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術士襄楷

楊鳳又將翼州刺史的使者請來。

“貧道襄楷,見過國師大人。”

來人頭挽道髻,一身羽衣,做道士打扮。這讓張平不由有些好,這翼州刺史爲何會讓一個道士做使者?難道是藉此與自己套近乎,博取自己的好感?

“襄道友,不知道友此來所爲何事啊?”

襄楷卻沒有回答張平的問題,而是笑着說道:“國師真乃我道家楷模,能夠以弱冠之齡撐起這太平道,弘揚我道家學說,執掌我道家大旗,實在非凡人所能啊。”襄楷的眼滿是讚歎與羨慕之色。

張平趕忙謙虛,岔開話題:“還不知襄道友傳承的是那派之學?師承何處啊?”

“貧道與國師一樣,皆是傳承黃老一派所學,至於這師承嘛,豈是不過是家傳,貧道對此又頗感興趣,因此有些研究。”

“哦?”這讓張平不由好,這個年頭研究道學的可是不多,而看着襄楷似乎仙風道骨,似有一副高人風範,沒準真是有些道行也未可知。當下便追問道:“不知這陰陽五行、治病養生、長壽成仙、通神占驗、讖緯神學、災異符瑞,趨吉避凶,襄道友所善何種啊?”

襄楷微微一笑,知道張平想要考較自己,當下也不慌張,反是頗爲自信的說道:“貧道對這陰陽五行,醫卜星象有些研究。”

“哦?”這更讓張平好,這陰陽五行、醫卜星象可是他所不會的。張角生前與他提過《太平要術》有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只是這《太平要術》如今在漢張修手,自己一直無緣得見,此時聽說襄楷會陰陽五行,不由好心大起。

襄楷看着張平眼的驚期盼之色,自得的一笑,將手伸入袖,摸出了一隻被磨得精光發亮的龜殼來,在張平面前晃了晃說道。

“原道襄道友所學乃是王六爻。”張平恍然大悟的說道。

襄楷滿意的點了點頭,將龜殼再次收入袖。

張平、襄楷二人道學聊的甚是投機,張平佩服襄楷所知甚深,襄楷讚賞張平觀點新,對道學認識廣博。

“天師日前可曾觀察天象?”襄楷突然似是不經意的問道,可雙眼卻緊緊的看着張平。

張平聽了有些不解的看了看襄楷,搖了搖頭。

襄楷看張平表情不似作僞,便解釋道:“月餘之前,北方忽有巨星隕落,其色赤紅,其尾勺長,似是不詳之兆,貧道以爲我大漢必有大事發生。”

張平本不在意,但越聽越不對,這襄楷所說難道是自己爲了收周瑜時所放的那顆?又詳細的問了襄楷時間,這一對,張平萬分肯定襄楷所說必是自己放的那顆流星。這讓他苦笑不得,卻不好說出來,除了張平自己,不會有人相信這流星是他所放。

“不知襄道友爲何說起這個?”

“日前朝廷有喜報,說是西涼叛逆因見星隕,以爲不祥,士氣大落,爲破虜軍所破,斬首無數。”

張平心裡驚訝的不得了,沒想到自己爲了收徒弟放的流星,還幫了董卓的大忙,這當真是誤打誤撞了。

“貧道曾掐指一算,因爲此星之隕落,使得紫薇帝星暗沉,貪狼,破軍與帝星成犄角之勢,怕是大漢離亂不久已。”

張平嘴巴微張,成了“o”字型,他沒想到不過隨手之施,居然還能看出這麼多東西,而且這個猜測居然還tmd對了。但要讓張平相信襄楷是真的懂得推算而出,張平是不信的,只能心裡暗暗腹誹“蒙的,蒙多。”

“所以襄道友今日所來的目的是?”

“貧道將此事告於刺史王芬大人,大人心憂慮,夜不能寐,本想奏朝廷,可又恐自己所言人微言輕,未能引起陛下之重視。因此便想請國師將此事奏陛下,想來陛下必會重視此事。只是貧道前去雒陽方知國師大人奉了陛下旨意出來招撫,因此貧道便急忙感到這鉅鹿城來,只爲將此事報與國師大人。”襄楷一臉憂國憂民的表情向張平解釋道。

張平聽了細細思索,將心思從剛纔的哭笑不得恢復過來。猜想這襄楷真正的目的,總不可能是這襄楷當真是憂國憂民,一心想要爲大漢,爲蒼生謀福祉吧。不過看其表情似乎不像裝的,莫非還真有如此聖賢之人?

張平面色有些古怪,開口說道:“襄道友放心,此時我定當如是稟報陛下,並向陛下詳表道友之功。”

說完張平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襄楷,只見襄楷聞言臉大喜,但一瞬間便恢復正常,若不是張平一直盯着他,怕是根本難以發現。

“襄道友,我與道友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道友道法高深,我實欽佩之,不知襄道友可願屈尊來我太平道任職?我願許道友我太平道大祭酒一職,位只在我之下。”

襄楷聞言臉一動,有掩飾不住的喜色,但瞬間有又一絲掙扎浮現,片刻後,襄楷方纔委婉的推辭道:“貧道多謝天師擡愛,只是襄楷與刺史大人有舊,此事貧道還需與刺史大人商議。而且貧道又素來閒雲野鶴慣了,怕是有負國師所託。”

張平擺了擺手,“襄道友莫要如此說,不管如何,這大祭酒一職本座爲襄道友留着,若是襄道友哪日想通了,儘管來找本座便是,本座絕不食言。”

“如此貧道多謝國師了。”

襄楷走後,張平微微一笑,他算是明白這襄楷多少還是有些真本事的,不過此來告知隕星一事,擔憂大漢和蒼生的想法可能有,但只怕其還有一部分向藉此在朝謀取官職纔是其真實想法。自己與他太平道大祭酒一職,他卻又推辭不受,只怕是不願屈居於自己之下,想要有更大的野心。

想到這張平笑了笑,也不再去管他,來了便當真給他個大祭酒,讓他去四處傳教。機會已經給他了,願不願意鉤看他自己的了。反正對張平來說,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第三章 屍山血海第一百四十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章 挖挖牆角第三十七章 酣戰不止第四十二章 荊州之困(上)第二百零三章 幡然醒悟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三十九章 傳藝授徒第八十一章 蹋頓撤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兗州事畢第二十章 熱火朝天第三十七章 伏擊交州第四十九章 祭天大典(四)第八十章 拜訪蔡府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燒博望第一百零五章 是戰是降第六十四章 誓師大會(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秋後算賬(下)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十一章 習武煉體第二十四章 各自謀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說打就打第二十五章 大會結束第九十七章 辭賦大會(上)第一百零九章 死裡逃生第四章 促成大會第八十章 連闖烏營第六十四章 善惡之辯第九十章 怒懟子師第七十九章 詐死還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曼成來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襄水之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司馬建公第六章 通玄謀算第六十九章 把酒論世(上)第二章 十大高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平陷落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四十六章 劇情反轉第二十九章 楊賜教子(下)第二十六章 朝會之議(九)第八十四章 不見長安第八十八章 何以爲根第七十四章 許劭子將第九十七章 暗夜偷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玄收徒第五十一章 劉袁巧遇第一百七十四章 襄水之上第二十二章 挑戰繼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解除危機第五十八章 以死相搏第四章 阿母趙忠第一百章 靈帝怒斥第六章 呂布貂蟬第二百二十四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零一章 身份揭穿第一百零三章 操練兵馬第四章 氣象萬千第九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七十三章 大敗呂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水鏡書院第七十三章 大敗呂布第八十六章 司徒楊賜第二百四十一章 冤比岳飛第十六章 同門相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辯歸來第一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巨弩逞威第十四章 午夜驚變第六十四章 誓師大會(上)第六十四章 善惡之辯第四十八章 輿論渠道第一章 各謀心思第六十二章 樑上君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園八校第七十六章 聯軍圍城第三章 明星系統第二章 十大高手第一百零四章 州府議事第六十六章 夜襲虎牢第一百九十九章 逆襲反殺第九十六章 王府催債第五十章 十三襲營第十五章 整軍備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出臨眺第一章 天師託孤第九十章 驚弓之鳥第五十四章 祭天大典(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一章 薊縣攻略(二)第二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六十二章 樑上君子第一百章 接收人馬第一百八十章 險象環生第七十一章 幽州嫌隙第二百二十六章 奉命征討第四十六章 祖母教孫第三十五章 燕典較技(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帝正宗第一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