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蠻夷使者

派黃忠去濟南國廣平侯房良處任職,黃忠沒有任何牴觸心理,帶着高順寫好的信,並一屯初級騎兵和幾十問中級文武官員,立即出發。

閻柔隨黃忠一起啓程,前往濟南國的歷山大學,按照高順的要求,他務必在那裡安心學習三年,然後回來任職;高順聽田豐解釋,感覺這孩子乃棟樑之才,準備好好的培養一番。

同時,派人給程立送去一封信,調張猛到濟南國,聽從廣平侯房良的調遣。

高順相信,有了黃忠和張猛的加入,房良絕對能順利平定兩郡,建立起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若是能順利受降臧霸、卜己等賊頭,則實力不輸於周飛。

剛送走黃忠,當天下午,桃源堡同時迎來兩位不速之客。

第一位來過桃源堡多次,乃匈奴左賢王派遣的左大將軍部第二千夫長,前來洽談年前攻略上郡時所獲得的賞賜。

由於年前大雪封路,無法運輸,且左賢王部短時間內不缺乏糧食,便待到年後纔來接洽。

手續齊全,有周飛和關羽的印鑑和簽字的公函,且周飛此前來信確認過了,對十多萬石的糧食覈實無誤,高順命令馬貴與匈奴使者進行協商,可立即支付。

高順不想因爲這麼點糧食而影響他在匈奴人中的信譽;考慮到此後肯定有藉助匈奴騎兵的時候,此時需要安撫匈奴人,穩定與匈奴人的關係。

馬貴提出兩條意見,要麼繼續從三岔口堡運糧,可以繼續使用匈奴人此前建立的大營進行中轉;要麼在雙方交界線上的陽坪堡進行交割。

匈奴使者選擇了第二種交割方法,如此的話,他們能節省很多運力。

現在,匈奴人在蔚汾河南岸,後世興縣的位置,重新設立了一座大營,既能防禦高順勢力的南侵,又能作爲與高順勢力進行貿易的中轉站。

若是在陽坪堡進行交割,非常方便匈奴人的運輸。

匈奴使者對桃源堡的處理辦法非常滿意,與馬貴協商好交割時間和流程後,第二天一早便急匆匆的返回交差。

馬貴此舉是爲了減輕運輸費用;岢嵐堡所轄的西部沿河四個小堡,全部由系統人駐守警戒,可用他的空間戒指向那運輸糧食,或者高順抽時間去一次,便能把糧食全部留在當地,完成交割,而不會泄露消息。

www ●Tтkд n ●c○

另外一位來客,任何人都沒有預料到,竟然是鮮卑使者,不過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漢人。

高順將其請到書房,只留下馬貴和李強陪着。

李強非常生氣,首先責難道:“你身爲漢人,爲何要做蠻夷的走狗?數典忘祖,其謂之何?”

使者臉紅而不能語。

高順不計較這些小事,認爲他能爲鮮卑辦事,肯定有不可告人的苦衷,要麼是全家被劫掠到鮮卑部落的,要麼是逃難到鮮卑部落的,甚至有可能是滯留在原來土地上的漢人。於是問道:“汝代表哪個部落前來?所爲何事?”

鮮卑使者忙恭敬的對高順一禮後說道:“君侯,我乃西部鮮卑步度根所遣,前來洽談交好大漢朝廷的何談之事。”

現在,和連大王還是以鮮卑大王自居,而步度根等人卻以西部鮮卑部落自居;在高順勢力的擠壓和打擊之下,他們之間已有裂痕,步度根此舉是提前尋找後路。

現在高順在邊境地區安排了很多斥候,對鮮卑各部瞭解的非常清楚,步度根部落地處雲中郡,是他今年將要收復的地盤,豈能與步度根部落何談?否則如何收復雲中郡?

於是,高順反駁道:“汝等每年劫掠我大漢百姓無數,危害我大漢邊境安全,大漢與汝等蠻夷仇恨之大,不共戴天,何來交好之事?”

鮮卑使者被駁斥的臉色發紅,非常尷尬,沉思一陣後說道:“君侯,冤家宜解不宜結,此前戰亂不休,皆前鮮卑大王檀石槐所爲,其已去世多年,此後幾年來我們步度根部落一直未與大漢產生任何衝突,且我們的大王步度根心向大漢已久,願向大漢朝廷稱臣。”

鮮卑使者是漢人,知道大漢重臣皆好大喜功,愛惜名聲,若是他們向大漢稱臣,必爲其一大功勞,絕無拒絕之理;且此前大漢朝廷幾次欲封檀石槐等人爲王,皆被拒絕,現在他們主動提出稱臣,大漢官員肯定求之不得,熱情歡迎;不過他遇到的是高順,註定讓他失望了。

高順對此一笑道:“呵呵,你們現在佔據着我大漢疆土,欺凌我大漢百姓,卻要向大漢稱臣,乃反客爲主之計耶!豈能讓爾等詭計得逞?”

鮮卑使者並不氣餒,以爲這是高順在提高談判籌碼,便笑道:“呵呵,君侯,互市是雙方百姓期盼已久的事,和談對雙方都有利,可以永久結束戰端,和平共處,何樂不爲呢?”

馬貴也失去了耐心,不願意與鮮卑使者和談,便說道:“要和談也可以,必須滿足我們的限定條件?”

“何條件?”使者問道。

“你們鮮卑人必須退出我大漢疆域,歸還我大漢百姓。”

這兩條皆非使者能做主,而且他認爲,步度根即便心向大漢,也不會輕易同意的,便說道:“此乃強人所難!步度根大王萬難應允。”

李強怒道:“既然如此,那就戰場上見,何必多費口舌?”

使者一驚,大漢官軍何時如此強硬了?若是早就如此,他也不會深陷囹圄;看來步度根大王的判斷是對的,漢人如此強硬,肯定會收復失地,戰爭已不可避免;大漢人員衆多,物資豐富,若是動員起來,實力非常可怕,鮮卑何以能敵?宜早做籌劃。

步度根的使者還是不死心,便反問道:“既然如此,君侯何以與闕居大王簽署睦鄰友好的協議?”

高順心想,這些蠻夷的消息真夠靈通的,便解釋道:“呵呵,實話告訴你吧,收復故土乃大漢皇帝陛下的要求,我等無權做主,雲中郡和五原郡我們志在必得,容不得我們和談,而闕居大王所佔之地,土地貧乏,乃大漢遺棄之地,不可同日而語。”

最終,步度根的使者失望的離去。

李強非常興奮,問道:“主公,我們何時收復雲中郡和五原郡?”

高順笑道:“按照既定計劃,秋後進攻,那時候氣候適宜,便於用兵,且那時候周飛早已收復上郡,關羽已進駐匈奴單于大營,他們可從河南威脅鮮卑安全,我們從東進攻,爲了避免被圍,我估計鮮卑人肯定會不戰而撤,此乃勢也!”

李強不滿道:“主公,每次都是輕鬆獲勝,部隊將喪失打大戰、打苦戰的能力。”

高順解釋道:“呵呵,何必做無所謂的犧牲呢?我之所以不讓周飛收復北地郡和安定郡,就是希望鮮卑人被咱們驅趕,失去現有的地盤,爲了生存,逼迫他們去搶奪羌人和匈奴人的地盤,咱們坐收漁利還不好?再說了,當前若是將所有蠻夷皆消滅乾淨了,你認爲陛下能放過咱們?”

馬貴和李強苦笑一聲,高順說的是實情,若是沒有了外部壓力,他們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朝廷和士族是不會任由他們在北疆逍遙。

第331章先登出擊第127章和連發威第542章南部局勢第496章大戰將起第71章鐵血軍師第2章喜獲系統第45章戰後安排第510章袁紹自殺第402章水軍改革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34章高順驚懼第81章栽贓嫁禍第467章陶謙心思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34章佔領荊北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358章討要賈詡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64章敵人到來第599章衆人反應第653章再次出海第449章馬超拜師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608章開發新大陸第62章戰前安排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201章系統升級第105章整頓軍隊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504章朝廷南遷第312章和連斃命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148章蘇雙拜主第490章再佔兩郡第618章戰爭再起第260章黃忠到來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268章斬殺柯最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67章陶謙心思第300章趁火打劫第220章見公孫瓚第648章勝利迴歸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413章魯肅拜主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551章西北攻略第608章開發新大陸第496章大戰將起第589章南下航海第64章敵人到來第576章李儒被殺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77章獵殺鮮卑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376章劉岱殉國第341章謀誅宦官第132章穩定後方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27章和連發威第436章涼州局勢第33章震驚四方第232章皇家婚姻第217章圍困柳城第332章大獲全勝第60章登記戶籍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119章徐晃發威第573章飲馬北海第413章魯肅拜主第208章連建五城第488章上虞朱家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41章謀誅宦官第413章魯肅拜主第24章系統升級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232章皇家婚姻第486章黃巾再起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48章關羽出兵第617章征伐非洲第83章王允籌劃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653章再次出海第637章新計劃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71章鐵血軍師第533章胡軫投降第469章荊揚水戰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80章完全歸心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589章南下航海第66章夜襲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