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董卓出兵

七月初,洛陽城內的董卓已接到劉表派出援兵的消息,心中大喜,機會終於等到了,忙派人把李儒和牛輔等人請來協商。

六月底,朝廷又收到高順送來的半年稅賦,董卓高興的同時,不得不爲此後的錢糧煩憂,若是在錢糧耗盡之前沒有新的錢糧來源,他的勢力必將不攻自破,所以進攻荊州是迫不得已的行爲。

讓他們欣慰的是,高順勢力沒有斷絕與他們之間的貿易,且貿易的價格比中原地區的物價低許多,算是高順爲董卓滅掉兗州三郡的士族和土豪給予的獎勵。

李儒看完情報,表示可立即出兵,不管此後誰勝誰負,兩家兵力消耗的肯定不少,且劉表一方處於劣勢,否則他就不用從襄陽和樊城調援兵了。

董卓令下,早有準備的大軍陸續出發,直奔南陽。

南下大軍由牛輔負責指揮,所轄官兵有郭汜、昌豨、張濟、成廉等人,共有十二萬馬步官兵;南陽郡太守楊整亦受牛輔節制。

衆人皆非常興奮,涼州鐵騎對戰沒有騎兵的荊州兵,豈不手到擒來?且荊州富庶,是他們發財的好機會,即便不許劫掠,靠戰功也能獲得不少獎賞。

讓成廉參與南下,目的還是減弱呂布在京城的力量,是防備呂布的措施之一。

董卓和李儒對洛陽的防護也未放鬆,且防守的非常嚴密;不過董卓還是有捉襟見肘之感,幸虧從兗州三郡撤回軍隊,即便如此,面對強敵高順,他們還是感覺洛陽危機四伏。

中郎將董越和校尉李傕,以及董承等人駐守洛陽,這些將領和軍隊是董卓信任的,在保護京城安全的同時防備呂布和劉備,以及朝中諸大臣;李傕率領的飛熊軍既是他的起家部隊,又是他最信任的嫡系部隊,戰鬥力最強,只有放在身邊,他纔有安全感。

中郎將段煨駐守函谷關,校尉樊稠駐守虎牢關,兩人意在防備高順勢力從東西方向來攻。

對於中郎將段煨,乃關西士族的代表,從內心看不起粗魯的董卓;而董卓對其也非常不放心,非常矛盾,想用不敢用,不用又浪費,每月支出的錢糧就讓他非常心疼,卻換不迴應有的利益;讓他駐守函谷關,董卓並不擔心他投降高順勢力,因爲高順也不待見士族之人。

穎川郡太守魏續繼續防備豫州曹操等諸侯。

中郎將胡軫駐守洛陽南部幾關,並隨時支援魏續、牛輔或者回援京城,任務最重;胡軫是董卓最信任的人之一。

按照李儒的計劃,牛輔首要的任務是南下佔領襄陽和樊城,此後派出一支軍隊直奔江陵,先佔領內部空虛卻非常富足的南郡,牛輔則帶領主力直奔西陵,將荊州兵和揚州兵一網打盡,一舉佔領荊州的江北地區,奠定在荊州的統治地位。

這時的黃祖卻陷入了被動局面,白天部隊不敢行動,幾萬大軍,連同輜重,隊伍長達十幾裡,隨時隨地都會受到揚州騎兵的攻擊,而他又無法及時組織防禦,即便早有準備,敵人騎兵見無機可趁,便會撤離而尋找其它地方攻擊。

黃蓋和徐琨皆跟隨孫堅征戰這麼多年,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特別擅長騎兵作戰,不管是對戰騎兵還是對戰步兵,皆有相應的戰術,稍微出手,便打的黃祖狼狽不堪。

他們把軍隊分成八部,每部五百騎兵;有時一部單獨出擊,其它部遠遠監視,隨時支援;有時候幾部同時對幾處發起攻擊,讓黃祖首尾難顧。

處於行軍之中,部隊毫無防禦,只要被騎兵靠近,要麼是引來一陣箭雨,令荊州兵傷亡無數,要麼騎兵直接衝進行軍隊伍中一陣猛烈的殺戮,黃祖行軍陣型立即大亂。

待敵軍騎兵離去,剛剛重新整好隊形,便又有騎兵來襲,騎兵的攻擊連綿不斷;有時黃祖做好防禦了,而騎兵卻又遠遠的看一眼便轉身離去,或者選擇其它地方攻擊,氣得黃祖蹦跳、謾罵。

而且騎兵最喜歡攻擊黃祖的輜重部隊,不僅是因爲輜重部隊的戰鬥力低,而且容易破壞,只要燒掉了黃祖的軍糧,幾萬士兵必會潰散。

連續遭到攻擊,大量荊州兵趁亂逃離,就是沒有逃離的,也是士氣低迷。

揚州騎兵來去如風,黃祖無能爲力。

黃祖只得選擇白天紮營休整、晚上行軍,能避開白天炎熱的太陽行軍,且避免遭到揚州騎兵的襲擊,士兵無啥怨言,不過卻時常遭到陷阱等、斷路等阻礙,行軍速度非常緩慢,每日行軍僅有十里左右;從夏口至西陵城有百里距離,按照現在的速度,需要近十天的時間方可達到,令黃祖心急不已。

祖茂得孫堅命令後,先從步兵中抽調出一千擅長水性者,命令他們先砍伐樹木,在城南三裡處隱蔽,待張允的三艘斥候船來巡邏的時候,把樹木推下河,由於繩索的牽引,使得樹木不能被飄走,全部橫在水面上,由於數目衆多,阻擋了戰船的撤退之路。

同時,從城西小橋上拋下大量的樹冠,樹冠順流而下,逐步壓縮敵船的活動空間。

斥候船上的荊州兵見戰船被困住,無法動彈,且東西方向皆有揚州官兵等着他們,逃無可逃,只得投降。

祖茂首次出手便輕鬆俘虜三艘斥候船,心中大喜,要是多來些敵船的話就好了,只是舉水河面雖寬,但是深度不足,大船無法前來,令其有些遺憾。

祖茂立即命令士兵清理河內的樹木、樹冠,希望能再次俘虜一批前來巡邏的斥候船;並調三十名士兵接管三艘斥候船,到城西北的水面去訓練。

連續兩次,祖茂俘虜了六搜斥候船,張允便不敢再派戰船來騷擾了;雖然不是很多,不過孫堅和祖茂等人還是非常高興的,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於是,在祖茂的建議下,孫堅調集軍中工匠等就地建造斥候船,以應當前所需。

孫堅心想,暫時無法建造大的戰船,若是有大量的小斥候船,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通過鄭寶事件,讓孫堅注意到水軍的重要性,手中必須有一支水軍,那怕實力很小,也比沒有強,心中對祖茂更是重視,所有水軍之事全部委託給祖茂。

時間過了這麼久,援軍卻遲遲未到,且孫堅在城外不斷派人喊話,聲言荊州援軍已被擊潰,希望城內守軍投降,否則城破之日必會殺個雞犬不留。

黃家族長等人心中也有不好的預感,孫堅防鬆了攻城力度,他們卻不敢鬆懈,甚至認爲這是孫堅的戰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若是放鬆了防守,孫堅突然發力,西陵城必會被一舉攻克,這也導致守軍心情更加緊張。

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66章夜襲敵營第469章荊揚水戰第535章連弩發威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210章斬殺難樓第466章挺進中原第468章袁術出兵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194章盧植獻計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33章胡軫投降第542章南部局勢第339章兩人拜主第2章喜獲系統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68章卜己心思第367章洛陽局勢第654章匆匆百年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494章潛伏三年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311章鮮卑南下第42章縣長心思第175章高順封侯第589章南下航海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59章高順買官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60章登記戶籍第566章結親孔融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596章劉協妥協第56章接風洗塵429李儒的規劃(下)第297章北疆異動第251章包圍羌人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81章張讓獻策第594章施壓高順第153章圍點打援第265章一觸即發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295章臧霸請降第319章就任州牧第2章喜獲系統第422章接收五縣第40章輕鬆獲勝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27章呂布出馬第355章李儒之謀第184章戰爭爆發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44袁家謀劃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99章杜邊歸來第532章曹操之策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79章邊讓到來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58章討要賈詡第533章胡軫投降第173章皇帝封賞第567章班超後人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295章臧霸請降第69章甕中捉鱉第99章杜邊歸來第26章商業發展第622章進軍埃及第630章征伐歐洲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43章匈奴和談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73章建攻堅營第251章包圍羌人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308章一網打盡第585章促進發展第341章謀誅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