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

張國維吸了口氣,按捺下心中憤怒道:“韃子在府城、縣城還有所收斂,可在各鄉鎮,卻是無惡不作,漁村方圓百里之內,幾乎皆被韃子施虐過。我出於激憤,才公開了我的身份,打算召集鄉民自救,我帶來的這些義軍,三個月前,還都是農夫、漁民、織戶,實在是過不下去了,紛紛趕來歸附,人越聚越多,糧食成了問題,我實在沒辦法了,只能率部出四明山,打算投平崗山,不想沿路聽聞明軍正攻打紹興府,於是派斥候打探平崗山清軍動靜,這才正好救了池二憨這混小子。”

吳爭附和道:“這混帳差點害死了平崗山一應官兵,是該好好收拾收拾他了。”

張國維搖搖頭道:“訓誡應當,可過猶不及。”

說到此處,張國維喟嘆道:“若大明朝帶兵之將,個個如池二憨般勇猛,何至於此啊!”

吳爭沉默下來。

張國維隨即轉換話題道:“如今驛亭已經收復,紹興府清軍雖然勢衆,但已喪失了退路。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吳爭答道:“圍而殲之。這支清兵一旦覆沒,至少了浙東,再無成建制清軍,清廷將由此喪失在江浙一帶的控制力,我朝正好藉此機會壯大實力,恢復民生,爲日後與清廷決戰作準備。”

張國維微微點頭道:“戰自然是要戰的,可紹興府清軍至少有三萬多人,負隅頑抗之下,我軍的損失恐怕巨大。”

吳爭微微蹩眉道:“慈不掌兵,灰塵不會自己跑掉,有些犧牲是必須忍受的。”

張國維道:“或許可以勸降,分化清軍,據我所知,在紹興清軍,僅一部是清八旗,就是江西總兵柯永盛的漢八旗,其餘大都是明軍降軍和各地義軍、土匪招安來的。”

吳爭想了想道:“張公象是有了方略,不妨明說。”

“好吧,我確實想過方略,之前在平崗山,王得仁降了之後,說起金聲恆的出身和履歷,我認爲勸降金聲恆,是有可能的。”

吳爭搖搖頭道:“金聲恆的來歷我也有耳聞,但此獠殺明人如麻,先不說他是否會降,就說他願降,我也不願意接納他,更何況朝廷是否同意了。張公可能不知道,如今慶泰朝是以內部五臣之意決斷軍政事務的,就算殿下也無法左右,就更不用說我了。”

張國維勸道:“理是這麼個理,可你想過沒有,如果強攻紹興城,一來城中百姓勢必遭受無枉之災,另外,以金聲恆的心性,逼急了怕是會行挾裹民衆之事。二來,強攻堅城,我軍的傷亡會是個無底洞,真折損多了,恐怕於我朝也是不堪負擔之重啊,還望你三思。”

吳爭思忖了一會,覺得張國維說的在理,真要打殘了,不用說增援應天府,恐怕連防守紹興、應對福建多鐸反擊都困難,於是道:“可金聲恆未必肯降。”

張國維道:“派王得仁去說降,王得仁追隨金聲恆日久,二人關係不錯,或許能勸服金聲恆。”

吳爭同意了,“既然如此,不妨試試,這事就勞煩張公處置了。”

張國維點頭應下。

……。

當天夜裡,明軍向城頭飛箭傳書,傳的就是王得仁的親筆書信。

信中沒有其它,就是王得仁約金聲恆會面一晤。

吳爭沒有去理會此事,既然將這事交給了張國維,他就不想再去過問了。

吳爭去見了方國安,目的,在於安撫。

“大將軍傷勢可好些?”吳爭微笑着問道。

方國安的情緒已經有所好轉,淡淡地應道:“多謝鎮國公關切,方某自覺好了些。”

這話誰都聽得些是敷衍之詞,哪個斷了手的人,半天之間就覺得好了些的。

吳爭沒有在意,人家有脾氣嘛。

他選擇直截了當,應付象方國安這樣的人,拐彎抹角反而露怯,直來直往方顯磊落。

“大將軍心中對吳爭有何不滿,不妨直說。”

方國安答道:“方某不過是個降將,哪敢對鎮國公不滿。不過,既然今日方某率部已經按鎮國公意思攻城,雖說沒有攻下紹興城,但牽制城中清軍的任務也算是達成了,不知鎮國公對方某及部屬如何安置?”

這纔是一切問題的本質。

該如何安置?

吳爭問誰去?

雖說吳爭大權在握,可朝堂畢竟不是他一個人的,上有監國、內閣,下有諸將羣兵,安置方國安及他的部屬,說不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吳爭確實有些躊躇,這與之前令方國安攻城時所應諾的沒有衝突。

之前認爲,這場仗是必死之戰,吳爭以爲,就算方國安能活下來,倖存的部屬也不會多了,到時方國安入朝就是,其部屬整編進自己軍中,這很容易安置。

但現在不一樣,方國安活着,他的部屬還有二千人。

二千人整編進自己軍中,不說方國安不樂意,就算他樂意,吳爭還不樂意呢?

一缸紅水中滴幾滴藍水,晃幾下就沒影了,可如果加進一盆藍水,那這缸紅水成什麼色了?

所以,這事讓吳爭爲難。

吳爭想了想道:“不知大將軍此後有什麼打算?”

這是拖延之詞,方國安自然中得出來。

但他已經有些心灰意冷,沉聲道:“如鎮國公爲難,方某隻想卸甲歸田,這些追隨方某多年的兄弟……解散了吧!”

吳爭沉默了,他當然也聽得出方國安的怨懟之意。

想到畢竟是自己令方國安攻紹興城的,吳爭心一橫,問道:“杭州府戰前招了三萬新兵,正值訓練之時,若大將軍不棄,可否替吳爭練兵?”

方國安一愕,練兵?

他看了看自己的斷手,苦笑道:“方某已是殘廢之人,練兵豈不貽笑大方。”

可吳爭正色道:“大將軍先說願意不願意吧?”

方國安看着吳爭,許久開口問道:“那方某麾下呢?”

吳爭道:“我準備在松江府籌建軍校,正需一支軍隊駐囤,大將軍餘部可以全員安置下來,就不需要我另外調兵去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