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春祭

京師中,雖說已經放榜,但是許多趕考的士子還沒有離去的意思。↗,春祭大典,與往年不同,這一次,確實是一次盛典。許多京城裡的富豪,能夠有幸入宮,也是很歡喜,這是多少世修來的福氣。

當然,最多的還是京師中的平民,他們中的很多人,別說見皇帝了,有些人連皇宮長啥樣子都沒見過,卻收到了官府的通知,屆時會有人過來帶領他們入宮。有些人當聽到這樣的榮譽突然落到自己頭上,首先是怕。大明的百姓,見官,就是老鼠見貓一般,就是怕。

後來聽街坊鄰里的,好幾個人都被邀請入宮參加大典了,也就不怕了,轉而該去廟中燒高香的燒高香,該炫耀的炫耀。他們的生活已經好過了許多,京師的糧食,自從米行被取締,由官府接手之後,這米價也回到了原來的水平,課稅卻低了一半有餘,原本民怨沸騰的京師,如今也是高呼萬歲,安定富足,這裡頭,少不了楊帆的功勞。楊帆在京師的一手手劫富濟貧,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貧富差距過大。當初楊帆離京之後,這個“惡善人”的名號,就交由了葛聶來做了。

不過葛聶明顯做得要聰明許多,這給百姓吃米糠的事情是做不出來的,索性就僱了些廉價的勞動力,在酒莊、酒坊做工,負責送酒、釀酒的活兒。

宮中的巡邏也多了,很多地方還增加了明哨、暗哨,畢竟幾千的平民入宮,萬一發生什麼意外。那是很難想象的。

禮部、戶部的官員挑選的人也比較有選擇,挑的平民。也都是一些婦孺老弱,這樣的人。萬一真騷動起來,容易壓的住。另一些人,則是城裡的富商們,這些人,官府的人樂得去請他們,也不會鬧事,肯定是第一人選。

朝陽升起時,終於有第一波人被帶入正陽門。京城的富商、員外們,一個個穿戴華麗。好像這皇宮就是爲他們而開似的。當然,富商終究是少數,官喜歡商,但不代表朱由檢喜歡。這次春祭大典,就是給朝野都看的,所以才請這麼多平民入宮觀禮。

剛入正陽門,長道兩側就有身披重甲的軍隊,持着長槍,作爲喜慶。所有的槍纓都換成了紅色。原先還高高興興,和逛大街一樣嘻嘻哈哈的百姓立刻就安靜下來,入了大明門,更是連屁大點的聲音都不敢出。

五軍都督府今日是精銳盡出。自從崇禎四年。皇太極突襲京師以來,五軍都督府的軍備就加強了許多。三千多的兵力,養在京師這麼個地方。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幾千的平民入宮之後,在承天門前仔細地搜身。以防帶入什麼兵器惹麻煩。數千的百姓往右側看去,透過影門。看到這裡的戒備更加的森嚴。太廟前的廣場上,前後各分站了三行的軍衛。

所有的平民還規定了位置,離那最低的臺階還有五米開外,加上長槍什麼的,看到的也就不怎麼清晰了。不過這並不影響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張望着,想一睹當今的聖上。今日沒有那個不得冒犯聖顏的規矩,這朱由檢本來就是讓人來看的,若是沒人來看,他還演個錘子。

太廟兩側,還站了許許多多的守衛,對於主持大典的官員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些百姓們看的過不過癮,也不是朱由檢這樣受人朝拜那種君臨天下爽不爽,最重要的是朱由檢的安全,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司禮監的兩位大內總管,今日也站在了太廟邊上,看着這已經列在太廟前的平民,眼睛如同鷹隼一般掃過去,以防出什麼意外。百官從午門迎駕出來,從側道中緩緩出來。楊帆自然也站在百官之中,身着紫金蟒袍,當真是紅到發紫。

“聖上駕到!”

“聖上駕到!”

嗚!

嗚!

銅號奏響,列在太廟前的文武百官跪下來,朝太廟叩拜下來。後邊的平民百姓也都紛紛下跪,高呼道:“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今日的服飾,楊帆看上去有些眼熟,和那當初在衣冠冢中看到的很像,頭戴十二旒冕冠,要說不一樣,那件龍袍有些不一樣。龍虎山上供奉的衣冠冢內那件,那是真正的黃袍。而如今朱由檢穿着的那件,黑底紅紋,只有那龍紋上,那金線勾勒刺上了金龍。可以說,朱由檢身上的這件龍袍,追溯起來,纔算是正統的漢服龍袍。

“衆卿平身!”

“謝聖上!”所有人慢慢叩拜,然後起立,擡頭看向太廟最高處的朱由檢。禮部左侍郎主持大典,高呼道:“祭祀大典,開始!”

長號再次吹響,在第二臺階上的皇后周氏,身邊的太子站立着,看着朱由檢緩緩進入太廟。祭祀第一步,便是朱由檢入太廟先祭拜。楊帆抽空看了一眼那底下前來觀禮的百姓。最前邊的,很多便是進京趕考的士子,以及富商,後邊纔是京中的平民。

楊帆看了看四周,看到黑壓壓的軍隊,看來這次的守衛也很是森嚴。興許在哪裡,還暗藏有不少的弓箭、火槍手,畢竟這裡是皇宮,一旦出什麼岔子,那後果定是無法估量的。朱由檢在殿中焚香叩拜列祖列宗。

一邊的曹化淳靜靜地守候着。

“曹貂寺,朕今日做的,你說救的了大明嗎?”朱由檢叩拜下去,然後將香交給曹化淳。

曹化淳身着鬥牛服,這不是一般人可以穿得上的,也只有極其寵幸的官員,纔會賞賜這樣的鬥牛服。他擡手,將香插在金爐內,“何須救?聖上自登基以來,所做的舉措,都是極爲賢明的。老奴相信,大明在聖上手中定將繁榮昌盛。”

朱由檢搖頭道:“繁榮昌盛,談何容易。朕現在希望的,就是能夠藉助新政,穩定住朝局。大明的列祖列宗能夠保佑大明風調雨順,只要風調雨順。”他再次拜了拜,然後在曹化淳的攙扶下站了起來,整了整衣冠,道:“走吧,朕要讓子民看看,這傳國玉璽和那作物。”。

第139章 人心第345章 江中談第133章 難斷第286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408章 好雨知時節第360章 人亡政息?第199章 非真武不足當第405章 裝第415章 不再見第404章 冬青第506章 人未還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47章 哪路大神?第409章 面聖第4章 震驚朝野的造勢第316章 棺上刻吾名第282章 請老農第231章 清客第432章 磋商(下)第129章 語出驚人第422章 婚事(下)第381章 高調奢華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1章 楊帆第37章 各懷鬼胎第378章 甦醒第225章 歸第195章 赴山西第230章 在何方第215章 詰問(下)第95章 聽曲兒第169章 挾持第19章 楊帆的野望第486章 黃教喇嘛第84章 燒酒英雄淚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170章 會晤第7章 我怎麼就是登徒子了?第350章 風雨弒第392章 江第367章 利弊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172章 宦海沉浮第158章 歷練第133章 難斷第49章 大捷歸京第76章 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下)第203章 圍城(上)第6章 算學幻方第211章 博弈第49章 大捷歸京第74章 三杆槍,震朝綱(下)第161章 來由第471章 飄搖落楓雨第254章 賽詩會(上)第83章 大明合夥人第438章 閱卷第221章 豆腐腦兒話書人第20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63章 拍馬屁第474章 都是故人第154章 馬六甲變故第437章 國考二試第467章 出征第503章 初見只道如故人第430章 一口棺,兩座山第266章 收鋪子第403章 刀不修第500章 破城(上)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67章 一戰封伯第459章 時勢第140章 海盜劉香第304章 歸去來兮第1章 楊帆第190章 修得個通天大道!第503章 初見只道如故人第93章 人世人事第495章 看不見的死亡第209章 天涼好個秋第297章 文臣文程終文成第306章 九江書巷(上)第4章 震驚朝野的造勢第48章 葬屍白玉山第120章 良人歸第92章 誰敢與吾輩煮酒第221章 豆腐腦兒話書人第412章 臨朝第510章 秘辛第369章 無題第257章 再見馬沛文第123章 顧家的挑釁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484章 會盟第83章 大明合夥人第244章 錯過第173章 我欲回第81章 四老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