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孔融

曹昂去了一封書信往許都之後,不過數日,曹昂收到了辛評發來的密信。

¸тт kǎn ¸co

曹昂皺眉覽畢全書,“孔融?”

曹丕一事被擺到了明面上,曹操明着也無袒護之意,因此滿朝爲曹丕上書的僅他曹昂一人。

但是鍾繇居然也被人彈劾了,說是“文不輔政”,就是說汝鍾繇雖然有才,但是那都是文才,不足以輔治一州之地,因此要彈劾汝。

彈劾也就罷了,曹昂雖與鍾繇相交甚厚,但鍾繇不是曹昂麾下,曹昂也沒必要給他出頭,但是耐人尋味的是,彈劾鍾繇的那個人是吳質。

別人不知道,曹昂可是知道吳質是曹丕的人,而且是曹丕手下的高級智囊,不專文學之事專好勾心鬥角以謀人事,是個與人斗的好手。

吳質上書在許都沒引起懷疑,青州有失,雖然沒有鍾繇的直接責任,但是間接責任卻是少不了的,滿朝臣工只覺得吳質就是個想借機上位的傢伙罷了,因此一開始倒是無人在意,曹操也只是笑笑作罷。

但是,數個漢室老臣也跳了出來,言說鍾繇確實不善政事,還是另選賢才爲妙。

這下不由得曹操不重視了,鍾繇此人,雖是曹操麾下,是丞相府這邊兒的人,但是鍾繇向來是大事不糊塗,小事多庇佑這幫子老傢伙以全自己恩義的,這幫老傢伙,想做什麼?

曹操憑藉自己的威勢,先將此事壓了下去,待來日調查清楚之後再議。

但是曹操令校事府調查良久,卻分毫未得,曹操有些猜不準這些老賊的想法。

校事府打探不到的,錦衣衛打探的到,辛評來信表示,所有的矛頭全都指向了孔融,就是四歲讓梨的那個。

而且更有趣的是,曹操問曹丕,若鍾繇卸任青州刺史,誰可當之?

曹丕沉思良久,回說是“孔融”。

“有趣,當真有趣。”曹昂冷笑,于禁掌青州兵事,鍾繇掌青州政事,對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是汝孔融想上位,問過吾曹昂否?

曹昂安排好徐州政務,安撫好妻妾,遂點齊一千虎豹騎往許都去。

許都。

曹丕密請吳質至家中。

“季重雄文打破僵局,當居首功也!”曹丕坐在軟榻上,笑着對吳質道。

吳質忙拱手口稱不敢,“主公妙計在前,質方能行此事也,當是主公首功。”

曹丕大笑,吳質不僅善謀,而且會拍馬屁,這是他最欣賞的一點,每每能令他舒服。

吳質遲疑道,“主公,孔融此人,非主公麾下,主公爲何……”

曹丕看了吳質一眼,他那能不知道吳質的心思,“孔融雖非吾麾下,卻是漢室忠臣,能代吾拒曹昂,況青州與徐州相近,到時吾可徐徐謀之。”

吳質拱手諾諾,曹丕心中暗歎,吳質此人忒好權爭利了些,不過若非如此,他曹丕也不敢用此人。

二人正商議之間,忽親衛來報。

曹丕皺眉,他囑咐軍士無要是莫來相擾,這時段能有何要事?

“公子,大公子回許都了!”

“甚麼?”曹丕一下從軟榻上站起來,身體還未痊癒,一時之間有些踉蹌,“曹昂回來了?”

吳質忙上去扶着,曹丕猶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曹昂因何歸許都?”

曹昂領軍至許都,使人前去通報曹操,令軍士紮營城外,自引數十親衛往城中來。

曹昂怕自己不在,大貓在府中沒人管得了,也就把大貓待回許都,令軍士送至府中安置,自來面見丁夫人。

曹操聞說曹昂歸來,終於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意味。

這是兒子在給自己示警,表示着這件事沒這麼簡單,但是兒子終歸要顧忌老子的面子,因此沒有直接點透。

這是曹操的想法,若是曹昂知道,說不得要說一句:父親,汝之腦洞,清、奇且大也。

曹昂就是想回來湊個熱鬧,順便從這件事中謀一杯羹,就算是吃不到,也要將其中脈絡捋清楚。

曹操不知道啊,就在那想啊想,他倒是沒聯繫到孔融身上去,畢竟那些漢室老臣賊精賊精的,這時候跳出來不僅壞事,說不定還會被曹操殺,交給曹丕便是。

而且孔融此人,有名,還是孔子的孫子,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孔家的地位不低,雖然如今亂世,人多棄儒轉習各家以謀進身之階,但是儒學終究還佔很大的一部分。

最起碼,沒有反儒的。

沒有反儒的,曹丕再提這麼一嘴,到時候滿朝也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

曹操想錯了方向,但他畢竟是奸雄,苦思不得,那就把所有入局之人通通列爲懷疑對象。

鍾繇,孔融,漢室老臣,曹丕,曹昂。

曹操忽然朗笑,一筆塗掉紙上寫的人名,將紙扔在炭盆中,招呼典韋,“歸府!”

“諾!”

時曹昂正與丁夫人敘話,多說甄宓之事,曹昂正向丁夫人請教需要注意的事項,丁夫人一邊笑一邊安撫曹昂,“子修安心便是,汝已然籠絡兩位名醫,又選諸多穩婆,宓兒定然無事。”

曹昂苦笑,“母親,將爲人父的那種滋味,當真是有口難言,無一語可表吾心緒也。”

曹昂只聞一聲朗笑,“吾兒文才過人,亦有難吐之錦繡乎?可願與爲父一言?”

曹昂忙起身拜,“兒子拜見父親!”

丁夫人上前迎着曹操,給曹操脫下外袍,曹操忙把住曹昂手臂,一把扶起曹昂,仔細端詳後笑道:“瘦了,也黑了些許,英武威霸之氣更甚,更像吾了些!”

丁夫人掩嘴輕笑,曹昂亦笑道:“父親可是自誇?”

父子二人大笑,丁夫人屏退左右,自下去準備些吃食,留給二人空間敘話。

“子修今者歸來要住幾日?”

“兒子聞說朝中對二弟一事尚有異議,恐一書不足以成事,故歸來相助。”

曹操長笑,真不愧是自己的種,扯謊都扯的有理有據,曹昂亦笑。

曹操擺了擺手,“罷了,四方戰事已畢,汝征伐多日,歸許都與汝母親多說說話便是,最近朝中風雲起,亦需汝爲吾籌劃。”

曹昂輕輕點頭。

這時丁夫人端着一碟子青梅、一壺熱酒笑着進來,“汝父子二人說些甚麼?在屋外便能聽到汝二人笑聲。”

曹操笑道:“說些閒話,倒是汝與子修方纔話些甚麼?”

曹昂忙起身接過來,爲曹操與丁夫人倒上燙過的酒漿。

丁夫人笑道:“子修說他將爲人父,心中忐忑不安,無一言能盡其心緒。”

曹操大笑,“那時汝出生之時吾可是自信的很,到汝降生,果真天賜麟兒!”

丁夫人掩口輕笑,“汝莫聽汝父之言,那時他在屋外走動,便是吾在屋內亦能聽見,煩心的緊!”

曹昂大笑,曹操忙飲了一杯酒,岔開話題。

留曹昂用過飯,曹操叮囑道:“來日清晨至府中隨吾上朝議事。”

曹昂應聲而去。

夜中曹昂喚辛評至。

曹昂笑道:“數月未見,仲治風采依舊啊!”

辛評亦笑道:“主公攻伐青州,威勢無人能當,更勝往昔也。”

曹昂大笑,請辛評入座。

辛評送上這段時日許都大小之事,事無鉅細,皆整齊的記在一沓子紙上。

曹昂且先放在一旁,“孔融之事……”

辛評道:“孔融與漢室老臣確有些許往來,然不密切,其中究竟如何,卻是探聽不到。”

曹昂皺眉道:“父親因何未動孔融?”

辛評沉吟道:“孔融畢竟孔子世孫,於文士之中頗有名望,況且如今孔融只是與漢室老臣有些許來往,並非是密切往來,這些許事由,不足以使丞相生疑也。”

曹昂微微點頭,孔融明面上私德無缺,還有清名,出任一州刺史確實是當今朝中不二人選。

“仲治且去,來日吾上朝歸來之後再做計較。”

“諾。”

寅時末、卯時初,曹昂已騎着赤兔在丞相府門前等着,不過一兩分鐘,曹操的車架由典韋率人護衛着緩緩出了丞相府正門。

曹操掀開車架的簾子,看到曹昂已至,微微點頭,曹昂策馬至別駕左側護衛。

“子修,此次朝議便論定青州刺史一職。”

“兒子明白父親意思。”

曹昂點頭,曹操這是讓他隨機應變,若是有不安定因素,直接強勢打壓下去。

曹操微微點頭,閉目養神。

不多時便至宮中,四下皆是別駕,然見到曹操車架無有不讓路着,且屬丞相府麾下的大臣多開口問安。

即便是漢室老臣,在典韋與曹昂的共同逼視下,也不得不低下頭,看着這隻冷漠、鐵血的衛隊護着曹操入宮。

“奸賊!”

不少宗室之人依舊咬牙切齒的喝罵!

諸大臣亦開始緩緩入宮。

漢帝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連連打着哈欠,毫無帝王威儀。

曹操笑道:“今者議青州之事,諸君可暢所欲言,畢竟一州刺史,不是小職,那個可願舉薦賢才爲陛下分憂?”

無人發聲,漢帝打了個哈欠,“丞相所言極是,諸公可暢所欲言,舉薦賢才,爲孤分憂。”

衆皆不言,漢帝有些尷尬,曹昂輕笑一聲,既然都不出招,那便由吾來拔劍。

曹昂微微拱手:“陛下,臣以爲,鍾繇之才能當此任,無需再換他人也。”

漢帝停下打哈欠的動作,“是…是五官中郎將啊,數月不見,中郎將又英武了,孤聞說中郎將殺退強敵,當賞。”

曹昂輕笑,“多謝陛下誇讚,此乃臣分內之事也。”

曹昂這番話一出,便有人着急了。

宗室劉棄忙出列拱手拜道:“陛下,中郎將所言差矣。”

曹昂與曹操對視一眼,心中皆笑,如此便跳出來,着實無趣了些。

曹昂笑道:“那不知汝欲舉薦何人?”

劉棄這時候反倒是鎮定下來,“中郎將,青州有失,雖是原兵曹曹丕之大過,然爲青州刺史,鍾繇亦有不明之過,曹丕已被丞相調歸許都懲處,若不懲處鍾繇,豈非法不責實?”

曹昂笑道:“吾知汝之意也,吾問汝欲舉薦何人擔當此任。”

劉棄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曹昂正待發話,卻聽漢帝道:“速速道來,爲孤分憂之事何必吞吞吐吐?”

劉棄一咬牙,正欲說出“孔融”的名字,只聽荀彧出列拱手道:“陛下,劉公其實無勸諫陛下罷免鍾公之意,只是請陛下略微懲處一番,以明法令罷了。”

漢帝點頭,又打了幾個哈欠。

曹昂看了荀彧一眼,荀彧對他有指導之恩,他不好當面頂撞,正欲給曹操遞個眼色,曹昂只聞自家老爹笑了一聲,“令君,汝非劉公,安知劉公之意?本是舉薦賢才,何必堵了劉公之嘴?”

曹操一副笑呵呵的樣子,微微擺了擺手,荀彧入列,該提點的都提點到了,再作死,他無計也。

劉棄並不感激荀彧,他甚至覺得這是曹操與荀彧合謀堵住他的嘴。

曹操拱手道:“陛下,既如此,青州刺史,依舊由……”

話音未落,劉棄出列,“陛下,臣有賢才舉薦!”

曹操、曹昂心中一笑,上鉤了。

楊彪、荀彧心中一嘆,自取死也。

漢帝來了興趣,“是何人?”

劉棄道:“臣舉薦孔融,孔融乃是孔子二十世孫也,少有異才,博聞好學……”

劉棄一番誇讚,直將孔融誇得天下少有。

曹操眯了眯眼,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孔融?

漢帝問道:“既如此,諸公可有異議?”

衆皆不言。

漢帝道:“既如此……”

“陛下!”曹操冷喝一聲。

此時曹操正斜着身子,漢帝不由得打了個哆嗦,“丞…丞相,有何事?”

曹操忽然一笑,“孔融此人,才學德行皆佳,既有劉公爲保舉薦,想必定然可也。”

漢帝長舒了一口氣,還以爲有甚異議,“來人,起草詔書。”

“諾!”

左右當即有人草擬定一份詔書,不多時便擺在漢帝的桌上,漢帝覺得無差,便蓋上了天子之寶。

……

“子修,朝上因何阻吾?”曹操淡淡的道。

“父親,以孔融爲青州牧,利實大於弊也。”

第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批豪強第一百七十三章 甄宓的勸慰(VIP章節被屏蔽,那我就發個免費的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狠辣第四十三章 風靡徐州之美食第三十二章 曹子修槍挑顏良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抓週第一百五十章 黃月英之故第八十七章 以一庸命易大才第二十五章 董國舅受衣帶詔第二百零三章 謀太原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孫康之死第一百六十章 孫尚香歸江東第九十九章 張敞不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借錢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稱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歸許都第二百七十五章 與吾捉拿周瑜!第一百五十八章 烈酒第二十二章 曹昂酣鬥張翼德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狼環伺第二百六十四章 橫插一腳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東衛第二章 槍若驚鴻鬥游龍第六十章 兩軍陣前龍蛇鬥第五十二章 曹子修力戰四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考前的準備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考前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利民大器第二十九章 曹子修鎮守黎陽第五十五章 袁本初設檢密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逼急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甄宓有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賈詡謀建昌(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漢壽風波第二百一十三章 建安十二年,許都風波涌第十五章 曹呂姻親謀袁術第一百五十八章 烈酒第一百五十五章 痛擊孫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孫康之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來自荊州的一封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消息與動向第一百一十章 籌謀修路第七十章 善使計謀殺賊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備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廝殺第五十章 選婿之各顯神通第一百二十八章 曲轅犁第一百八十一章 賈詡謀建昌(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一章 安撫劉璋第五十九章 曹子修征伐汝南第九十章 二賊盡死青州破第五十八章 船圖終至曹昂手第二百零七章 侯選之智第一百三十八章 欲歸荊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定襄陽第四十六章 賢能穩重魯子敬第一百章 鬥!第二百四十三章 魏延與關羽第一百一十章 籌謀修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賈詡謀建昌(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怒的孫權第二百一十章 冀州的風第二百九十一章 各有謀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圖謀倭子第七十五章 士子聚集風旦評第十二章 袁術稱帝逼徐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魏諷沒死?第五十二章 曹子修力戰四將第二百九十三章 敢不敢動?第十五章 曹呂姻親謀袁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女衛第七十三章 五官中郎將之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前狼後虎第一百七十八章 消息與動向第一百三十五章 歸許都第十三章 曹昂大破袁公路第十三章 曹昂大破袁公路第六十五章 細鹽千石欲販之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上狙擊第四十六章 賢能穩重魯子敬第二百一十七章 漁陽廝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六十章 孫尚香歸江東第一百八十七章 還有誰?第二百二十二章 萬軍卷平岡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第一百零七章 徐庶來投第二百五十八章 汝腹中有蟲第四章 入宛城曹昂將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渡!第二章 槍若驚鴻鬥游龍第三十六章 袁本初興兵官渡第八十七章 以一庸命易大才第一百一十章 籌謀修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狼環伺第二百八十九章 忍不住的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