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

此時如果從高空望去,可以清楚地發現,一道單薄而曲折的兵線,在驅趕着一團厚實的人羣,如同一道細長波浪,在奮力撞擊厚實的堤岸。

四千多人的陣線,相較於近四萬之從,確實顯得單薄了。

吳爭是沒有辦法,從戚承豪口中得知瀝海衛已經從儀鳳門揮師入京,吳爭就知道,事情得糟。

尼堪不是菜鳥,明軍這樣毫無掩飾的撤兵,絕對不可能被他理解成誘敵。

就算是誘敵,也只須一次試探性佯攻,就能分辨出來。

那麼,失去瀝海衛火器的大勝關明軍,是絕對無法擋住尼堪多出一倍的清軍的。

從西城趕回調兵而出發顯然是來不及了,吳爭一咬牙,就地整編了黃大湛部禁軍。

吳爭就對這些禁軍說了幾句話,“此時大勝關戰事緊急,本王給你們一條活路,死在大勝關戴罪立功者,既往不綹,消極怠戰者,兩罪並罰禍及家人!”

於是,就有了這支“雜牌軍”。

以戚承豪的一千火槍兵爲前驅,三千多禁軍跟隨其後,這樣的四千餘衆,愣是將尼堪八千前鋒生生嚇退,以至於清軍前鋒潰兵沖垮了中軍,一泄如注!

跟隨在火槍營後面的禁軍士兵是真傻眼了,他們確實已經做好了戰死疆場的準備,特別是袁成禮所部那些追殺吳爭的禁軍,他們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取家人活着,這樣總比被以謀反逆亂者誅殺於午門、禍及家人要好得多。

然而,他們發現,今日想死真得太難了。

清軍如同躲避瘟疫一般地狂退,他們甚至沒有回頭看看北伐軍有多少人。

哪怕尼堪也是如此。

恐懼北伐軍火器,已經成爲了尼堪所部清軍的一種病,也難怪,尼堪所率自江浦出發的十二萬大軍,除了撤回江對岸的一萬多傷兵,活着的就現在這些人了。

六萬多戰損中,有六成來自於陳勝的瀝海衛,要知道,瀝海衛是戰爭暴發第二天午時後才加入戰爭的,還只僅守金川門。

若不是彈藥補給斷斷續續,陳勝絕對有把握在戰爭第二天出城反擊之後,一股作氣將大勝關四萬清軍趕下長江餵魚。

所以,尼堪並不認爲後面的追兵只是訛詐、嚇唬,沉悶的射擊聲、密集的爆炸聲響起時,他理所當然地認爲是陳勝的瀝海衛回來了。

那麼,失去大勝關隘遮護的清軍,就算人數再多,也只能是火槍的靶子,此時不退,更待何時?

吳爭並不驚訝,打了四年半的仗,他對戰場控制,說得心應手,一點都不誇張。

這就象打牌時的牌感,對對手心理的揣摩,吳爭斷定尼堪不敢迎戰火槍營。

要是尼堪敢,就不會四萬大軍在手,也不敢出關主動反擊了。

事實也是如此,尼堪率部急逃。

吳爭變本加厲,適時派出了騎兵,對,就是戚承豪部火槍兵爲之頭痛不已的那一千匹戰馬。

將它們交還給禁軍,就有了這一支千人騎兵。

尼堪是真要哭出來了,火槍兵再犀利,那也得靠兩條腿追,只要狂逃,明軍就追不上。

可怎麼明軍有了騎兵?

要知道大勝關是橫跨水道的,從東往西潰逃,需要涉水而過,這水道雖然不深,但對逃命絕對是種障礙,特別是在這種兵荒馬亂之際。

尼堪不得不做出壯士斷膀的決定,下令分出一部分中軍前隊變後隊,阻擊明軍追兵,掩護前軍和自己過河。

尼堪的心確實夠狠,殺人狠,對自己也狠,他留下了五千中軍,由河邊背水一戰,向追來的明軍騎兵發起了反衝鋒。

隨着尼堪在親兵的護衛下登上渡船,無數的清兵如下餃子般主動投河。

天曉得,清兵中有多少人是旱鴨子,這“噗通”一聲,濺起一朵水花之後,就看見水面上兩隻手亂舞,然後慢慢不見。

這算如此,河邊的清軍依舊前赴後繼,這種慘象,讓渡船上的尼堪歇斯底里地跺腳嘶吼,然而無計可施。

更讓尼堪生不如死的是,他此時驚訝地發現,追來的明軍騎兵,竟被他留下的六千斷後中軍生生擋住了。

擋住了?

擋住了!

尼堪的中軍,雖然不是滿蒙八旗,但是漢八旗,此時漢八旗兵員,基本來自於黃河以北,準確地說,漢八旗的頭一旗,就是由皇太極永平之戰俘獲的王天相所鑄造火炮,組建的漢軍一旗,旗纛爲青色,由額駙佟養性率領這支“重兵”。

到孔有德帶着上千門大小火炮和鑄炮匠人,主動降清後,皇太極擴編漢一旗爲漢二旗,兩年後,擴編爲漢四旗。

又三年後,崇德七年,清廷取得鬆錦大戰的勝利,將此戰降人和之前大淩河降人編立佐領,與原先的漢人佐領一同組建八旗漢軍,旗色與八旗滿洲相同,至此有了漢八旗。

說這些,就是說漢八旗中十有八九,就是鐵桿的“漢奸”,但他們卻又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老兵。

對付騎兵,他們非常有經驗。

迎着騎兵反衝,接近到一定距離,他們就地蜷縮躺下,就等着明軍騎兵上來,斬馬腿。

這方法兇險,基本上是九死一生,但確實非常有效。

因爲戰馬是有靈性的動物,它們在年到面前有障礙,特別是活人的時候,往往選擇閃避或者躍起,騎手可以以繮繩控制戰馬閃避,但一般很難控制戰馬主動躍下。

所以,被踩踏的情況,基本發生在騎兵線的後排,因爲後面的戰馬,無法看到前面有障礙。

可一旦前列戰馬被斬傷、斬斷馬蹄,就會挫倒,騎手會被慣性甩出。

後面的騎兵不僅是踩踏清兵,更會撞上己方的受傷戰馬和騎手。

由此帶來的混亂,被有備的後續清兵掌握,那就可擋住騎兵衝鋒。

既然留下斷後,本就是九死一生。

這些漢八旗士兵心中很清楚,就算僥倖不死,被俘虜也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們拼殺得非常兇狠。

幾乎以三、四條命來換一個明軍騎兵。

就是這種兇狠的方式,慢慢地,明軍騎兵真實的兵力就顯現出來。

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