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麴義出擊

當部隊改編完畢,進入訓練階段後,高順和沮授便把麴義請來,宣佈對他新的任命。

麴義出自金城郡大族,對涼州非常熟悉,是擔任護羌校尉的最佳人選。

對於這項任命,麴義欣然接受;按照當時的官職等級,這屬於平級調動,且麴義是武將,在護羌校尉的位置上更能發揮他的特長。

高順宣佈對麴義的任命;本來沮授兼任護羌校尉是最合理的人選,不過高順希望沮授此後的工作重點放在中原地區,並支持趙雲經營好武都郡,圖謀漢中郡,必要的時候揮兵入益州。

沮授把高順的計劃敘述一遍。

麴義沉思一陣後建議道:“主公,軍師,義建議在佔領榆中縣和勇士縣後把當地百姓內遷,榆中縣過於靠前,不利於防守,可作爲與韓遂的緩衝區;校尉府駐地要麼設在狄道縣,要麼設在大夏縣,皆能很好的管控隴西郡和漢陽郡的羌胡,也方便對武都郡的支援。”

當時從長安到西域的道路有主要的三條,分爲北線、南線和中線。

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湟水,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中線與南線在漢陽郡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武威郡。

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行道路較長,因此,中線後來成爲主要交通幹線;現在叛軍佔領金城郡,北線重修之後,成爲唯一的交通線。

按照麴義的設想,撤走榆中縣和勇士縣的百姓後,中線從平壤縣往西便是幾百裡的無人區,那裡溝壑縱橫,大軍無法通行,韓遂若想進攻關中,經隴西郡的南線是必經之路。

不管是校尉府設在大夏縣還是狄道縣,皆爲金城叛軍東下的畢經之地。

且近十萬大軍和他們的家屬遷入關中後,隴西郡人口大減,正好用榆中縣和勇士縣的百姓填補一些空白區域。

高順對麴義的建議非常滿意,如此的話,更利於防守,且縮短了物資補給線,便點點頭,認可了他的這個方案。

沮授見高順同意了,便問道:“麴校尉感覺駐地在大夏縣還是狄道縣更合適呢?”

“軍師,各有利弊,不過當前的話還是先收復榆中縣和勇士縣,等百姓撤回內地後,暫駐大夏縣,隨後義將收復河關縣,驅逐黃河以東的燒當羌部落,或者將他們收編,內遷;所以,暫以大夏縣爲合理的駐地,那裡更靠前線,方便用兵,維護西部穩定,且後勤補給也方便。”

沮授道:“好,便以麴校尉之言,駐地在大夏縣。麴校尉還有何建議或者想法?”

麴義問道:“主公,軍師,那別部司馬李蒙和他的五千騎兵是否依然歸屬下節制呢?”

高順“李蒙會調回長安,另有安排!”

麴義想了一下後又問道:“主公,那隴西郡西部都尉龐德以後是否劃歸校尉府管轄呢?”

高順道:“麴校尉先收復榆中縣和勇士縣,待百姓撤離後,西部都尉將會撤銷,枹罕縣也作爲校尉府的直接轄區,龐都尉和騎兵會撤走,不過其現在其下轄的三千步兵可留給校尉府管轄。”

麴義大喜,忙致謝道:“謝謝主公的信任和支持!”每位軍官都希望所轄的官兵數量增加,雖然李蒙和龐德都將撤走,但是留給他三千步兵,已讓他很高興,那三千步兵,也是很好的騎兵人選,只要給他們配上戰馬,便是很好的騎兵。

高順道:“麴校尉不必客氣,細節問題與軍師協商,三天後出發!”

麴義道:“是,主公!”

隨後,沮授給麴義辦理了上任手續,並協商確定了具體事宜,比如後勤補給,百姓遷移,以及此後隴西郡和漢陽郡的駐軍,相互支援等問題。

麴義對高順的安排非常滿意,兩郡各有五千官兵,能做到自保了,他所轄的兩萬三千官兵便是機動兵力,可主動出擊;冀縣還有一萬騎兵,可隨時支援四方;若是大軍來襲,他們無力阻擋,再從陳倉或者武都郡,或者長按城出動騎兵支援。

三天後,麴義率領兩萬大軍準時啓程,前往榆中縣。

麴義信心十足,僅是他那五千先登營官兵,就能擋住幾萬羌人騎兵的進攻,他的一萬騎兵趁勢殺出,必能痛擊敵人,那怕韓遂派幾萬大軍前來他也不懼;若是他居城而守,即便韓遂傾其全部軍隊來攻也賺不到任何便宜。

消息傳到榆中縣,此地和勇士縣爲北地羌和先零羌的牧場,他們得知僅有兩萬官兵,其中還有一萬步兵,便不再提撤離事宜,而是立即派人去韓遂處求援,希望痛擊官兵。

確切消息傳來,韓遂等人的心情才稍稍放鬆,不過有人認爲這僅僅是先鋒部隊,大部隊肯定隨後就到,現在應立即撤離,否則,後果難料。

有人堅持應撤至黃河以西,據河而守。

有人支持先零羌和北地羌的意見,先殲滅這兩萬官兵,再根據形勢的發展,合計以後事宜。

韓遂的心很大,既然暫時達不成西遷自保的意向,那隻能防禦,他明白,單純防禦是無法持久的,必須在關鍵時刻,抓住有利戰機,主動出擊。

前來的官兵僅有兩萬人,還有一萬步兵,騎兵僅有一萬,韓遂也感覺是個全殲對手的好機會,若是將對手打疼了,放棄進攻,他便能獲得短暫的喘息之機;另外,若是榆中縣和勇士縣被官兵佔領,沒有了先零羌和北地羌在那裡駐守、放牧,金城郡的東部門戶被打開,此後將更不安全了,於是他同意了在黃河以東圍殲這兩萬官兵的意見,這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韓遂決定調動三萬騎兵支援北地羌和先零羌,總共五萬人馬,絕對能取得大勝。

有人問:“韓太守,如何處理黃衍和麴演兩人?”

韓遂決定道:“暫且關押吧!”大戰在即,他可不希望兩人傳回消息,暫時關押是最好的辦法,若是戰敗,或將來戰事不順,還可以通過兩人與官兵交涉,算是留一條後路。

隨後,衆人商定好各部出兵事宜,以及沿黃河佈防事宜;各部開始按照既定計劃開始準備出兵。

面對共同的敵人,各部皆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這讓韓遂非常欣慰,不過,他也開始籌劃未來事宜,對這種處處受到制約的狀況非常不滿,必須要儘快改變。

第448章馬騰投靠第638章盛大聚會第372章天下大亂第170章強勢黃巾第384章徐州密約第321章呂布崛起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351章強勢袁術第224章朝廷封賞第386章高順陽謀第246章徐晃出兵第453章沮授請罪第235章高順家宴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598章高順稱帝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29章匈奴來襲第507章豫州之戰第313章鮮卑內亂第102章代郡局勢第189章拜訪何進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13章魯肅拜主第517章兵圍袁術第160章驚喜連連第144章駐兵遼西第365章諸人心態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41章杜邊出使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241章養寇自保第598章高順稱帝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651章支持道教第350章酸棗會盟第351章強勢袁術第57章張遼現身第333章智擒魁頭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41章謀誅宦官第68章圍敵練兵第433章公孫家族第494章潛伏三年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351章強勢袁術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272章劉宏狂喜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86章高順陽謀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201章系統升級第599章衆人反應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01章高順得子第170章強勢黃巾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08章一網打盡第549章統一江北第68章圍敵練兵第31章戰後總結第110章軍戶編制第205章超級忽悠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379章新建水軍第400章陳國獨立第318章低調生活第117章河東徐晃第372章天下大亂第175章高順封侯第264章閃擊鮮卑第64章敵人到來第298章文丑出兵第94章聖旨到達第309章嫁禍袁家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208章連建五城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265章一觸即發第31章戰後總結第112章張飛醉酒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551章西北攻略第582章武舉考試第308章一網打盡第42章縣長心思第169章歷城對峙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196章高順辭官第616章閃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