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狡詐的昌豨

對成廉和昌豨派來的人,高順放在最後接見;對於兩人的心思,高順猜出了十之八九,兩人肯定是爲了留條後路而來的。

濟陰郡太守成廉的使者是董昭。

董昭,字公仁,濟陰郡定陶縣(今山東定陶)人,年輕時被舉爲孝廉,現在爲成廉手下參軍。

董家爲濟陰郡望族;高順不能慢待,好吃好喝好招待,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讓人陪他去周邊遊玩一番,幷州的富庶和繁華,令董昭大開眼界,堪比此前的洛陽,遠超他來時沿途看到的內容。

此前,董昭受士族身份的影響,對高順並不看好;這次到幷州來,一改他對邊郡的印象,不由暗自佩服高順的才能,靠一己之力抵禦蠻夷,收復故土,並把幷州發展的如此富庶,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對比中原地區的諸侯,只知道爭奪地盤,導致戰亂叢生,何時顧忌到百姓的感受?他們士族的利益也遭受很大損害。

成廉之所以派董昭前來交好高順,是希望爲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呂布在董卓勢力中過的並不如意,兵力沒有增加多少,卻被安排在穎川郡、濟陰郡和洛陽,實力大減,可見董卓對呂布也不放心,想借機削弱呂布的實力。若是呂布倒下了,他在董卓的勢力中更沒地位,必須另謀出路。

而他最爲熟悉的李肅卻在高順勢力中備受重用,擔任中郎將一職,歸將軍府直接管轄;即便是能力平平的張楊,也成爲邊軍中郎將了。

不管是李肅還是張楊,都只管練兵,沒有後顧之憂,未來成就不可限量,這讓成廉非常羨慕。

當初高順對呂布援助不少,有着深厚的友誼和基礎,他投靠高順勢力,更容易被接納。

而董昭,作爲地方豪族,也希望地方穩定,對於東郡、東平國等投靠高順勢力的兗州四郡國,局勢平穩,百姓樂業,他們也非常渴望,若是濟陰郡被高順接收,採取兗州其他四郡相同的政策,便能免除濟陰郡的戰爭威脅,符合士族和百姓的利益。

基於共同的利益、需求和願望,成廉和董昭等士人一拍即合,纔有了這次董昭的幷州之行。

高順暫時不想觸動董卓的利益,並要顧忌到呂布的感受,故此現在還不能接納成廉。

又不相信這些士人,所以高順還是老生常談,以不願意干涉朝廷事務,不願意干涉中原事務爲由,拒絕了成廉的好意。

這令董昭非常失望。

不過高順還是給了成廉一點甜頭,他可不希望成廉早早的被滅掉,便承諾,可以與濟陰郡的家族和成廉進行少量的貿易往來,多少讓董昭有點收穫。

高順管轄的地盤,商業如此繁榮,百姓如此富足,令人羨慕;仔細思索,董昭感覺不虛此行,其思想已悄悄的發生了轉變;等回到家族,務必調整家族的長遠策略,在自保的同時,尋求更大的發展。

隨後,高順和趙雄一起接見了山陽郡太守昌豨的使者。

對於昌豨,高順印象深刻,乃反覆無常的山賊,不值得信賴。

本來昌豨投靠董卓,並擔任一郡太守,內心非常自得,至少那些投靠高順的幾位山賊好友沒有擔任太守的職位;即便是中郎將,也沒有太守風光;可是現在情況卻急轉直下,中郎將牛輔以及他所轄的西涼騎兵調回洛陽;朝廷新任命的兗州牧董越根本不敢去昌邑上任,而是把州治設在了陳留,這樣,昌邑的駐兵便少了許多,昌豨單靠他的山賊兵,沒有一點安全感。

那些山賊兵劫掠百姓非常順手,若是與正規軍相比,毫無戰鬥力可言。

而山陽郡乃四戰之地,又無險可守,若是發生戰爭,他該何去何從?他可不相信膽小的董越會去解救他,畢竟他在董卓勢力中沒有靠山。

北部和東邊是高順的勢力範圍,西部是成廉的勢力範圍,而南部是公孫瓚的勢力範圍。

他與濟陰郡太守成廉沒有任何交情,不發生衝突已是萬幸,更不敢奢望他遇到危險的時候成廉會支援他。

南部的公孫瓚,兵強馬壯,經歷過戰火的考驗,絕非他的山賊兵可比的;失去了涼州騎兵的保護,等兗州穩定後,公孫瓚豈能不拿他開刀?

不管是與成廉、公孫瓚相比,還是與青州比,他昌豨都是實力最弱的。

要知道,天下大亂,誰都不能相信,所有諸侯都在拼命擴充勢力,若是被其他人擊敗,結局便是死亡。

對狡猾的昌豨來說,他可不想坐以待斃,必須尋找下家,以求自保。

高順記得,當初房良希望他投降,可他逃離琅琊郡,佔領魯國,自成一股勢力,逍遙自得;後來太史慈出擊,他又投奔牛輔,現在又想背叛董卓;對這種反骨仔,高順非常不喜,難保他此後不會再次背叛。

趙雄的意見是先穩住昌豨和成廉,以爲內應,方便此後佔領兗州全境,等他們失去利用價值後,再除去便是,反正死人是不會背叛的。

高順感覺,不管如何回覆成廉,都不會改變成廉的意見,只需給點好處便是,反正他不會四處嚷嚷;對於昌豨,高順卻不想如此,萬一他彙報給董卓,那後果非常不好,必須嚴詞拒絕;且失信殺入,對現在的高順來說根本沒有必要。

出於面子,高順還是禮節性的接見了昌豨的使者,並讓趙雄與他商談具體事務。

被安排在最後接見,昌豨的使者已猜出高順勢力對他的態度;不過高順能給他見面的機會,並讓他與幷州牧趙雄進行會談,他還是很珍惜這次機會的。

所以,在與趙雄簡單的寒暄過後,便提出太守昌豨的意見,願意帶領山陽郡,投奔高順,希望被接受。

趙雄早得到高順的指示,自然不會同意接納昌豨,更沒有同意與山陽郡進行貿易往來。

讓使者非常失望,此後他們務必緊抱董卓的大腿,尋求自保之策。

三月底,四月初,幷州已非常溫暖,高順忙完一切政務,便考慮到年前承諾的事情,送太史慈的母親和妻子去魯國相聚,並希望太史慈早日有後。

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18章縣長來訪第33章震驚四方第72章戰後獎勵第125章鮮卑動態第527章呂布出馬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3章匈奴和談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18章高手史阿第344袁家謀劃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51章高順賜字第97章人員安排第441章趙雲發威第111章初到幽州第369章董卓遇刺第380章歷山大學第297章北疆異動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294章合圍之勢第74章處理內奸第62章戰前安排第449章馬超拜師第445章高順心思第494章潛伏三年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22章寧城事務第607章離開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96章呂布基情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32章大獲全勝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380章歷山大學第43章匈奴和談第403章軍校建設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98章田豐拜主第95章衆人認主第40章輕鬆獲勝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475章董卓出兵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39章巴豆立功第598章高順稱帝第125章鮮卑動態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257章人才輩出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15章關羽參軍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50章黃衍之策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184章戰爭爆發第130章兇猛文丑第336章軍政調整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226章收復定襄第59章高順買官第295章臧霸請降第619章和談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12章和連斃命第146章人員分工第302章又是一年第184章戰爭爆發第181章張讓獻策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84章袁術南渡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24章系統升級第298章文丑出兵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92章江南陷阱第97章人員安排第573章飲馬北海第535章連弩發威第647章滅亡鮮卑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38章劉備崛起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39章巴豆立功第254章戰後獎賞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41章杜邊出使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66章郭嘉之策第631章匈奴現身第293章卜己投降第635章瘋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