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幽州嫌隙

公孫瓚的聲望之盛已經達到了烏桓及幽州普通百姓只知幽州公孫瓚卻不知幽州牧劉虞的地步,而公孫瓚因爲要防備烏桓和張純長期駐守漁陽、北平一帶,因此經常缺席幽州每旬的例會,而作爲幽州牧的劉虞對公孫瓚這種不告而自定的行爲多有不滿。 當然這並不是造成劉虞與公孫瓚矛盾的最大原因,公孫瓚的桀驁不出席例會,聲勢蓋過了劉虞都不過是小節,最大的矛盾卻是兩人的政見不合。

公孫瓚是強硬派,對於烏桓異族自是無敵視,欲除之而後快;可是劉虞卻不這麼看,劉虞覺得烏桓不過是一羣不通王化的野蠻異族,只要拿捏把握得當,正可爲自己所用,所以對烏桓想要採取懷柔政策,拉攏烏桓丘力居,讓烏桓聽憑自己差遣。這對於剛烈的公孫瓚來說如何能夠接受?自然是不會按照劉虞的意思去執行,依舊我行我素,對烏桓繼續採取強硬的手段,以武力懾服之,可是這卻與劉虞的想法完全違背,劉虞對公孫瓚這種不聽號令的行爲極其憤怒不已,多次想要罷免公孫瓚,可是一來公孫瓚手握白馬精銳,不是說罷能罷的了的,二來劉虞也確實還需要公孫瓚懾服烏桓,對烏桓恩威並施。若非公孫瓚只施威還多次阻攔了他施恩的大計,劉虞也不至於對公孫瓚如此不爽。時至今日,劉虞對公孫瓚的不滿已經積蓄到了頂點,尤其是此時的例會之,不僅僅因爲公孫瓚的再一次缺席,還有劉虞此前派人與烏桓單于丘力居接觸想要與其結盟,昨日從北邊傳來消息說烏桓丘力居已經同意並已派出使者來幽州與劉虞結盟,願與幽州永結盟好。聽到烏桓願爲州牧劉虞所驅策的消息,劉虞原本高興不已,可是哪曾想那使者那沒到幽州境內,那公孫瓚居然直接引兵將丘力居派出的使者一行直接襲殺,讓劉虞的一番心血飛灰湮滅。

這如何能讓劉虞心淡定,所以今日的會議,劉虞一直陰沉着臉,腦卻在琢磨着要怎麼處置公孫瓚。這時聽到公孫紀的話,劉虞冷哼了一聲,瞪着公孫紀,讓公孫紀不住的吞嚥口水,“公孫紀,那公孫瓚與了你什麼好處,讓你如此爲他說話?”

公孫紀嚇的連忙站起來打躬作揖,口稱不敢。劉虞這才稍稍消了點氣,開口說道:“諸位,我幽州本都與烏桓丘力居達成盟好,可是這公孫瓚如此不識時務,居然襲殺使者,破壞我幽州與烏桓的和平穩定,讓我幽州謀劃多時的計策功虧一簣,破壞了我幽州的規劃和大計,讓我幽州至此多事亦,當真是膽大妄爲,實是不容饒恕,諸位對此怎麼看?對這公孫瓚該如何處理?”

下面衆人消息靈通的早都聽說了這個消息,消息不靈通的此時也都大概明白了劉虞的意思,劉虞一來將這件事的性質定了,那麼接下來要討論的只是如何處置公孫瓚了,而公孫紀此時臉色煞白,他才明白爲何劉虞方纔要這般跟他說話。下面衆人一時間都有些噤若寒蟬,不知該如何回答。劉虞再次掃視了一圈,便直接點名道:“公孫紀,既然你爲公孫瓚說情,想來你與公孫瓚交好,那你來說說該當如何處置這公孫瓚啊?”

劉虞這話有些殺人誅心,讓下首的公孫紀呼吸都爲之一滯,一時間不知道是該繼續爲公孫瓚求情的好,還是爲了自己的生命考慮對公孫瓚落井下石的好?前者可能導致自己前途盡喪,甚至連命都沒了;而後者卻是有違道義,有違其本心。公孫紀張了張嘴,卻發不出半點聲音。

Www ¤тTkan ¤C〇

旁邊的魏攸看到公孫紀窘迫的樣子,心有些不忍,當下爲公孫紀解圍開口向劉虞說道:“主公,這公孫瓚此事確實做得不對,不但對主公不敬,也壞了我幽州的大事,該當嚴懲。這公孫瓚如此膽大妄爲,定當嚴懲,是將其斬了也不爲過。”一旁的公孫紀聽魏攸如此說臉色再次一白,心不由爲公孫瓚感到擔憂,想要開口卻見魏攸一個勁的向他使眼色,不由的閉了嘴巴。魏攸見劉虞面色稍霽,又繼續說道:“不過,主公,如今丘力居的使者被殺,無論我們怎麼解釋,我幽州都脫不了干係,這丘力居知道使者被殺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必然引大軍來犯我幽州,而我幽州能與烏桓相抗者也只有公孫瓚了,所以當此之急,臣以爲不若讓公孫瓚戴罪立功,削其校尉之職降爲都尉,罰奉半年以儆效尤,待擊退烏桓來犯之後再命其閉門思過,以懲前事如何?”

劉虞剛開始聽到魏攸說公孫瓚當嚴懲,當斬心頭舒爽,可是越往後聽越發覺得不對,怎麼說着說着便又成了戴罪立功?這讓劉虞原本有些舒緩的表情再次凝固,滿是不悅的從鼻腔噴出一口氣來,冷冷的看了魏攸一眼,眼的含義不言自明,魏攸心暗暗叫苦,一看劉虞這表情便知劉虞對公孫瓚積怨已久,怕是不是他三言兩語能夠扭轉過來的。可是如今事急從權,若是此時處置公孫瓚,不過是兩個結果,要麼公孫瓚接受處置,那相當於自斷臂膀,烏桓定然入侵幽州,到時候無人可抵烏桓鋒芒,定會讓幽州生靈塗炭。公孫瓚若是不接受處置,那自然是逼反了公孫瓚,若說公孫瓚聯合烏桓也許沒有什麼可能,可是卻會致使幽州內部分化,讓烏桓有可乘之機。

無論是哪個結果,受苦的都會是幽州百姓,這是魏攸所不願意看見的。所以此時魏攸擡首向其他人看去,這是旁邊的從事程緒顯然是明白了魏攸的意思,只是劉虞此時明顯對魏攸方纔的話不爽,魏攸不好再說下去,所以纔有些求助似的看向身旁衆人。程緒知道魏攸的爲難,想了想還是決定幫魏攸一把。

第二百零三章 幡然醒悟第一百九十章 和盤托出第五章 通玄來訪第二百五十三章 開學大典第七十章 上黨平定第九十章 怒懟子師第二百一十七章 更勝一籌第五章 通玄來訪第三十三章 大戰將起(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能屈能伸第一百章 接收人馬第一百六十一章 賜字奉孝第一百七十四章 襄水之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匠鄭渾第二百零三章 幡然醒悟第三十一章 招魂祈福(下)第八十五章 朝議西涼第二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一章 危機再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更勝一籌第二百四十章 閻忠之死第九章 楊賜解惑(下)第五十五章 中山甄家第八十六章 益州事畢第一百五十四章 通玄傳承第四章 促成大會第二十九章 徐州校尉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賢避親第八十八章 奉茶論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率軍突圍第三十六章 張寶秘籍第四十五章 繼任天師第七章 箇中原委第一百二十五章 舉賢避親第九十一章 二帝臨朝第一百零二章 圍營逼宮(上)第二百三十章 困鎖愁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開導安慰第三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三十五章 陶謙託孤第七十九章 詐死還陽第一百五十章 四小入甕第二十八章 戰後瑣事(上)第四十三章 荊州之困(下)第四十三章 叔侄反目第一章 武無第二第三十九章 傳藝授徒第九十章 怒懟子師第五十八章 南宮大火(四)第三十三章 大戰將起(三)第二百二十章 劉表挖角第一章 武無第二第四十章 密謀勸降第五十五章 兵士襲觀第四十三章 圍宮要挾第六十四章 城下談判第五十二章 袁術發瘋第九十九章 辭賦大會(下)第七十二章 薊縣攻略(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刻教訓第三十六章 犯上逼宮(一)第四十七章 劉備逃遁第六十三章 互爲犄角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前第五十三章 祭天大典(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八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七十二章 開導安慰第三十四章 劫獄始末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騎當千第一百零八章 龍不相見第一百零三章 圍營逼宮(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缺乏證據第二百四十一章 冤比岳飛第十六章 突破重圍第六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零五章 黃天當立第三十七章 新年伊始(一)第二十七章 幽州告急第十八章 百強出爐第五十章 十三襲營第二十六章 劉協問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通玄傳承第六十三章 上門提親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平佈道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十五章 平白蒙冤第三十四章 大戰將起(四)第五十二章 祭天大典(七)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郃vs文丑第七十八章 御駕出巡第二十章 初次交戰第二百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六十四章 善惡之辯第一百三十八章 難民襲營第五十一章 劉袁巧遇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水之圍第三十章 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