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

其實錢謙益還有一句話,沒有對柳如是明說。

那就是,如果吳爭在應天府,得知他挪用錢莊儲戶的錢供人貪墨,以此來攏絡人心,怕是得一刀宰了他。

柳如是帶着滿腹的憂鬱離開了。

看着她依舊婀娜的身姿離去。

錢謙益輕喝道:“去,將這封密信送出去,記住,事關闔家生死,千萬不可讓人發現。”

“喏。”

……。

吳爭大婚之時,朱慈烺派人送來大禮,並按制金冊封錢瑾萱爲郡王妃。

或許是爲了彌補此次西征,吳爭沒有得到封賞吧,亦或者朱慈烺想到了吳小妹這個宗親。

他同時破例冊封了吳小妹爲上虞縣主。

就連清廷多爾袞也派使者送來了賀禮。

讓吳爭沒想到的是,南邊鄭森(鄭成功)也派出使者,送來了一份重禮。

而這使者,姓王名忠孝。

在錢肅樂的引見下,吳爭在大將軍府後宅接見了此人。

王忠孝,崇禎元年進士,時授戶部主事。

此人以剛直耿介、無私無畏著稱,其時被負責節制漕運的內監鄧希詔勒索糧餉,王忠孝堅拒。鄧希詔勒索未遂,恨之入骨,誣告忠孝有忤旨病民而又欺君之罪,朝廷聽信讒言,派錦衣緹騎逮治。

王忠孝被押解入京後,受廷杖之刑,也拒不認罪,最終改入獄三年,與黃道周、王侖初、王思任、馬思理等人同在一獄,時稱“六君子”。

後出獄返鄉,南明弘光帝時授其紹興知府,堅辭不受。

弘光朝亡後,他投奔隆武帝,擢光祿寺少卿。

鄭成功起兵反清後,王忠孝即投奔鄭成功,不過沒有爲官,只是做爲鄭成功帳下一個幕僚,贊劃軍政,備受鄭成功推重。

“王忠孝拜見會稽郡王。”

吳爭微笑道:“忠孝伯(鄭成功的爵位)可好?”

“回王爺話,我主在隆武帝崩殂後,已經遵奉永曆帝爲主,受封延平公。”

吳爭訝異,看來歷史還是朝着慣性在癒合被自己破壞的部分,這難道真是定數?

可吳爭絕不相信,至少多鐸死了,博洛被自己抓了。

失去這兩員大將,清廷如同失去了一條臂膀。

再說了,如今浙江、半個南直隸都非清廷控制之下,就算這次清廷真要爲博洛大舉南下,自己和義興朝也並非無一搏之力,而且,就算是最後自己輸了,清廷也將元氣大傷,這樣至少永曆朝鄭成功部和四川、陝甘的大順軍殘部,還是有機會的。

只要反清,吳爭可以什麼都不顧,這就是執念。

“原來如此,那是本王消息不靈通了。”

“忠孝在閩常聽王爺捷報頻傳,只是沒想到王爺竟是如此年輕,實爲明室之福啊。”

“呵呵,先生過譽了。不知延平安此次,可有帶話給本王?”

“我主確有話代轉。”王忠孝道,“年前,清軍掃蕩閩南,我主以招討大將軍之名舉義旗於金、廈沿海一帶,招兵買馬。可惜獨木難支,唯有投永曆帝麾下,以圖將來。此次我主遣我出使,希望藉助王爺之力,打通浙江與福建的通道,如此雙方可互爲屏障,圖謀中原了。”

“哦?”吳爭問道,“延平公麾下有多少兵力?”

“大概三、四萬之衆,不過我主有意收攬其父舊部,如鄭彩、鄭聯所部,到時就會有近二十萬大軍。”

吳爭眉毛一挑,沉吟道:“延平公可有具體計劃?”

王忠孝答道:“我主希望在半年後,與王爺共同舉兵,南北夾擊,徹底蕩平駐閩清軍。”

吳爭微微點頭道:“以如今本王與延平公的實力,殲滅福建清軍已有不少的成算,不過這樣一來,義興朝將面臨北方清軍的壓力,恐怕……朝廷難以支撐。一旦福建戰事僵持,本王背後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王忠孝急道:“福建清軍才十餘萬人,以王爺和我主的兵力夾擊,所需時日不會太久……恐怕清廷未必能反應得過來。”

吳爭搖搖頭道:“先生恐怕還不知道,剛剛本王西征,擒獲了清廷多羅貝勒博洛,清廷派遣使團前來,想要贖回,被本王一口拒絕了,此時,怕是清廷正在商量如何報復吧。當然,本王是不怕清廷報復,但很有可能,接下來一戰不可避免,這仗能打到什麼份上,恐怕此時還難以把握,所以,下半年與延平公合擊福建清軍之事,恐怕需要再斟酌纔是……要不,請先生轉告延平公,等明年年初如何?”

吳爭這番話說得是實情,王忠孝自然也聽得出來。

而且,他來到杭州,對吳爭西征擒獲博洛,清廷出使杭州想要贖回之事,也有耳聞。

他有些失望地答道:“既然王爺需要備戰,那進攻福建清軍之時間,確實難以把握……我這就返回稟報我主,商議來年之事。”

吳爭點頭道:“請先生替本王轉達對延平公的問候。”

“是。”

……。

待王忠孝退去,錢肅樂不解地問道:“夾擊福建清軍,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嗎?雖說有北方清軍可能南下,可義興朝如今已有十八萬大軍,再怎麼,支撐兩月也是可以的。有這兩個月的時間,應該可以決定福建戰局了。”

吳爭沉默了許久,纔開口道:“我承認,這次我有私心了。”

錢肅樂一愣,“這話從何說起?”

“鄭森有反清之心不假,可他未必有復明之意,在這一點上,與我不同。我雖說要復的不是朱明,可我依舊想復漢明。而鄭森想要的……或許是鄭家天下。”

錢肅樂大愕道,“你所說可有根據?”

吳爭搖搖頭,指向地圖道:“沒有,只是心裡感覺罷了。不過,這次鄭森派人前來聯絡,岳丈難道就沒有發現時間很巧合嗎?其實福建的形勢非常明顯,鄭森獨木難支,他想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掃清福建清軍,然後盤踞福建供其壯大罷了。如果他真有心北伐,此時應該聯絡我與他共同派出艦隊,直接攻這裡。”

錢肅樂順着吳爭的手指看去,渾身一顫,吳爭點得是——大沽。

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三十章 你妹!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