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司馬建公

張平將自己現下在朝堂的局勢一一說與蔡邕,又將自己的分析,近期的規劃和未來幾年在朝堂的打算都毫無保留的倒了出來。!蔡邕聽完張平所說,不由的有些皺眉,良久方纔長長的嘆了口氣,苦口婆心的勸道:“賢侄啊,這朝堂之可不如你在戰場之那般打打殺殺的那麼容易啊,這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些人背後的算計,稍微一個不慎,便有可能讓你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你也說了你今時今日搏來的地位實屬不易,何必再去於參與朝堂的明爭暗奪,不若此安心修你的道,傳你的法如何?”

“叔父,非是小侄想要參與其,而是如今形勢如此,我若是不參與,怕是非但修不成我的道,傳不了我的法,甚至還會有殺身之禍。”張平也有些無奈,他豈是是很不願意和那些老狐狸們較量的。按照他的想法,躲在一旁安心的練兵,安心的發展太平道,看這些老狐狸們鬥個你死我活,他只管積攢實力。可是這一次西涼的事情卻告訴他,若是他再不加以反抗,造反有一天會被人坑的連渣都不剩,更何談積攢實力,算積攢了實力只怕也是爲他人做嫁衣。

蔡邕看了看張平一臉堅毅的表情,再次深深的嘆了口氣,“既如此,你要做什麼儘管放手去做吧,有需要爲叔幫忙的儘管開口。哦對了,你既然想要攻略朝堂,我觀你麾下幕僚都甚是年輕,全無朝堂之經驗怕是不足以幫你,這樣,我爲你推薦一人,此人乃是世家出身,其祖皆爲大漢高官,對這朝堂的一些門道,還是略知一二,他正好前些時日犯了事,被陛下罷了官,此時正賦閒在家,我去與你說說,看能否請他來幫你。”

張平聞言大喜,他正發愁沒有熟年朝堂之人,靠他自己一人只怕是要吃大虧,沒想到蔡邕便已經爲他想到了。張平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心感慨,這老丈人,值了。

“多謝叔父,卻不知叔父說的這人是......?”

“此人複姓司馬,單名一個防字,此前一直任雒陽令,前些時日有宵小在雒陽作祟,查未決,這本來只是一樁小事,卻不知道怎麼傳到了陛下的耳朵裡,陛下嫌他辦事不利,索性便罷了他的官。”蔡邕說着跟着嘆了口氣,接着又似想起了什麼又說道:“不過你可莫要小看於他,你別看他不過是個不起眼的雒陽令,可你要知道這雒陽之地多少達官貴人,能將這京師之地下下打點妥當,將諸般事物處理妥帖,絕非易事。在他之前能在雒陽令坐滿一年的不超過三個,可是這司馬防一坐是五年,你可見其本事了。”

張平原本聽到司馬防的名字並沒有什麼映像,司馬家他知道的也只有司馬懿了,他本還在琢磨這司馬防和司馬懿是什麼關係,聽到蔡邕對司馬防的這一番介紹頓時有些吃驚,這麼看來,此人還當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在這大官滿地走的雒陽城,左右逢源,不得罪任何一方,在任坐滿五年這絕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張平不由的對司馬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過如此人才,既然能一直穩坐在雒陽令的位置,又怎麼會因爲宵小作祟這種小事而罷官,這其怕是有些蹊蹺啊。張平不由的將自己的疑問提了出來。

蔡邕聞言卻搖了搖頭,“這事說來倒也怪,這宵小一事前些時日鬧的滿城風雨,不少朝大員家都有財物丟失,這些丟了財物的大員們自然少不得要司馬防捉拿真兇,可是一連多日過去,這個真兇卻一直沒有找到,然後我估計有人將此事便捅到了陛下面前,陛下一時自是氣憤,惱司馬防無能,所以這才罷了他的官。”

張平微微皺眉,這怎麼聽都覺得這事情裡有一股陰謀的味道。但是他也沒有多想,又接着問蔡邕:“叔父,如此人物,可會願意來幫我?”

“這個...”蔡邕有些猶豫,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司馬防與我有舊,我自會盡力去勸說於他,至於能不能成我卻是不好說。”

張平聞言點了點頭,知道這已經是蔡邕能爲他做的最大的努力了,當下對蔡邕千恩萬謝。

蔡邕走後,張平便喚來孫夏,令其去打聽一下司馬防,越詳細越好,還有前些時日的宵小作祟一事也一統打聽打聽。

這邊送走了蔡邕,卻沒成想傅變來了,而且來的還不止他一人。“天師,傅某又來叨擾了。好久沒有喝天師的太平醉了,甚是想念啊。”

“南容這是說哪裡話,”此時也快到了晚飯時間,張平趕忙讓人置辦酒菜,並且拿了幾瓶太平醉來。

“天師這是小兒傅幹。”張平再纔有空打量其與傅變同來之人。這是一個看起來十來歲,長的眉清目秀,形容與傅變有八分相似,也是如傅變一般一臉剛正不阿的樣子。張平不由搖了搖頭,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南容,你的事情怎麼樣了?我這一直忙着也還沒顧得,卻不知陛下如何定了?”

傅變聞言嘆了口氣,“哎,陛下斥我治理西涼不利,致使邊章、韓遂不服王化,肆虐西涼,定了我一個失職之罪,命我在家閉門思過,至於其他,沒有了。”

“這...”張平倒吸一口冷氣,這傅變去西涼也不過半年的功夫,如何能夠管的到邊章、韓遂。他本是接了個爛攤子,能夠做到今日的局面已是難能可貴了,換做旁人只怕還要不如。這劉宏直說讓傅變在家閉門思過,卻絕口未提任用之事,這閉門思過卻不知道要到閉什麼時候去了,沒準此再不任用了?張平是在有些不解,傅變如此大才,卻得不到重用,而朝堂滿是蠹蟲,這朝堂當真不是一般的腐朽黑暗啊。

第四十三章 叔侄反目第一百九十六章 巨弩逞威第三十四章 攻取下邳第五十三章 徐州歸附第五章 通玄來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獲寶山第十六章 突破重圍第十六章 同門相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賜字奉孝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八十六章 汝母可治第四章 氣象萬千第二十七章 楊賜教子(上)第六章 呂布貂蟬第二十四章 呂趙爭雄第二十五章 校場演武第三十四章 燕典較技(中)第一百一十章 埋伏袁軍第七十三章 出使烏桓第一百五十七章 計議破陣第八十六章 益州事畢第一百二十章 事出有因第六十七章 置若罔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付個首付第七章 大會開始第五十六章 問計沮授第三十八章 揚州之亂(一)第四十三章 叔侄反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計議破陣第三十八章 新年伊始(二)第一百零七章 逃無可逃第一百二十一章 較藝趙雲第二十三章 雙戟相爭第八十一章 蹋頓撤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宏大藍第五十九章 典韋來投第一百一十章 埋伏袁軍第二百零五章 夜取襄陽第二十六章 罪不容誅第十五章 嫌隙已起第四十三章 新年伊始(七)第十八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備請辭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獲寶山第二十一章 滿懷危機第六十二章 潁川會友第三十章 祭天準備(上)第二十四章 朝會之議(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泣如訴第三十六章 諸事已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壞事連連第三十五章 曲陽瑣事第七十七章 初臨雒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襲袁營第四十章 祭天開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七章 箇中原委第一百四十二章 鉅鹿見聞(一)第四十章 密謀勸降第二十五章 夜襲廣宗(上)第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十三章 互爲犄角第一百二十九章 壞事連連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求見第九十六章 王府催債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九十三章 牛角vs張燕第三十三章 拜會張寶第六十一章 潁川學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平陷落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牛夜襲第七十七章 鄴城之殤第六十三章 攜友同行第六章 家眷爲質第九十六章 管亥vs眭固第二十五章 大會結束第一百零九章 皇室密辛第十六章 陶謙有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士氣低落第九十二章 繇備反目第二百一十六章 說打就打第十五章 嫌隙已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蔡府軼事第三十章 突發狀況第四十七章 祭天大典(二)第七十二章 平呂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良閻象第二百五十二章 建公獻策第一百四十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九章 半夜劫人第三十七章 伏擊交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欲往峴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鉅鹿見聞(四)第五十六章 問計沮授第二百五十二章 建公獻策第六十二章 張一vs呂布第四十六章 祭天大典(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行善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