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董卓崛起

新婚之後,許婷更是嬌豔,在高順看來,妻子的姿色不輸於任何美女,且經過幾年相處,知根知底,其品行更是無可挑剔。

高順婚後的第二天起便忙了起來,堡內還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去處理。

高順非常大方,不願意欠人情,所有送來賀禮的,高順讓馬貴登記、估算後,以雙倍的價值回禮。

反正在他看來,回禮的東西皆不值錢,外人卻非常喜歡。

棉布、被褥、美酒、精鹽等皆爲很好的回贈禮物。

小的家族和官員代表皆由馬貴負責處理;重要人物由高順親自接待。

衛家和糜家等商戶以及曹家和董卓等人的代表,皆等待與高順會面。

曹家派出的是年輕一輩的才俊,曹仁、曹洪、曹純和夏侯淵四人一起前來,感覺他們與高順年紀相仿,容易交流,順便參觀學習,還有一個目的是從高順處購買戰馬;事情相對簡單,第一次僅購買五百匹,做爲試探;高順欣然應允,爲將來雙方結盟打下了基礎。

複雜的是董卓勢力,派來的是他的兩位女婿,李儒和牛輔。

高順對此非常重視,在會面前先找馬貴和李強前來彙報有關董卓的情報。

“把董卓的情況詳細說一下。”

馬貴神情嚴肅的說道:“主公,董卓的實力不下廣年候,年前一場大勝,更是被封爲斄鄉侯,封邑一千戶;在袁家的支持下,他的實力大增,僅騎兵便接近五萬餘人;且都是經歷戰火洗禮的強兵健將,野蠻、嗜血、好鬥,戰鬥力極強。”

高順說道:“說的詳細些!”

馬貴道:“是,主公!

官軍與叛軍在美陽縣對峙,張溫、董卓初戰不利。

十一月初五夜,有流星劃過天空,光芒照進叛軍軍營中,驢馬頓時嘶鳴起來,叛軍認爲這是不祥之兆,準備退兵。董卓得知情況後大喜,次日,董卓與鮑鴻一同出擊,大破叛軍,斬首數千級;

叛軍敗回涼州金城郡榆中縣。張溫派遣周慎率三萬人追擊,董卓向張溫提出領兵接應周慎,張溫不許,讓董卓率軍討伐先零羌。董卓派遣女婿牛輔和別部司馬許靖領兩萬人屯兵於安定郡作爲接應,然後進軍,董卓軍在望垣縣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圍,軍糧不足,形勢危急。董卓讓士兵在渭水中假裝攔水修堤,對外宣稱是捕魚,實際上讓軍隊快速從堤下通過。等叛軍發現後,已經追之不及;

當初張溫派出有六路人馬,其中五路人馬,包括周慎都以失敗告終,唯獨董卓的軍隊全員班師。”

馬貴彙報完畢,讓高順頓吃一驚,董卓的發展,超出他的預料,現在就五萬騎兵,幾年後實力更強;又問道:“不知董卓奉上厚禮,所爲何事?”

“主公,無非是想交好主公,爲他留條後路;據小道消息,董卓飛揚跋扈,得罪諸多勢力,孫堅曾建議張溫除掉董卓,張溫顧忌董卓的實力而沒有下手,我猜董卓此舉是爲自保。”

李強插話道:“主公,想這麼多,真累,把人叫來問問不就明白了嗎?”

高順覺的有道理,董卓不會一上來便有過分的要求,派人去請李儒和牛輔到來,並設宴招待。

李儒體纖須長,面色白淨,一看就知其是文人,眼眶深陷,兩頰無肉,一看就知其必是陰險狡猾之人,絕非易於之輩。

牛輔乃彪形大漢,膚黑麪獷,標準的武人形象。

高順查看兩人屬性,心中頓時一驚,李儒智力98,牛輔武力值88,不由暗道,文武搭配,董卓好福氣啊。

李儒也在端詳高順以及其身後的李強和馬貴。

牛輔卻在暗歎,桃源堡果然藏龍臥虎,人才濟濟,即便分出去了廣年侯和廣平侯,以及駐守各地的文武官員,桃源堡內還是不缺高手,眼前三人他絕不是對手,還有在外巡邏的黃忠,武藝更在他之上,高順妻弟許林更是少有的高手。

寒暄過後,進入屋內,廚師早就準備好了酒菜,就等衆人入席了。

對這種圍坐一桌的就餐方式,李儒感覺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適合交流。

高順試探多次,李儒皆巧妙應對,最後高順只能放棄,看來李儒此行,確實只爲交好,爲以後加深交流打基礎。

宴席上,李儒介紹了董卓的實力情況,高順對此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董卓的軍隊內有大量的羌人、氏人、匈奴人和鮮卑人,怪不得戰鬥力如此強悍。

高順也不失時機的瞭解了一下涼州各勢力的情況。

李儒對此非常爽快,不僅講解了北宮伯玉等羌胡主要將領的情況和他們的實力情況,還講解了大漢官軍這邊各勢力的情況。

迅速崛起的不僅有董卓,曹氏、袁氏、公孫瓚、孫堅、陶謙、張純等大小几十家勢力靠戰爭迅速組建了實力強大的軍隊,涼州成了各勢力角逐之地,各勢力相互交織,關係錯綜複雜;官軍兵強馬壯,無奈張溫指揮水平太差,且剛愎自用,以至於碌碌無功,還損兵折將;以至於涼州遭受戰火荼毒,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雙方會談非常融洽。

最後,李儒還是提出,希望從高順處長期購買大量的糧食;涼州百姓流離失所,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缺乏大量的糧食,糧食價格飛漲,且有錢都很難買到。

李儒有所求,高順反而放鬆了心情,不過他沒有貿然答應,只是讓他們尋求廣年侯協商。

李儒作爲智者,早就看出其中的門道,廣年侯雖說現在獨立,不過還離不開冠軍侯的支持,連廣年侯需要的糧食都要從冠軍侯處夠買的,那他們找廣年侯協商,最終還是需要冠軍侯的首肯,還不如直接找冠軍侯來的痛快。

聽完李儒的解釋,高順很爲難,糧食價格不高,運費卻很高。

李儒卻不在意,請求高順組織車隊,運輸到風陵渡交易,運費可加到糧食價格上。對關中地區來說,從高順處買糧食是最便捷的,且能保證數量,否則,其它任何州郡都難以供應如此大的採購數量。

且從風陵渡交易之後,可船運,從黃河進渭水,直達咸陽,運輸成本非常低,適合大量交易。

最近幾年,大漢天災人禍不斷,糧食價格持續增高,只有高順控制地盤的糧食價格還算穩定,爲了不過分刺激各大家族,高順命令糧食價格逐漸提高,現在幷州和幽州的糧食價格恢復到每石三百錢,冀州和青州的糧食價格漲到三百五十錢,而兗州、豫州以及京城的糧食價格已到每石四百錢。

高順不想扶持董卓,否則他的實力會更加強大,將來是他的一大勁敵,若是不扶持董卓,關內百姓生活將更加艱難,且他內心還希望董卓禍亂超綱,毀掉大漢朝廷的最後一點遮羞布,攪亂天下,他好涿鹿中原;綜合考慮,高順決定與董卓勢力交易,不過要嚴格控制數量。

高順提出以每石四百五十錢的價格在風陵渡交易,李儒沒有還價,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希望每月至少交易二十萬石。

高順還是沒有完全答應,只是同意儘量供應每月二十萬石,若是遇到特殊情況,不能保證運輸,只能在下月補上。

李儒對此沒有異議,只要高順能保證儘量供應就不錯了,否則即便籤到協議,高順不執行,他們也無能爲力。

雙方約定,從二月開始交易,二月的目標是交易十萬石;高順要求儘量以黃金和銅錢支付,銅錢必須是足值的,其它的牛羊馬匹等也可有作價,不過要比市場價格低兩成;還可有用美貌少女進行交易,此舉是考慮到董卓嗜殺,儘量的多保存下一些人口,且能解決大量合成官兵的婚姻問題。

李儒爽快的同意了高順的要求。

如此交易,雙方互惠互利,皆大歡喜。

有了糧食的支持,相信董卓勢力會獲得一次突飛猛進的發展。

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45章喜獲兩郡第543章劉備逃跑第375章昌邑之戰第330章胡漢對峙第317章震驚帝都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265章一觸即發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481章新設三郡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44章駐兵遼西第488章上虞朱家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133章拜見刺史第403章軍校建設第85章皇帝心思第619章和談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9章匈奴來襲第475章董卓出兵第144章駐兵遼西第551章西北攻略第598章高順稱帝第438章招降之策第6章葫蘆谷第504章朝廷南遷第449章馬超拜師第617章征伐非洲第619章和談第130章兇猛文丑第317章震驚帝都第294章合圍之勢第274章華佗到來第12章滿載而歸第562章孫權投降第243章狠辣程立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507章豫州之戰第280章高度酒精第295章臧霸請降第402章水軍改革第506章秘密協議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53章再次升級第248章關羽出兵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119章徐晃發威第233章蔡邕來訪第87章士族發難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40章趙雲選兵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638章盛大聚會第239章鮮卑內亂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47章冀州老將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72章天下大亂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82章張讓心思第322章呂布出兵第160章驚喜連連第309章嫁禍袁家第552章滅亡匈奴第340章志才之謀第62章戰前安排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440章趙雲選兵第372章天下大亂第380章歷山大學第187章收服典韋第94章聖旨到達第211章移民定襄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48章關羽出兵第635章瘋狂建設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622章進軍埃及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303章商業調整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09章嫁禍袁家第225章李肅來投第33章震驚四方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96章呂布基情第211章移民定襄第13章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