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強硬的王朗

一送走王朗,陶謙尤心驚不已,暗自僥倖提前結盟冠軍侯高順,否則大敵當前,他現在更沒底氣,亂世中,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這個年代的文人君子,講究的是通五經貫六藝,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種文弱書生,爲了應付治理國家可能面對的各種問題,文武雙全是對他們最起碼的要求。

王朗心急如焚,快馬加鞭,僅用三天時間便到達揚州郡治壽春。

袁術接到消息,心中非常高興,軍師楊弘的判斷果然沒錯,花最小的代價,逼迫徐州前來和談,他便可漫天要價,狠狠的敲詐一番,獲得最大的利益。

袁術立即派人把軍師楊弘找來,詳細的向其交代一番,由楊弘主談,爲揚州掙得最多的好處。

他最看重的是揚州招募的一萬丹陽兵,這次無論如何都要索取到手,既能加強自身的實力,又能大大削弱徐州自保之本,爲他以後搶佔徐州做準備。

王朗到達,被引進袁術的會客室,衆人早已在此等候。

袁術黑着臉,雙方禮節性的問候結束後,便急不可耐的呵斥道:“景興,你們徐州欺人太甚!就是這麼對待盟友?我們好意幫助你們驅逐劉備,收復轄地,你們卻恩將仇報,違背盟約,難道想欺我們揚州將士手中的戰刀不利乎?”

對這種情況,王朗早有估計,這肯定是揚州爲提高價碼耍的小花招,故此,他毫不在意的笑道:“哈哈,公路之言過矣!我家主公乃仁義長者,豈會做出如此無義之舉?否則,以何面目面對徐州萬千子民,以何臉面面對天下豪傑?此皆爲曹豹匹夫個人行徑,待此事善了,我家主公必會對其嚴懲不貸。”

袁術故作憤怒的說道:“我對徐州之舉甚爲失望,有什麼事情便與楊軍師談吧!”說着揮袖離去。

對這種小技倆,王朗毫不在意。

待袁術走後,楊弘解釋道:“景興勿怪,我家主公正在氣頭上,不過這次徐州做的確實過分,誰遇到都會大怒,必起大軍向你們討個說法,否則揚州臉面何存?”

王朗一改剛纔恭敬的神態,嚴肅的說道:“楊軍師,不要說的如此冠冕堂皇,還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吧,揚州有何要求?”

這話說的楊弘臉色一滯,非常尷尬,他沒想到王朗的臉色會變化的如此之快,不過他還是迅速穩定下神情,按照袁術的交代,緩緩的說道:“好,既然景興如此爽快,那我就直說了,第一,徐州必須立即釋放關押的揚州官兵,並向我們揚州賠禮道歉;其次,曹豹以及參與敵對揚州的官兵交予我們揚州處理;其三、徐州在月內向揚州繳納五十萬石的粟米以做軍費;第四,俘虜的徐州官、民,以及繳獲的戰利品我們概不退還;最後,不得限制徐州百姓向揚州的遷移!”

王朗知道楊弘這是漫天要價,於是立即強硬的說道:“希望楊軍師不要強人所難,把我們徐州當成任人宰割的肥羊,還是提出切實可行的條件,若是三天內不能達成協議,揚州不盡快從徐州撤軍,必將引發徐州和揚州大戰,這不是我們徐州願意看到的,卻是我們徐州不得不面對的,我希望能看到你們和談的誠意。”

不僅楊弘,就是在坐的其他官員也被王朗反客爲主的強硬態度所震驚,徐州軍事處於劣勢,何來如此底氣?

楊弘生氣的反問道:“景興如此說,難道是我們揚州戰敗了?”

“哈哈,楊軍師多慮了,戰爭還未開始,何來勝敗之說?”

楊弘反問道:“徐盛一萬丹陽兵背叛,曹豹三萬大軍被圍,廣陵城孤城一座,旦夕可下,徐州還有何資本與揚州決戰?”

王朗笑道:“哈哈,楊軍師太過小看我們徐州了吧,我家主公經營徐州幾年矣,在下邳、彭城、東海等地備有十萬大軍,皆經歷過戰火考驗的強兵,在剿滅黃巾賊的行動中戰功卓著;另外還有駐紮沛縣的公孫瓚的幾萬客兵,那可是經歷涼州戰火倖存下的精兵;豈曰徐州無一戰的資本?”

衆人譏諷道:“徐州驅逐劉備,公孫瓚必有兔死狗烹之感,豈會助戰?”

王朗笑道:“哈哈,謬矣!劉備反叛在先,被驅逐在後;在當初他最困難的時候,徐州好意收留他們,提供錢糧薪俸,善待他的官兵,他不報效徐州也就罷了,反而策反徐州大將,佔領徐州地盤;對這種無情無義之人,公孫瓚恨不能親手擒而殺之,豈會憎恨我家主公?”

公孫瓚的騎兵之強,在關東諸侯內首屈一指,楊弘跟隨袁術參加諸侯會盟的時候已經見識過了;若是公孫瓚帶兵南下,揚州即便抵擋住,也會損失慘重,且涼州兵劫掠成性,必給揚州百姓帶來一場災難。

衆人心想,若是公孫瓚的騎兵隨徐州大軍南下,揚州也很難抵擋,怪不得王朗的態度會如此強硬。

而揚州也有自身的困難,能完全佔據的僅有九江郡和丹陽郡,其它各郡只是名義上歸服袁術的管理,依靠的是士家大族對袁家的信賴,不能做到完全控制,若是袁術觸動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也不會跟袁術一條道走到黑;外部還與西部荊州劉表勢力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現在務必穩定與徐州的關係,爭取時間,穩定自身。

王朗在氣勢上壓倒揚州衆人,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談判的焦點有兩個,一是袁術看好徐州的丹陽兵,二是楊弘要求徐州賠償五十萬石的粟米作爲軍費,雙方舌槍脣劍,互不相讓;楊弘步步緊逼,王朗寸步不讓。

經過兩天的艱難談判,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揚州停止對徐州百姓的劫掠。

雙方釋放被關押的俘虜以及他們的隨身裝備;揚州不歸還所繳獲的徐州騎兵的戰馬。

揚州解除對廣陵城和曹宏軍營的包圍。

所有揚州兵在接到通知三日內撤出徐州轄區。

徐州贈送揚州丹陽兵兩千人,粟米十萬石。

雙方繼續保持友好的睦鄰關係。

定好協議,王朗派人飛馬返回下邳城,向陶謙彙報;同時,他與袁術派出的人一起去盱眙縣傳達命令,監督揚州兵撤出徐州轄區。

陶謙對達成的協議還比較滿意,沒有超出他的心理預期,這樣的話他便控制了整個徐州;他略微一思索,便連續下達命令:派出他的老鄉笮融爲廣陵郡太守,前去接管廣陵郡,徐盛招募的丹陽兵留下三千人,防守廣陵城;呂由改爲步兵校尉,率領所轄步兵駐守盱眙縣;曹豹率領所有步兵以及五千丹陽兵返回下邳;令別駕調撥十萬石粟米送往揚州。

一場鬧劇順利收場,孫堅和袁術獲利不菲;陶謙得到一個滿目瘡痍的廣陵郡,雖心有不甘,也只能無奈接受。

廣陵郡留下成全上萬被劫掠到一無所有的災民,等待救濟。

笮融到任後看到那滿目瘡痍的悲慘現狀,內心欲哭無淚,與王朗相對無言。

王朗也失去了和談成功的喜悅,內心非常沉悶,亂世,人命不如狗!

陶謙得到王朗和笮融的彙報,更堅定了緊跟高順的決心,立即派人給高順送信,希望高順提前接管徐州的軍隊。

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7章初次殺戮第191章張讓詭計第495章接收徐州第219章狠辣徐榮第60章登記戶籍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27章拜會郭縕第572章出擊漠北第352章袁紹謀劃第193章高順要求第352章袁紹謀劃第50章左豐到來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32章陳宮來訪第97章人員安排第68章圍敵練兵第189章拜訪何進第637章新計劃第61章抓捕內奸第272章劉宏狂喜第27章悠閒生活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342章何進斃命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18章低調生活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76章首次出塞第62章戰前安排第97章人員安排第240章高順心思第423章笮融反叛第324章政治鬥爭第601章麴義反叛第100章出發赴任第261章低調結婚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78章邊郡現狀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518章袁術之死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254章戰後獎賞第95章衆人認主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87章收服典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598章高順稱帝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29章大戰將起第436章涼州局勢第376章劉岱殉國第59章高順買官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459章中原鉅變第610章國內情況第16章技驚四座第44章匈奴反應第530章成廉投降第86章劉宏決定第414章魯肅之謀第653章再次出海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378章合縱連橫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60章董卓病死第157章鉅鹿對峙第485章高順南下第112章張飛醉酒第317章震驚帝都第239章鮮卑內亂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49章王允之計第494章潛伏三年第55章立足縣城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52章攻城妙計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27章呂布出馬第365章諸人心態第272章劉宏狂喜第60章登記戶籍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52章滅亡匈奴第30章痛擊匈奴第468章袁術出兵第255章安置奴隸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195高順面聖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77章中原局勢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585章促進發展第378章合縱連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