痛苦的,是多尼的枉死。

這一夜,當着漸漸升起的月亮,羅科鐸咬牙起誓,爲多尼復仇,屠盡衡陽鎮,雞犬不留!

……。

從天長經衡陽再向盱眙轉進的池二憨所部。

此時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

按之前的部署,敵人在泗州的守軍應該只有三、四千人,這情報沒錯。

錯的是,阿濟格在向臨淮派援兵的同時,也向泗州派出了增援,足足一萬大軍。

天長一戰之後,想以邊緣突破的最初構想,其實已經落空,泗州的空虛已經被阿濟格意識到。

那麼,加強泗州防禦力量,便是題中之意。

可池二憨部,卻是於十天前從長江南岸出發的,他們沒有可以改變戰術的基礎。

面對着已經再不是原先三、四千守軍的泗州城,池二憨等人只能作兩種選擇,一是撤退,因爲作戰的前提變了,池二憨部前後三支部隊加起來,也才六千餘人,要進攻有着一萬三、四千清兵固守的泗州城,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種選擇,就是搶佔隔河相望的盱眙,並以盱眙爲據點,對泗州城形成威懾和牽制作用,使得泗州於一萬多敵軍,進退不能。

池二憨、史坤、黃大洪一致同意了選擇第二種策略,搶佔盱眙,因爲在史坤、池二憨出發之前,吳爭交待他們的戰略意圖,就是儘可能地牽制敵軍,使得鳳陽城阿濟格首尾難顧、兵力捉襟見肘。

可泗州城中,兵力明顯處於優勢的清軍,又怎麼會輕易讓北伐軍效果圖得逞呢?

就在池二憨等人經過一天激戰,攻下盱眙城之後,不可避免的,北伐軍立即由攻城方轉爲守城方。

從泗州而來的大批敵軍,已經渡河登岸,原本這應該是北伐軍利用火器阻擊清軍最好的戰場,可惜,大河在盱眙西側,而北伐軍攻的是盱眙東城門,也就是說,在不破城之前,根本無法阻止泗州來的敵軍。

經過一天的激戰,雙方各有傷亡,但盱眙城還牢牢地掌握在北伐軍手裡。

而這時,從衡陽而來的兩個青壯,到了池二憨等人面前。

……。

“什麼?!”

衡陽有清軍騎兵迂迴而至的消息,震驚了池二憨、史坤、黃大洪。

這絕對不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甚至不在吳爭的預料之中。

也對,衡陽與揚州府接壤,按道理,清軍是不可能、也不敢向衡陽迂迴的,因爲但凡揚州府駐軍從寶應奔襲衡陽,那麼,迂迴的清軍就是死路一條,除非是大軍,可聽說過有穿插敵後的小股部隊,有聽說過大部隊穿插敵後的嗎?

那就不叫穿插迂迴,而叫分隔包圍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