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

多爾袞自然大怒,一直被自己碾壓,踩在腳下的蒼蠅,竟張牙舞爪地到太歲頭上動土了?

多爾袞沒有多話,指袖而去,自然嘛,他的地位何須在朝堂上與這般蠢物動氣?

他有他的班底,攝政王府,有着第二朝堂之稱。

回去找個茬,擺平這羣蠻子就是。

可多爾袞沒有料到,被自己視爲小兒的十歲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已經明事了。

這說得不是,明軍政大事,而是明君臣、上下尊卑之別,他雖然尚不諳世事,但已經登基四年,滿族天性好勝和身爲皇帝的天然優越感,讓他無法容忍多爾袞的狂妄和跋扈。

剛剛去年下半年,多爾袞爲了大權獨攬,多爾袞僅以濟爾哈朗府第建築逾制,擅自使用銅獅、銅龜、銅鶴,罰銀二千,罷免了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的權力,由此,多爾袞開始一人獨攬朝政,並且改制,攝政王無須對皇帝行跪拜禮。

鄭親王濟爾哈朗可是當初福臨登基時的輔政大臣,與多爾袞相互制約,他的廢黜,給福臨心裡造成的衝擊是巨大的。

多爾袞有才能、有魄力,加上主弱臣強,以叔父攝政王自居,跋扈在所難免,這就造成了福臨早已對多爾袞心結暗聚。

正愁沒有機會整治多爾袞呢,這不,機會來了。

福臨當朝訓誡多爾袞策略有誤,造成朝廷戰略被動,但雷聲大雨點小,僅罰了多爾袞半年俸祿。

福臨很聰明,他知道逼急了兔子都會咬人,何況是手掌大權的多爾袞?

所以,懲罰僅點到爲止,他想到達的目的,就是當朝打擊一下多爾袞的氣焰,讓朝臣們知道氣向,這樣自然會有有心之人,爲他出謀劃策。

同時福臨採納了洪承疇的諫言,再次與慶泰朝商議停戰。

福臨下詔,以洪承疇爲正使,陳洪範爲副使,南下應天府,與慶泰朝和議。

這道詔令的下達,擊蒙了多爾袞。

可問題是,他就算確實權傾朝野,但終究非君是臣,面對詔令,他要麼反,要麼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

多爾袞選擇了後者,但心裡已經醒悟,皇座上的那個小子,已經開始在防備、壓制自己了。

而對於洪承疇等人的落井下石,多爾袞更是記恨於心。

可多爾袞能任由局勢這麼發展嗎?

當然不可能!

明着與福臨詔令做對,這肯定不行。

那麼只有從洪承疇這班子降臣處打開突破口,可問題是洪承疇不日就要南下與慶泰朝再次和談,想反制也來不及。

可這難不倒多爾袞,他迅速決定,破壞這次和談。

其實這個時候,多爾袞倒真沒有對和談本身有什麼意見,他其實也認爲這個時候不應該與慶泰朝糾纏,他只是因爲與多鐸的一封信,而倉促發動了這場戰爭。

事實上,他此時也想停戰,集中兵力想平定福建、廣州再說。

可現在,被福臨、洪承疇這麼一攪合,多爾袞就必須做出反應了,正治就是這樣,身居高位,不能吃一次啞巴虧,你得反擊,否則,朝堂之上大臣和各地官員都會認爲你多爾袞失勢了,一旦形成這種輿論,那麼離真的失勢也就不遠了,多爾袞不可能一個個地向官員們去解釋自己只是顧及帝王的顏面、自己大度,大人不計小人過。

所以,越是身居高位,越容不得別人對自己威嚴的冒犯。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多爾袞僅僅是爲了反對而反對了,與事情的正確與否,毫無關係。

多爾袞的反制很簡單,那就是趁着洪承疇等人還沒動身南下,勒令江北清軍,三日之內趕在洪承疇使團到長江前,收復儀真,全殲儀真明軍。

只有這樣,朝廷纔會對和談的態度發生改變,試想,來犯明軍被全殲了,那還談個屁啊,繼續進攻就是了嘛。

然後讓朝臣主動去反對和談,這遠比自己出馬打前陣要合適得多。

由此來否定洪承疇懷柔策略,同時給福臨一記響亮的耳光。

可這事不簡單,雖說多爾袞身居高位,且被皇帝拜爲大將軍,名份上,相當於天下皇馬大元帥,確實可以對清廷名下所有軍隊發號施令。

可這僅僅是名義上的,真要具體到一支軍隊,那還得那支軍隊的主將,給不給多爾袞這面子,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嘛。

而江北清軍現任的主帥,是鐵定不會給多爾袞面子的。

因爲這個主帥,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如果說清廷數以萬計的官員中,要找出幾個不賣多爾袞帳的,濟爾哈朗絕對排第一個。

濟爾哈朗,就是被多爾袞以府第建築逾制,擅自使用銅獅、銅龜、銅鶴,罰銀二千,罷免了輔政權力的那個倒黴蛋。

試想,任何人設身而處,都會對多爾袞恨得咬牙切齒。

所以,多爾袞想令濟爾哈朗聽從他的命令,無疑櫞木求魚。

但多爾袞依舊有辦法,無法直接指揮江北清軍,可他是攝政王,可以調任江北清軍主將啊。

濟爾哈朗雖爲江北清軍主將,可並未在揚州,而是坐鎮徐州。

而此時,正好吳三桂被清廷由錦州調回關內,原本是打算安排他與八旗鑲藍旗漢軍將領李國翰同鎮漢中,剿殺西北地區的大西軍餘部的。

可現在,多爾袞想讓二人出個臨時差,去接替濟爾哈朗的江北清軍指揮權。

於是,多爾袞以攝政王諭令,一面傳召吳三桂、李國翰前來面授機宜,一面派八百里快馬,令濟爾哈朗即刻回京,另有任用。

由此一場所有人都意識不到的激戰,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暴發了。

吳爭率部趕到丹陽時,夏完淳的建陽衛正在與丹陽清軍激戰。

丹陽是處重鎮,進攻鎮江,首先需要拿下丹陽,一則截斷鎮江府南北交通,二則可以打通與應天府的通道。

而清軍自然也清楚丹陽對慶泰朝的重要性,派駐重兵防禦。

夏完淳已經攻了整整一天,未有太大進展。

吳爭來得正是時候,形成東西夾擊,對於清軍士氣本身就是一種打擊。

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