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城頭反思

誰也沒有發現張平藏在衣袖的拳頭攥的緊緊的,同時心警惕。 一直以來輕易取得的勝利和一路的順風順水,讓他有些自得意滿,卻忘記了這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出過無數英雄和智者的時代。一招不勝,掉以輕心便有可能丟掉性命。這次這張曼成便很好的給了自己當頭一棒,讓他苦心經營的太平軍差一點便付之一炬、全軍覆沒。這讓張平突然間警醒過來,自得意滿之氣頓時收斂。

張平擺了擺手,示意張燕整頓太平軍先回宛城休整。

“奉孝,這一番你怎麼看?”張平此時和郭嘉站在宛城城頭,遠眺着南方。

“此番實在是嘉無能,沒有料到這通玄居然還有如此手段。”郭嘉有些羞愧的回道。

“誒,奉孝莫要如此,此事怪不到你頭,再說你尚且年幼,此番沒有料到也屬正常。我問你這事乃是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其他的話不要多說了。”張平擺了擺手,阻止住郭嘉。

“嗯。”郭嘉點了點頭,“現在看來,這場大水乃是通玄早早設計好的,此前他們躲在宛城避戰不出,定是在謀劃此事,在遊築壩,積蓄船隻,待到蓄水後,先是用張曼成誘使我們追擊,然後放火燒田,給我造成假象,接着便棄城而逃,若是我們沒有發現,他們自是跑回襄陽城無豫,若是被我們發現了,追擊之的時候,便毀壩放水,以水淹我軍,若不是有天師妙法,怕是我太平軍十不存一,離全軍覆沒不遠已。”說到這郭嘉嘆了口氣,“通玄此計一環扣一環,當真是狠辣絕妙,吾不如也。”

“奉孝莫要說喪氣話,這通玄此計確實絕妙,但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此時年幼,閱歷尚淺,但是你聰慧過人、才思敏捷,只要你勤學不斷,日後成定然遠超這通玄。”張平微笑的看着郭嘉,眼滿是勉勵之色。

郭嘉見了張平的眼神,重重的點了點頭。

“這通玄倒當真是個驚才絕豔之人,懂道術,會陣法,還能想出水淹這等計策來,卻不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郭嘉有些疑惑的看着張平。

張平看出郭嘉的不解,卻不好說自己從三國的歷史從未聽說過有通玄這麼一號人物,斟酌了一下說道:“這通玄的名字定是假的。”然後將通玄真經及自己的猜測說與郭嘉。

“如此說來,這通玄一身道法和陣法都來源於這通玄真經嘍?”郭嘉聽了張平的解釋恍然大悟,同時也好心大起,盯着張平看了幾眼問道:“天師,卻不知這通玄真經和我教太平經相又如何?”

“這個...”張平被郭嘉問的一愣,“這通玄真經我只是聽聞過,卻無緣一見,而我教的太平經博大精深,我至今未能習得其萬一。不過看這通玄一身本事,這通玄真經也是不容小覷的。不過如此驚才絕豔的人物,按理說絕不應該是默默無名之人,可是你我卻聞所未聞,當真是怪,怪。”

郭嘉點了點頭,“天師,那日據張闓所說,這通玄乃是自己找張曼成軍的,這張曼成不過荊州一地的黃巾頭領,名義還是反賊,若是爲了建功立業,投靠張曼成遠不如效忠朝廷來的更加可靠,通玄定然不會尋張曼成;若是爲了揚名立萬,以通玄的本事,大可以選擇投靠張曼成更好的辦法;若是爲了利益,那更是大可不必,將自己弄成反賊;所以嘉以爲這通玄投靠張曼成並不簡單,怕是有他自己的圖謀。”

“嗯,”張平聽了郭嘉的分析認同的點了點頭,“那你覺得他想要幹什麼?”

郭嘉皺眉思索起來,沉默了良久還是搖了搖頭,“這個通玄不爲名,不爲利,不爲建功立業,那問題是張曼成身,可是嘉一時還是想不出來這張曼成身到底有什麼是值得這通玄圖謀的,若是不再張曼成身,那...”張平說着將目光轉向了張平。

張平感受到郭嘉的目光,轉過頭來,看到郭嘉的眼神,有些驚訝的指了指自己,“奉孝是想說他是爲了我?”

郭嘉有些無奈的苦笑了一下,“嘉只是這麼猜測。”

“哦?說來聽聽。”

“嘉想來想去,覺得唯一能讓通玄這麼做的原因只有天師了。”看到張平詢問的目光,郭嘉繼續說道:“天師年少有爲,以一本太平經力挽狂瀾,將黃巾軍撥亂反正,創下了太平道這麼大的基業,同時還以弱冠之年便身居廟堂高位,得封國師之職,要說不讓人嫉妒是不可能的。而這通玄看起來年紀與天師相仿,而其手握有不下於太平經的通玄真經,現在看其無論道法、陣法、還是計謀都是人龍鳳,想來自然是對天師你不服的。所以嘉以爲這通玄之所以投靠張曼成,便是想要通過張曼成的手打敗你,證明自己,這樣他才能以此立身,求取等同於天師般的高位。嘉以爲這便是通玄最終的目的。”

張平聽了郭嘉的話細細一思索,覺得頗有道理,“奉孝說的有理。”

郭嘉繼續說道:“天師,這荊州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漢魚米之鄉、富庶之地,自古多出才俊之士,如今出個通玄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的。嘉知道這荊州有一隱士,荊州才俊多於其相識,此人之於荊州便如陳寔陳丘長之於潁川。”

“哦,不知奉孝所說這可以擬陳老的荊州名士是...?”張平一臉好的問道。

“此人我也是在潁川學宮求學之時聽師長們提起,此人姓龐,字尚長,人稱龐德公,一直來隱居避世荊州不出,其才德高尚,爲人親善,好結交,不少荊州名士都與其相交莫逆。天師不妨往龐德公處打聽一下這通玄的來歷。”

原來是他,張平心一動,臉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欣喜的問道:“是以是以,奉孝可知龐德公在何處,如此名士,你我當前往拜訪纔是。”

第四十七章 劉備逃遁第十章 二教崛起第六十五章 大戰虎牢第一百一十九章 辛評投誠第四章 文丑vs管亥第九章 張溫解惑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得猛將第二百一十七章 更勝一籌第一百九十六章 巨弩逞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來客第十五章 百強爭霸第三十二章 鉅鹿來人第八十二章 隆冬將至第二百零四章 心有不甘第九十四章 曹操來襲第九章 吳下阿蒙第二百一十七章 更勝一籌第六十二章 張一vs呂布第二章 袁紹撤軍第四十七章 煉製丹藥(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對陣城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少生孩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建公獻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通玄傳承第四十六章 祭天大典(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士氣低落第一百二十章 事出有因第四十一章 危機再起第二十九章 遠志就義第一百八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八十章 險象環生第一百章 荊州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鉅鹿見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逆襲反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城門對話第五十一章 少帝繼位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返雒陽第二十二章 挑戰繼續第八十七章 衝突暴起第五十七章 古之惡來第九十三章 謀取揚州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七十四章 兵定虎牢第三十一章 招魂祈福(下)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三十章 張樑老賊第八十章 拜訪蔡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用間第一百零九章 皇室密辛第八十三章 劉焉病逝第七章 大會開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袁軍攻城第一百零五章 黃天當立第八十四章 益州事起第一百章 靈帝怒斥第四十九章 神力無懼第六十五章 大戰虎牢第一百八十八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三十五章 臨眺急報第七十九章 馳援漁陽第一百八十章 險象環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徒歸屬第十章 二教崛起第二百三十三章 邊韓請賢第三十章 突發狀況第四十五章 劍履上殿第一百四十二章 鉅鹿見聞(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一百零四章 州府議事第二十五章 大會結束第一百九十章 和盤托出第七十章 把酒論世(下)第九十七章 辭賦大會(上)第十九章 十大開戰第八十章 連闖烏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汝母可治第一百六十九章 半夜劫人第六章 許諾王允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一被撤第十三章 難以置信第二十七章 高擡輕放第一百零五章 是戰是降第六十八章 願賭服輸第二十一章 發兵彭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對陣城頭第九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平陷落第二百四十五章 收徒傅幹第二百零二章 反目成仇第七十八章 御駕出巡第六十章 潁川見聞第二百零五章 夜取襄陽第二十一章 朝會之議(四)第二十三章 雙戟相爭第二十八章 楊賜教子(中)第三十五章 燕典較技(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帆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