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

但問題是,馬士英因擁兵迎福王於江上之功,升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爲大明弘光王朝首輔,人稱“馬閣老”。

這時,馬士英這個知恩圖報的優點又發作了,他執意起用阮大鋮。

阮大鋮就此成爲了弘光朝兵部右侍郎,後升爲兵部尚書。

本來,這是擊掌相慶的大好事嘛,有恩報恩,相得益彰。

可阮大鋮這是個豬隊友,他也不看看時候,這個時候國難當頭、山河破碎,就該摒棄前嫌,合力對外的嘛,可上面說過,這廝別的本事沒有,黨爭整人的本事在行。

手握大樹之後,借馬士英的勢力,他開始向東林、復社之人報當日奪官去職之仇了,於是,一場與崇禎朝異曲同工的黨爭直接在弘光朝重演。

弘光朝空有百萬大軍,卻不到一年迅速敗亡,說這場黨爭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想來不會有異議。

而阮大鋮最後投降清廷,直接令馬士英趴下了,再無力爲自己分辨。

一個他執意起用的兵部尚書投敵,先不說他是否也有投敵行爲,就說這舉薦之責,足以擊毀他所有的防護。

這是馬士英無法推卸的大罪過。

最後一點,因爲馬士英不懂軍事,斷送了三十萬明軍。

綜上四點,足以讓馬士英被東林、復社中人千刀萬剮了。

而錢肅樂一行人中,唯獨不缺東林、復社中人。

他們蜂涌而起,對馬士英拳腳相加。

錢肅樂、張煌言雖然不是東林、復社中人,但素來與他們休慼與共,此時自然是同仇敵愾,又怎麼會去勸阻呢?

這一幕令厲如海張口結舌。

但厲如海很清楚,這人死不得,真要這麼被當衆活活打死,那他帶來的三、四千人就得當場譁變。

於是厲如海急令身邊親軍拖開各官員,將馬士英保護起來。

士兵一旦動手,自然下手沒有分寸、輕重,場面混亂,一時間傷到了一兩個官員。

這下官員們就將矛頭對準了厲如海了,指責他庇護禍國殃民的閹黨。

同時,受了士兵推搡的官員還向錢肅樂、張煌言二人求助。

錢肅樂於是責問厲如海道:“厲大人,你可知道當初魯王監國時,此獠就腆臉前來懇求朝廷收容,被魯王拒絕後又轉投隆武,再被逐之。你可知道,弘光朝時,有多少清流之士命喪於他與阮賊之手,其罪惡實在是罄竹難書啊。”

由錢肅樂這一開頭,官員們紛紛指責起來,一時就變成了一場批鬥會。

但厲如海一直平靜,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不想摻和進他們的恩怨,對於厲如海而言,他只在乎吳爭的命令。

“錢大人,諸位大人,下官不知道這人究竟是誰,但至少今日我等得他所救,功是功過是過,是非曲直當由靖海候之命從之。”

這下錢肅樂怒了,大聲斥責道:“朝廷乃大明之朝廷,乃監國之朝廷,此事怎可由靖海候一言蔽之?”

厲如海這才醒悟自己失言,於是趕緊解釋道:“錢大人誤會了,下官的意思是,下官是靖海候麾下,自然不可越級稟報監國殿下,也只能奉靖海候之命行事,並非是對監國殿下不敬。”

錢肅樂憤憤然道:“可如今殿下還不知是否脫險……呃,必定是已經脫險了。此獠齷齪,我等不齒於與他同行,厲大人,還是將其早早逐離爲妙。”

錢肅樂的話引來所有人的附和。

可厲如海道:“恕下官不能從命。他帶來的數千人馬,正是我軍現在必須,而他剛剛立下大功,下官又怎可恩將仇報,驅逐於他。況且,下官答應替他引見給殿下和靖海候,又豈能食言而肥?這樣,下官選個折中的辦法,一會渡江時,他與下官同船,絕不與諸位大人照面,如此可好?”

眼見厲如海態度堅定,官員們也一時無法可想。

錢肅樂雖然心中激憤,可想到厲如海之前爲了自己一行斷後的情義,也無法撕破臉糾纏下去。

於是,領着一衆官員憤憤登船去了。

張煌言待衆人離去之後,掃了一眼鼻青臉腫的馬士英,然後對着厲如海嘆息道:“厲指揮使,你可知道你家候爺惹了一樁大麻煩?”

厲如海一愣,“張大人,下官只是憑良心做事。此人不管以前做過什麼惡,但今日確實救了下官和諸將士性命,不僅如此,他還帶來了數千義軍。至於靖海候……如果候爺要因此治罪於下官,下官絕不推諉就是。”

張煌言聞言點頭,嘆氣,“什麼樣的帥帶什麼樣的將,古人誠不欺我啊!”

說着,搖搖頭轉身而去。

馬士英抹了抹嘴邊的血跡,同樣憤聲道:“虎落平陽被犬欺,多謝厲將軍相救。”

這句話令厲如海大怒,他厲聲道:“馬士英,某不管你之前是不是身負罪惡,救你只是念你今日之功,而非是要與你一起指責朝廷諸公。你犯下如此大罪,尚不自省,還口出惡言,真惹惱了本官,別怪本官下令將你等逐離。”

馬士英一愣,這人怎麼不知好歹,咱們不是同一陣線的嗎?

可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此時哪還是自己身爲大學士的時候,於是陪笑道:“厲將軍萬勿動氣,馬某失言了。”

厲如海見馬士英服了軟,口氣也緩和下來,“你放心,本官答應你引見,自然會守諾,不過你此去萬萬不可再現身招惹諸公,否則本官也保不了你。”

馬士英拱手道:“多謝將軍維護,馬某不露面就是了。”

厲如海安排這羣人渡江之後,另派了條小舢板向上虞海邊傳信。

他知道,這事憑他根本擋不住這羣朝廷重臣。

真要保住馬士英的命,恐怕還得靠吳爭才行。

但說實話,厲如海之前是不知道老僧會是馬士英,而現在他記着馬士英的救命之恩,心裡對馬士英並不嫌棄,看着他一張和善的臉和那一身僧衣的灑脫,反而隱隱有些好感。

是不是很奇怪?

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