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

如果吳爭晚到一刻,靖江衛怕是真的就沒一個站着的了。

當然,靖江衛不會全軍覆沒,他們在路上摔傷胳膊、腿的數百傷兵,已經向後方轉移。

說這句話,是因爲吳爭確實到得及時。

這讓蔣全義本是一場赴死成仁的衝鋒,真正成了戰場反擊。

吳爭所部,並非入南門。

從靖江方向上岸,爲了趕路,走得是近路,泰興東城門方向。

在吳爭趕到時,東門正被清軍攻擊。

而蔣全義部正出北門,正面向喀爾楚渾中軍衝鋒。

密集的槍管中冒出熾熱的火焰,在黑暗中顯得分外耀眼。

從背後輕易擊潰攻東城門外清軍之後,吳爭隨即將隊伍一分爲二,一部直入東城穿插,自己率一部由城外直接北上,增援蔣全義部。

清軍被突然到來的援軍打懵了。

火槍兵在接近目標之後,先投彈,再蹲下射擊,然後以小跑邊前進邊裝填。

看似隊形混亂,卻層次分明,往往是一隊射擊,另一隊投彈,兩隊穿插,然後輪換。 щшш◆ttκǎ n◆¢ ○

清軍側翼步兵向火槍兵發起的反擊,卻無法接近火槍兵五十步之內。

紛紛被密集的彈丸和爆炸的碎片撩倒。

喀爾楚渾隨即組織起一支五百餘人的中軍騎兵,向火槍兵發起衝擊。

可惜的是,此時的距離僅三百步左右,大概不到一里地。

而燧發槍的射程在一百五十步開外,也就是說,清軍騎兵還沒加速,就已經處於火槍的射程之內,加上四千火槍兵的集中射擊,恐怕不是這些僅穿皮甲的輕騎兵能夠抵擋的。

兩輪射擊之後,這支騎兵,除了地上傷馬的嘶鳴聲,再無一騎是站着的。

喀爾楚渾見狀,也急紅了眼。

¤тt kan ¤¢ ○

他隨即下令中軍左面方陣,撲向吳爭火槍營。

整整一個方陣,一萬人的中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來。

吳爭大喝道:“傳令,後退交叉射擊。”

後退交叉射擊,是一個方陣中,以橫排爲基數,單數爲一隊,偶數爲另一隊。

也就是說,第一排單數射擊之後,迅速往後跑,雙數一隊同時射擊作爲掩護,射擊之後,也往後跑,跑到隊列最後,然後裝填。

再輪到第二排單數射擊,接着是雙數……如何循環。

這戰術對付騎兵無效,但對付百步外敵人步兵的接近,非常有效。

基本上,每排都是不間斷射擊,也在不間斷地後退。

訓練時計算過,百步的距離,敵人奔跑時間爲二十秒左右,而用這戰術,己方的陣型可以向後倒退近六十步。

也就是說,在保持着有效射程的前提下,這百步距離可以延長至一百六十步。

多出的六十步,足以讓火槍兵多射擊兩輪。

這還不算,敵人在遭受不間斷打擊時,遲滯甚至停止腳步的時間。

於是,戰鬥就不再是戰鬥,而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每當槍聲響起,一排排的清兵如破麻袋般地倒下,這對於後續的清兵心裡,所造成的陰影是巨大的。

當人與人面對面搏殺時,哪怕落入下風,都是可以容忍的,可對於夠不着的敵人,內心中除了憋悶,那就只有恐懼了。

清軍在付出上千條人命之後,開始止步,開始向後退。

喀爾楚渾下令斬殺了幾個退後的士兵,才穩住了陣形。

隨即,喀爾楚渾下了死命令,繼續進攻。

喀爾楚渾很明白,不管現在的火槍改良成啥樣,有一點是無法回絕的,那就是槍管發燙。

火繩槍在清軍中不鮮見,就是因爲射程短、精準差、容易炸膛也不被士兵所喜。

黑火藥的燃燒太快,瞬間膨脹的氣體,讓質量差的有縫管,無法承受,特別是射擊七、八次之後。

還有就是黑火藥是燃燒,燃燒就會有殘留,殘留一多就會結塊,這就是火繩鬆容易炸膛的原因。

喀爾楚渾已經怒火中燒了,他寧願以人命堆砌,也要報今日一箭之仇。

他已經從沈致遠的口中得知燧發槍不過也就十二、三次的射擊,極限十五、六次就需要冷卻。

所以,喀爾楚渾寧願多付出幾千條人命,也要將對方碾成粉末。

只要明軍的火槍無法繼續射擊,那麼對方就是一堆任由自己宰割的肉。

喀爾楚渾的右部中軍也在東移,這是打定了主意,就算左翼全滅也要進攻到底的意思了。

清兵在跑動中跳躍或者左右晃動,這是爲了降低被射中的機率。

倒不是後世的“之”字形前進,而是有些聰明人自發的想當然,然後被越來越多的人效仿。

所以,戰場永遠是學東西最快的地方。

可惜,他們這招雖然有用,但效果不太好,因爲面對的不是瞄準,而是齊射。

齊射本身就沒有目標,就是以量制勝。

同時,以這種方式來規避被射中,無形中減慢了前進的速度,這更使得距離被拉長。

原本近百步的距離,已經拉長至二百步。

射擊的輪數就會多兩輪。

但,確實如喀爾楚渾所料,明軍在十三輪射擊之後,沒有了第十四輪。

其實,吳爭在軍校制訂的規章中,僅十二輪就不可再擊發,今日已經是多了一輪。

喀爾楚渾在稍一猶豫之後,下達了右翼中軍向北迂迴,側擊明軍的命令。

蔣全義部的壓力徹底減輕,可吳爭所部,壓力瞬間增大了好幾倍。

火槍兵開始戴手套,因爲槍管燙手,然後往槍管上安刺刀。

喀爾楚渾臉上神色,開始有了些光彩,他大聲下令:“衝!趁敵人暫時無法射擊……衝!”

……。

泰興城內。

宋安率另一支火槍兵,在城中心與攻破西門的清兵遭遇。

清兵領軍的參領是貝子愛新覺羅·尚善,他爹是愛新覺羅·費揚武,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第八子。

也就是說,尚善的祖父,是努爾哈赤同母弟。

此人原是今年二十九歲,但戰場上歷練得不多,雖有勇卻無謀。

早幾年追隨多鐸征討過李自成部,唯一的戰功是當時李自成部潰敗,留下斷後三百多騎兵阻擊清軍追兵,被尚善率軍擊敗。再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了。

但因爲是宗親嘛,此次前來就是想要搏取軍功,以便日後可以位列朝堂。

所以,勇則勇矣,少了些戰場經驗和爲將者必要的權衡利弊的能力。

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