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

由於裁軍,且暫時無戰事,局勢平穩,高順便藉機組建西域軍和漠北軍,爲出擊蠻夷做準備,並因此而進行人事調整。

調麴義從金城郡至漢陽郡冀縣駐紮,方便四方支援;調龐德從豫州至金城郡駐紮。

調曹山和孫成回鄴城。

調平虜將軍黃忠爲平州牧,許定和黃述隨行。

調太史慈爲中郎將兼安州刺史,歸趙雄管轄。

任命馬貴爲右將軍,爲西域軍的統帥,鎮西將軍曹山副之;鎮北將軍孫平接任馬貴的位置,爲冀州牧。

任命李強爲後將軍,爲漠北軍統帥。

本來高順準備擔任漠北軍的統帥,李強和馬貴皆反對,所以才由他倆擔任,並把孫成和曹山調回。

西域郡下轄中郎將顏良、文丑、曹仁、韓遂和馬超,五人各帶三千騎兵,馬貴和曹山各帶五千騎兵,總共兩萬五千騎兵;西域缺水,後勤輜重難以補給,不能派遣更多的軍隊;馬貴和曹山的空間戒指可攜帶大量的糧食和水。

漠北軍下轄中郎將關羽、張飛、李肅、褚燕四人,每人帶五千騎兵,李強自帶一萬騎兵,共三萬人。

到時候,高順會與李強同出漠北,賈詡爲軍師,戲志才留守。

孫成留守冀州,典韋的陷陣營協助守城,又調張遼和、麴民和徐晃帶兵回冀州駐守鄴城。

爲了加強向榮的力量,又調張猛歸向榮管轄;調周泰至揚州,爲水軍中郎將。

入選爲兩軍的軍官極爲高興,也許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了,皆對所轄官兵進行精挑細選。

戲志才也看出了高順的打算,問道:“主公,您是不是想兩線出擊?”

高順也不隱瞞,說道:“不錯,由孟珍出擊西域,孟文出擊漠北。”

戲志才建議道:“主公,不若先集中兵力於漠北,待掃蕩完漠北的鮮卑人後,可再進軍西域,則西域戰事便簡單許多。”

高順的計劃是對鮮卑人的打擊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出擊陰山之外的鮮卑人,將他們驅逐到漠北,切斷鮮卑人與西域諸部的聯繫,並孤立平州外圍的慕容部、宇文部和段部等,根據記憶,這幾個部落是高順最爲忌憚的部落。

戲志才建議道:“主公,不若西域軍先出擊,整合西域諸國之後再出擊漠北,則能對漠北鮮卑實行合圍”

高順反對道:“此舉不妥,若是西域軍先出擊,很容易被鮮卑人切斷歸途,導致全軍覆沒;若是兩線出擊,則鮮卑人首尾不能顧。”

“那主公出擊漠北之時,宇文等部落側擊主公側後翼,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高順笑道:“若是如此,漢升可出兵直接佔領他們的老巢,這也是我一直沒有減少平州駐軍的原因。”

“哈哈,主公太謹慎了,慕容等部遠在高寒之地,實力能自保已是不錯。”

高順卻不這麼認爲,蠻夷的生存能力非常強,連遠在貝加爾湖以北的地區都能生存,何況是東北地區了,那裡已是非常難得的好牧場了,且有大山的阻隔,東北並沒有貝加爾湖那邊那麼寒冷,這令高順不得不小心謹慎。

高順想親自帶馬貴出征漠北,所以說道:“無妨,到時候我會帶領兩萬大軍與孟文一起出徵漠北,五萬大軍足夠掃平漠北鮮卑人了。”

這時,不僅戲志才和賈詡等看出了高順的動機,那些大族也看到了機會,出擊異族與內戰不同,那可是青史留名之戰,且現在高順兵強馬壯,僅僅出動少部分官兵就能打敗蠻夷,這可是取得戰功的最佳機會,否則此後短時間內很難有立功的機遇了。

通過幾年的調整,一批老一輩的太守已退下,被系統高級文官壟斷了太守職位,世家大族的人能做到縣令或者州郡曹吏已非常難得,若是沒有大的功勞,很難取得太守之位。

比如此前非常火紅的郭家,在三位老人退下後,後輩沒有成長起來,便出現了斷層,這令他們非常焦急,所以,還在世的郭典便親自到鄴城,爲後輩爭取機會。

因病去職的公孫度不能前去鄴城,便寫信給高順,爲兒子爭取機會。

家族已有曹仁入選西域軍了,曹操已非常滿意了,不過丁夫人極力讓曹操出面,懇請高順允許曹昂出征。

曹操反對道:“留守鄴城是魏公對他的看重,比出徵更加重要。”

丁夫人不允,曹操只得寫信懇求高順。

曹昂爲長子,生母早喪,由丁夫人撫養,現在曹昂爲了家族在鄴城爲質,她心有愧疚,感覺委屈了曹昂,所以丁夫人盡力爲曹昂爭取機會。

盧植也向高順推薦了多位弟子。

諸葛玄雖沒有退下,不過後輩的位置卻不高,兩個侄子僅爲縣令,此次也寫信給高順,向高順推薦侄子。

高順不厭其煩,只得令諸葛玄之侄諸葛亮、郭典之侄郭淮、沮授之子沮鵠等人皆爲李強的參軍;中郎將公孫康和閻柔各帶領五千騎兵,歸李強指揮。

曹昂爲武猛都尉,攜兩千百騎兵歸馬貴指揮;並責令曹人務必保護好曹昂;此舉也是滿足曹操年輕時欲做徵西將軍的願望。

高順考慮後,爲了省去麻煩,他決定連兒子高瑞、高祥以及褚燕的兒子褚方、典韋的兒子典滿、關羽的兒子關平,以及房良、周飛、趙雄等人的兒子、顏良、文丑、韓當等人的兒子,皆一起跟隨。

後來又擴大了範圍,只要職位在刺史、太守或者中郎將之上者的長子,且年齡在15歲以上,20歲以下者,皆可根據個人意願參加漠北青年軍。

關羽等文臣武將自是非常高興,他們認爲,若是這次他們的後輩被高順或者世子看重,則此後定會獲得飛黃騰達的機會。

高順此舉也是爲兒子機會,讓給他與文臣武將的後輩建立良好的關係,爲以後的接班做準備;也是爲安撫那些沒有機會出徵者,比如薛銀、韓當、程普、武安國等人。

戲志才笑稱高順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郊遊。

高順卻不擔心他們的安全,現在他的系統內又合成了兩千陷陣營官兵,高級騎兵近萬,初級騎兵達到四萬,還有幾萬高級步兵和初級步兵,且積分充足,絕不缺少後勤輜重,那怕遇到幾十萬的鮮卑騎兵他也不懼,甚至會將他們全部殲滅。

見高順對出征如此重視,那些一直未出仕的家族,也積極尋找機會,找門路,拖關係,向高順推薦家族後輩,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孔融、蔡邕等高順認可的大儒,各地的軍師、州牧、刺史等皆成爲大家族主動拉攏的對象,通過他們推薦,成功的機率會高很多,更容易獲得高順的信任。

孔融推薦了司馬朗和司馬懿兩人;魯肅推薦了周瑜;劉曄推薦了陸遜,至於其他的推薦者,皆未引起高順的注意。

高順對司馬家族沒有好感,僅僅令司馬朗和司馬懿兩人爲縣吏,把他們放在明處,比讓給他們處於暗處更讓人放心。

對周瑜和陸遜兩人,高順非常重視,任命周瑜做了揚州水軍中郎將周泰的軍師,令陸遜擔任魯肅的參軍;雖然他們沒有獲得跟隨出征的機會,不過高順如此安排,已令他們非常滿意了,這比跟隨出征後因戰功獲得的職位都要好許多了。

第589章南下航海第13章回村第403章軍校建設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274章華佗到來第105章整頓軍隊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230皇帝謀劃第59章高順買官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198章田豐拜主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270章闕居請降第440章趙雲選兵第445章高順心思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8章感情風波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73章建攻堅營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207章杜邊送禮第631章匈奴現身第652章一晃十年第187章收服典韋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29章大戰將起第245章周飛定計第42章縣長心思第31章戰後總結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353章袁隗之策第480章魯肅出兵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80章高度酒精第616章閃電戰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45章戰後安排第214章佈局遼西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66章夜襲敵營第318章低調生活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635章瘋狂建設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47章意外之喜第39章巴豆立功第215章徐榮拜主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22章寧城事務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301章高順得子第21章憨厚的戈虎165章救援北海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7章初次殺戮第135章鄒靖來投第573章飲馬北海第423章笮融反叛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299章以退爲進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35章鄒靖來投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60章登記戶籍第264章閃擊鮮卑第630章征伐歐洲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87章士族發難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13章鮮卑內亂第196章高順辭官第30章痛擊匈奴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403章軍校建設第224章朝廷封賞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190章梅花先生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245章周飛定計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226章收復定襄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442章趙雲的建議