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射殺黃蓋

劉備狼狽逃到南海郡,心情才稍稍放鬆;而這時,徐盛卻陷入了苦戰。

桂陽郡北部幾縣已被董卓佔領,徐盛只得攜郴縣、南平、臨武和漢寧等四縣的百姓南下。百姓懼怕董卓官兵的殘暴,除躲入深山者外,大部分都願意接收徐盛的保護,一起南下的百姓達到五萬多人。

徐盛派人提前聯繫駐守曲江縣的黃蓋,希望他做好接應準備。

派軍司馬楊懷帶來三千官兵斷後,軍司馬劉邕率領三千官兵在前開路,徐盛親率領六千官兵居中,可南北呼應,並攜帶後勤輜重。

從郴縣到曲江縣的距離不遠,衆人皆沒有擔心,且有情報顯示,江東紀靈的部將李豐等已從曲江前線撤回南昌駐紮了,暫時不會威脅到他們南下的安全。

曲江縣原屬於桂陽郡,只是後來被孫權勢力佔領了。

這時,潘璋卻無意中發現了一條更便捷的道路,雖然還是很難走,不過已經比當初孫權南下時所走的道路好很多倍了。

這條道路是從贛縣到南野縣,繼續南下,越過低矮的丘陵西行,然後沿着湞水繼續西行,則能到達曲江縣。這條道路的好處是繞過大庾嶺和大庾嶺要塞,一路平地,間有低矮的丘陵,更重要的是能饒到黃蓋大軍的後部,將其駐守的大庾嶺要塞和曲江縣分割包圍。

楊弘大喜,命軍隊加緊修築道路,準備突襲黃蓋。

大庾嶺要塞:即庾嶺要塞,爲漢武帝時庾勝將軍築臺的要塞,所以當地的大山也被稱爲大庾嶺。

爲了迷惑黃蓋,楊弘令紀靈親率部分官兵駐守橫浦關,監視、吸引駐守在大庾嶺要塞裡的敵兵。

由於楊弘忙於修築新路,以至於連徐盛都受到了迷惑,以爲江東撤離了部分軍隊,對他們沒有威脅了,便放心大膽的南遷。

遷移這麼多百姓,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特別是在交通條件極度落後的東漢時期,這爲楊弘修築道路爭取了時間。

爲了激發那些交州兵修路的積極性和士氣,楊弘向他們承諾,修通道路,打敗黃蓋,佔領曲江縣和湞陽縣後,單獨設立一縣,安置他們,並分發給他們每人至少百畝的土地。

這令那些交州兵極爲振奮,特別是軍官,爲了自身利益,更是催動士兵,拼命修路。

而楊弘準備設縣的位置便是後世的南雄,他計劃將新設縣作爲大庾嶺要塞的南部屏障。

突然南北夾擊,大庾嶺要塞的一千守軍,在交州兵的攻擊下被輕鬆攻破,所有官兵投降,未跑一人。

隨後,楊弘在後世南雄縣的位置集結兵馬,做好突襲曲江縣的準備,而駐守曲江縣的黃蓋對此還一無所知。

楊弘大爲高興,指着腳下的土地說道:“此後在此設縣,作爲你們的駐地,每人至少百畝土地。”

見楊弘兌現當初的承諾,別部司馬問道:“軍師,那以何名爲宜?”

楊弘笑道:“哈哈,他們皆來自南部交州的雄壯之士,便以南雄爲名吧!”

交州官兵大喜,這時軍師對他們功績的認可。

也許這是歷史的巧合。

南雄縣地處大庾嶺南麓,南北兩面羣山連綿,中部盆地爲沖積平原和丘陵,湞水從中穿過,對那些交州官兵來說,這裡已是難得的好地方了。

隨後,楊弘命令兵分兩路,夾湞水而行;北路爲軍司馬樂就率領他的本部官兵和兩千丹陽兵,沿湞水之北岸而行,目的是吸引黃蓋的注意力;楊弘親率交州兵和連弩兵走南路,沿湞水之南岸而行,則是準備出其不意的插入曲江縣之南,切斷黃蓋的後路,包圍曲江縣。

紀靈和樑剛率領本部官兵、騎兵和大部分丹陽兵暫駐南雄,保護大軍後路,保證後勤輜重的供應,並隨時提供支援。

潘璋跟隨楊弘一起行動,馬忠隨樂就一起行動。

楊弘之所以沒有給樂就增加兵力,是怕黃蓋逃跑,甚至是不能吸引徐盛南下了,必須給他們一點希望,好將他們引入包圍圈,一舉殲滅。

樂就根據楊弘的命令,在沿湞水之北,與曲江縣相對的地方紮營,並製作木排、木筏等,做渡河的準備工作。

黃蓋大驚,樂就大軍的到來,大庾嶺要塞定是失守了,不過對方僅有五千兵馬,又讓他稍稍安心,他可憑河、憑城而守,於是命令部分官兵出城,沿江防禦,避免敵人渡河。

楊弘與潘璋商量突襲曲江縣城,由潘璋之兵趁夜晚偷襲,然後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由於黃蓋共有四千官兵,除去防禦河岸的主力,縣城內的守軍不多,且夜晚值班官兵更少,潘璋對偷襲縣城、打開城門,沒有任何壓力,欣然領命。

楊弘也把軍隊做了安排:兩千交州兵在潘璋打開城門之後,負責佔領縣城;兩千交州兵在縣城戰鬥打響之後,攻擊沿江佈防的敵軍;他親率一千交州兵和一千連弩兵在城西大道兩側埋伏,切斷敵軍南撤之路。

南方多竹,潘璋令人制作了長長的竹梯子,竹排等物資,藉着夜色的掩護,派出兩什官兵,乘坐竹排,越過護城河,攀上河岸,運過竹梯子,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完成,隨後又有三什過護城河,到達城下;連同都伯,共五十一人。

他們選擇遠離城門之處登上城牆,隨後向南門前進;南門是放鬆最寬鬆的一處城門,黃蓋把防守的重點放在了北門。

在南門處共有一什敵軍,被輕鬆擊殺,不過他們的呼喊聲已驚動城內其他人員。

城門被打開,吊橋被放下,潘璋率領其他四百多人,順利佔領南門。

黃蓋大驚,立即組織官兵反擊,希望奪回南門。

早有準備的交州兵,見城門大開,立即發動衝鋒,順利衝進縣城;黃蓋官兵不能力敵交州兵,被殺的大敗。

黃蓋見勢不可爲,便棄城從北門逃出,準備與守河官兵匯合,而這時,兩千交州兵已對守河的黃蓋兵發起攻擊;守河官兵分佈地域狹長,非常分散,不能順利集結,被交州兵各個擊破。

守河之兵慘敗而逃,黃蓋不能止,只得隨大軍向西南逃跑,準備前往湞陽縣。

交州兵士氣高漲,在後追趕,擴大戰果。

黃蓋騎馬先行,在潰兵的最前面,非常顯眼。

楊弘估計這便是守軍主將,便令連弩兵做好準備,至時,所有連弩兵一起發射,必能將其除去;他身邊沒有騎兵,更沒有厲害的武將,楊弘不敢正面對抗,否則,很可能讓黃蓋突圍逃跑,不若直接射殺來的直接、簡單。

果然如楊弘所料,待黃蓋距離不足三十步,他一聲令下,一千連弩兵瞬間射出三千支利箭,皆直奔黃蓋,黃蓋被命中數十箭,瞬間斃命,連戰馬都被射成了刺蝟。

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68章圍敵練兵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57章張遼現身第529章大戰將起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23章諸人婚事第215章徐榮拜主第88章張讓發威第369章董卓遇刺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336章軍政調整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456章痛擊韓遂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57章張遼現身第481章新設三郡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492章江南陷阱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63章孤立廣宗第59章高順買官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239章鮮卑內亂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章規劃未來第63章萬事俱備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62章孫權投降第650章建設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253章羌人投降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72章戰後獎勵第202章再見張遼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599章衆人反應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164章抵達青州第261章低調結婚第277章天使到來第378章合縱連橫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71章高順佈局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637章新計劃第82章張讓心思第113章張飛心動第652章一晃十年第490章再佔兩郡第491章新收四將第123章積極備戰第588章謠言四起第103章再次升級第46章曹性到來第577章呂布逃跑第630章征伐歐洲第239章鮮卑內亂第95章衆人認主第202章再見張遼第374章兗州之爭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65章關門打狗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560章董卓病死第488章上虞朱家第294章合圍之勢第168章卜己心思第148章蘇雙拜主第55章立足縣城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373章兩郡來投第455章麴義出擊第51章高順賜字第652章一晃十年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14章魯肅之謀第59章高順買官第433章公孫家族第300章趁火打劫第455章麴義出擊第141章收服兩將第533章胡軫投降第309章嫁禍袁家第106章寧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