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羌人投降

衛士得到周飛的允許,把羌人使者架出大帳。

羌人使者不斷求饒,卻無人理會。

周飛等人哈哈大笑,羌人也會服軟啊。

衛士在大帳外,依令割去使者的鼻子、耳朵,挖去一隻眼睛。

羌人使者高聲慘叫,痛苦哀嚎。

隨軍創傷醫爲其止血,幷包紮好;隨後衛士將其丟出軍營,任由羌人使者逃回高奴城。

其面貌已無人能識,若不是他的衣着、聲音和語言顯示他是羌人,以及手中的節杖表示他是羌人使者,否則的話守城人員早就將其射殺了;儘管他說明了情況,守城人員還是不敢放其入城。

待城中一族長親至,辨認出了後,守城人員才用藤筐將使者提上城牆。

使者一上城牆,便開始哭訴漢人的蠻橫,他的話語令城牆上的人員渾身一陣顫慄。

族長甚惱,慢命其住嘴,讓人將其帶到議事大堂。

幾位族長對使者帶回來的消息半信半疑,他們瞭解漢人,漢人高官最重名聲,若不是使者說錯了話,惹怒了漢人,漢人是不會爲難使者而做出自辱名聲的事情,肯定是使者有錯在先。

一族長道:“諸位,既然漢軍不受威脅,那咱們必須做好苦戰的準備。”

“若是因抵抗惹怒了漢軍,屠城之事並非不可能。”

“幾百年來,我們小打小鬧,漢人朝廷尚能容忍,若是我們做的過火,漢人朝廷一旦認真起來,我們將難逃敗亡的命運,他們的整體實力太過強大,我們難以對抗。”

“要不我們投奔北宮伯玉?”

“我們出不了城的,漢軍不會放我們安全離開的。”

“北宮伯玉也難逃敗亡的命運,漢軍集結了更多的軍隊前往涼州鎮壓。”

幾萬族長商討半天,卻沒能拿出一合理方案。

最近,城外的高臺卻每天都在明顯加高,且離城池的距離越來越近,使得城內的羌人每日生活在巨大的恐懼之中,各族長爲此也是憂心忡忡。

最終,還是一北地羌部落的族長說道:“我們與大漢爭鬥幾百年,我們降了反,反了降,漢人早就習慣了,且依我對他們的瞭解,只要我們投降,爲了自身聲望,漢軍肯定會接納我們,這是我們的唯一的活路。”

相對於北地羌,先零羌的部落更小,更分散,與漢軍對抗的經驗更少,大家便採納了北地羌族長的建議,向漢軍投降,再次向漢軍派出使者。

羌人使者再次到來,周飛感覺羌人肯定害怕了。使者說明來意,把羌人族長的書信雙手捧着,恭敬的呈上。

周飛看完信件,命人把使者安置到一帳篷等候,而他則召集衆人議事。

衆人先把信件瀏覽一遍。

信件是用漢字書寫。

關羽道:“君侯,我們的高臺快修建完畢了,勝利在望,不能接受他們的投降。”

宋憲想建立軍功,且更年輕,更喜歡殺戮,也不願意接受羌人投降,支持道:“蠻夷不可信,他們必有陰謀。”

徐晃反駁道:“他們投降後便任由我們揉捏,何來陰謀之說?若接受他們的投降,我們便毫無傷亡的結束上郡南部的戰鬥,還是像以往一樣收編他們的勇士,壯大我們的力量,何樂而不爲呢?”

周飛也傾向於和平收編,不僅能獲得大量的財富,減少自身傷亡,他更不願意因此而給匈奴人和烏桓人過多的獎賞,使得他們實力加強,此乃資敵行爲;周飛做出決定,衆人只好依從。

羌人使者得知漢軍的決定,內心非常興奮,忙回城傳遞消息。

幾位羌人族長心中大喜,羌人又逃過一劫。

爲了表達羌人的誠意,先前的使者被斬首,再次派出使者,將其首級送往漢軍軍營,平息漢人的怒火,並商討投降的具體事宜;連同所有的漢人奴隸被放出城外,希望藉此交好漢人軍官;他們最重聲望,若此,以後肯定不會爲難羌人。

一下子增加六千強壯的漢人,周飛大喜,不過又些擔心糧食不足,命令加快運糧速度,並增加官兵的肉食供應量。

六千人全部作爲步兵,待以後再進行選拔分類。

使者與周飛派出的文吏進行仔細協商,確定投降的具體事宜,文吏承諾他們,會將他們分別安置,不過會從中優先選擇一部分人從軍,與漢人官兵一樣的待遇。

此舉令羌人使者大喜,這不就是他們爭取百年都沒有爭取到的權力嗎?

接下來的事情便簡單了,城內羌人放下武器,按照部落走出城池。

所有的羌人族長和他們的家屬被帶走,與他們的部落分開。

先是選出每部落優秀的騎兵,連同他們的家屬被選出,組成新的邑落和部落。

關羽處理此事的經驗非常豐富,此舉便由他帶人安排。

每個邑落有五十戶家庭,每個部落僅有十個邑落,減少編制,壓縮每個部落的規模,便於以後管理。

隨後,周飛又接受關羽的建議,讓六千步兵前去各羌人部落中選擇一位妻子,此後,他們便在上郡安家落戶。

有的人很高興,終於可以成家了,有的人則放棄了這個權力。

其後的事情由文吏負責,老弱傷殘等被選出,密謀處理掉,省下不少糧食,並方便對剩餘羌人的管理。

剩餘的羌人大約還有一萬五千人,按照部落爲單位,被分別押送回夏陽城,以後將會被賣做奴隸,也能節省高奴城的糧食,減少運輸消耗。

文吏和周飛的衛隊接管高奴城,收穫非常豐富,衆人大喜。最讓周飛高興的是城內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草料等輜重和金銀等財富,以及數量衆多的牛羊馬匹等牲畜;有了繳獲的糧食,周飛不再爲糧食不足而擔心了。

而烏桓和匈奴騎兵爲建築高臺付出不少時間和艱苦的勞動,卻什麼功勞都未取得,內心非常鬱悶,不過他們可不敢把不滿表露出來。

漢軍越打越強壯,且分別組建了羌人義從騎兵和烏桓義從騎兵,與匈奴騎兵相抗衡,匈奴人也必須小心謹慎。

周飛命令,奢延水南岸的,安置桓人的地盤被任命爲羽城;而羌人部落,則被分散到上郡各縣,方便管理。

大軍駐紮高奴城,爲北上做準備。

第121章張讓之憂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223章諸人婚事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552章滅亡匈奴第31章戰後總結第374章兗州之爭第576章李儒被殺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638章盛大聚會第260章黃忠到來第643章佯裝被圍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51章西北攻略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05章沮授拜主第164章抵達青州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73章劉表援兵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307章引蛇出洞第346章權傾朝野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297章北疆異動第494章潛伏三年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26章商業發展第127章和連發威第124章匈奴備戰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191章張讓詭計第609章再次升級第453章沮授請罪第650章建設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77章獵殺鮮卑第358章討要賈詡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23章積極備戰第150章甄家資敵第119章徐晃發威第41章杜邊出使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244章田豐之策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54章馬邑密謀第138章幽州出兵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04章朝廷南遷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175章高順封侯第67章騎兵出戰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26章沮授出兵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256章各方反應第496章大戰將起第99章杜邊歸來第216章相互算計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45章高順心思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156章養寇自重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358章討要賈詡第221章程立之功第86章劉宏決定第64章敵人到來第589章南下航海第365章諸人心態第224章朝廷封賞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88章謠言四起第198章田豐拜主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82章諸人論政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33章胡軫投降第311章鮮卑南下第457章一戰成名第182章三郡烏桓第8章巨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