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真實的用意

劉銘出征,郡守的職務暫時交給了田豐。

田豐感於劉銘的器重,表示定當治理好代郡,確保劉銘無後顧之憂。同樣被委以重任的田疇,更是拍着胸膛保證處理好代郡的政務。

程昱被任命爲軍師,隨軍出征。之前空有猛將沒有隨軍軍師,也就是因爲打的是沒什麼謀略的黃巾賊和匈奴人,才能夠用實力碾壓過去。如今要對付的主要還是有漢人爲主的反賊,沒有個軍師或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更別說,這次平叛的背後,還有門閥們的算計。

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百姓們夾道歡送,更多的是獻上自己的祝福。

大家都想不通,爲什麼劉銘要去那麼危險的地方,他不是文官嗎?更多的是埋怨,埋怨那些身爲臣子的傢伙,爲什麼不勸阻一下。

對此臣子們也是哭笑不得,暗道:主公應是那麼任性,我們能夠怎麼勸?

也就是相處就了,覺得劉銘絕對不會是白癡,所以纔會選擇妥協。否則忠貞的至少要上演撞牆戲碼,而還沒有徹底效忠的會上演掛印離去的戲碼吧?

只是不管如何,劉銘要親自去平叛這件事,還是帶給他們心裡一點疙瘩。

黃忠負責留守,同時留守的還有宋謙這個去而復返的傢伙。

此刻,黃忠就在城樓上,默默的看着出征的隊伍慢慢的遠去。

宋謙來到他的身邊,低聲問道:“黃將軍,是不是覺得很可惜?”

身爲將領,誰不想沙場建功。按說黃忠年紀也不小,相比張飛、高順這些年輕派將領,他自然更渴望多打上幾場仗,否則老了就打不動了。

黃忠搖了搖頭說到:“只是擔心,那幫傢伙到底能不能保護好主公。”

黃忠不是那種很喜歡出風頭的人,不服輸或許會有,但絕對不是顯擺。他更懂得,張飛平時那魯莽的表現並不太適合留守;高順適合留守但誰都知道劉銘每次親自出徵,都會由高順擔任副統帥,也就是實際上的統帥;田豫的性子也不太適合留守,他更適合進攻,剩下的履歷和能力又不足。

在劉銘麾下,最適合留守坐鎮的,目前只要和他一人。不僅僅是因爲他的能力,還有劉銘對他能力的肯定和信任。身爲主公那麼信任和器重自己,身爲臣子的他也就自然無怨無悔的爲他守住代郡!

一路西行,隊伍實際上纔有三萬人,其中兩萬還僅僅是新兵。

這可不是軍營生產出來的,而是直接招募訓練的新兵。其中有五千輕騎兵,五千弩兵、五千長槍兵和五千刀盾兵。

整支軍隊裡面,最核心的是一萬弓騎兵,這纔是真正系統出品。

對於劉銘不通過軍營招募士兵,而是從零開始訓練,有些人想不通,有些人卻是自動腦補,認爲那種逆天的強兵,神靈果然不允許存在太多。

很神奇的是,他們居然猜對了!

大半年的訓練,融合了一些學校軍訓學來的簡易項目,這支軍隊看起來也挺像是百戰精銳的感覺。實際上,至少也當得起精兵這個稱號了。

高順對劉銘的那些訓練方法感到非常敬佩,還對別人說劉銘這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劉銘對此只能苦笑,畢竟他學到的是華夏陸軍訓練法簡化再簡化的殘次版本。

說來也奇怪,來到這個時代,激活了系統之後,自己很多知識不是忘記了,就是在想的時候注意力會轉移到別的地方去。結果只能斷斷續續的,拿出一些比較先進的東西出來,對此其實他也很懊惱,但就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通過一些現代的訓練法,配合領地的加成效果,這些傢伙半年已經達到了當時精銳士兵的平均標準,只需要多見幾次血,實際操練一番就能夠成長爲真正的精銳了。

別人三五年才能夠成軍,自己卻只需要大半年就能夠成軍,這倒是讓劉銘感到非常的得意。

他這次出來,其中一個目的,也是想要檢校一下這些士兵的戰鬥力。實際在戰場上觀看,比聽別人的報告要更直觀一些。

一路的行軍還是很愜意的事情,拿着出兵的文書,在大漢各州郡亮出來之後,對方都必須無條件爲自己補充補給。

若非要趕着去涼州平叛,劉銘還真想優哉遊哉,擺着一副大爺過境的姿態,好好享受享受。

繞道幷州,一行人再次進入了草原。

在這裡幾乎沒有什麼村鎮,相隔很長一段時間,纔會有一座城池。畢竟,這裡是在長城之外,而且即將到達朔方郡範圍內。

繞一個大彎,攻打羌人的老巢,隨即爆叛軍的菊花,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張飛他們到達哪裡了?”劉銘騎在馬上,隨口問了句。

“他們要走的路,可不比我們……而且應該比我們更快有戰鬥纔對。”高順卻是回答得有點問非所答的意味。

“身爲‘奇兵’的他們,可別讓我失望就好。否則,我們可就要危險了。”劉銘笑吟吟的說到。

“所以說,直接不出來不就得了!”高順覺得頭痛。

“我不出來的話,戰果可不會大……難得有機會,找門閥算算賬的說……若非程昱他們才華出衆,而且各位也勇猛善戰,士卒乃百戰精兵,只怕我當上代郡郡守不到半年,就要死在匈奴人的馬蹄下了……”劉銘平淡的說到。

但不知道爲什麼,高順總覺得在劉銘的背後,燃燒着名爲‘怒火’的玩意。

果然,他還在計較着門閥讓他擔任代郡郡守這件事啊……

該說他睚眥必報好呢?還是心眼小好呢……感覺都差不多。

所以說,這次既然知道出兵是門閥搞的鬼,更知道對方很有可能是針對他。於是直接把自己暴露出來,讓門閥消耗最大的人力除掉他嗎?

完全建立在對自己麾下人馬的信心上,纔會做出那麼大膽的決定吧……

再看看程昱,這個傢伙完全一副淡定的模樣,他早就想到了?

結果,反而是自己這幫老實人被矇在鼓裡……這就是主公他以前說過的,那什麼‘要欺騙別人,首先要騙過自己人’的意思?

不行,得多學習學習,否則跟不上主公的步調了……

突然,有斥候來報,前方發現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隊伍!就裝扮來看,應該是匈奴遊騎!但實際上,應該是漢人假扮的!!

廢話,南匈奴早就歸附劉銘了,哪裡還會有匈奴人會過來攻打?

別的胡人還好,只說匈奴人,幾乎第一時間就能肯定是別人假冒的。

對方,顯然還不知道這個最新的情報呢!

也多虧這樣,好歹是知道,果然有人打算對付劉銘。只是五千人……是試探,還是打算真的只靠五千人?

“迎擊!”劉銘笑眯眯的吩咐到。

“佈陣,應戰!”高順笑了笑,高呼。

第六章 後.宮那些事第五十四章 第一次科舉(四)第一章 建國的時刻第一百二十九章 羣臣勸稱帝第四十章 領地有遺賢第十八章 經濟的制裁第四十二章 夜宿羌人營第二十九章 曹操的歸宿第三十一章 陌刀兵逞威第十六章 山谷伏擊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線收網(一)第四十五章 與羌人決戰(下)第十九章 趙雪的表白第五十章 沒啥就閒的第二十一章 匈奴軍南下第六十六章 劉銘的果敢第十七章 晉封建時代第六十章 奉旨回幽州第十九章 討董的始末第九十章 有姦夫行刺第二十五章 控制繼承人第二十三章 淒冷的現實第二十四章 休矣回家去第二十一章 順勢吃二女第二十八章 輕兵襲糧道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科舉(十一)第九十章 有姦夫行刺第一百一十六章 關羽投降錄(上)第十二章 使者見聞錄(2)第二章 真該縫他嘴第五十六章 隔牆有琴聲第九章 真定一日遊第五章 一戰定乾坤(上)第二十八章 輕兵襲糧道第五章 一戰定乾坤(上)第十二章 席間訂盟約第六十四章 張寧的決心第七章 戰後的申請第一章 當秩序崩壞第二章 飛熊戰江東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線收網(三)第九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五十六章 隔牆有琴聲第七十三章 熱情鮮卑女第六十八章 帶頭吃蝗蟲第十九章 十分鐘殺敵第七十二章 狩獵開始了第七十二章 老曹湊熱鬧第四十章 自崖州揚帆第十九章 無用的抵抗第五十九章 不行就搶親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科舉(十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線收網(一)第六章 後.宮那些事第十二章 動亂的開始第六十五章 勿惹王侯怒第二十一章 匈奴軍南下第五十六章 隔牆有琴聲第六十五章 分支的選擇第六章 宵小捋虎鬚第七十三章 武宗外門級第二十六章 梟雄在衰老第四十七章 王者的歸來第四章 妾身漂亮不第十五章 使者見聞錄(完)第九十七章 趁夜奪漢中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科舉(十三)第二十九章 繼承人選定第十四章 屠殺小分隊第十八章 經濟的制裁第八十六章 張燕的震驚第二十三章 真正的強敵第二十二章 搞掂丈母孃第五十章 同一招勿用第一百二十六章 底線又再降第二章 睚眥必會報第二十六章 抗擊的號角第十三章 使者見聞錄(3)第四十六章 把幷州拿下第十章 漢中風波起第八十三章 四方聚荊州第四十二章 偷得半日閒第十三章 功勳送上門第三十六章 二賢攜手來第二十七章 對戰內弟子第十三章 武道有人投第十章 族長的邀請第二章 那島那野人第五十六章 第一次科舉(六)第七十四章 徐福還活着第九章 徐福在美洲第一百一十五章 監獄歡迎你第九十七章 趁夜奪漢中第二十七章 萬人的奔射第八十章 溫泉鴛鴦浴第二十四章 偷偷的殺敵第三十九章 曹劉的現狀第十六章 山谷伏擊戰第四十八章 最兇攻城戰第四章 劉銘初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