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

高個子衙役道:“王爺之意,無非是想不讓貨物離開碼頭,可眼下搶下碼頭鐵定是成不了。不用說搶佔了,恐怕連想燒船燒貨都辦不成。所以小的在想,要是捉住鄭有德那殺胚,想來就無人能下令貨船啓運了。”

蔣全義眼睛一亮,“你是說偷襲衙門?”

“對。碼頭離衙門不過二十里地,此時大都百姓都被聚集在此,加上有小的引路,應該可以悄無聲息地趕到衙門,到時突然襲擊,成算很大……蔣大人意下如何?”

蔣全義動心了,他看了一眼前面的碼頭,牙一咬,道:“就按你說得辦!”

於是一行人,再次改變方向,朝衙門掩去。

半個時辰之後,在兩個衙差的帶路下,蔣全義部繞到了衙門邊的小樹林,隱蔽了下來。

此時蔣全義心頭一涼,衙門也是燈火通明,門外有着至少二、三十人在巡邏,幾乎無死角,門內更是人影幢幢,這怎麼攻?

蔣全義怒氣衝衝地回頭瞪向兩個衙役,此時兩個衙門正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着。

蔣全義壓低聲音喝斥道:“說什麼呢?快想想還有什麼辦法!”

高個子衙役回答道:“小的商量過了,辦法還是有的。”

“快說。”

“秀水縣衙門有衙役共計三十七人,這些在門外巡邏的都不是衙役,而是城中富商的護院,之前與小的來來捉拿蔣大人的,其中有三人也是護院,並非衙役……。”

蔣全義道:“撿要緊的說。”

“是。小的的意思是,縣衙衙役沒有人想附逆,他們和小的一樣,只是奉命行事。只要小的悄悄進去,向他們說清事實,他們一定肯助大人一臂之力,到時裡應外合,成算還是有的。”

蔣全義皺眉道:“你是說你們二人潛入衙門,去說降那些衙役?”

“是。小的二人當差已經有十來年了,在裡面的衙役與小的都是以兄弟相稱,小的自信能說服他們。”

蔣全義想了想,覺得還是可行的,如果內外夾擊,顯然成算會大很多。

可蔣全義有些疑惑,這二人會不會在哄騙自己?

萬一他們進去之後,向鄭有德告發,那自己和這一百府兵,可就全得葬送在他二人的手裡了。

高個子衙役機靈,他一看蔣全義遲疑,就猜到了蔣全義的心思。

“蔣大人放心,小的二人都是本地人,家小皆在城中,絕不會附逆。”

這話倒是在理,做爲本地人,家小皆在城中,附逆的代價太大了,主要是與獲得的利益不對等。

就算他們二人能得到鄭有德重賞,可相比於家小存亡而言,這肯定是划不來的。

因爲整個嘉興府,連同北面蘇州、常州、鎮江都是義興朝的土地,鄭有德就算能佔據秀水,恐怕結局也是可以想象的。

於是蔣全義點點頭,道:“好。本官信你們,你們怎麼進去?”

高個子衙役答道:“衙門西牆有個狗洞,只要稍加挖掘,就可鑽入。”

說到這,他突然向蔣全義拱手道:“小的姓劉,名二根,在家行二,家中父母已故,有妻,一子。他姓李,名小柱,在家行五,寡母,有妻一子一女……大人,若小的們今日有個不測,還望大人爲我等向王爺……討個撫卹。”

蔣全義有些感動,他應道:“你們放心,只要本官還活着,絕不少了你們的賞賜……可你們還得全須全尾的回來。”

接下來,蔣全義給了他們每人一支“竄天鼠(一種帶響煙花)”,約定一旦看見“竄天鼠”發出,就率所部對衙門正面發起突擊。

……。

縣衙影壁是大門,大門進去是儀門。

大門與儀門之間是是甬道,甬道西側是牢房,東側是衙門三班衙役的房舍和衙神廟。

這三班衙役,皁班(法警)、快班(刑警)、壯班(武警),此時卻不在東側房舍當班。

儀門進去是照壁,再進去纔是正堂,也叫大堂,就是通常說,縣太爺審案判決的地方,不過有明以來,大堂基本是辦刑事案,不再審理民事案。

民事案一般都在二堂,籤筒裡也不再有判決死刑的紅籤,都是黑籤。

而正常情況下,二堂也很少打人,民事案嘛,大都還是以理服人,只有遇見冥頑不靈者,才施薄懲。

事實上,古代還真的很講人道,特別宋、明兩代,民權已經很象那麼回事了,這麼說吧,後世能做的事,在此時也都能做,而此時能做的事,後世還不一定能做,譬如……納個妾。

儀門與大堂之間,東側是吏、戶、禮、兵、刑、工六科,胥吏的書吏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縣衙,妥妥一個朝廷的縮影。

西側是吏舍,胥吏們稍事休息的場所,此時,那三班衙役就待在西側是吏舍中。

這三十來人倒是沒有被拘禁,只是鄭有德下令,不讓他們下班回家,而是待在吏舍內不準出門,當然,在鄭有德的原話中,叫做原地待命。

不過這話自然是沒人信的,至少這三十來個衙役是肯定不信。

白天火槍、火炮的聲響,怕是聾子也聽得見。

鄭有德解釋是秀水遭受盜匪、亂兵攻城,官府集結城中各商家護院守城,發生激烈交火所致。

他讓衙役在衙門內當班,以策不時之需的解釋,衙役們也不信。

這兩年的朝夕相處,誰還不知誰啊?

可話得說回來,這麼大的場面,誰願意主動湊上去送死?彈丸、箭矢可不長眼睛,沒得功未立、身先死,留下孤兒寡母誰來養活?

所以,這三班衙役被留在吏舍中,倒也安份,沒人鬧事。

“哎——我說籤徐三哥,聽說你們壯班的劉二根、李小柱被入城的盜匪抓了去,會不會被賊人殺了啊?”

“閉上你那鳥嘴,你死他們都不會死。賊人要殺,城裡動手不就完了,也省事不是?”

“對了,之前那幾個壯班受傷的弟兄被擡回來送醫時,我恰好聽見一句,說是賊人中有人自稱咱王爺……嘉興府與杭州府也就那麼二百里路,你們說這夥賊人膽子也太大了吧?”

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