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高順的良策

匈奴人,經過漢人官府幾百年的打擊,終於被滅,不過對羌人,高順的感覺是不可能被滅除,就是將他們打服氣,和平也僅是暫時的、短暫的。

首先,羌人的分佈地域極廣,綿地千里,南接蜀、西北接鄯善、車師諸國,都是偏遠寒苦之地,漢人根本無法在那裡生存;

其次,在那種寒苦的生存環境下,羌人更是“堪耐寒苦,同之禽獸”,久居苦寒之地,體格練就的強悍如同野獸,也鍛鍊了他們勇猛堅強的品性,所謂“性堅剛勇猛”,就連婦人產子,亦不避風雪嚴寒,其種族堅韌可見其一斑。

再次,羌人風俗奇特,繁衍昌盛,父沒則妻後母,兄亡則納釐嫂,故國無鰥寡,種類繁熾,如此風俗,部族自是繁衍的很快;

最後,他們生活的地域遠離漢人,自然也就缺少被同化的機會。

⊙ ttkan⊙ ℃O

他們是典型的遊牧民族,所居無常,依隨水草,這種分散的居住形式,又被環境分割在不同的地域,相對閉塞,相互聯繫很少,且種族部落甚多,多達一百五十多個,很難被統一,也就使得他們的破壞力遠沒有草原部落那麼嚴重,對漢人的政權的威脅較小。

這時,高順想起了周飛彙報的,賣匈奴人爲奴的事情,竟然如此火爆。

奴隸一直存在,官府嚴令而不能止,高順感覺非常不人道,還想頒佈廢除奴隸的法令;不過現在社會相對公平,百姓但凡能活下去,誰也不想賣身爲奴,以至於社會急缺奴隸。

高順突然靈機一動,心想,若是隻允許異族奴隸存在呢?

根據他的想法進行細化,然後把他的策略交代給一高級文官,派其出使秦州西平郡韓遂。

大戰在即,高順突然派來使者,韓遂還是熱情接待了。

韓遂憋着一肚子火,怒氣衝衝的質問道:“說吧,魏公派貴使前來,有何貴幹?”

“哈哈,魏公派在下前來勸韓府君,羌人必敗,望及時回頭。”

韓遂怒道:“若是如此,貴使請回吧!”

使者笑道:“哈哈,還有一事,魏公準備出臺一政策,所以派在下前來諮詢一下韓府君的意見。”

韓遂被使者搞的莫名其妙,高順出臺政策,與他何干?不過他還是很好奇,說道:“貴使請講!”

使者忙解釋道:“哈哈,韓府君,事情是這樣的,由於內地百姓生活穩定,相對富足了,無人願意賣身爲奴,以至於市面急缺奴隸,且價格高昂,魏公準備出臺一政策,鼓勵軍隊和大戶組織獵奴隊,前往羌人居住的地方抓捕羌人爲奴,唉,以前朝廷還是太仁慈了,每次都把戰俘放了回去,不久之後他們還會叛亂,以至於徒耗錢糧,若是這樣的話,便可以戰養戰了,只是不知道後果會如何?所以派在下前來諮詢韓府君,請直言相告。”

韓遂一聽這話,腦袋立刻“嗡”的一聲,暗道,高順太歹毒了,若是如此,那羌人還有存活的餘地嗎?羌人必敗,不是虛言。

若是這樣的話,高順也因此成爲歷史上的惡人之一而永遠揹負惡名,這嚴重違背儒家的仁慈之道;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羌人叛亂,嚴重威脅到大漢疆域的安全,對待敵人無論多麼殘忍都不爲過。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上被滅族的族羣還少嗎?有多少種族已消失於歷史的長河?匈奴人就剛剛被完全消滅了,或許,高順會成爲歷史上的大英雄。

難度要他給羌人陪葬?

韓遂安排好使者,開始尋思對策。

高順現在統一北方,已是天下實際的掌權者,其錢糧充足,軍事實力強大,再次拿異族開刀,建立威望,是爲將來順利登位製造聲勢。

現在與高順硬拼,實爲不智也。

即便投降,也要有充足的資本,否則,投降過去也不被重視。

於是,他立即召集各部酋長和豪帥前來參加會議。

韓遂先是拋出要投降高順的決定,衆人大怒。

現在漢軍只是兩面包圍他們,他們並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爲何要主動投降?

韓遂複述一遍使者的話,衆人不出所料的被嚇呆了。

隨後,有人大罵道:“漢人如此歹毒,我們豈能不反?”

“漢人越殘忍,我們越要反叛,必須將抵抗進行到底。”

韓遂待大家的情緒都發泄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的說道:“現在我們與漢朝官府處於敵對狀態,他們如何殘忍都不爲過,想當初我們強勢的時候,也是搗毀漢人官衙,殺掉漢官,劫掠漢人無數,對待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漢人官府的辦法沒有錯。”

聽韓遂如此說,很多羌人懷疑韓遂已經投降漢人官府了,令韓遂非常惱火,真是一羣榆木疙瘩,不可理喻;輪謀略,他們絕不是漢人的對手,若是漢人認真起來,依靠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些羌人無論多麼強大,都會被擊敗的。

現在他們可是有着共同的利益,於是韓遂耐心的解釋道:“此前,漢人官府認爲我們偏居一隅,不足爲慮,爲了彰顯他們的仁慈道德,一直對我們忍讓,我們叛了降,降後復叛,漢人無能爲力,疲於應付,我們則能賺點小便宜,若是按照魏公高順的新辦法,漢人有了利益誘惑,那些大戶必會組織起數量衆多的獵奴隊,而那些俠客爲了彰顯個人實力和勇武,那些活不下去的窮人爲了家人生活好一些,必會奮不顧身的參加獵奴隊,只需劫掠一位羌人,便夠他們家庭一年的開支了,請問有多少羌人可供他們如此瘋狂的掠奪?我可是在爲諸人的利益考慮啊。”

那些酋長和豪帥對漢人瞭解比較多,漢化的比較好一些,其中也有聰明人,知道韓遂說的不錯,皆保持了沉默,各想心事。

此前漢人確實仁慈,即便他們被俘虜了,也會重新安置他們,很少屠殺他們的部民。

也有人想,只是那些漢人官吏對他們橫徵暴斂,讓他們接受不了,是那些漢人逼的他們走投無路才造反的,不能把責任全推到羌人身上。

高順已統一北方,龐大的軍隊閒來無事,正好來剿滅他們,他們絕對抵擋不住,與其硬拼乃是自尋滅亡之道。

不管事實如何,現在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他們的下場比匈奴人還要慘,不僅會被滅族,甚至他們要終身做奴隸,他們的後輩也不能倖免。

衆人意識到,投降已不可避免了,只是如何才能確保他們的利益,確保利益最大化?

韓遂是他們中智謀最高的人,已與他們休慼與共了,衆人便推舉韓遂爲代表,全權負責與漢人官府談判事宜,定要爲他們爭取最大的利益。

韓遂大喜,此正合他意。

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52章攻城妙計第214章佈局遼西第99章杜邊歸來第198章田豐拜主第510章袁紹自殺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30章胡漢對峙第169章歷城對峙第62章戰前安排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59章意外之喜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37章新計劃第133章拜見刺史第596章劉協妥協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16章技驚四座第71章鐵血軍師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297章北疆異動第11章初次升級第210章斬殺難樓第49章王允之計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441章趙雲發威第203章聯姻郭家第538章劉備崛起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02章益州矛盾第86章劉宏決定第330章胡漢對峙第485章高順南下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0章左豐到來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254章戰後獎賞第652章一晃十年第631章匈奴現身第146章人員分工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41章趙雲發威第449章馬超拜師第566章結親孔融第374章兗州之爭第638章盛大聚會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2章滿載而歸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31章先登出擊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182章三郡烏桓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549章統一江北第230皇帝謀劃第341章謀誅宦官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35章再次升級第55章立足縣城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63章聯盟解散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355章李儒之謀第88章張讓發威第4章規劃未來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29章高順謀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577章呂布逃跑第236章強硬態度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127章和連發威第502章益州矛盾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249章巨大收穫第245章周飛定計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380章歷山大學第297章北疆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